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战恐惧海湾单刷:回望一个“人”的苏醒的细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1:44:42

《毛以后的中国:1976-1983:(普及本)》刘香成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2

 

1936年,能够以中文写作的著名美国作家赛珍珠,在为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所写的导言中,观察了那些有过留学经历的中国知识分子:“这是一个自卑感弥漫全国的时候……他们对西方国家既痛恨,又羡慕。”但“长期以来,我就希望他们中的某个人可以为我们所有的人写一本有关他自己的、中国的书,一本真正的书,渗透着中国人基本精神的书。我多少次满怀渴望,急切地打开一本又一本的出版著作,然而又多少次失望地把它们合上。因为其中的内容是虚假的,言过其实的,作者在狂热地为一个伟大而不需要为之辩护的国家辩护。那些著作是为了取悦外国人,而于中国则不配。”而据刘香成的自述,这和他自己在中国的经历,以及最终他用照相机努力去做的事情产生了共鸣。

 

虽然苏珊·桑塔格在《论摄影》中认为,相机与枪支类似,都具有侵略性。过去游猎者拿着枪在草原上猎杀猎物,现在摄影者们用长焦镜头追逐猎物。但是看到刘香成——这个唯一获得过普林策新闻奖的华人的《毛以后的中国》里的照片,你只会感到一种真诚与对人性的关怀。

 

他并没有刻意设置什么主题,而是通过最平实的视角,在黑白之间,呈现出一种难以言状的张力与隐喻:系着红领巾的小学生高举拳头的批斗“四人帮”的舞蹈,在已折皱的毛泽东墙画下端着大碗吃饭的老人,几个坐在天安门广场上借助路灯阅读的高中生,穿着军大衣戴墨镜的少年,身穿军大衣举着可口可乐瓶子的年轻人,左手抚摸着爱人大腿的公园情侣,巨大的路易·威登广告下的行人。除了这些普罗大众,他的镜头同样呈现了站在主席台鞠躬的邓小平、赵与胡耀邦,大事件中的人民日报头版,坐在故的广场上的双手抱在胸前的溥杰(溥仪之弟),笼罩在小房间的阴影中却显现着力量和坚定的作家白桦,帖满大字报的西单民主墙,举着“要艺术自由”的头发零乱的艺术家等等,这些意象,在刘香成的镜头下,多维地组成了一幅幅画面略显单调却意义生动的最真实的中国、那个从一个硕大无朋的伟人阴影下苏醒过来的国度的所有细节。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这本书的最后一张照片,那是刘香成在1981年的大连拍摄的,是一个滑旱冰的青年做着飞翔的姿势,正单脚从地下滑过高高耸立的毛泽东像。尽管看上去他的动作是那么的生疏,表情也显得有些紧张,却清晰地透露出无法掩盖的意象:那个时代,每一个人都前所未有地感受一种自由的舒畅,梦想与未来,在他们的双臂上徐徐展开,从而构成了一个试图重新起飞的中国的姿态。

 

是的,古老又崭新的中国与中国人,已经深深地厌倦了革命、闭塞,以及无处不在的桎梏,正在努力进行一场绚烂盛放,开始用自己困惑和好奇的眼光环顾四周、打量世界,充满着希冀与渴望。当然,我们不难看到,这渴望的背后,是种种人性怎样被长期扭曲而不自知,长久压抑而无从舒展。

 

所以刘香成才认为,“中国必须坦诚面对自己近代的历史,真正开始发展自身的软实力,仅仅拥有悠久而复杂的文明是远远不够的。”而这个软实力是什么呢?我以为,无非就是每一个强大的中国人,具体个人才是软实力的最直接承载体与体现。中国这个古老却从不苍老的国家,以及其中的人,从那时起,开始一步一步地从集体主义的桎梏中走出,走向个体的苏醒与张扬,引领一个全新时代的来临。

 

不过,在合上这本令人唏嘘不已的书之后,脑子里却又浮现其苏珊·桑塔格说的另外一句话:“尽管摄影能够激起良心,但它最终决不可能成为伦理认识或政治认识。”是的,回顾过去之后,注视当下,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些照片叙事之后的三十多年来,当时正在冉冉升起的很多东西,如今正在日渐消退,一个钝化的、保守的、固步自封的局面日益紧逼。这或许也意味着,就需要我们透过照片中那些熟悉而又生活的场景,去发掘与探寻其背后所暗含的令人迸发的力量,以及重新将思想回到那个令人心潮澎湃的起点,重估那个萌芽状态的伦理与政治认识,从中汲取新的精神动力与价值养分,准备着再一次飞翔与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