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糊萝莉的毒吻魔咒:日本军事技术中长期发展规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2:42:19

日本军事技术中长期发展规划

作者:知远 2011年05月27日15:43我来说两句 (0) 复制链接打印

  1. 前言

  保障国家安全的武装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该国技术力量的支撑,技术力量本身作为一种遏制力量占有重要的地位。防卫省技术研究本部充分利用民间企业的生产和技术基础,经过多年研究开发,已经具备了自主的防卫技术能力。

  但是,在今天的安全环境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弹道导弹技术扩散加剧,我们一方面要应对包括国际恐怖主义在内的新型威胁和多样化事态,同时还要在伊拉克战后重建支援等国际和平合作活动中发挥新型职能。我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

  为迅速且有效处置所有事态,陆、海、空自卫队必须融为一体联合行动,防卫省在新设联合参谋部的同时正在推进真正意义上的联合运用体制改革。

  近年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特别是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技术革新。近年来,民用技术的发展已经对军事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同时日本国内生育率过低导致人口减少,近年来财政状况吃紧导致经费被压缩,研究开发工作形势严峻。

  巨大变革和严峻的形势要求我们,有效处置新型威胁和多样化事态,适应技术进步要求,更加高效的展开研究开发工作。2006年度,技术研究本部在分析国内外防务技术新发展及民用先进技术动向的基础上,对我们应重点研究的领域及技术进行了思考,同时为缩短研究开发时间,减少生命周期成本,积极吸收民用先进技术提高装备性能而进行了机构整编。

  中长期技术发展规划就是基于上述考虑指明技术研究本部独立开展的中长期技术研发领域的努力方向。

  2. 制定中长期技术发展规划的背景及目的

  2.1制订中长期技术发展规划的背景

  1954年,作为技术研究本部前身的保安厅技术研究所成立,我国防卫技术装备研究开发工作正式启动以来,至今已有50余年。最初,我们不得不依靠美国援助或通过引进生产线的方式引进技术。自1958年至1976年的连续4个“中期防卫力量发展计划”过程中,我们首先是在1970年制定了《关于装备生产及开发的基本方针》,基于该方针,通过研究开发努力,我们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技术基础,并最终实现了多数装备的国产化。目前,我国主要装备中的大多数都可在国内研究开发,我们的防卫技术已经处于较高水平。

  1976年度以后,我们制定了《防卫计划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并以“大纲”为依据,基于基础防卫力量构想,着眼于建设防御所必需的各种功能而开展技术研发。冷战结束以后,自卫队职能向救灾、国际和平合作业务等领域扩展,国际形势急剧变化,我国于2005年修订了“大纲”,在削减防卫力量数量的同时努力提升质量,技术研发工作一直紧跟上述变革。

  此后,随着财政状况的恶化,防卫费用和研究开发费用不断被压缩,公务员裁员、民间熟练技工减少,人力资源状况也在不断恶化。如何适应上述形势变化,维持并提高装备技术水平,追求技术优势成为防卫厅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认识到:必须瞄准未来,从战略高度出发谋划研究工作的发展。2001年我们制定了《关于实施研究开发的指导方针》(以下简称《研究开发指针》),指明了今后开展技术研究工作的方向和研究开发体制改革的方向。其中特别提到,为维持并提高未来防卫力量的质量水平,“应基于今后各自卫队的需求及技术发展动向,立足长远,制定《长期技术发展规划》(暂定名)、《中期技术发展规划》(暂定名)以指明中长期技术领域的努力方向”。

  2001年开始的《防卫力量的理想状态研讨》认为应“对今后需重点投入的各技术领域的中长期发展进行展望并集中必要资源”。2003年开始实施的“综合采购改革”研究明确指出了装备国内开发领域的方向,即为维持《研究开发指针》所提出的立足中长期视角的生产基础和技术基础,在装备的国内开发领域,应坚持“选择和集中”的原则。

  关于从上述中长期视角出发对研究开发的重点投资及综合采购改革的推进,特别是研究开发中的重点投资问题,防卫厅长官在2004年指示加以认真研究。研究的结果,防卫厅认为应该维持并培育“具有设计未来作战样式中优于敌人武器的能力,并拥有将实现这些设计的生产基础和技术基础”,对此,技术研究本部经过认真研究,在明确自身研究方向和调整相关机构的基础上,于2005年3月向防卫厅长官提交了《中长期技术发展规划》报告书。

  在前述防卫力量建设目标的基础上,《2005年以后的防卫计划大纲》(以下简称“现行‘大纲’”)于2004年12月出台。根据现行“大纲”的精神, 2006年3月新设了联合参谋部,将情报本部划归防卫长官直辖,开始向联合运用体制转轨;同时,按照修订后的《装备品的研究开发有关训令》和《防卫计划的制定等相关训令》的规定,技术研究部对自身独立进行的技术研究,须制定出《中长期技术发展规划》并参考联合参谋长所提出的《联合长期防卫战略》。

  正是再这样的背景下,基于最新修订的《训令》,技术研究本部制订了《2006年中长期技术发展规划》。

  2.2制定中长期技术发展规划的目的

  技术研究本部制定中长期技术发展规划的目的,是通过参考与技术研究开发相关的调查分析报告,确立自身中长期技术研发的努力方向,主要内容为我们独自实施研究的技术。在联合参谋长制订《联合长期防卫战略》的时候,本规划将作为防卫力在质量建设方向上的参考。

  考虑到《联合长期防卫战略》的制定时间,原则上每5年制定一次中长期技术发展规划,在提交防卫大臣的同时送交各参谋长,在不制定新的中长期技术发展规划的年度,根据需要对现有发展规划进行修订。

  制订中长期技术发展规划旨在通过确立技术研究本部独自实施的技术研究的计划和方针,确保研发出在未来作战样式中优于敌人的武器装备,它有下列两个方面的作用:

  (1)通过明确技术研究本部的技术研发重点,推进研究开发工作切实有效地开展;

  (2)基于现有技术基础向各参谋部提出新装备的可能方案,帮助各自卫队确定长期计划中的装备采购计划和研究计划等,帮助各自卫队制定技术研究开发要求规划书、技术研究要求书及技术开发要求书。

  通过中长期技术发展规划确定未来技术研究的重点方向,可以据此将该技术的重要性、民用技术的活用程度、中期的经费限制及技术研究本部的体制等因素纳入通盘考虑,从而明确技术研究本部应当最优先着手的和中期应重点努力的研究课题。

  3. 重点方向

  本部分将介绍确定重点方向时的基本考虑,接着概述重点方向的确立过程,最后根据每个技术领域的重点方向对“未来装备系统技术”进行介绍。

  3.1基本考虑

  中长期技术发展规划的重点方向将对维持和发展未来防卫领域的技术力量、提升防卫力量的装备质量产生重大影响。

  防卫技术一方面承担着为建设本国防卫力量服务的传统职能,同时又具备威慑和讨价还价的功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世界各国在致力于提高装备性能的同时,为确保生产出优于他国装备的技术优势,往往从战略高度推进各领域的技术研究开发。

  考虑到上述防卫技术的职能和作用,基于我国的安全环境、科技进步、技术研究本部技术研究的意义等,本计划在确定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时的考虑如下。

  1.探讨范围

  (1)探讨前提

  为适时应对未来的新要求,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对所有领域从技术层面加以研究。不过,本文对各种技术可能性的探讨将坚持“无核三原则”、“专守防卫”等国防基本政策这一基本前提。

  (2)探讨的对象是技术领域

  在提出“防卫省应重点维持并培育的生产基础和技术基础”的《综合采购改革中间报告》里,将其中的技术基础分为两大领域::

  其一是实现防卫构想所需装备的核心技术以及实现这些装备所必要的技术领域

  其二是紧跟技术发展动向,研发在未来作战样式中优于敌人的装备以及实现这些装备所必要的技术领域

  后者是本规划所讨论的未来技术研究方向的主要内容。在这一领域中,为切实满足各自卫队未来对装备的需求,并提出新型装备研发方案,技术研究本部在对技术动向及未来作战样式进行考察之后,率先将尖端技术纳入自身研究范畴极度重要。本规划就是把技术研究本部自身进行的技术研究作为对象,来考察其发展的重点方向。

  (3)考察时间段

  根据技术的可预测时间,本规划将对大约20年内的技术进行探讨。

  2.讨论重点

  根据《2006年防卫技术调查分析书》,世界各国通过吸取冷战后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的经验教训,同时也为应对国际恐怖组织等新型威胁,自2000年以后纷纷将精确制导武器、情报搜集、无人机、核生化防护等领域作为防卫技术研发的重点。

  我国现行“大纲”中指出,除应对大规模入侵之外,防卫力量还将需应对弹道导弹攻击、特种部队攻击等新型威胁和多样化事态。在理想状态下,我国未来防卫力量建设的目标是建成一支能够灵活运用并具有多重功能(反恐、反导及国际和平合作活动等)的“多能、灵活、有效”的防卫力量。

  据此,我们将着重讨论下列两方面的重点技术:

  •在安全环境及防卫力量运用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能实现多能灵活的防卫力量的技术

  •根据军事技术发展动向,为实现未来作战环境中在装备上优于对手而发展的先进技术

  3.主要内容

  在中长期技术发展规划的重点方向中不会讨论具体的技术项目,其主要探讨内容是技术研究本部应该重点研究的技术,并通过阐明各技术领域的未来装备系统所需求的功能、特性及具体的努力方向,最终明确未来的装备系统技术。

  此外,基于前述讨论重点,本规划还将对那些目前处于基础研究阶段,但可能用于未来装备系统并使其性能飞跃提升,或是有望据之研发出新型装备的潜力技术进行探讨。

  4.未来重点方向的确定过程

  为确定未来技术的重点方向,首先,我们在参考《防卫技术调查分析书》的基础上,基于防卫、民用技术及萌芽技术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动向,在重视安全和运用环境的变化的情况下,为达成研发新装备并提升各种装备的功能、性能以有效应对多样化事态目的,我们对所需技术根据领域不同确定出“未来有必要发展的领域”。

  然后,我们从每个技术领域中提取所需具体功能,并根据重点技术发展方向对发挥不同功能的装备进行考察,看是否可以通过采用先进技术加以实现。根据考察结果,将拥有有关功能的装备确定为技术研究本部研发的核心装备,同时导出实现这些装备的技术领域及每个领域的重点方向。

  未来重点方向的确定过程如图1所示:

图1:确定过程


  下面,我们将对未来有必要发展的领域、核心装备及未来装备系统技术的确定过程进行详述。

  3.2 重点方向的确定过程

  1.未来有必要发展的领域

  在确定未来有必要发展领域过程中,主要考虑了未来科学技术动向、安全环境及防卫力量运用环境的变化三个因素。

  (1)科学技术动向

  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我国的安全环境及防卫力量的运用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也提供了有效应对这些变化的可能性。特别是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进步,不单使联合运用所必要的情报共享及一元化指挥控制的实现成为可能,也使作战进程和节奏加快成为可能。以把各种功能有机联结起来的信息网络为中心的作战样式渐现端倪,是否采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甚至成为决定作战胜负的关键。在机器人、传感器、软件等领域,可转用到武器装备上的民用技术也取得显著进步。

  以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可能催生新型装备并大大提升装备功能、性能的新技术也纷纷涌现。

  为应对恐怖攻击等新型威胁和近几次战争及冲突中所呈现的复杂作战样式,世界各国在装备研发方面也表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2)安全环境的变化

  我国面临大规模入侵的可能性逐渐减小,但大规模毁伤性武器和弹道导弹扩散、国际恐怖组织活动等新型威胁依然存在,有效应对这些影响和平与安全的多样化事态正成为国际社会亟待解决的课题。对我国而言,越来越有必要切实有效地应对大规模毁伤性武器、弹道及巡航导弹扩散、恐怖组织活动、游击队和特种部队攻击、针对岛屿的侵略、武装特工船活动等新型威胁和多样化事态。

  我们还需发展并保持足够防卫能力,以确保能通过主动积极地实施国际和平合作活动,来维持包括我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和平稳定。

  因此,现行 “大纲”明确指出我国的防卫力量除了担负应对大规模入侵任务之外,还要担负应对新型威胁及多样化事态、积极参与国际和平合作活动的任务。目前,我们正处于为遂行上述任务而对防卫体制进行调整的阶段。

  不过,当发展必要的装备时,由于当前在人力、财力的确保上面临的严峻形势,须采在研发中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方式。

  (3)防卫力量运用环境的变化

  为迅速有效地履行防卫大纲赋予防卫力量新任务,把陆海空三自卫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一体化运用十分重要。为此,防卫厅在2006年3月新设联合参谋部,并将情报本部划归防卫厅长官直辖,开始着手加强自卫队的联合运用及情报能力。

  在联合运用中,需进行必要的情报搜集并在各自卫队之间实现情报共享、通过一元化的指挥控制切实有效应对各种事态,并发展应对网络中心战的能力。此外,不仅要考虑自卫队的运用情况,还必须考虑建立有效体制以实现与美军的联合运用。

  通过考察在弹道导弹攻击、恐怖攻击、游击队和特种部队攻击、国际和平合作活动、武装特工船的活动、网络攻击、岛屿入侵等威胁和事态中的作战及战斗行动的样式,我们发现,仅仅依靠以前基础防卫力量构想时期所发展起来的各种装备加以应对将困难重重,换言之,防卫力量必须具有新能力,同时还应发展实现这些新能力的新装备。不过,根据装备的规模、功能、性能及现有技术水平的不同,新型装备的研发一般需要10~15年,特别是那些需要采用先进技术以实现新功能、新性能的装备,需要更长的研发时间,因此,必须尽快对实现这些新功能所必须的薄弱技术领域开展研究。

  另外,世界各国为应对诸如恐怖袭击的威胁和高度复杂的战斗形态,也正积极致力于研发先进技术和新型装备。我国在这些领域进行自主研究,一方面可避免与世界各国在技术上出现代差,另一方面还可通过技术上的优势在国际舞台上具备更多讨价还价的能力。

  根据前述情况,在财政状况严峻和人员面临缩减的趋势中,在把技术研究本部拥有的预算和从事研发的人员等资源纳入考虑范畴,确定今后的努力方向需着重考虑下列事项:

  ①防卫力量的新作用,特别是应对新型威胁和多样事态

  ②确立发挥防卫力量新作用的基础,发展联合运用能力和拥有强化的情报机能的网络中心战能力

  ③致力于研发未来多样化装备

  在新型威胁、多样化事态和国际和平合作活动中,为确保在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中灵活有效地展开行动,需对新型装备所需先进技术进行研究;而在应对大规模入侵和抢险救灾行动中,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对现有装备增加新功能,提高特种能力是十分有效的途径。特别是应对新型威胁及多样化事态所必需的指挥控制、情报搜集及情报共享等机能,与传统的应对大规模入侵和大规模特殊灾害所需的作战机需要共同的基础,具有相通性。

  通过上面对重点方向的讨论,未来有必要发展的领域可以归纳如表一所示:

表1: 未来有必要发展的领域


  2.核心装备及未来装备系统技术

  (1).拦截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

  ①特点及特征

  弹道导弹拦截:弹道导弹一般在发射后几分钟到几十分钟的时间内命中目标,拦截反应时间非常有限。因此,必须争取在前期尽早获取导弹发射及发射前的征候性情报,并确保所获情报能够被迅速传递和共享。此后,必须确保迅速、精确拦截来袭导弹。必须注意到来袭导弹小型化、欺骗手段复杂化、多弹头化,导弹再入大气层时超高速化等特点。

  巡航导弹拦截:在拦截巡航导弹时,尽早获取来袭导弹发射及发射前的征候性情报以及来袭导弹的情报,并确保所获情报能够被迅速传递很重要。在实施拦截时,必须注意到来袭导弹所具备的可掠海或根据地形超低空隐蔽飞行的特点。

  ②核心装备及未来装备系统技术

  弹道导弹拦截:

  [情报搜集]

  为尽早获取相关情报,必须发展各种侦察探测技术。为充分使用无人机进行侦察,必须研究可长时间滞空型无人机及可空中自主行动型无人机技术。

  [情报共享、状况研判]

  为研制出可实现情报迅速传递和共享并能适时做出准确研判的指挥控制、通信装备,必须研究抗监听、抗干扰、高速传输性能优良、通用性强的网络技术。

  [精确攻击]

  为研制可拦截弹道导弹的精确攻击武器,必须对可提高导弹拦截能力的导弹核心技术、应急性能突出的定向能武器技术展开研究。

  [海上机动]

  为确保拦截导弹有效机动,须对具备优良续航能力、隐身性能和生存能力的先进舰艇技术开展研究。

  巡航导弹拦截:

  [情报搜集]

  为尽早获取巡航导弹情报,必须研究侦察探测技术。同时,必须研究可长时间滞空型无人机及可空中自主行动型无人机技术。

  [情报共享、状况研判]

  为研制出可实现情报迅速传递和共享并能适时做出准确研判的指挥控制、通信装备,必须研究抗监听、抗干扰、高速传输性能优良、通用性强的网络技术。

  [精确攻击]

  为研制成功拦截所需的精确攻击武器,必须对拥有远、中、近程多层次拦截传感器网络制导技术的导弹系统技术、导弹核心技术、定向能武器技术开展研究。

表2:拦截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所需核心装备及未来系统技术


  (2).应付游击队和特种部队

  ①特点及特征

  日本四面环海的地理特征有利于游击队和特种部队入侵,且该类型攻击具备突发性,因此,迅速获取征候、敌情、受攻击情况等情报并传递给相关部队和机关实现共享非常重要。另外,行政机关、经济机构、生活基础设施、信息通信设施、国防设施等可能成为攻击对象的国内目标数量多、分布范围广,为灵活处置该类攻击,部队的迅速机动非常重要。当受袭对象为城市等复杂区域时,获取现场情况非常困难,部队和单兵之间的通信联络也很困难,很容易引发情报混乱。

  该类攻击的形态多样,在处置时,必须有能力对包括核生化(核、生、化袭击)在内的各种攻击手段进行防护。

  在发生城市巷战时,必须防止伤害平民。

  ②核心装备及未来装备系统技术

  [情报搜集]

  为搜集游击队、特种部队发动攻击的征候等各种情报,必须具备可从陆、海、空等各领域实施监视和侦察的情报搜集和探测装备,必须对电波和光波传感系统技术及声纳技术开展研究。在不适合人类工作的恶劣环境,为避免人员伤亡,可使用机器人或无人机实施监控,必须对地面机器人技术、无人机技术、UUV技术进行研究。

  [地面和空中机动]

  为确保部队能迅速机动至来袭之敌正面,必须对防护和搭载性能优良、可远程遥控或跟踪巡航的车辆技术以及可实现全天候作业并具备所需搭载性能的飞机(直升机)技术开展研究。

  [精确打击、减少人员伤亡]

  在清除游击队或特种部队时,必须使用精确攻击武器对敌部队、地面装备和海上舰艇实施远距离精确攻击。特别是在城市街区等复杂地区,应实施精确攻击以避免对周围造成伤害。必须对可实现精确攻击的导弹、弹药、定向能武器等开展研究。

  [单兵战斗]

  必须研究单兵装备系统技术,通过提高单兵在城市巷战中的防护性能和信息化程度实现战斗力的综合提升。

  [情报共享]

  在指挥控制、通信装备方面,必须开展网络技术研究以实现必要的情报传递和情报共享,并实施统一的指挥控制。

表3:应付游击队和特种部队所需核心装备及未来系统技术


  (3)反恐

  ①特点及特征

  恐怖袭击手段隐蔽、发动突然,很难预警,需要同警察、消防等相关机构密切协同,尽早获取情报。因恐怖袭击潜入路线多样,且有可能在多个地点同时发动,为防患于未然,必须大范围、多正面进行监控。

  一旦遭受攻击,警察和消防力量难以处置时,自卫队将成为应付恐怖攻击的主力,特别是遭受核生化攻击时,应迅速机动到受袭地域,了解攻击样式、受害情况等情报并迅速向相关机构传递,实现情报共享。

  在探测并排除爆炸物和核生化武器及其他危险品、消除沾染、搜救伤员时,必须确保队员自身安全,同时必须远程遥控实施上述作业。

  ②核心装备及未来装备系统技术

  [情报搜集]

  为尽早且准确获取遭袭样式、受害情况等情报必须对作为情报搜集和探测装备的传感器技术以及作为传感器搭载平台的地面机器人技术、无人机技术、UUV技术进行研究。

  [地面和空中机动]

  必须有机动平台以确保部队迅速机动,为避免核生化武器和爆炸物对人造成伤害,确保部队迅速机动,必须研究防护性能优良、可通过远程操控或无人驾驶确保乘员安全的车辆技术,并对可迅速运输人员和器材到预定地域的搭载性能和全天候性能优良的直升机技术开展研究。

  [处置核生化袭击]

  必须有专业装备,必须研究核生化防护、检测、除染技术。另外,必须对地面机器人技术、无人机技术开展研究

  [情报共享]

  应同相关机构实现情报传递和共享,为此,必须对网络技术开展研究以研制必要的指挥控制和通信装备。

表4:反恐所需核心装备及未来装备系统技术


  (4)处置网络攻击

  ①特点及特征

  通过对通信线路所经之地采取行动,可以很容易对通信网络和计算机实施攻击。对于在指挥功能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通信网络而言,一旦受到攻击,将会严重影响到正常的指挥。为此,必须在防止通信网络遭到攻击,并着手研究如何在受到攻击的时候能有效控制受影响范围并迅速恢复正常通信。

  对通信网络的攻击样式繁多,且不断演进,寻找攻击者十分困难,故有必要设想各种攻击情况,并预谋对策。有些攻击难以察觉,并且受损情况也较难发现和评估,这时就不但要考虑来自网络外部的攻击,还必须排查来自网络内部的攻击。

  通信网络实际上是由大量的电子设备构成,从物理的角度看,这些设备极易受电磁环境的影响。必须在做好防止遭受网络攻击的同时,防止敌方使用电磁脉冲等手段对通信电子设备实施攻击。

  ②核心装备及未来装备系统技术

  [电子攻击防御]

  为有效应对网络攻击和电磁脉冲攻击,必须搭建具有极高安全性和可靠性的网络,必须研究防范计算机网络遭受电子攻击的相关防御技术(以下简称信息电子战技术)。

  此外,对采用电磁波等方式对通信网络中的电子设备进行攻击的情况,也必须着手研究有关的防御技术(以下简称电磁攻击防御技术)。

  (5)处置武装特工船

  ①特点

  武装特工船行动目的有限,规模通常较小,其征候和动向难以察觉和发现,为有效应对武装特工船的袭击,必须实施广域的监视、搜索。在发现武装特工船后,识别判断其武装程度一般比较困难,需获取包括图像在内的详细情报才可判明。此外,在探测到武装特工船并迅速机动至现场后,还必须采取安全的手段对其状况进行侦察和适当的方式加以处置。

  ②核心装备及未来装备系统技术

  [情报搜集]

  为了对武装特工船进行监视、搜索,需要相应的情报搜集和探测装备,为此必须对传感器技术、声纳技术进行研究。

  在确保侦察安全实施方面,无人载具有先天优势,故必须对无人机技术、UUV技术和USV技术进行研究。

  [海上机动]

  海上快速机动需要有相应的平台,故必须对先进舰艇技术加以研究。

  [精确攻击]

  在处置武装特工船时有必要采用精确攻击武器,故应对导弹系统和部件技术、大功率激光等定向能武器技术加以研究。

  [情报共享]

  为有效处置武装特工船来袭,情报共享十分重要,必须采用能实现远距离情报共享的指挥控制和通信装备。采用了软件无线电设备的通信系统具有优异的兼容性,必须对能实现该特性的网络技术进行研究。

表6:处置武装特工船所需核心装备及未来装备系统技术


  (6)夺岛作战

  ①特点

  敌方针对我岛屿的侵略多从海上、空中的突袭开始,必须在面临高度威胁的情况下加以安全稳妥应对。夺岛作战一方面受到岛屿与本土距离、有无海港和机场等情况的影响,另一方面还受气象、海洋状况的制约,其作战区域一般涵盖海、陆、空三维战场。

  因此,必须搜集足够的情报以掌握情况,派遣部队迅速机动至事发岛屿,并实施必要的战场侦察。为有效实施夺岛作战,除了应安全将所需人员、装备、物资输送目的地外,还必须确保部队在远离本土条件下具有遂行作战行动的能力。在部队使用方面,必须实现三自卫队的有效情报共享,以确保对三自卫队的有效指挥控制。

  (2)核心装备及未来装备系统技术

  [情报搜集]

  为安全搜集目标岛屿情报,有必要拥有情报搜集、探测装备和无人装备,必须对传感器技术以及搭载传感器的无人机、UUV、USV技术进行研究。

  [海上、空中机动]

  为迅速机动至目标岛屿,机动平台十分重要。必须对先进的高速隐身舰艇技术、飞机技术和直升机技术进行研究。

  [精确攻击]

  为实施精确攻击,需拥有精确攻击武器及无人机。为此,必须研究掌握地形位置数据整合技术,研究包括导弹高能推进装置的导弹部件技术,研究实现智能、制导的多功能、高精度、高安全性弹药的弹药技术,研究掌握定向能武器及无人机技术。

  [单兵战斗]

  为确保士兵在远离本土地域的战斗能力,提供保证士兵安全行动的个人装备,必须对单兵装备系统技术进行研究。

  [情报共享]

  为实现远距离情报共享,需使用必要的指挥控制和通信装备。为此,必须对能实现高速、高稳定通信的网络技术进行研究。

表7:夺岛作战所需核心装备及未来装备系统技术


  (7)国际和平合作活动

  ①特点

  国际和平合作活动多在远离日本本土、缺乏部队运用经验的各种复杂条件下进行,自卫队在运用过程中既要考虑所在地区的装备与国内的差异性,还要防止在危险地区活动时人员、装备面临的伤亡和损失。

  在联合行动的情况下,自卫队还有可能与多国军队、机构实施密切的协同行动。

  根据活动内容和请求事项的不同,自卫队应具有遂行从输送支援到扫雷支援的多样化任务。

  ②核心装备及未来装备系统技术

  [地面、海上、空中机动]

  必须对车辆、舰艇和飞机(直升机)技术进行研究,以确保所需人员、物资能视情经由地面、海上和空中通道安全、准确、高效地输送到目标区域。

  [情报搜集]

  为顺利完成任务并确保部队安全,情报搜集和探测装备十分重要,为此必须根据用途对各种传感器技术进行研究。此外,还应对搭载传感器地面机器人群组网技术、便携式小型无人机技术等。

  [情报共享]

  对于前面搜集到的情报和包括我方部队在内的各种情报,有必要在执行任务的部队\机构和本国之间、在联合行动的他国部队\机构之间进行情报共享并配备相关通信装备,为此必须野战数字通信网络技术进行研究,使该网络具有出色的相互运用性能和抗毁伤性能。

  [核生化处置]

  国际和平合作活动可能在核生化环境下实施,因此必须研究核生化武器对士兵的影响、研究核生化武器的检测和除染有关技术。

  [控制人员伤亡]

  在扫雷和爆炸物撤除作业中,机器人装备十分重要,为此有必要对具有探、扫雷能力的机器人技术进行研究。此外,为士兵提供保护的单兵装备系统技术的研究也十分重要。

表8:国际和平合作活动所需核心装备及未来装备系统技术


  (8)指挥控制

  ①特点

  指挥控制系统应强化处理各种情报的能力,在上级司令部和一线部队之间确保大量情报能迅速、正确、适当地处理并即时传递、共享,最终实现更加迅速和准确的指挥控制。

  特别是在处理新型威胁和多样化事态的时候,在联合作战体制下为确保陆海空三自卫队的密切协同运用,必须对联合作战指挥控制相关装备进行研究,使部队能迅速而有效地遂行联合作战任务。

  ②核心装备及未来装备系统技术

  [情报共享、状况研判]

  联合作战情况下,为实现有效的指挥控制和即时情报共享,必须配备相关的指挥控制和通信装备。为此,有必要对网络技术进行研究,以保证大量情报的高速传输和实现三自卫队之间顺畅通信。

  (9)情报搜集

  ①特点

  在处置各种事态时,为适时准确判断情况,迅速有效采取行动,根据事态特点进行相关情报搜集十分重要。

  情报搜集有时需要在大范围内连续实施,有时根据形势需要在紧急或机动条件下实施,有时由于事态性质不同需要搜集不同种类的情报,相应地需要选择适当的传感器系统。

  根据状况的不同,为减少人员伤亡,有必要运用无人系统进行自动情报搜集。

  ②核心装备及未来装备系统技术

  [情报搜集]

  根据情报性质,采用适当的情报搜集和探测装备,以及搭载这些装备的机器人、无人机装备十分重要。

  为实现情报搜集,必须对电波、光波传感器系统技术和声纳技术,地面机器人技术、无人机、UUV和USV技术进行研究。

  (10)情报共享

  ①特点

  为迅速有效应对各种事态,运用各种通信手段以迅速实现情报共享十分重要。在确保可靠通信的同时,还必须做好应对通信网络攻击的防御工作。

  ②核心装备及未来装备系统技术

  [情报共享]

  为确保通信准确可靠,有必要采用高速、大容量且可靠性高的指挥控制和通信装备。必须对网络技术进行研究,以构建由软件无线电台、宽带高功率设备和大容量野外数字通信网络构成的通信系统。

  [电子攻击防御]

  为防御敌方针对网络的攻击,电子攻击防御装备必不可少。因此,有必要对信息电子战技术和电磁攻击防御技术加以研究。

  (11)提高研发效率

  ①特点

  就像“系统之系统(System of Systems)”所代表的那样,为了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将多个系统有机集成为更复杂的系统,同时降低开发风险、缩短开发时间、减少研发经费,必须对系统集成技术进行积累。

  ②核心装备及未来装备系统技术

  [提高研发效率]

  采用建模仿真,可在通过系统集成方法研发复杂武器系统之前准确掌握研发费效比。其中,对于多个战斗场面中的战斗样式进行定量化的联合仿真技术,以及用于评估的联合仿真技术,都有必要加以研究。

  此外,对于诸如小型战斗机这类耗费巨大、高度系统化的武器装备的研发,为提高研发效率,可采取建模仿真与原型机试验并行的方法。随着建模仿真模型精度的提高和对相关工程知识的积累增多,最终可在系统集成层面进行研发,从而极大提高研发效率。

  尤其是在飞机的研发上,随着现代飞机高度系统化、复杂化,其研发时间有长期化的趋势。不但机身、航电系统和发动机等关键技术需要大量投入,还需对能将这些部件综合集成起来的飞机系统集成技术进行研究并加以提高。

表12:提高研发效率所需核心装备及未来装备系统技术


  3.3未来装备系统技术

  下面我们将把前面推导出来的核心装备所需技术进行汇总,介绍这些作为中长期技术的重点发展方向的未来装备系统技术。此外,对与核心装备相关,在将来可能用于防务领域的技术也一并加以介绍。

  作为参考,本部分列出了原型武器装备的出现时间(用于技术验证)和技术课题突破时间。

  1.机器人和无人机

  (1)地面机器人技术

  为应对恐怖袭击、游击队和特种部队等多样化事态,将各种不同功能的机器人组网并系统运用的网络化机器人系统技术。

  在必要的研究之后,大概5年后可研制出单一功能机器人,10年后可在战斗机器人网络化技术方面取得突破。

  (2)无人机技术

  为应对新型威胁和多样化事态,能长时间滞空进行情报搜集的小型便携、形态多样的无人机系统技术,此外还有能根据执行情报搜集或战斗等不同任务所需的自动控制技术。

  在必要的研究之后,具有较长滞空时间和自控飞行以执行弹道、巡航导弹防御或夺岛作战中的情报收集的无人机约在5年后出现,具有自控飞行和战斗功能以实现精确攻击的无人机约10年后出现,此外,用于游击队、特种部队、恐怖袭击事态中的侦察、监视小型便携式无人机(5厘米级)约在15年后出现。

  (3)UUV、USV技术

  UUV技术主要部署于港湾、海岸,为了能安全有效地对游击队、特种部队的入侵和攻击进行监视和预防,需要具备水中自控巡游能力,并凭借搭载的各种传感器对周围态势进行感知,对目标进行识别、判断、通信和攻击,同时还能与其他包括UUV在内的各种平台联网实现相关能力的跃升,预计约10年之后在有关技术上可取得突破。

  USV技术主要用于在海上对武装特工船或针对岛屿的侵略事态进行监视、侦察等情报搜集活动,具备遥控、自动控制航行能力,具有高速、高耐航性的特点。在进行必要研究之后,约10年之后实现技术上的突破。

  (4)将来可能用于防务领域的技术

  •电力贮藏技术和微能源(Power MEMS)技术。这类技术可为各种机器提供持久安静动力,可以实现装备的小型、轻量化,同时能大大增加连续工作时间和活动范围。

  •纳米碳管(Carbon nanotube)技术。将纳米碳管材料制成的电子设备应用与无人机后,可大大提高无人机性能,并实现无人机的超小型化。

  2.单兵装备

  (1)单兵装备系统技术

  在应对游击队、特种部队袭击中,为了能迅速应对无法预测的种种威胁,需要我们对单兵装备系统技术进行研究,以便为士兵提供一套具有出色防护能力、高性能的信息化火力系统、能实时把握战场信息和个人状况、能迅速灵活地实施单兵战斗的单兵装备系统。

  在进行必要研究之后,大约5年内可实现单兵装备系统的部分功能,10年后在先进单兵系统技术上实现突破。

  (2)将来可能用于防务领域的技术

  •电力贮藏技术、微能源技术和纳米碳管技术。这些技术可为各种机器设备提供电源、适用于各种被装内置情报通信电子设备,从而实现单兵装备的小型、轻量化,减轻士兵身体负担,延长连续使用时间,从而增强单兵作战的灵活性。

  •力量增强技术。力量增强技术可以帮助士兵完成重负荷劳动、帮助士兵实现高速移动,提高其负重能力、机动性和作业效率,提高作战敏捷性并减少体力消耗,增加携行武器弹药量和防护装具。

  3.核生化装备

  (1)核生化防护、检测、除染技术

  为了能迅速应对国内外使用核生化武器的场合或可能使用核生化武器的事态,在防护单兵不受核生化武器损伤的同时,能尽快检测出隔离区域核生化武器的存在,并安全消除隔离区域或单兵所遭受的核生化沾染,必须发展核生化防护、检测和除染技术。

  我国在生物武器应对方面存在欠缺,在进行必要研究之后,大约在5年内可实现生物武器检测、防护装备技术的突破。

  (2)将来可能用于防务领域的技术

  •太赫(1012赫兹)波应用技术。采用了该技术的生物、化学检测装备可迅速对大范围的生物、化学制剂进行远距离检测,从而为士兵提供更好的保护。

  •生物传感器技术。采用该技术,可大幅度提高对生物制剂的检测能力,同时还可实现情报搜集、传递、分析和决策的高速化,实现检测装备的小型、轻量化。

  4.精确攻击武器

  (1)导弹系统技术

  精确制导武器已成为主要攻击手段,为拦截这类通过传感器网络进行中段制导、高精度制导和应答式飞行控制的远程超低空巡航导弹或超高速空地导弹,必须对导弹系统技术进行研究,以建立由远到近的多层导弹拦截系统。

  在进行必要研究之后,预计约10年后可在先进地空导弹系统技术方面取得突破。

  (2)导弹核心技术

  为有效应对游击队、特种部队袭击和针对岛屿的入侵,采用导弹对目标进行直接打击并减少附带损伤十分重要。为提高导弹性能,需对地形匹配制导(自主制导)、光波制导、半主动式毫米波寻的制导、被动寻的制导、高能推进装置、高安全性推进药等技术进行研究。

  在进行必要的研究之后,预计约5年后可在毫米波寻的制导导弹和对地攻击导弹技术上取得突破,15年后在半主动式毫米波制导导弹、被动式寻的制导导弹技术上取得突破。

  (3)弹药技术

  为有效应对游击队、特种部队攻击,需研制精确、有效、大威力的智能弹药,该类弹药具有智能、精确、多用途的特点,同时还拥有在火灾或中弹情况下也不会被引爆的高安全性。

  (4)定向能武器技术

  为迅速而准确地拦截摧毁敌方弹道或巡航导弹,应对高功率激光或微波武器技术进行研究。此外,在应对针对岛屿的侵略、武装特工船、游击队和特种部队袭击的情况下,可以利用高功率激光或微波波束对敌方设施进行照射以达成直接或间接破坏目的,这样既可减少人员伤亡,也可摧毁敌方情报、指挥、通信和战斗能力。

  在进行必要的研究之后,高功率激光照射技术约在10年后、微波照射技术约在15年后可取得突破。

  (5)将来可能用于防务领域的技术

  •微能源技术。采用了微能源技术的微型推进器适用于制导武器的制导部分,可使制导武器小型轻量化,大大提高其射程。

  •纳米复合材料技术。纳米复合材料适用于制导武器的飞行部件,可使制导武器更轻,从而提高其机动性和射程。

  5.武器平台

  (1)车辆技术

  为适应国内外多样化任务,应研究新一代战斗车辆系统所需技术,包括:提高乘员安全性同时降低能耗的遥控技术,随动技术,轻型化防御技术,实现隐身且增加行程的电气驱动技术和车用发电技术,提高机动能力且实现振动能源再次利用的电磁悬架技术等。

  在进行必要的研究之后,约5年后可在车辆遥控操作、轻型复合材料装甲和电气驱动大卡车技术上取得突破,约10年后在拥有电磁悬架和主动防御功能的电气驱动战斗车辆技术方面取得突破。

  (2)舰艇技术

  随着针对岛屿的侵略及恐怖袭击事态等新型威胁的出现,舰艇的作战海域向近海大大扩展。但是,舰艇还需在远洋严酷环境,且面临战斗机、反舰导弹严峻威胁的情况下承担起弹道导弹拦截、巡逻警戒、物资输送等任务。为此,必须对舰艇有关技术进行研究,最终打造出全新概念的高速隐身舰艇,其特点是:无论低速高速均有极佳的适航性,在电波、光波等搜索探测传感器或导弹寻的导引头前具有极佳的隐身性能,对声音、电磁波有很好的隐身性能,对水雷有较高的生存和处理能力。

  在进行必要的研究之后,约10年后可在未来舰艇系统技术方面取得突破。

  (3)飞机技术(战斗机)

  为远离基地且地面威胁极大的空域执行任务,未来的第五代战斗机需要有兼具良好的气动布局和隐身性能的机身、能实现超音速巡航的强大发动机、提高机动性的推力矢量装置和一体化的航电系统。

  在进行必要的研究之后,约5年后在一体化航电系统、10年后在推力偏向矢量技术上取得突破,15年后可进行搭载超音速巡航发动机的试验战斗机飞行实验。

  (4)飞机技术(直升机)

  为了能在各种威胁下执行多样化任务,有关技术研究应着重提高直升机的搭载能力、抗冲击能力和全天候能力,并尽可能减少其生产成本。

  在进行必要的研究(直升机抗冲击构造研究约需10年),大概10年后可在直升机技术方面取得突破。

  (5)将来可能用于防务领域的技术

  •超导电磁推进技术。该技术可应用于潜艇推进装置,并能极大提高潜艇速度、减少潜艇噪音,从而提高潜艇机动和静音性能。

  •纳米复合材料技术。纳米复合材料可应用于飞机机身,由于重量轻,采用该材料后可以期待飞机在机动性、航程有较大的提升。

  •功能性复合粒子技术。功能性复合粒子材料适用于飞机、导弹和无人机,该类材料具有耐热性好、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因此可以期待前述装备重量更轻、射程更远和更易维护。

  6.情报搜集和探测装备

  (1)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技术是指能够用于滞空型无人机或侦察机上的电波和光学传感器系统的技术,主要用于对远处的舰船、飞机、地面移动目标进行搜索、探测、追踪、情报搜集和导弹制导。在进行必要的研究之后,约5-10年实现前述传感器系统的技术将取得突破。

  (2)声纳技术

  为了对从远海进入港湾的可疑船只、人员进行监视搜索,对可疑浮游物体、小型水中目标、海底埋设水雷进行探测搜索,需要研发适用于各种海洋音响环境、特别是浅海环境的的声纳技术。

  在进行必要的研究之后,约10年后能实现技术上的突破。

  (3)将来可能用于防务领域的技术

  •采用声透镜方式的水中成像声纳技术具有低电耗、小型轻量的特点,能够实现水中纵深成像,使声纳探测在确定目标类别和目标识别上有望实现划时代飞跃。

  •随着光子结晶技术的广泛采用,情报探测装备在目标探测、识别、定位能力方面将提高,可以实现情报的迅速准确搜集和高速分析。

  7.电子对抗装备

  (1)信息电子战技术

  为了防止人们非法获取、篡改通信网络中的信息,杜绝信息外泄,实现通信网络、指挥通信系统中的通信安全,需要对信息电子战技术进行研究,以确保指挥通信系统的保密性和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在进行必要的研究之后,目前面临的课题在5年内有望得到解决。

  (2)电磁攻击防御技术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达,武器装备日益电子化、系统化和网络化,装备对电磁环境的脆弱性也逐渐增加,特别是面临电磁脉冲攻击时,由于装备电子设备遭到损坏,基于这些电子设备的指挥控制功能将面临瘫痪。为有效应对此类威胁,需对有关技术进行研究,以防御敌方实施的电磁攻击。

  在进行必要的研究之后,约5-10年后实现有关技术的突破。

  8.指挥控制和通信装备

  (1)网络技术

  为实现防监听、抗干扰、高速传送、可联网的通信和符合通信电子战的网络,需要对网络技术进行研究,研制兼容性强的软件无线电设备和满足远距、高速、大容量信息传播需要的宽带高功率设备,搭建抗干扰能力强的大容量野外数字通信网络,并以这些设备和网络为基础构筑在进行必要的研究之后,约5年内在技术上实现软件无线电、高速野外通信网,10年后实现包括抗干扰性强、作用距离远等特性的综合通信系统。

  (2)将来可能用于防务领域的技术

  •电子水印技术和量子密码技术用于网络系统,可极大地提高通过网络进行情报共享时的安全性。

  •光子结晶技术实用化之后,有望提高通信能力(通信距离、抗噪性、抗干扰性),实现高效的联合与相互运用性,使情报搜集迅速而准确,同时能实现高速的情报传递和分析。

  9.建模仿真、系统集成

  (1)联合仿真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军事变革的推进和战争的形态逐步向网络中心战演进,在未来装备系统中大多数装备系统将变得更加复杂并实现网络化,有必要对这些趋势对装备系统的各种功能、性能及其运用带来的影响进行准确的把握和评估。为了能在研发的构想阶段将复杂装备系统更加准确地表现出来,需要通过联合仿真技术预先在假象的空间里,以各种装备系统为对象设定一系列战斗场面和模拟战斗,来准确地把握和评估这些装备系统的功能、性能及运用效果。

  在进行必要的研究之后,有望在5-10年内在有关技术课题上取得突破。

  (2)飞机系统集成技术

  所谓飞机系统集成技术,是指在机身、航电和航空发动机等方面集中我国的综合技术实力,实现通过实验飞行来对先进技术进行验证的技术,其目的是在维持和发展小型高性能飞机系统集成有关的基础技术的同时,确保下一代高性能飞机的先进性和可持续发展。

  在进行必要的研究之后,估计约5年后对小型高性能飞机的集成技术、10年后对下一代高性能飞机的集成技术进行实验验证。

  表13对未来装备系统技术的重点发展方向进行了整理,表14则列举了未来可能用于防务领域的前沿技术。

  4.实施要领

  本部分主要讨论对前面提到的重点方向,作为技术研究本部在具体实施时应掌握的要领及注意事项。

  4.1概述

  从目前的财政状况和今后在组织、业务领域不断推进的高效化进程看,技术研究本部很有可能面临预算逐渐减少、人员逐渐裁减的局面。在预算和人力资源都逐渐减少的情况下,必须遵循“选择和集中”的原则,切实有效地实施研究开发。基于此种认识,技术研究本部对于今后独自开展的技术研究,必须根据本规划中提出的重点方向,集中财力和人力进行。

  对研发中的选择和集中,除了要在中长期技术发展规划中通过提出重点方向体现,还要在中期计划和年度业务计划的制定中体现出来,要以防卫计划大纲和中期防卫力量发展计划为指导,力求突出重点。在以中期计划为基础制定各研究项目的基本发展规划时,要以本规划中的重点发展方向为依据,在技术研究中始终考虑未来装备系统技术的需求。

  4.2未来装备系统技术

  1. 重点技术研究

  在制定实现核心装备的技术研究计划时,须将本规划中提出的未来装备系统技术细化为具体研究项目,并精选研究内容,对重要的内容优先开展研究。在研究实施过程中,不局限于对某一具体技术课题的突破,要系统全面地考虑其性能的发挥、未来作战样式、具体功能和核心装备等因素,确定合适的研发目标,然后逐个解决具体技术难题,积累研究成果,最终确立未来装备系统所需的技术基础。

  2. 扎实开展技术验证工作

  短期内我们尚难拥有必要的技术实现核心装备,因此需要在必要技术的研究阶段采用包括建模仿真在内的各种手段扎实开展技术验证工作,同时尽可能地通过设定实际运用场景等方式对该技术的实战性能进行评估,使技术研究能向包括技术开发在内的装备采办阶段平滑过渡。

  4.3未来可能用于防务领域的技术

  1.有重点地对萌芽技术进行调研

  在确定未来具有防务应用潜力技术的时,应在对萌芽技术大规模调研的同时,选择最有希望的技术进行重点调研。在对已调研的萌芽技术进行评估时,不但应充分了解该技术的特性,还必须跳出既有概念的束缚,在充分考虑装备实战运用情况的基础上以灵活的思考方式加以评估。因此,评估不仅要在技术研究本部内部进行,必要时还应广泛采纳外部的意见。

  2.准确把握技术发展的趋势

  对萌芽技术进行研究具有难以预料性,随着研究的深入难免会发现研究结果与最初的研究目的、目标及追求结果有较大出入。因此,在前述对萌芽技术进行调研后,应继续对该技术研究的进展情况和已取得成果进行跟踪调查,必要时可再次进行适当的预测评估。

  4.4其他

  1.充分利用技术图,提高技术研究的精准度

  技术研究本部应在把握各种民用先进技术的现状、发展趋势及未来预测的基础上完成技术图的制作,并在对本技术发展规划进行重新评估时加以参考,提高技术研究的有效性和精准度。此外,技术研究本部还需根据国内其他研究机关、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情况,选定自身研究的合适项目。

  在制作技术图时,要在企业、大学等机构开展广泛的调查,并进行专业的分析和评估,以期充分了解外部的知识和意见。

  2.充分利用民用先进技术,积极开展与国内外机构的技术交流

  技术研究本部未来面临经费减少、人员削减和研究时间缩短,需大力推进研究高效开展的局面。为切实有效地发展未来装备系统技术,技术研究本部应充分吸收民用先进技术,并以技术情报交换和共同研究等形式积极与国内各研究机构和外国开展技术交流。这样既可以发掘技术潜力,又可充分利用我国及世界各国的技术资源,节约国家科研经费,意义十分重大。

  3.与各自卫队紧密协作

  为了使技术研究及装备提案准确反映各自卫队的实际需求,技术研究本部仅仅在内部研究是不够的,准确把握各自卫队本身开展的研究和对对装备实际运用的考虑十分重要。因此,技术研究本部应在平时就与各自卫队进行情报交换,并积极参加关于装备构想的各类研讨会,以求得与各自卫队的紧密协作。

  5.后记

  国家的防卫力量,并不是人员与装备的简单堆积,只有通过军事理论将两者有机结合,具有适应作战需要的装备、熟练掌握武器装备的高素质队员和能充分发挥作战效能的合理部队编成,才能形成真正的力量。建设一支能真正作战的精锐之师,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因此,除了紧紧着眼未来,还必须扎实稳健地推进防卫力量向前发展。

  在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化、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的现代,预测未来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考虑到防卫省和自卫队所担负的多样化任务,为迎接未来挑战,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基于上述认识,作为防卫省内唯一从事技术研究开发专职机构,技术研究本部的职责就是在必要期限内提供满足各自卫队参谋部所需的武器装备,为维持并提高防卫力量做出自己的贡献。在这个动荡激变的时代,技术研究本部制定本规划的目的,就是向作为运用者的各参谋部提供未来可能有较大发展的技术(技术种子)的有关情报,为自卫队在未来战争中获取胜利贡献力量。

  技术研究本部将根据本规划的内容,切实把握瞬息万变的技术进步趋势,及时准确回应作战运用需要,在防卫省各相关机构的大力支持下踏踏实实地进行技术研究工作。

  作者:日本防卫省技术研究本部

  编译:知远/聂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