通城学典听力录音下载:真情的力量有多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9:07:47

湖北宜昌社会关爱工程帮扶困难家庭——

真情的力量有多大

本报记者 杜若原

《 人民日报 》( 2011年06月03日   01 版)

  幸福是什么?对于蹲过监狱的宜昌人李爱东来说,幸福就是尽快找到一份工作,自食其力。

  正当“狱友”准备拉李爱东去“罩场子”(欺行霸市)赚钱时,当地派出所、居委会干部找上门来,邀请他参加免费的就业培训。

  眼下,李爱东已成为隧洞施工的技术骨干,在某电站担任项目班长,管理着一支70多人的队伍。他说,对于过去,除了悔恨和愧疚,什么都没留下;如今通过努力,有了收入不低的工作,有了温馨的家庭。

  一个家庭的不幸与幸福之间,横亘的也许是高山、深谷。2005年起,湖北省宜昌市为特困社会群体构筑一条跨越高山深谷、通往幸福的阳光大道。这项名为“‘志·能’激发培训”的社会关爱工程,为4000多个家庭送去了幸福。

  精心部署,一户也不落下

  伍家岗区下岗职工毛鲲鹏,妻子临产没钱住院,他自己在家当起“接生婆”,后来一气之下给儿子取名“毛穷人”。眼看儿子到了上学年龄,家里却拿不出学费,毛鲲鹏更加苦闷。结对关爱的市公安局民警协调有关部门,依规帮他办了低保,又多方筹资为他搭建了一个报刊零售亭。生计有了着落,毛鲲鹏琢磨给8岁的儿子改名,“毛恩人”、“毛好人”,最后改成“毛敬仪”。

  “仪”与“宜”谐音。毛鲲鹏给儿子改名,是为了表达对宜昌警方的感激。

  毛鲲鹏一家人命运的改变,正是宜昌市关爱困难群体的缩影。

  2005年,宜昌市公安局作过一项统计,城区抓获的刑事犯罪人员中,无业闲散青少年占90%左右,有50%来自困难家庭。这个群体的共同特点是无学可上,是文化上的“小盲人”;无业可就,是经济上的“小穷人”;无人关爱,是社会上的“小病人”。这一特殊群体,成为家长管不了、学校无法管、社会管不到、公安部门不好管的“真空地带”。

  困难家庭子女的生存状态及引发的社会问题,引起宜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市委书记郭有明说,子女的健康成长和稳定就业,是困难家庭的希望所在。从2005年起,宜昌市财政每年拿出100万元,每年培训1000名城区困难家庭子女,让他们拥有一技之长,实现就业。

  作为“志·能”激发培训工程的重要职能部门,市劳动保障部门公开招标,选择一批专业特色强、培训质量高的定点培训学校,精心制作培训“菜单”,供学员免费“点单”。全市明确“零就业家庭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刑释解教人员”等7类培训对象,发动街道社区参与,对辖区困难家庭子女进行登记、推荐、跟踪。

  刚刚转岗为社区网格管理员的高军,因父母吸毒从小和爷爷奶奶生活,全家人依靠爷爷的退休金过日子。初中毕业后,他常在外流浪,游手好闲。在西陵区街道社区推荐下,高军进入第一期“志·能”激发培训班学习。毕业后,社区为他提供了公益性就业岗位,如今的他也成了一名入党积极分子。

  以水电和旅游闻名的宜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把社会的均衡、公平发展置于重要位置。全市针对不同情况的困难家庭,精心设计个性化的关爱方案:对于零就业家庭,首先是帮助子女培训、就业;对于刑释解教人员,先立志,再培训、就业;对于劳教人员,每年由劳教所推荐50名关爱对象,党员干部结对关爱,用情感化。

  6年来,宜昌市共帮助4000多名困难家庭子女走上自立自强之路。 

  扶志为先,重塑信心和力量

  “爹说我不行,妈说我不行,大家都说我不行,那我也认为自己就是不行。”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态,郑铁柱常常惹是生非、打架斗殴。但从“志·能”激发培训班结业后,他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学校将郑铁柱推荐到他家附近的南玻集团上班,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 

  曾经“一无是处”的郑铁柱,为何有了如此大的转变?

  培训班班主任刘建群发现郑铁柱最大的弱点是自卑。为了让郑铁柱找回自信,刘老师经常鼓励他,还让同学们向郑铁柱“请教”他擅长的专业操作。慢慢地,郑铁柱找回了自信心。

  “刚开始,我们采取传统方式对困难家庭子女开展技能培训,结果吃了闭门羹。”宜昌市委常委、副市长胡家法回忆说,举办第一期培训班时,社区干部做了很多工作,来了1000多人报名,培训两天后就跑掉一半多。

  “我这辈子最恨的就是书,不想学习。”部分学员的回答让人吃惊。要让懒散惯了的学员坐下来学习,不是件简单事。“志不强者智不达。”培训班决定改革教学方式,以扶志为先,培训从励志开始,先教做人,再教做事。

  于是,每一次开学典礼都成了一堂励志课。市领导现场与学员们谈人生、谈理想,对学员开展互动式励志教育,激发潜能。

  “谁有勇气上主席台来?”“勇敢一点,迈出第一步!”一次开班典礼上,宜昌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厚军向学员发出邀请,短暂的沉寂后,青年学员陈耿登上了主席台。

  宜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张军平说,“志·能”激发关爱活动,使学员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尊重。

  宜昌三峡电视台、三峡日报社安排记者采访、结对关爱学员。报纸上的“火柴盒”,电视上的“面对面”,也成了励志的“大舞台”。很多学员做梦都没想到,自己还能上报纸、上电视。

  在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关爱下,昔日的无业闲散青少年振奋了精神,树立了信心。他们有的主动参加义务献血,有的参加社区巡逻,以各种方式回报社会。

  截至目前,宜昌市已举办6期大规模关爱培训,培训专业达到22个。今年,宜昌市将新增关爱培训学员2000名,关爱对象由7类扩大为10类,新增职中毕业生、孤儿和社区矫正人员3类特殊群体,年龄由35岁放宽至40岁。“志·能”激发关爱活动将扩大到县市区,做到全覆盖。

  全程关爱,改变艰难的人生

  4月17日,曾经的下岗工人高秉意离开家乡,远赴东帝汶打工。这是宜昌市“志·能”激发培训班里跨出国门务工的第一人。

  高秉意下岗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工作,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生活贫困。就在彷徨的时候,他参加了工业技校机修专业学习,取得钳工职业资格证书。为让高秉意能够顺利出国打工,宜昌市政府部门不仅为他联系了工作岗位,还帮他开展出国前的适应性培训。

  社会困难群体缺少的往往是机会。宜昌市市长李乐成说,政府要以有效的服务和资源调节,为困难群体创造改变命运的机会、实现理想的通道。在倾力公平与缩小社会差距的目标指引下,宜昌市搭建了一张关爱社会困难群体的“大网”:社区居委会、劳动、政法、公安、组织部门、党校、妇联、共青团、新闻单位等,都加入到关爱行列。

  作为与困难家庭接触的第一环节,社区负责“困中选困”,选准对象。劳动部门及其所辖职业学校负责技能培训、推荐就业。妇联、共青团负责单亲困难家庭子女、“90后”的关爱。公安、商务、工商、税务等部门干部,党校各班次干部学员,新闻单位的编辑记者,也与一批关爱对象结对。

  对每一名被帮助者,宜昌市实行全程关爱的制度安排。街道社区摸底报名确定人选后,围绕具体的人选,从志向激发、技能培训、上岗就业,一直到结婚成家,每个环节都有人来关心。

  湖北华强科技公司将“橄榄枝”伸向困难家庭子女,一次性接纳40名学员就业。公司指派优秀员工负责传帮带,就业学员与公司其他员工享有同等福利待遇。

  单亲妈妈宋占琼,做过棉纺厂挡车工、建筑工地“厨嫂”、服装店店员。2006年6月,她在培训班取得了电焊工证书,被一家公司录用。有了稳定工作的宋占琼,还拿到了政府廉租房指标,5月份就可以搬进新家了。

  齐心协力,一堂生动的民生课

  “你好,我是跟你结对的市商务局局长徐炜,能不能把你家的详细地址告诉我,春节前我到你家来看一看……”正在四川打工的徐某接到电话,先是愣了一会儿,然后说:“你肯定是个大骗子,哪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还没等徐炜把话说完,他就挂了电话。

  今年春节前,当徐炜带着米、油来到徐某家时,徐某才相信先前怀疑的“骗子”,是真心实意来帮助自己的。时间一长,两人成了朋友。

  消除困难家庭子女对社会的偏见和戒备,是“志·能”激发工作中常需面对的课题。参与这项工作的宜昌干部,对此有着充分的思想准备:只有放下身架,转换角色,带着感情,才能与关爱对象坐在一起,才能找到沟通的共同语言。

  领导激励是培训班的一大特色。开班以来,从市级领导到部门负责人、区县书记,先后有几十人走进培训班,倾听学员心声,为他们答疑解惑。

  许多基层党员干部以上门家访、电话交流、当面交谈、上岗指导等方式,向关爱对象提供贴心服务,做到人对人、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使困难群众在感情上得到尊重、生活上得到关心、行为上得到引导、就业上得到帮助。

  与困难群众的零距离接触,让许多公安民警感受到转变观念和管理方式的紧迫性。市公安系统提出了“三当”,即把困难群体当亲戚、当兄弟、当子女,还辅以“一条短信”、“一次家访”、“一次谈心”等形式丰富的活动。

  6年来,宜昌市累计有党政干部、政法干警、学校教师、企业高管、党校中青班学员等2000多名党员结对关爱2000多名困难家庭子女。

  由解决民生难题引出的困难家庭子女“志·能”激发关爱工程,在收获“就业一人、致富一家、稳定一片”的同时,也给宜昌广大党员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民生课。

  (注:文中部分关爱对象采用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