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团队建设的小游戏:八问好妈妈一本传奇畅销书的诞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8:58:52

八问好妈妈 一本传奇畅销书的诞生

作者:姜妍 张月寒 时间:2011年05月21日

点击订阅《出版日报》 分享到微博:  打印分享到新浪微博分享到搜狐微博分享到腾讯微博收藏

    在最新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的版权页上,印着“2011年5月第38次印刷,印数:2200001—2300000”的字样。这本书的首印是在2009年的1月,也就是说,截至2011年4月,在其出版的28个月的时间里,已经销售了220万册。让我们再不妨做个简单的算术题,将这28个月换算成850天,就不难发现,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这本书每一天要卖出2588本,这的确是个奇迹。

    如果这是一本像《哈利·波特》那样已经畅销全球的图书,又或者是像《藏地密码》那样连续出版到第十册,进行了全方位广告营销的图书,我们都可以对这样的数字不那么惊讶。可事实上,这是一本让人感到陌生的书,连面世的过程都充满了曲折,几经拒稿的波折甚至让自信满满的作者本人都曾经动摇。

    这是一本怎样的图书?作者尹建莉是何许人也?这本书为什么能够成就这样的神奇数字?……

■ 好妈妈语录

    遗憾 2009年,“好妈妈”入选新浪年度十大好书榜,但是,颁奖的时候,没有人邀请我去参加。 

    女儿 我一直保护她不走到台前。我怕打扰她,给她压力。江苏卫视一个栏目想请我和我女儿去做一期节目,他们说如果圆圆不去,节目估计就很难做了。于是我说那算了。我宁愿丧失一次宣传机会也不想让我女儿出现在公众视野里。 

    名气 我觉得我这本书的知名度,在出版行业内部的名气可能比在社会上更高。我觉得我自己在社会上的知名度还不够。 

    书名 随着“好妈妈”这本书的走红,有越来越多的跟风之作。我比较反感这类作品,有些甚至跟我这本书的书名一模一样。最初,我们是起了个好书名,但现在却因为相似书名太多太滥,显得原本的书名都被弄得特别俗似的。 

    实践 这世界上没有生搬硬套的东西,也不可能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一本特有的家教书,我建议我的读者只能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去把握我书中的原理。我这本书最大共性有三点:1 孩子应该多阅读。阅读,成全的一定是全方位的功能。2 自由。在教育学里,自由总是跟尊重联系在一起,但我们现在所说的尊重,是剥夺儿童自由的一种尊重。所以我把自由单拎出来。3 家长在孩子面前的表率作用。穿西装的野人也只会教导出一个小野人。 

    建言 有很多家教书,只是在不断地批评、批判,但没有建言。指责别人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我觉得一个成功的家教书作者,应能告诉家长正确的该怎么去做。 

    感动 希望有更多的家长能看这本书。希望这本书的版权能输出到欧美地区,更加国际化。我觉得作为一个女人的人生来说,我已经很满足、很幸福了。

1 不被媒体关注的书?

    2009年1月15日,山东一家媒体的社会新闻版面见报了一篇报道,名为《家长犯愁,小孩子考得好该不该奖励?》。这篇新闻稿的由头是,中小学放寒假,一些学生家长犯了愁,不知道孩子考得好是否该奖励。在稿子里采访了当地某小学的教育处主任,并引用了尹建莉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里对此观点的论述。

    这是目前可以搜索到的,涉及《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的最早报道,尽管其写作意图并不是为了宣传这本在当时刚刚面世的新书。此后两个月,似乎再无媒体对这本书有任何报道。以新书在今天的出版速度,一本书在出版两三个月后,逐渐失去了它的最佳被报道时间。直到2009年的三八妇女节前后,才零星看到几家媒体在报道作家出版社集中推荐一批女作家图书时,这本书又被蜻蜓点水,偶尔提及。一同被推荐的更多是重量级作家的作品。

    有意思的是。在今天仍然可以搜索到的一份卓越2009年5月31日一周图书销售排行榜上,《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竟然排在了第二名,仅次于《不抱怨的世界》,而《小团圆》都只能位列第三。但《小团圆》引起的媒体关注,却要高多了。

2 投稿四处碰壁的书?


    比起这本书的签约过程,那在出版后不受媒体关注真的不算什么,如今说起当时的那段经历,尹建莉依然是颇多感慨。为了这份书稿,她至少去过七八家出版社。每次一到出版社,对方问“什么内容啊?”“家教书”“我们不出这种书,没人看。”这是她最常听到的回答。

    其中最郁闷的经历是去人大出版社的那一次,尹建莉住在亦庄,从家里赶到人大出版社单程就要两个小时。那天她赶到人大社已接近中午11点,气喘吁吁去了,依然钉子,“家教书我们不看。”“我从好远过来,你们看一下,要是真的不好就算了。”“你下午再来吧,我们要吃饭了。”

    尹建莉知道这是人家又要打发自己,但是既然好不容易来,就等等看吧。她在附近找了一家咖啡厅,坐到下午1点半,又返回人大出版社。前台女孩同情她,拿着书稿走了进去。十几分钟后,女孩出来,说“没有人看。”“一眼都不看,好难啊!”这是尹建莉的感叹。

    即便是来到后来签约的作家出版社投稿,尹建莉也并不顺利。她在电梯里偶遇一位女编辑,人家说这里只做文学书,不做家教书。最后让她把书稿留在一个小伙子的办公桌上——其时,那个叫做郑建华的小伙子正在为一本写得很差的家教书焦头烂额。

3 作者名不见经传的书?


    2008年9月,尹建莉和作家社签约,决定出版她的第一本家教著作,而此时,这本4个月后面世的图书连名字都还没确定,更没有什么人知道尹建莉是谁。

    尹建莉是谁?她为什么想到要写这样一本书?尹建莉从小在内蒙古长大,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在家乡内蒙古当了12年的教师,人生足迹辗转于内蒙古、烟台、北京,尹建莉的迁徙轨迹基本上是随丈夫的工作变动。2003年,她在随夫迁徙至北京两年后,为了圆自己的研究生梦,开始在北师大攻读教育学硕士。

    “好妈妈”这本书最初的雏形,是作者在十年间写的一篇篇的小文章。有些文章,是尹建莉当时写完,当时投稿,当时就发表的。像《女儿的隐私》、《粉红色的河流》等,之前在杂志上都发表过。因为自己从事教育工作,周围开始有越来越多的熟人向尹老师请教一些教育问题,后来她渐渐发现,许多家长在教育过程中都有误区,于是她就开始写一些文章,放在博客上,渐渐的有些人就开始打印出来或转载给别人。越来越多的人看完后,还不断地向她索要更多。

    “于是这时我就开始想了,是不是应该写更多的这类文章?然后我就开始写。当作品越积越多的时候,我就想,是不是应该写一本书了?”尹建莉说。

4 改变家教观念的书?

    很多读者说,《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通俗易懂,是真正低成本的家庭教育法。而对尹建莉来说,理论功底的扎实,才使得日后好妈妈这本书里,引用的教育学原理那么恰到好处、通俗易懂。

    其实在抚养女儿的过程中,尹建莉也时常感到困惑,也看了一些市场上的家教书,却总觉得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虽然之前也有卢勤和《哈佛女孩刘亦婷》这样的书引领过家教书潮流,但尹建莉分析认为在内容上这些书也有不到位的地方。比如某本畅销书里提到作者在一个讲座上回答家长提问,如何能让孩子学习好。结果作者回答,孩子学习好不好,主要看三个方面,智力遗传,勤奋和方法。“就讲了这三个方面,全是废话是不是。”“还有这些书中不否定打孩子,但打孩子是应该坚决反对的,就跟水和火不容一样。”尹建莉从周围需求和这些不满意的地方入手,完成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初稿。

    尹建莉认为,家教书想写好,并没有那么简单,就自己来说,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多年的学习经历,人生的积淀,缺一不可。而把复杂的专业知识用清晰简单的语言呈现,也并不容易。她说,“这本书畅销的核心,是传达了教育的美,美的东西是有力量有穿透力的。”郑建华也认为,这本书理念正确,方法实用,可读性强。弥补了市场上很多家教书的不足。

5 名字百里挑一的书?

    “书名的确对这本书的畅销很重要。”在谈到起名的经过时,尹建莉说。在签约后的三四个月时间里,尹建莉和郑建华不停地在沟通书名。尹建莉想了40多个,郑建华想了50多个,前后加起来,两个人光是书名想了百余个,比如《教育全在细节中》、《没有比父母更重要的老师》等等。

    那时候每天上下班的路上,郑建华一边骑车就一边想书名,有一天他又想了三个出来,一并发短信给尹建莉,其中就有一个《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尹建莉一下就相中了这个书名,觉得能够传达书里的核心。“我当时想,要起一个比较反传统的,一般人哪敢说妈妈胜过老师呢。第二,能把核心理念———家庭教育重要性传达一下。”

    包括图书的封面,也设计了许多稿。最初的封面是一个母亲抱着一个孩子的照片。郑建华认为不好要求重做,“因为相片里孩子的年龄,很容易让读者把这本书的定位固定于某个年龄段,这样无形中就缩小、固定了读者群。”之后郑建华干脆带着美编直接去了北京图书大厦,参考市场上同类书封面,取长补短,最后才有了现在人们看到的封面。

    其实尹建莉更喜欢简简单单的封面,不过郑建华还是要弄点儿花,于是有了代表母亲的萱草。尹建莉本想把封面的黄色换成白色,郑建华没有同意,他认为黄色更醒目。

6 靠连载畅销的书?

    “好妈妈”一出版,尹建莉就和郑建华沟通过,这书该怎么营销呢?靠作者名气不行,其他也没什么好点,唯有文本是他们最有信心的。郑建华联系了一家广西的报纸做连载,连载刊登出来,“好妈妈”在当地的销量马上上去,效果明显。

    但毕竟那只是一家地方媒体,郑建华于是又联系上了当当网。当当网时任读书频道主编李杰清楚记得当时的场景。2009年1月,当当网阅读频道上线,李杰以前也当过老师,对教育这部分就比较关注,所以在阅读频道特意加入了亲子教育类别。“在此之前,互联网读书频道好像很少重视这类图书,可是我们一添加,它的点击率立刻超过了其他类别。”在和尹建莉见过面后,三个人一拍即合,“出于一个曾经当老师的热情,我为这本书在当当在线阅读频道做了一些重点推荐。”李杰说。

    当当网的排名,是让尹建莉非常激动的一件事,在连载了半个月后,名次不停往前走。“开始都不在榜上,后来我突然发现,已经进了1000多名里,每天往前跳,没几天跳进前100名,我就想能进50名就好了,没费吹灰之力就进去了。我又想,能不能进前20名,因为进前20名就进首页了,结果很快就进了。一个劲儿往上走。我就想,天哪,难道能进前三名吗?结果很快就进了,然后到了第一名就不动了。”

7 公众和专家如何评价?

    “好妈妈”在当当网盘踞排行榜第一名长达六个月,整整一年半的时间,都在前三名的行列。“在当时,很多畅销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冲不动它,比如《中国不高兴》或《小团圆》都是短期地占据排行榜,但是这些书的热潮一过,第一名又变成好妈妈。”李杰回忆道。在这个过程中,已经购买此书,并给予高度评价的读者评论又继续带动这本书的购买量。2009年底,CCTV子午书简年度30好书,和新浪网每年评出的年度十大好书,“好妈妈”都位列其中。这两项评选都是由专家评审和公众投票组成,“好妈妈”都是由大量公众投票,奠定了上榜基础。

    之后尹建莉就不断接到郑建华的加印电话。开始是两万两万加,后来变成加五万了,再后来变成一加就是十万册。2009年,当当网全年销售超过30万册的图书只有两本,其中一本就是“好妈妈”。李杰提到网友自发推荐成就了这本书,因为他同样给其他书做过类似推荐,效果都不如“好妈妈”明显,“同样的力度我们也推过很多其他书,但没有一本像好妈妈这样畅销到如此程度。比如我也同样推过《我们台湾这些年》,当然这书也是畅销书,但顶多只有三五十万,无法和好妈妈相比。”

    北师大博士生导师高颖,既是专家也是一名家长,更是“好妈妈”的粉丝。高颖的儿子两岁多,她看了大量市场上的家教书,比较之后还是更喜欢“好妈妈”,还前后买了11本送给自己中学时的老师,他们有的已经带上了孙子。

    高颖举了一本她认为也写得不错的家教书,作者本人很优秀,24岁就在美国高校任职,作者又嫁给了一个新西兰人,生活水平很高端。比如在书里提到的成长的案例,都是带着孩子去和睦家看病,或者说某种很贵的冰激凌,那是中低收入人群不可及的内容。但是“好妈妈”就拉近了这样的距离,里面的很多事在生活中可以实践。比如尹建莉书中写到的,多次搬家、老公调换工作,一个人顾不上照顾孩子,累到血压低到不能再低的地步。“这样好多人一看,人家家庭条件也很普通,甚至当年也是北漂一族都可以把孩子带好,瞬间就让读者看到了希望,所以我觉得这是它能够普及的非常非常重要的原因。”高颖说,这本书对她最有用的一点是,提供了一种在应试教育下如何巧妙回避与学校、老师的正面冲突的一些小窍门,比如“帮孩子写作业”等,让家长读之有种心领神会的感觉。她认为,这种适度的妥协,是非常理智、非常积极的。

    前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谢军也有一个女儿,她说陪孩子成长,其实也是家长自我成长的过程。“我特别喜欢这个书名,在这个世界上,其实没有谁比母亲更了解孩子,作者作为一个母亲,使得书中呈现的是一个很独特、很负责的视角。从负责的母亲的角度描写,使得这本书很到位。”谢军也提到,“好妈妈”里不见得所有方法都正确,也不见得对每个人都适用。“比如说书中对阅读的强调,也许有些秉性不同的孩子,就不太能适用,但纵观家教书市场,那种一拍脑袋有成功案例换个名即可的书籍,太多了。像这种原创的、有一定质量的、有自己实际体会、有方法的东西,太少了。”

8 作者生活有何改变?


    “一下觉得我有钱了。”提起成名后的变化,这是尹建莉最先提到的。以前大家都是挣工资,每个月几千块,结果现在银行卡一下子就多了几十万。当时尹建莉的爱人正准备换车,订了一辆30万块钱的车。订好以后,尹建莉就催着郑建华赶紧给她版税,她坚持要付这笔钱,还跟爱人说,车来了也不准去提。“我就觉得很欣喜,原来他挣钱为主,现在我可以回报他了。”

    而最重要的变化,是尹建莉发现自己有话语权了,开始有媒体关注她,一旦有教育的事情,她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

    “以前家教书一直被当做经验之谈,我的书出来,可以写得很通俗,但是也很有学术品位,也让大家意识到,家教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尹建莉说,看到类似药家鑫这样的案子,她特别痛苦,她能一眼看到症结所在,根源在哪儿,那些走到这样极端状态的孩子,其实活得都特别痛苦。

尾声

    下个月,尹建莉要去台湾参加《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繁体版首发式,这本书的韩国版本和越南版本已经销售出去。与此同时,跟风书也开始出现,像《好爸爸胜过好老师》这样类似的图书一一涌现,也有读者抱怨买到了冒名的“好妈妈”。

    在尹建莉的邮箱里,经常可以收到来自各地的读者来信,其中还有不少海外华人,来自巴西、美国、加拿大等等。许多老师发来邮件说,他们在学校里纷纷向家长推荐“好妈妈”。

    人们开始盼着尹建莉的下一本书,她的确已经开始着手准备自己的第二本书。不过她说,“任何一个专业写作的人都知道,写作从来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我想不管外面的形势是什么样的,我自己一定要放平心态,老老实实写下面第二本书、第三本书,专业写作也不可能太快,也不可能太多,我这一生当中写教育方面的书可能就三本,但是这三本肯定都是认认真真写下来的。”

点击订阅《出版日报》 来源:新京报

标签:畅销书  出版  连载  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