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长期玩的传奇:新科技革命发展的世界影响和特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20:02:26

新科技革命发展的世界影响和特点

2006-09-21 来源:学术交流网  作者:黄安年    新科技革命发展的世界影响和特点

黄安年文 发表:学术交流网/世界历史研究/2006年9月22日首发

当代新科技革命就其深度和广度及其对全世界的影响而言, 史无前例的。它还将深刻影响21世纪的历史进程,影响国际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变化以及各国实力的对比,影响全球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和生活。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社会生产力快速提高
当代世界的科学技术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成为社会生产力的第一要素。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直接关系到社会生产力的快速提高和社会经的快速发展。战后发达国家无论是美国、日本还是欧洲联盟国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已经主要不是依靠单纯提高劳动强度, 而是通过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劳动者技能的提高以及劳动对象与劳动手段的改进。20世纪初,发达国家的科技因素在经济发展和劳动生产率中所占比重只有5-10%,20世纪90年代初增加到60-80%。新技术革命的应用大大降低了生产中的物耗和能耗,随着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并没有在发达国家出现以往的物耗和能耗大幅度同步增长的情况。1983年西方国家先后走出经济滞胀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正在于新科技的发展。90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战后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美国、西欧和日本先后摆脱危机的主要手段,一是政府及时调整经济政策和财政政策,二靠加速发展新兴科技产业和原有工业的技术改造。80年代末人们正在兴致勃勃地谈论超导技术的应用将怎样影响世界时,人们还相当陌生的纳米相材料技术又扑面而来,使人有目不瑕接之感。有人把信息作为发展的倍乘因子,社会生产总值则是人力加资金总和与信息流量的乘积。

第二,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的巨变
战后由于一系列新技术工业的兴起, 使各国首先是发达国家物质生产各个领域的面貌为之一新。主要表现为(1)农业、工业和服务行业三大产业结构发生革命性变化。在发达国家中,第三产业兴起, 而传统的第一, 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2)信息产业及其它新兴产业的兴起, 1973年以来, 美国的‘朝阳工业’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 信息技术, 生物工程, 航天产业, 海洋开发方兴未艾。进入21世纪时, 几乎人类绝大部分知识成果可以存储在电子计算的存储系统中, 在几秒钟内就可以向用户提供必要的情报。由于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将成为第一生产要素。(3),推动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和社会各阶层的巨变。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 机器从动力机, 传动机和工具机三部分组成包括控制机四部分。新的工厂自动化技术正在给工业生产带来一厂前所未有的革命性变化。机器人、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CAD/CAM), 以及灵活加工系统(FMS), 正在为计算机统一制造(CIM)创造条件, 以期实现有计算机完全控制的一体化自动工厂。有了CAD/CAM系统, 工程师就可以在屏幕上设计飞机或汽车, 研究并改进其三维设计; 实际上, 汽车、轮船、飞机和其它产品, 在未制造之前就可以模拟出它的全部过程。甚至连核试验, 有朝一日也无需实地试爆。与此同时, 出现了生产组织和管理体制的集中化, 分散化并存的趋势。例如, 高技术创造了新的服务系统, 象联机数据库和案头或室内电子出版系统。在零售店、银行和飞机订票处, 逐步采用了联机事务处理(OLTP)。案头出版系统,只需一台个人计算机, 一套版面排版软件, 一架能印刷图表和标题的激光打印机, 这就足以当即编制简短的新闻快讯。随即, 计算机复助出版(CAP)已渐趋普及, 管理人员可以亲自动手来制作各种文件、表格、杂志、信件、名片、传单等。至于, 手提式计算机、微型电视机、手表型终端或传呼机等更给机动灵活的工作带来莫大的方面和乐趣。计算机的影响遍及每一经济领域。个人计算机已经迅速变成为所有个方面职工的标准工作用具。现在从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来说, 以光纤技术为基础, 依靠人造地球卫星和蜂窝传输技术而建造起来的通讯基础结构, 可与修建铁路和高速公路网相匹敌。(4),推动部门经济结构、地区经济结构和学科的发生重大变化。高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改变经济结构,表现在大量新公司的涌现。(5)地区居住结构也将随之发生重大变化。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和城市、市中心地区和城郊地区、商业区工业区和居民区的划分将因电子化和现代化的普及而变得难以区分。

第三,社会生活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加速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当代世界经济相互依赖的日益加深, 使一国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区决于是否充分适应和利用世界经济的变化。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的大提高和发展中国家部分居民生活水平额定相应提高。科技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新材料技术的应用、以及生物工程的试制带来了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和全球化生活方式出现的趋势; 食物、时装和交往和娱乐方式发生极大变化。人们发现在美国人们的名片上除了住址、电话号、传真号以外又多了一个电子邮件地址甚至个人网址(www)。计算机、电子网络进入家庭给家庭现代化生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使家庭成为“上班场所”,使家庭自动化和电子化、工作弹性化和分散化成为现实。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一个山区小镇里,有一家夫妻出版公司,他们两人用计算机编辑书稿、激光照排、传真发送,将书稿快速发往汉城和香港印刷,并在世界发行,其出版周期制短,经济效益之高,使纽约大出版公司也叹为观止。从技术上说,由于信息高速公路为代表的电子网络全球化趋势的扩大和完善,家庭所需要的各种服务几乎都可以不出家门。不离社区和城市而获得。信息技术正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第四,推动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
由于新科技革命的发展, 加速了生产和资本国际化, 一体化和集团化趋势; 经济大国地位的调整和的不平衡发展的加剧; 并扩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在当今世界, 爆发世界军事大战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而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和科技竞争却愈演愈烈。世界经济竞争本质上归结于科技竞争, 科技地位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色地位日益重要, 国际经济关系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科学技术尤其是高科技的发展。科技立国, 科技兴国, 科技强国日益成为许多国家的国策。科技实力已成为当今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谁具有高科技优势, 谁就将占有政治、经济、军事发展的主动权。世界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 导致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在即将来临的世纪之交中, 科学技术作为增加综合国力的主导因素, 将会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一个国家在世界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科技水平成为扩大或缩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发展差距, 加剧发达国家间竞争的重要因素。人们已不怀疑, 新技术革命直接关系到世界各国在未来世界的地位。对于美, 日, 西欧来说, 这是争当第一流强国还是沦为二,三流国家的问题。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 这是避免科技差距进一步扩大, 而在经济上免遭处于更不利地位的问题。

第五,武器和军事战略的急剧变革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不仅常规武器而且战术和战略核武器都发生了极其重大的变化, 军事战略也相应发生决定性调整。一般说来, 在20世纪初做出重大应战决策要几个星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要几天, 现在往往只需几个小时。80年代以来, 美苏核战略开始发生质的变化是和军事科技的迅速发展分不开的。现代化的武器系统, 是计算机控制自动化的武器系统, 愈先进、愈精密的武器就愈需要电子元器件, 愈依赖电磁波来提供对其外界的作战能力。电子战具有国家总体战略的性质。以电子战为中心来构成新的国家战略—电子国防的可能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会很快产生出来。信息战在海湾战争、索马里冲突、海地入侵、波黑介入、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前者先进的电子探测的得以快速准确地敌军目标,制造计算机病毒则造成伊拉克军事通讯的瘫痪。在海地,利用电子战进行各种方式的心理战,瓦解了对方的士气。在索马里精心策划美国飞行员受严刑拷打的镜头在全国优先新闻电视公司反复播放,蛊惑人心制造舆论,为政府撤出美国驻索马里的维和部队创造有利气氛。在波黑战争中进行了一系列的电子战试验。此外信息的介入使军事情报工作进入了新天地。

第六,对社会文化和思想理论的深刻影响
科技的迅速发展推动着文化艺术和教育现代化手段的急剧变化。在文化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电子出版物、电子音响物、电子音乐、电子绘画等电子艺术手段的电子信息文化,为文化艺术领域带来了空前的繁荣,文化艺术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80年代起计算机技术处理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实现了计算机系统版式设计、文字编辑。图文合成。整版相纸和相片输出。由于检索软件、存储磁盘、只读光盘技术的发展,很快出现了早期电子出版物。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声频、视频、图象处理技术的发展,很快具有声频、视频、图象、文字多功能处理技术的电子出版物问世。1994年数据压缩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融文本、声频、视频、图象、图形于一体的大容量多媒体电子出版物流行开来。这种电子出版物与传统的出版物不同,它除通常的文字编辑、美术编辑外还包括音频编辑、视频编辑、软件编辑;出版物文字丰满、图形图象生动逼真;可快速检索和便捷获取、简易复制和传播;容量大体积小更新快;但是使用者必须会使用计算机一类的电子设备。电子出版物由于具有传统出版物所不具备的许多优点,它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迅速发展为融广播、电影电视、报刊书籍于一体的新兴产业。

由于信息化的迅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快,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面向21世纪的现代化社会的要求,要求由传统的教师讲授辅以电化教学的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发展为引入电子计算机和电子网络教学的多元并举方式。教育的直接目标从掌握书本知识为主, 发展到以培养学习能力,发展新知识能力为主,素质教育居于越来约重要的地位。1995年在美国硅谷的一座小学,学生在上历史课时可以用PC通过互联网络于东京的大学生讨论历史问题,还可以通过E-MAIL 与世界各国的历史见证人交谈口碑史料。由于学校可以进行远距离教学,多媒体的介入教学过程将使教育体制、内容和方式更加多样化,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为继续教育提供了方便条件。同时,大学也承受着强大的压力,要向几乎所有的年龄段的人提供比过去要多得多的科目。由于学科界限渐趋消失,要求专业设置与综合发展相适应。由于科学和技术的高度结合, 要求大学与产业部门密切结合。产业革命的酝酿和兴起, 要求优先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 加强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 以适应结构性调整, 提高劳动力和民族素质的要求。由于国际互联网络的发展,将出现国际大学,教授和学生可以通过联网来进行教学。面向21世纪。面向未来意味着信息时代带来高等教育的根本性变化。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源泉, 新技术革命既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也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它使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情况, 新形势下需要做出新的解释和发展。如无产阶级革命和国家学说, 生产力理论, 国民经济结构理论, 失业理论, 经济危机理论, 资本主义历史地位理论, 现时代特征理论、事物突变理论、产业革命理论等。

第七,科技可能影响社会负面作用的讨论
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它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的争论。生物技术的发展一旦失控将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新的生物学从受精到遗传筛选到遗传工程将对恋爱、生育、抚育、家庭模式、伦理道德带来巨大冲击。有关遗传工程对农业的影响是福是祸,已有不同反响。

信息技术革命带来了生产力极大发展和社会面貌的深刻变化,但是也带来了新的危险和问题。利用计算机进行色情传播和智能犯罪、故意传播有害信息扰乱舆论媒介已经成为公害。计算机病毒战更使人们胆战心惊。随着电脑网络的全球化,英语在国际上的主导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一些国家的民族语言被冷落,文化冲突将凸现。

1977年2月27日英国权威的《自然》杂志刊登一篇文章宣布英国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的胚胎学家伊思.维尔穆特博士首次使用“克隆”(Clone)培育法成功地复制出人类历史上第一只已诞生7个月的“克隆羊”多利。这一宣布立即震惊全球,并引发一场有关克隆技术喜与忧、福与祸的大争论,特别是各国政府、社会组织和人们对可能“克隆人”的各种后果产生极大的忧虑。导致上述科技发展中负面影响的产生,有的是由于人们认识上的不足而无意造成的,一旦认识到它的危害,就会设法制止。有的则出于利益驱动而构成对人类的严重威胁,如核威慑、生物武器、化学武器和传染病菌的研制、计算机病毒的制造等。

当代新科学技术革命具有不同与先前科技革命不同的明显特征。首先, 科学技术发展和生产力发展越来越具有加速趋势。这是因为科学知识的积累具有继承性; 生产的能力在加速发展; 科学实验的手段越来越进步; 科研探索的领域也不断开阔。

其次, 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 相互促进, 具有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趋势。科学技术转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目前的世界强国、经济强国也是科技强国。现代化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科技的发展, 科技先行, 科技先导已经成为战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快速发展经济的一条重要的经验。在战后这一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可阻挡的全球科技产业化浪潮。

第三, 科学技术领域间相互渗透和分化, 在高度分化基础上的又高度综合。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 一方面学科愈来愈多, 分工愈来愈细, 研究愈来愈深入, 另一方面学科间的联系愈来愈密切, 愈来愈朝综合方向发展。当代许多新兴学科的出现就是这一特点的反映。出现了‘多学科集合体合作研究’时期, 和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综合。

第四,政府、企业对科技的关注程度以及国际合作与竞争程度都是史无前例的。政府运用财政、税收等手段对科技发展进行宏观化和微观的进行立法和行政的调节。例如各国纷纷制定科技发展的中长期计划,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协调发展。科技立法已经成为许多国家振兴经济、推动技术革命的有力手段。这表现为确定发展科技基本战略和政策法律化;制定各项具体的科技政策;协调国际科技立法措施。

第五, 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一定阶段性,战后最初1/4世纪以计算机技术、核能技术、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新科技群为龙头呈现万紫千红的兴旺局面。70年代以来微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革命独占螯头,在上述高新科技群继续发展的同时,生物工程、海洋工程等新高科技群崛起,形成新的科技革命浪潮。整个说来科技对社会发展不仅超过历史上的任何时期, 而且它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其规模之大, 影响之深是前所未有的。

(本文为《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当代世界六十年(1945-2005)选登篇目之一)

学术交流网(www.annian.net)/世界历史研究/2006年9月22日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