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鱼传奇哟戏下载:高考之际谈:抄,失却的人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7:12:46
                                                                      抄,失却的人格                                                                                         刘瑞国           打开语文高考试卷,看到作文要求,其中有一条“不得抄袭”,我不仅觉得刺眼,而且心痛!
         因为恕我直言,这是中国特色,外国没有。         如果我的断言,是出于一种愤世嫉俗,来不及考证,有些失实,我内心充满一种庆幸!         倘若果真如此,成了常识,成了风气,成了天下的乌鸦,我痛心疾首——真失人格,真失国格、真失堂堂中华民族格!         当有的“专家”鼓吹所谓“一料吃遍天下题”去对付所有高考作文题的策略的时候,我为其咂舌,我怀疑:一个“经典”可以“百变通”?
        得听人忠告 :听话听反话,不会当傻瓜!         对,凡是强调的,就是没有做好的。         请看满分作文:
         我写“坚韧”,好像苏轼朝我走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他写“豁达”,好像苏轼朝我走来,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你写“气节”,好像苏轼朝我走来,居高忘下真何益,气节消缩今无几。
        不过,也有抄错的,2005高考四川首篇满分作文《永远的苏轼》,内容却是写苏武,的确人有走运的,抄个堂而皇之,云中雾里,也居然还上了网上满分榜,不信,现在还查得实,但愿是网上出的错。
         作文是一种创造,大抵流传后世的,都是自己的。而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考试,应该是自己的真才实学,万万不能抄的。         也许有人“过招”,有人会抄,有人得了高分,于是后面的人跟风,一年比一年多。         其实,我们的高考从命题到评卷的确很容易钻空子:试评时间短,判分不到一分钟?阅卷人员年轻化,有几个儒士能识别出抄?又有几个包公管得了抄?所以抄还是侥幸得分的多,所以有传吃一料走天下!         中国不乏捣鬼的人,中国不乏可抄之文,之例,之人。         什么为文就是为人,束之高阁!         这也难怪孩子,北大有的教授都抄,打假英雄方舟子都涉嫌抄,天下文章一大抄,小报抄大报,假、大、空、废,太平盛世抄风亦盛,何不随其波逐其流?        不掠人之美,也许成了古贤盛德,我还是津津乐道;不掠人之美,也许成了凤毛翎角,我还是高山仰止。        唐太宗时,武将常何家的门客马周,写得“一手好材料”,经常为常何起草奏章、公文。有一次,太宗对奏章甚为满意,对常何赞许有加。常何却说:“这不是我想出来的,是我家门客马周所写”。唐太宗觉得马周人才难得,便下令召见,后马周被任命为监察御史,继而又因成绩突出,升任中书令,成为唐太宗的宠臣。       中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在20世纪50年代曾提出了轰动中外学界的新“价值规律”论:“价值规律不但在社会主义时期仍然发生作用,就是到了共产主义,只要存在社会化大生产,只要生产还按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个部类进行,商品流通就会发生,价值规律就仍要起作用”。但他却坦率地告诉别人,这是受了顾准的启发。至临终还再三叮嘱其学生,在出版文集时,一定要把自己受顾准启发这一点补上。曾任全国科协主席、知名科学家周培源,当一家出版社想请他做某刊物的挂名主编时,他断然拒绝,并说:“我已经是八九十岁的人了,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逐篇审订书稿,所以我作不了主编”,“你们要我不做实事,我不能不做实事而掠人之美”。       硝化甘油是意大利化学家苏雷罗发明的,而把硝化甘油制成烈性炸药,却是诺贝尔的功劳。但当时诺贝尔名声显赫,人们总是把苏雷罗忽略了,一直以为“诺贝尔发明了硝化甘油和炸药”。但当诺贝尔听到人们这样说时,他总是认真地予以更正。他说:“我不曾发明硝化甘油,但是硝化甘油没有引爆方法就不能应用,这个引爆方法才是我发明的”。 还有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钱学森,当钱老得知一位教授在搞模糊数学,觉得很前沿,很有意义时,就和他一起探讨并指导写论文。论文写好后,这位教授说:您花了那么多心血,我建议这篇文章我们两个署名。钱老回答说,“科技论文的署名只能署干实活的。如果说我给你提过几点建议,你觉得合适、接受了,最多在论文的结语提一句就行了。这是世界学术论文的惯例,我们必须坚持”。      上述这些典例,无不彰现着故事主人翁实事求是、不慕虚荣的人格魅力和不掠人之美的君子风范,其谦逊诚实、襟怀坦荡的高尚品德着实令人敬佩。但反观时下,拥有这种美德的似乎越来越稀有,而“掠人之美”的人和事却是呈出不穷:不择手段窃取他人商业机密的有之,大肆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有之,剽窃别人学术论文和学术成果的有之,侵犯专利法、注册商标法、产权法的有之,冒名顶替、捉刀代笔者有之,而官场上造假作伪、抢名人、抢名头之事更是不绝于耳,屡被曝光,连婚姻中也有“鸩占鹊巢”、掠人之爱的闹剧,如此种种,不胜枚举,大有不“掠人之美”,不显英雄本色之势。       这种掠人之美、贪天之功为已有的做法,说到底是私欲膨胀、急功近利、浮躁空泛、道德退化的结果。有人说,掠人之美是有效的,它能够依靠一时的小聪明、小算盘、小手段、小诡计、小阴谋,博得一时的头彩,赢得一时的名利,占得一时的上位。但掠人之美也是有害的,倘若人人崇尚掠人之美,都把掠人之美作为通向天堂的捷径,各种恶行必将泛滥于这个社会,或欺世盗名、或沽名钓誉、或投机取巧、或弄虚作假、或损人利已、或寡廉鲜耻,最终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倘若这个民族盛行掠人之美,那么这个民族永远就没有创造力,永远只能步人后尘,永远不会走上真正的强国之路,永远只能仰人鼻息、受人牵制、低三下四、任人宰割、没有尊严。正如伊索寓言中的乌鸦一样,去掉了粘在身上的漂亮羽毛,最终还是原形毕露,丑陋不堪、一分不值,并受到众鸟的凌辱和讥笑。       鲁迅先生说,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我要说,“掠人之美”有术,也有效,然后有限,它最终都逃脱不了自取其辱、自食其果、甚至自取灭亡的结果。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我希望明年高考试卷不会出现“不得抄袭”规范,我希望我们的报刊减少一些假、大、空、废之类的文字,我希望大会、小会有不同的风范-----坚持数年,延续一代又一代,我们这个民族的创新风气日臻兴旺,如日中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