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路txt唯其微盘:中国:1976 1983_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9:41:11

  1981年,北京,“尝起来马马虎虎。”故宫里的一个年轻人这样评论可口可乐的味道。

1982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杭州开往上海的火车上,搭着一条毛巾,拎着青岛啤酒送给随行的记者。他的来访是为了庆祝中美《上海公报》签署十周年。画面最左侧为当时就职于外交部新闻司主管美国记者的李肇星。

  1979年,北京,市民争相购买杂志。

  1981年,北京,首都的第一个广告牌———金鱼牌铅笔———打破了故宫附近原本宁静的风景。当时国有企业也依靠广告来推销各种产品,从化妆品到拖拉机都有。

北京,陈宣远,这位来自加州帕拉奥图的美籍华人,与中国国际旅行社北京分社合作,建造了中国第一家豪华酒店———建国饭店。这座耗资两千万五百万美元,拥有四百四十五个房间的酒店简直是无产阶级海洋里的资本主义孤岛。

  1981年,北京,天安门广场华灯下学习的中国青年。学生在考试中交白卷并且自称反智运动英雄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高考于1977年恢复。

  1977年,上海,小学生正在班级理发店里为彼此理发。

  1978年,上海,公园内,一位老者注视着一对年轻人。虽然当时中国已接受现代西方的影响,但许多年轻人坦言他们的父母仍然为子女安排婚姻。

与同一年代成长起来的大多数中国人相比,刘香成说自己是幸运的,甚至不是一般的幸运。“我在恰当的时间,被放到了恰当的地方。”刘香成说。

1949年,身为报人的父亲从内地来到香港,两年后,刘香成在香港出生,名字是父亲起的。1954年,父母将刚学会走路的他送回母亲的老家福州,他的童年时光,他最初接受的正规教育,跟所有内地城市小孩并无两样。1960年,为了不让儿子挨饿,父亲不得不安排他回到香港。

在香港,已经9岁的刘香成从头开始学习英语和粤语,暑假里,父亲指导他将美联社和路透社的短篇新闻稿翻译为中文,这是他最早的新闻训练。

1976年9月,他受《时代》杂志委派,进入中国拍摄毛泽东的葬礼,他发现“曾宗教般虔诚地背诵毛的语录”的同胞们,“现在开始关心自己的未来命系何处”。他根本没有想到,从此他将开始拍摄“毛以后的中国”的旅程。

1976年到1983年是少见的充满闲散的浪漫年代,社会缓慢地抛弃它的过去,并思考着随改革政策的深入而带来的新事物。这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年代,中国人在被要求行动之前真正有了思考的时间。

就像布列松镜头中的上世纪40年代末的中国一样,《中国:1976-1983》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中国定格。这些照片中,有冲突,有隐喻,有疏离感,也有技巧,但其中始终有一种动人的情绪。

我们当然不能指望用一部摄影集就能涵盖中国人,但有望通过这些照片帮助人们一窥那个时代的中国人。中国人挨过了多年的贫穷,尽管这个国家仍然陷于其根深蒂固的历史传统中,但她同时也被其丰富的文明保护着。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三十三年的历史中,共发生了二十五场政治运动。西方人迷惑了。“什么样的人,”他们自问,“能够年复一年地承受‘教育’与‘再教育’、‘批评’与‘自我批评’?”答案是:中国人。

(摘自《读库》、《经济观察报》、FT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