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战cf哪个人多:扯淡网 >> 〖近现代中国〗 >> [专题]〖文化大革命〗 >> 一九七三北京王克利枪案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0:37:05
一九七三北京王克利枪案真相 【 作者:萨苏    来源:《研究员中的另类》    点击数:5855    文章录入:扯淡网 】1972~1973年间,东四派出所的警察从一伙儿流氓手中缴获了一支枪,外观极似勃朗宁,弹道稳定可以发射标准手枪子弹,警察都没见过这么漂亮的枪,真是开了眼。把这支“外国枪”报上去,市局说这不是走私进来的,这居然是自己造的!

同时,市局通报,最近流氓斗殴中缴获类似枪支已经好几只了,有短枪,有骑枪,都是制造精美,除了撞针强度不够以外,不亚于正规兵工厂的产品,甚至枪柄上还用化学蚀刻的方法加有防滑的装饰花纹。弄得公安干警爱不释手,但什么人能造出这样的玩意儿来呢?警察追了半年,竟然一无所踪,小流氓们谁也说不清这些枪从哪儿来的。当然,谁也想不到这件事和科学院有什么关系。直到一九七三年冬天,警察才碰上了好运气,“王克利枪案”水落石出。

一九七三年的冬天,北京郊区一个荒僻的树林子里,发现一具来历不明的尸体。死者男性,年龄二十余岁,仰天倒在枯叶败草丛中,身边丢着一支造型奇特的手枪和一辆自行车,他的右眼被击穿,初步判断是开枪自杀身亡。经过调查,这名死者,是中科院50X所钳工车间职工王克利。

王克利,一九五零年生人,自幼聪颖,多年连续的三好学生,共青团员,中学时就是国家二级海模运动员,其父为中科院XX所副研究员,其母是某大学教师,但是他父母上一代都属于产业工人,所以出身在科学院的子弟中算是相当不错。他的家庭在文革中因此也没怎么受到冲击。王中学毕业的时候早已没有高考,他没有上山下乡,通过他父亲的关系,“幸运”的在50X厂当了一名工人。

当了工人的王克利和其他青工并无不同,他给人的印象是热心好学但是胆小怕事,循规蹈矩,有点儿象女孩子。他出事的那个星期一,车间都感到非常奇怪,因为王自上班从无迟到早退,忽然不打招呼就旷工一天,简直不可思议,结果晚上警察就找了来。王在机床上似乎有着特殊的天才,学的特别快。俗话说钳工怕打眼,王克利打的八棱孔,八角螺丝扔进去怎么放怎么合适,而他在短短几年里,还学了一手车工的好手艺。科学院工厂的师傅出色固然是原因之一,王克利当年作过海模,大概也是有好底子。

大家都说王克利是个太平常的人,怎么也想不到他会玩出这样一个古怪的结局。

王克利案件,曾经是科学院内部相当轰动而且神秘的事件。那个年代人们的脑子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阶级敌人和克格勃特务,即便到了八十年代,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考察中为找水不幸失踪,还有很多想象力丰富的人怀疑是苏联人“派原子直升飞机劫走了彭老”。如果联当时有这样的人员定位水平,他们的科学技术大概可以比今天还要领先几十年吧。所以,对于王克利的死亡,当时有各种各样的传说也就不奇怪。这些传说,大体是有两种,一种说他是某国特务,在盗窃国家机密交货后被某国特务机关杀人灭口。另一种则说他是秘密的公安人员,在追踪敌特的途中不幸被敌人发现,壮烈牺牲。

反正两种传闻都传得沸沸扬扬,神乎其神,其中还总少不了一个(或者几个)神秘的女特务和她的美人计,内容荒诞腐败,细节惟妙惟肖。所谓食色性也,那个时代物质精神世界都比较贫乏,吃不着好东更没有花花公子看。王克利虽然不可能提供给大家每人二斤猪肉过年,但他既然弄出了这样一个事件,借着这个机会,想来便有不少人乘机宣泄欲望方面的幻想了。

当然,王克利案件被越传越神,也是因为这个案子本身带有相当的神秘色彩。

首先,那个荒僻的树林子从中关村骑车过去大概要三个多小时,方圆几里地人烟罕至,周围是近似封闭的山坡,大冬天的,50X厂职工王克利没理由吃饱了撑的骑三个钟头车去那里散步,没有特殊的目的他肯定不会去那里;其次,王克利精神健康,乐观老实,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不饿,没有抽烟喝酒之类的恶习惯,吃喝不愁,也没听说他谈过恋爱,他没有自杀的理由阿;再有,根据警察分析,王克利死于前一天的下午,那是个星期天。王的尸体周围,没有发现第二人出现的痕迹,看来他就是孤零零的来,孤零零的给了自己一枪,但是,他自行车上的挎包里面还带着四个包子,看来是给自己准备的晚饭......有要自杀的人给自己准备晚饭的么?

当然,最让人觉得神秘的,还是他哪儿弄来的枪。那年头寻短见的不是上吊就是跳,中华人民共和国管制一切杀伤性火器,弄杆枪的困难程度绝对在找个媳妇之上,想买枪有多少工业券也没地儿买去不是?王克利要自杀干吗用这种麻烦的方法呢?

枪,关键是枪。这可以算是各种谣言一个共同的兴奋点了。后来案子破了,为了辟谣作了内部传达,各种谣言才灰飞烟灭。

警察最开始注意到的,也是王克利身边的枪。这支枪虽然有些损坏,依然可以看出其造型优美,转轮型弹仓可以容纳六发冲锋枪子弹,长度介乎手枪和骑枪之间,可以单手持枪射击,也可以一手持枪柄,一手扶护木射击。因为枪柄位置靠前且有一个奇特的弯曲,所以单手持枪射击重心依然稳定,端的是支好枪,可是找遍全枪,就是没有制造批号,也无从分辨是哪个厂家生产的。

因为案件涉枪,市局也专门派人来参加侦破工作,这位一看此枪顿感似曾相识,马上调来档案对比,结论是这支枪,和近一年来从流氓团伙缴获的那一批“外国枪”带有大量相同的特征,应该是同一工厂,或者是同一个人的作品。

把这批武器拿到50X厂一检验,证实他们正是在50X厂制造的,老实巴交的青工王克利,把科学院的试验工厂变成了地下兵工车间,从他的宿舍,又找到一支造型精巧别致的“掌中雷”型小手枪,一支半成品的双管猎枪。看到此处,读者不免询问,大概想到的问题有三:

第一,怎么检验能够断定这些枪是50X厂制造的呢?
第二,当初公安人员收缴到枪,怎么没想到上50X来查呢?
第三,王克利怎么能在车间造枪,还没人发现呢?

这些问题虽然令人头大,所幸还是可以一一回答的。

第一,其实每台车床制造出的产品,都有着共同的切削特征,就好像指纹一样,即便是来自同一个厂商同一批号的车床,产生的特征也绝不相同。所以,用这些“外国枪”上的制造特征和王克利使用车床制造的其他产品对比,它们的来历就很容易确定了。

第二,当时中国的警察虽然死板,却称得上尽忠职守,“外国枪”案件发生后,警察也曾经怀疑过是有人自制,曾经进行大规模排查,但是没有结果,根据这批枪支的精美程度,最后还是倾向来源于走私。有朋友说过,制造一支正规的枪,没有内镗床这样的精密机械根本不可能,而当时北京有内镗床这类设备的地方并不多,这还不好查么?咱们能想到的,警察们也能想到,问题是找遍了北京各大工厂,全无进展。这里面原因是50X厂属于中央直属的科学院保密厂,它有怎样的设备属于国家机密,警察无从得知。实际上不要说内镗床,七十年代的50X厂连数控机床都有,有材料不要说枪,反坦克炮它都造得出来。

第三,在车间王克利能造出枪来,就有些复杂了。没人发现这不新鲜,50X厂这种地方,承担的工作试验性居多,内容五花八门,有时候一个熟练工人同时为几个项目组服务,所以每个人作的工作别人根本无法掌握,保密厂大家的嘴都比较严,就算有人看见王克利在那儿车出一只枪栓样的家伙来,也不会有人奇怪,有人问。可是王克利怎么能造枪呢?枪的图纸从哪儿来呢?

结论让人大吃一惊,这批枪居然都是王克利自己设计的,虽然他全无这方面的经验和背景。出事以后大家才回忆起来,王有个癖好–逛军事博物馆。此人休息日没事就去军事博物馆消磨时光,一去能呆上一天。这并不是什么奇怪的爱好,因为王克利没有女朋友,就算想找人和他去逛动物园看狗熊也没人陪他去阿。逛军博又不犯法。

可是后来公安人员分析,王克利的全部枪械设计知识,都是从军事博物馆的公开展品中获得的。在后来发现的笔记本上,王留下了一千多幅分析图,内容都是对军博展出的各种轻武器枪支的构造分析。而他居然就靠这一点知识,先后设计出了十六支枪,而且每支都融东方风格于一体,既实用又如同艺术品般精美。

但王克利怎么会给流氓团伙提供枪支呢?王不但没有打过架,而且老实得窝囊。排查王的社会关系,根本不可能和那几个流氓团伙搭上关系。

事后证明,王克利确实和这些流氓团伙没有什么勾结。他造枪就一个理由---爱好。

如果说中国军事发烧友想找找自己在历史上的先辈,可不要忘了王克利,而这位青工的发烧方式,大概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几年以后,有个老军人观看公安系统的功绩展览,其中有几支王克利的枪顿时让他爱不释手,末了,听说犯人来自科学院的保密厂,老人家问这个造枪的犯人有没有可能从宽?出来作点军工设计什么的?这枪真漂亮。听说王克利已经“自杀身亡”,他觉得挺遗憾。据说这位老军人,就是当时的国防部长秦基伟上将。

那伙小流氓怎么拿到了王克利的枪,至今是一个谜,对于这件事有着种种的说法,其中一种最广为流传的说法讲事情是和一位后来的“太子党”有关。

“太子党”这个词据说首创于大清康熙年间,用于形容与太子拉帮结派的亲王大臣。因为这个原因,有些朋友认为今天民间“太子党”的说法不够科学。这种看法未免有些学究气,“太子党”其实就是个口头语,老百姓用来形容部分骄横跋扈不成器的高干子弟罢了,或者干脆将所有高干子弟囊括在内。其实民间口语不科学的到处可见。

兄弟曾见一位老哥一边痛打调皮儿子,一边大骂这小子“王八犊子”,“王八羔子”。老子打儿子在中国天经地义,不过这个骂法很值得商榷,首先,骂儿子“王八犊子”很容易让人怀疑当老子的血统有问题,其次,王八,也就是鳖,属于卵生爬行动物,不可能有“犊子”或者“羔子”。无论怎么说这种骂法都太不科学。可是不科学归不科学,老百姓该怎么骂还怎么骂,管不了。

言归正传,我们所说的这位“太子党”,其实就是个普通的高干子弟而已,他不但不跋扈,而且颇为憨厚,否则,也就不能和同样老实木讷的王克利交上朋友了。这位老兄是王克利的小学同学,虽然他父亲是一号开国元勋(门口带岗带警卫员和保姆的,大家有兴趣可以查一下当初怎样的军衔可以配门岗警卫员和保姆),但是为人低调,至少在学校,大家并没有觉得他有多少个别之处。他和王克利交朋友的原因不详,个人推测可能源于此人作为军人子弟,也是自然的军事发烧友吧。

作为军事爱好者的王克利,显然也很希望有人能够欣赏和分享他的杰作,这是人对于成就被承认的一种自然需要。这位老兄恰好符合所有的条件来欣赏和分享王克利的杰作。第一,他憨厚可靠,不会把这样重大的事情乱说;第二,他是兵家后代,从小有机会接触枪,不会被这玩意儿吓着;第三,以他的背景,对枪的评价自然专业而不会空泛,如果被他夸两句,那滋味自然不一样。简单说,两个发烧友自幼相交,而且一交往就是十年之久,很容易发展出一种无话不谈,肝胆相照的亲密友谊来。所以,王克利玩枪造枪,对别人来说是秘密,对这位老兄则是公开的事情。

根据调查的情况判断,事情很可能是这样的。

王克利的枪越造越多,放在自己宿舍里和定时炸弹差不多,不免心里哆嗦。于是小哥俩一商量,就把这批真家伙转移到那位老兄的家里了---他家独门独院,地方大,有的是地方可以藏。不过,敢藏这种东而不露声色,不能不说这小子憨厚之外还真有些邪门。

这样,王克利放心了,接着进行他的军工科研,这样平静的日子过了好长时间。

不料,人算不如天算。好端端的日子过着,忽然来了个林副主席一号令,说修要入侵,感觉是如果联坦克从张家口打过来,林总准备放它进北京,拆掉所有下水井盖儿打城市歼灭战。为了保护革命的种子,北京的高干家庭集体疏散南方。

有人说那是林老板为了篡党夺权作的阴谋,这个属于上层内幕咱不清楚,只知道为了反击修入侵,北京市民那年大挖防空洞,到今天还能当地下娱乐城。我们邻居一位大妈绰号“二百五”,就是因为那年挖防空洞挖High了,和小伙子们较劲来个裸衣抡铁锹,结果被这外号压着半世不得翻身......

那位老兄的父亲属于典型的军人,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为了避免动摇军心直到出发前一天才告诉老太婆–“喂,明天全家去广东。”他可能觉得战争时期天天转移,这搬个家提前一天通知够充裕的了。

老太婆也是听过枪响的,问题承平几十年,忽然来这么一下子,搁谁都要抓瞎–那年头您以为出趟门容易啊?什么都得准备,什么都得带,不然一不留神能把革命干部家属当流窜犯抓了。于是全家大乱,收拾的收拾,找人的找人,盖章的盖章,骂娘得骂娘......第二天忙得晕头转向的一家子上了车,那位老兄忽然想起来–咦,还没跟王克利说一声呢,还有他的枪.....

可他还没法说“爸,我还有十几杆枪在家里藏着呢,我得去处理一下。”他那老爹性情暴烈,眼看修在后门拱火,脑子早回到了战争年代,这时候给他添乱,为了省事闹不好把这混账儿子拉下车去,就地就给崩了。
他只好闭嘴。

这一家人搬走,房子封闭了一段,被一个厂子占了,以后几易其手,这批枪被谁发现,又被谁转到了流氓团伙手里,上帝也未必讲得明白。

不过最后警察也没法把这位老兄办了,一来他老爷子毕竟是一方诸侯,逼急了要护犊子,二来这位老兄确实小心谨慎,做事不留把柄。比如警察曾经怀疑他给王克利提供子弹,后来发现王克利的子弹大都是从清华大学弄来的–文革中蒯大富在清华组织学生武装,号称蒯司令,敢对工人纠察队开枪。蒯倒台后他管下的枪支最终都被收缴,但子弹这类小玩意儿就难免流出。这位老兄面对警察同志的讯问铁嘴钢牙,一问三不知,文革时候情况太乱,警察也难,最后弄得事出有因,查无实据。

王克利不知道这些阿。他只是知道自己这位老兄全家去了南方,科学院的孩子头脑简单,就想着等人家回来再要他那批宝贝呢。

没地方藏枪,王克利老实了一段时间。问题这人要是有瘾,他能扛一段他扛不了一世。军事发烧友玩枪的瘾不亚于吸毒,王克利到底不是张学良,终于没忍住,“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了。

王克利的死因最后查明,不应该算是自杀。

分析认为,他跑到那个地方已经不止一次了,目的,纯粹是为了过枪瘾–那是,费了那么大劲造出来,他总得检验一下吧?这个是谁也抵抗不了的诱惑。而王克利绝不是惹是生非的人,他不会去打人家鸽子或者路灯灯泡。这样做虽然方便,也很容易被人发现,为了去个放枪没人听见的地方,王克利能大冬天骑三个钟头自行车,放完枪再骑三个钟头回来,就吃四个冷包子顶着。谁说年轻人缺乏坚韧的意志呢?我看王克利要是把这种精神改到追女朋友身上,麦当娜也让他拿下来了。

王到地方以后,看看左右无人,把自行车支起来,选了一面土坡作目标,取出他的宝贝枪,压上子弹,开始过瘾了。从现场情况分析,王是采用立姿,单手持枪,三点一线瞄准进行射击。

没想到的是王造的那支枪结构不错,但材料强度不够——这不怪王克利,保密厂不是兵工厂,能找到合格的无缝钢管就不错了,让他上哪儿找特种钢去?而冲锋枪子弹的装药又比手枪子弹多一些。于是,王一扣扳机,砰的一声子弹击发,枪膛却在火药气体的压力下散了架,枪机向后飞出,正击中王瞄准的右眼,一直贯入大脑。王克利当即死亡。应该算是责任事故。

有人惊奇王克利的枪械设计如此精湛,竟能让国防部长动容,其实这一点儿也不该惊奇,您看王小波那本《革命时期的爱情》,王先生不也设计出一台要十个人配合操作,带有风向标和滑轨,射击精度可以开啤酒瓶子盖儿的发石机么?王小波还就是一大学子弟呢,王克利可是大学加科学院的双料子弟阿。

现在想想,王克利这个人其实相当可惜,假如他不是生在文革时代,好好的一个小伙子,将来去做军工设计,恐怕今天已经是某兵工厂的轻武器专家了吧?可惜,王克利的最终结局,只是一个私造枪支的青工罢了。文革,只好让这些有才华的或者无才华的年轻人挥霍掉自己最宝贵的青春。(
扯淡网 >> 〖近现代中国〗 >> [专题]〖文化大革命〗 >> 一九七三北京王克利枪案真... 扯淡网 >> 〖近现代中国〗 >> [专题]〖文化大革命〗 >> 江青的钓鱼台时光 扯淡网 >> 〖近现代中国〗 >> [专题]〖文化大革命〗 >> 文革“笔杆子”关锋的人生... 扯淡网 >> 〖近现代中国〗 >> [专题]〖军事风云·中国〗 >> “八·二三”炮击金门... 扯淡网 >> 〖近现代中国〗 >> [专题]〖军事风云·中国〗 >> 淮海战役,真正的奇迹 扯淡网 >> 〖近现代中国〗 >> [专题]〖人物故事·中国〗 >> 济南惨案前后的老蒋 扯淡网 >> 〖近现代中国〗 >> [专题]〖军事风云·中国〗 >> 真实的晋绥军--阎锡... 扯淡网 >> 〖近现代中国〗 >> [专题]〖军事风云·中国〗 >> 解放军一代名将陈光的... 扯淡网 >> 〖近现代中国〗 >> “四巨人”照片背后的故事 扯淡网 >> 〖近现代中国〗 >> 1955年授衔、授勋谜团浅释 扯淡网 >> 〖近现代中国〗 >> 毛泽东的私人厨师谈毛泽东 扯淡网 >> 〖古代中国〗 >> 雪域史话(一) 扯淡网 >> 〖古代中国〗 >> [专题]〖军事风云·中国〗 >> 王玄策:中国横扫印度第... 扯淡网 >> 〖古代中国〗 >> 薛仁贵征东 扯淡网 >> 〖古代中国〗 >> [专题]〖人物故事·中国〗 >> 有才无行钱谦益 扯淡网 >> 〖古代中国〗 >> [专题]〖人物故事·中国〗 >> 假清高的李白的一生 扯淡网 >> 〖古代中国〗 >> 东晋历史人物---陶侃 扯淡网 >> 〖古代中国〗 >> 雪域史话(二) 扯淡网 >> 〖古代中国〗 >> 历史上杰出的女英雄---大唐平阳公主 扯淡网 >> 〖古代中国〗 >> 西域英雄传之“梦断安西”--高仙芝 扯淡网 >> 〖古代中国〗 >> 陈庆之:毛主席最为推崇的古代将军 扯淡网 >> 〖古代中国〗 >> 大唐双龙:李靖和李绩 扯淡网 >> 〖古代中国〗 >> 数百年的恩怨:朝鲜与满清 扯淡网 >> 〖古代中国〗 >> 明朝王直怎样变成倭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