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30岁用的护肤品牌:佛学、心理学与个人成长(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5:59:11
                                                                                                  作者:释衍空    来源:《法音》     如实的智慧

    在佛教看来,正觉而生的智慧,就是我们处理烦恼和化解忧怨的钥匙。在南传佛教《相应部》经典中有以下的经文:

    如实的智慧[6]

   “这些就是感受”:如是比丘,于此从前不认知的事(能够如实了知),便生起眼、知识、智慧、如实知见和光明。

   “这就是感受的生起”:如是比丘,于此从前不认知的事(能够如实了知),便生起眼、知识、智慧、如实知见和光明。

   “这就是感受生起的法则”:如是比丘,于此从前不认知的事(能够如实了知),便生起眼、知识、智慧、如实知见和光明。

   “这就是感受的息灭”:如是比丘,于此从前不认知的事(能够如实了知),便生起眼、知识、智慧、如实知见和光明。

   “这就是感受息灭的法则”:如是比丘,于此从前不认知的事(能够如实了知),便生起眼、知识、智慧、如实知见和光明。

   “这就是对感受的味着”…… “这就是感受的过患”…… “这就是从感受的束缚得解脱”:如是比丘,于此从前不认知的事(能够如实了知),便生起眼、知识、智慧、如实知见和光明。

    从以上的经文可见,若以不同的角度和层次来如实了知感受,心中就会产生眼、知识、智慧、如实知见和光明[7]。这五种心性,就是智慧的内容,亦是精神健康的支柱;培育这五种心性,就是促进个人成长和冶疗精神疾病。因为在佛教来说,有醒觉,有智慧,就能面对压力和烦恼,亦能善巧处理一切事。

    如何能培养这五种心性?依经文所说,就是要对不认知的事物如实了知。如何是如实了知?“这些就是感受”、“这就是感受的生起”、“这就是……”:是如是这般的,就是如是这般的觉知,如是这般的理解。可是世人对所遇到的事物,虽然都是从觉知开始,但继而对事物生起感受和想法。当感受和想法生起后,二者互相影响,互相增益,对事物便生起种种情绪、种种想法。这样,便不能对事物如实了知,而是把自己主观的情绪和想法投射于事物上。更有甚者,就是以主观的感受、情绪和想法为依,生起如葛藤般的妄想,那就离如实知见更远。若有人执这些妄想为真实,而长期生活在其中,就是开始步向精神病的方向。若一个人把他的行为和抉择只是建基于个人的感受和想法,是非常危险的。

    相反地,如实了知便是离开主观的情绪和想法,以开明和意欲明白了解的心,对所观境或事物,有当下和直接的观察。从当下和直接观察而生的如实知见,就是培养智慧的基础。而情绪和想法必须在如实知见的引导下,才能创造出自利和利他的大事业。

    智慧的内容

    如上所说,智慧的内容就是眼、知识、智慧、如实知见和光明等五种心性。今依次逐一探讨:

    眼(vision):

    就是对所观察的境像之觉照和认知。在汉译经文中,多翻译为“眼”,有照烛的意思,那就是对不认知事物的觉照和认知。例如上述经文中说:“这些就是感受”,意即对感受的如实了知:苦受,知是苦的感受;乐受,知是乐的感受;不苦不乐受,知是不苦不乐的感受。

    如是简单的要求,乍看实在是容易,实则在现实生活中,能做到的人却很少。即使对情绪有醒觉,也多是与触觉(sensations)、渴望(drives)等心识活动混杂而成含糊的一句“我很不开心”或“我很开心”。有时,世人还因未能面对或接受自己的情绪而否定、逃避或压抑。

    有些现代的心理病理学(psychopathology),就是假设若人未能醒觉到其本身真正的渴望、恐惧和情绪,便会出现心理问题。心理治疗,就是用种种方法帮助病人醒觉到前所压抑的渴望和情绪。亦因为醒觉到心理问题的成因,而使病者有更大处理本身问题的选择和智慧。由此可见,现代的一些心理学也是以醒觉和认知情绪及感受为医治病人的下手功夫。

    为了教导弟子修习对身心的认知和觉照,佛陀宣说了著名的《大念处经》。在经文的序分,佛陀如是说:

    比丘们,有这么一条道路可以引导众生至于清净,克服忧悲苦恼,祛除痛苦悲伤,获得正道,体证涅槃──那就是四念处。

    是哪四念处呢?比丘们啊!比丘坚定正住,热切的,念念分明的,专注的,就身体(的状态)来观察思惟身体(的真相),就得以祛除世间的渴爱和烦恼;他坚定正住,热切的,清明的,专注的,就感受(的状态)来观察思惟感受(的真相),就得以祛除世间的渴爱和烦恼;他坚定正住,热切的,清明的,专注的,就心意(的状态)来观察思惟心意(的真相),就得以祛除世间的渴爱和烦恼;他坚定正住,热切的,清明的,专注的,就心法(的状态)来观察思惟心法(的真相),就得以祛除世间的渴爱和烦恼[8]。

    建基于如是念住和觉照(mindfulness)的方法,美国教授Jon Kabat-Zinn在麻省大学医学院设立了减压治疗中心,教导病人以此念住和觉照的方法治疗和面对种种肉体和精神上的病苦,并取得共许的成就[9]。在英国的剑桥大学,现在也在研究以念住和觉照来帮助曾患抑郁症的人士不再旧病复发。而从初步的研究数据显示,念住和觉照的修习对曾患抑郁症的人有一定的帮助[10]。

    但是必须要指出,在念住和觉照的修习过程中,对被觉知的情绪和感受,佛陀是没有“肯定或否定”与“应该或不应该”的含意,而只是要求我们对自己的身体、感受、心意和心法有清明的觉知和了解。《大念处经》的经文如是说:

    所以他坚定正住,就内在(自己)的感受来观察思惟感受(的真相)……然则,念住“有受”对他而言,不过是为了觉察和认知(真相)所需而已。他独立正住,不执着于世间的一切。比丘们,比丘应如是坚定正住,就感受(的状态)来观察思惟感受(的真相)。

    从经文可见,观察感受的目的只是为了认知它的真相,继而因为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和了解,便可消解情绪和感受对我们的操纵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