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人群英文翻译:可以没特长,不能没素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7:32:36

教育部23日印发通知,决定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即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艺术教育的教学和活动,让每个学生至少学习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把“体育、艺术2+1项目”的相关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中小学校精选体育、艺术项目,研究制定认定标准和实施办法。

按理说,素质教育旨在追求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应试教育旨在应付考试,追求升学率。但是,我怎么看怎么觉得,这个通知似乎是用应试教育的手段,想要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这里有三个疑问。其一, “体育、艺术2+1项目”到底是在原有课程基础上再一次强调,还是一次课程化的新创举?如果是强调,只要扎扎实实督促学校落实即可,何必又要重起炉灶换个新名词?如果是新增加内容,且不说义务教育原本就有体育、音乐和美术等课程及相应课程标准,就单单增加课程这一点,是否又增加了学生和教师的负担?

第二个疑问是执行问题。按新规定,究竟怎么“认定标准和实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中小学校”,谁来指导,如何指导,如何保证科学性和公平性?与发达地区相比较,很多农村地区体育教师、艺术教师数量几乎为零,这些地区的学校该怎么办?如果将“体育、艺术2+1项目”列入教学计划,如何对学校和学生产生约束力?会不会又是,一考就变味成为应试,不考就流于形式?

还有第三个疑问,为什么硬性规定要人人有特长?我们的教育目标是为了将所有孩子都培养成具有特长的天才吗?义务教育代表着国家对国民最基本的素质要求,正因为是适用于几乎每位国民的,所以其标准也应该是最低的。在课程设置上,更应强调基本素质的培养,而不是对所谓特长的盲目崇拜。

现实中,学校对体育、艺术特长的忽略确实存在,但要扭转这种局面,还需教育主管部门发挥更大的智慧。如果制定一套新方案,搞运动式推广,看似简单迅速,实则脱离实际,并无多少生命力。现在,小学里一个有关特长的现象可能是,有半个班学生钢琴学到十级,而另半个班学生却对五线谱一窍不通,但他们可能拿了围棋段位或美术证书——这是一种畸形化的特长,它完全符合现今各项教育规定,却也完全无视了人的全面发展,虽然学生有了令人羡慕的特长,但却缺乏其他方面的基本素养。

与其轰轰烈烈地去制定一套全新政策,还不如将原有比较科学的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切实落实。教育中欢迎特长,但如果真的能如通知中所说“各地各校要开齐开足音乐、体育、美术课程”,我想,我们的义务教育目的也就差不多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