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京涛家庭背景:内驱力和愿望受到抑制而产生的无聊&扼杀的责任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2:38:50


人心中无聊,就在于心不静,心有杂念;但不可能、每个人能心境如云;犹无可奈何;贫穷无依;郁闷;精神空虚;没有作用;没有意义而令人生厌‘因精神空虚而烦闷 泛指无事可做时候的阴郁心情,他一闲下来,就感到十分无聊,言行等庸俗或没有意义而使人生厌 ,无聊感的产生主要归咎于两个因素:一是外部的刺激,二是自身的调节能力。无聊感与注意力密切相关,注意力高度集中,或者注意力涣散都会引起无聊。情绪对无聊感的产生也有影响,拥有积极自我意识的人很少会觉得无聊;相反,不清楚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找不到生活的目标和意义,就会深陷在“无聊”的深渊中,假如没有事情去做,郁闷,也作无聊,我们很多人当中,几乎每一个人的口中都会经常出现“无聊”这个词组,但是,我们真正的明白什么是无聊吗?无聊究竟是一个什么东西我们知道吗?这个问题本不是问题,但却是现实,因为我们很多人都不是很明白无聊的含义是什么?我们为什么会无聊?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没有什么想做的事情,玩着无事,便会觉得的很无聊,因此在这里无聊的含义便是无事可做。因为我们什么都不能做,因此便会觉得有些空虚,这就是这个阶段的无聊。可是无聊真的就只是无事可做吗?





  相反的,我们在工作很累很累的时候也会觉得无聊。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每天都会从事同一种工作,每天都做着重复的事情,重复的动作,因此我们便越来越觉得没有多大的兴趣,觉得这一切似乎有些单调,再也找寻不到刚接手时的那种感觉,因此对于工作的热心度也会随着减少。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便慢慢的开始对这项工作失去兴趣、感觉单调、更有甚者会想着换一个工作或者岗位,因为他已经开始对这个岗位或工作感觉到了烦恼。其实这也是一种无聊,这是工作上的无聊。也就是说,我们的无聊也包括对某种事物失去信心或感觉,就好像平时我们喜欢玩一种游戏,大家都玩的很开心,忽然一个不喜欢这种游戏的人进入我们的游戏或者看到我们玩这种游戏,或许他便会说,无聊、幼稚等。 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楚,很多东西光靠的不是别人的解释,而是需要自己去体会,才能够真正的明白其中的道理,你的理解也会更加的深刻。无聊感来自于空虚,而空虚是人在生活中缺乏目标,无法从日常生活中得到充实感和价值感的一种心理状态。在一般情况下,无聊与空虚感是偶尔有的,但如果经常出现这种感觉则是失常的前兆。









  有无聊综合症的人的具体表现是生活懒散,蓬头垢面、懒得理人、晨昏颠倒、坐立不安,听广播、CD、看电视总开大音量,并经常发出“好无聊”的叹息。

  无聊感又可派生出无助感,总觉得自己孤立无援,内心苦闷在积累,亟需找人倾诉和求助,但搜肠刮肚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倾诉对象,时时陷入绝望之中。

  如果出现这些表现,说明你对生活本身已发生了厌倦,人际关系产生了扭曲。需要对自己的心理随时做出调整、纠正,使它向积极的方向发展;是麻木了,那是内心空虚而没有好的想法去做的。






有些方法也许可以做做: 

1、如果您觉得力不从心,那么应坚决地拒绝任何额外的加班加点。  2、拥有一两个知心朋友。  3、犯错误后可别过度内疚。  4、正视现实,因为回避问题只会加重心理负担,最后使得情绪更为紧张。  5、不必事事、时时进行自我责备。  6、有委屈不妨向知心人诉说一番。  7、常对自己提醒:该放松放松了。  8、少说“必须”、“一定”等硬性词。  9、对一些琐细小事不妨任其自然。  10、不要怠慢至爱亲朋。  11、学会“理智”地待人接物。  12、把挫折或失败当作人生经历中不可避免的有机组成部分。  13、实施某一计划之前,最好事先就预想到可能会出现坏的结果。   14、在已经十分忙碌的情况下,就不要再为那些份外事操心。   15、常常看相册,重温温馨时光。  16、常常欣赏喜剧,更应该学会说笑话。  17、每晚都应洗个温水澡。18,可以去游游泳感受一下海水里大自然的感觉,使身心舒畅  19,健健身多运动运动 20、卧室里常常摆放有鲜花。  21、欣赏最爱听的音乐。  22、去公园或花园走走。  23、回忆一下一生中最感幸福的经历。  24、结伴郊游。  25、力戒烟酒。  26、邀请性格开朗、幽默的伙伴一聚。 27、作5分钟的遐想 28,可以来QQ问问吐露自己的心声烦恼来让大家帮你舒心。









这是一种由心灵无作为而引起的情绪,面对问题的心态,抓住问题的根本,可以很好的解决的,心态学会很好的把握,想愉快,想舒心,很容易的,只要你渴望并付之以行动,全身贯注的投入的做你的事,你就可以找到舒心愉快的感觉。最主要的是:转移自己的心灵烦琐的交集点,做心灵舒心的事情。如:聊天,学习,唱歌,跳舞,运动,郊游,旅游,做家务,对事或物圆满完成会得到心灵极大的满足感,心灵舒畅。 ( 怎样面对这种心态,对事物的兴趣会不会使自己的内心 找到舒心愉快的感觉,是解决 问题的源泉并付之以行动,会对每天感到一种充实感。 问题放着它就永远是一个问题,会让你失去目标感的,对生活的充实失去信心。面对它要理性的分析大胆的解决,问题将不复存在的。通过处理问题可以让自己学会很多知识,丰富自己的内心,而使自己变得成熟,得到升华。不需要华丽的修饰,做最真实的自我,对事物理性分析(盲目的竭尽全力的做法往往适得其反),勇往直前,终点不在谣不可及,最终胜利的一方是属于自己的。通过解决问题,完善自己来适应社会的变迁,达到与社会周围的人,事 , 物等有机的和谐融合 ,使自己的身心得到解脱,和谐与社会。 祝你身心得到新的成长,新的升华!












关于“无聊”的心理学揭秘



事实上,对无聊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从事单调工作的人群,诸如在工厂流水线上忙碌的工人。无聊的程度因人而异:一些人似乎与无聊绝缘;而另一些人,如性格外向的人,却更容易感到无聊。

千篇一律

科学家对“无聊”的研究持续了一个多世纪,从早期针对单调乏味的工作进行的研究,到后来无聊倾向量表(BPS)的出现,人类与无聊的“拉锯战”从未停止。

美国纽约城市学院的心理学家约瑟夫? 巴尔马克(Joseph Barmack),在20 世纪30 年代末,他指出无聊感是一种类似于睡眠的感觉,并发现同时使用三种兴奋剂——安非他明(amphetamines)、麻黄素(ephedrine)以及咖 啡因,可以减少重复性工作中的疲乏、困倦、注意力涣散及无聊的症状。此外,向参加测试的学生支付报酬似乎也可以激起他们的兴趣。这说明,无聊感是刺激和动 力不足的一种复合产物。

十余年后,澳大利亚籍精神分析学家奥托?费尼谢尔(Otto Fenichel)认为无聊是由于人的内驱力和愿望受到抑制而产生的,并会导致明显的无目标感。费尼谢尔将这类“病理性的”无聊感与通常的无聊感进行对 比,指出后者只有“在我们不能做我们想做的事情,或者必须去做我们不想做的事情时”,才会产生。

此后30年,对无聊感的研究 一直断断续续。直到1986年,心理学家诺曼?D?森德伯尔(Norman D. Sundberg)与他的学生理查德?F?法默(Richard F. Farmer),他们共同发明了由28个问题组成的无聊倾向量表(Boredom Proneness Scale,简称BPS),这是用于研究无聊的最早的完整心理测量表。

用BPS 测试人们在不同境况下产生无聊感的倾向性,结果显示,几乎每个人在身处重复、单调、压抑的环境却无法摆脱的时候(如排队等候时),都有过短暂的厌烦情绪。 但是,有些人却更加频繁地感到无聊。他们需要在生活中寻求更多的刺激;或者由于不具备自娱自乐的能力而闲得无聊;抑或找不到生活的意义和目标,对“生存” 本身产生厌弃。

过去20 年,沃丹洛维奇和同事的研究显示,常常无聊的人患焦虑症、抑郁症、嗜药及酒精成瘾的风险更高。他们易怒、好斗,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在工作和学习中也表现较差。

猎奇心理

无聊感的产生主要归咎于两个因素:一是外部的刺激,二是自身的调节能力。

2005 年,沃丹洛维奇认为,男性普遍比女性更容易无聊,他们在BPS 测试中的得分也更高。他直言道:“男性更爱抱怨说,‘周围没什么事可做,所以我才会无聊。’”

由于渴望外部的刺激,性格外向的人更容易陷入无聊之中。许多关于单调工作的早期研究发现,性格外向的人比性格内向的同事更早变得口齿不清。英国伦敦精神病 学研究所的人格研究先驱汉斯? 艾森克(Hans Eysenck)指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性格外向的人需要持续变换的刺激,才能达到最佳的唤醒水平(arousal level)。

换言之,尽管性格外向的人通常需要更多的外部刺激,但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却各不相同。这是沃丹洛维奇从BPS测试中总结出的第二个因素。爱好广泛且富有创 造力的人,以及在各种环境中都能有所作为的人,并不容易陷入无聊的泥淖。森德伯尔称:“我相信有人即便像佛教僧侣那样安静打坐,也不会感到无聊。他们依然 能用心感悟生活、发现快乐并不断成长。”

如果内心世界不充实,外部刺激和新鲜感也会转瞬即逝。沃丹洛维奇认为:“大脑会不断寻求刺激,久而久之,大脑对刺激的需求便欲壑难填。这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战斗。你永远也不会感到满足。”

集中注意力

无聊感与注意力密切相关,注意力高度集中,或者注意力涣散都会引起无聊。

无聊和注意力也有关联。毕竟,当你无法集中注意力时,很难对什么东西产生兴趣。为了揭示这一关联,科学家设计了一个测试环境,让受试者完成一些有难度的任务。

研究者发现,记忆力衰退、注意力涣散的学生在BPS 中的得分都相对较高。不仅如此,切恩根据统计学结果还指出,注意力涣散提高了无聊和抑郁的指数。有研究文献显示,抑郁症与无聊有很多相似的症状,包括沉浸 于消极的情绪,找不到生活的意义等。研究者推测,长时间注意力无法集中,会让人觉得从事的活动毫无意义。切恩表示:“注意力是连接无意义感、抑郁症以及无 聊感三者的交点。”

美国克莱尔蒙特研究大学的心理学家米哈伊? 奇克森特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指出,当一个人的技能恰好能够应对挑战时,以及在接受目标清晰、反馈及时的任务时,心流便会发生。他还提到,小菜一碟 的任务会使人无聊,而任务过于艰巨则会引起焦虑。2003年,奇克森特米哈伊和同事发表的一项研究称,在526 名受试中学生中,心流多发生在挑战难度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当的时候。

情绪波动

情绪对无聊感的产生也有影响,拥有积极自我意识的人很少会觉得无聊;相反,不清楚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找不到生活的目标和意义,就会深陷在“无聊”的深渊中。

如果不考虑无聊情绪对注意力的影响,无聊感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个体对自己内心状态的了解程度。1951 年,费尼谢尔在对无聊情绪的精神分析中解释说,由于不清楚自己想干什么,个体的需要和愿望受到压抑,就会找不到生活的目标和意义。

实验数据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这一说法——如果不能找到快乐和满足的源泉,人便会觉得无聊。

在极端情况下,如果个体不知道如何找乐子,被无意义感包围,就会产生一种更复杂的无聊感,直指生存问题本身。而当个体出于现实考虑或迫于其他压力,放弃了 至关重要的生活目标和梦想,这样的无聊感也会产生。2000 年,就职于美国圣弗朗西斯大学的临床心理学家理查德? 巴尔迪尔(Richard Bargdill)描述了6 例被他称之为“生活无聊感”的案例。这些案例显示,失去生活目标会使人产生矛盾情绪和深刻的无聊感。其中,有一位女性在放弃生物学家的梦想后,后悔嫁了个 不喜欢的丈夫,生活在一个空巢一般的家里;另一位男性放弃了天文学家的理想,转而投身宗教事业,也出现了同样的症状。伊斯特伍德总结说:“所谓无聊就是与 现实世界脱节。”

向无聊开战

战胜无聊的方法很多:换一个工作环境,培养新的兴趣爱好和参加内观训练都可以帮助我们摆脱无聊。只要用心感悟生活,无聊感也可以变成我们前进的动力。

无聊感各有不同,治疗无聊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奇克森特米哈伊建议,如果无聊源于乏味的工作,那么可以尝试换个工作,或者通过增加工作的强度和难度来改善工作环境。

沃丹洛维奇指出,如果一个人的业余时间总是被无聊感占据,他就应该尝试培养新的兴趣爱好,或者学习一些新的技能。沃丹洛维奇正在身体力行,向无聊开战。每 天他都努力给日常事物增添点“佐料”,从改变上班的行车路线,到转变一下观察周围的视角。他说:“通过自我训练,你会发现周围的环境其实很丰富多彩。树叶 不单有绿色的,也有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树叶。只要用心去体会和发现周围的美,就不会感到无聊。”

2003 年,在教育界、医疗界以及办公室一族中,内观训练越来越流行。它源于东方哲学中的打坐冥想,要求练习者缓慢放松,专注于自己的呼吸吐纳和肢体感觉,并让思绪天马行空地穿行于脑海。

内观锻炼可以帮助训练者提高注意力,走出情绪的漩涡,从而减少无聊感的产生。2007 年2 月,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心理学家报告称,在接受为期10 天的内观训练后,冥想的初学者与没有接受训练的人相比,工作中的注意力和记忆力都明显改善。此外,前者的发呆(rumination)和抑郁症状也日益减 少。

鼓励孩子参加激发思维和想象力的活动,避免消极、图一时之快的娱乐方式,也能够减少无聊感。森德伯尔说:“ 电视和iPod 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娱乐,却也阻碍了他们应对无聊的能力。”奇克森特米哈伊还说,参加体育和游戏类的积极活动,可以有效增加心流的发生。
当然,无聊并非一无是处。许多研究人员发现,无聊是人思考和反省的好机会。此外,无聊也是判断工作有无价值的标志,对没有价值的工作就不必再浪费时间。伊斯特伍德说:“我们应当适时停止与无聊的无谓抗争,并从这一经历中吸取教训。”

实际上,许多学者已将无聊感视为一种催化剂。诺贝尔奖获得主、著名诗人约瑟夫?布罗德斯基(Joseph Brodsky) 在他1995 年发表的《无聊礼赞》(In Praise of Boredom)中就曾写道:“当无聊的大潮来袭,请伴它而去。让自己随波逐流,浸没于其中,慢慢沉底。总的说来,处理讨嫌之物的规律是,你越快沉底,便 越快上浮。” 沃丹洛维奇补充说:“如果能够完全摆脱无聊的消极影响,它便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成为一股巨大的动力。”

无聊指数测试

你属于容易无聊的人群吗?做完下面的测试就知道答案了。在每个问题后给自己打分,分值在1~7 之间。强烈反对记1 分,完全赞成记7 分,中立记4 分。请注意用“*”标记的句子的分数正好相反:完全赞成记1 分,强烈反对记7 分。

下列问题来自无聊感倾向量表(BPS),该表由俄勒冈大学心理学家诺曼?D? 森德伯尔和俄勒冈州研究院的理查德?F? 法曼共同设计。在回答完所有问题之后,请将28 道题的得分相加。总分越高,说明你越容易无聊,总分偏低,则说明你不容易无聊。

多伦多约克大学临床心理学家约翰?D? 伊斯特伍德和他的同事进行了一项群体测试,这项测试的平均分为99分,“正常”人群大约占总人数的2/3,分数分布在81 分到117 分之间;其余有2.3% 的人得分高于135 分或低于63 分。

1. 对我来说,全神贯注是件易如反掌的事情。*
2. 工作时,我常为其他事情忧心忡忡。
3. 时间似乎总是过得很慢。
4. 我经常觉得自己“闲得发慌”,但又不知道该干点儿什么。
5. 在必须做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时,我常常感到困扰。
6. 被迫观看别人的家庭电影或旅行幻灯片,这让我倍感无聊。
7. 我脑海里始终有许多计划和任务需要去做。*
8. 对我而言,自娱自乐是件很容易的事儿。*
9. 我需要做的都是些重复单调的事情。
10. 与大多数人相比,我需要更多的刺激才能促使我前进。
11. 我能从自己做的大多数事情中寻找到刺激。*
12. 我很少因为我的工作而兴奋。
13. 任何情况下我总能找到事情做,而且能够找到并保持自己的兴趣。*
14. 大多数时候我总是无所事事。
15. 我可以很耐心地等待。*
16. 我常常觉得自己无事可做,很闲。
17. 在一些不得不等待的场合,比如排队时,我会变得坐立不安。
18. 我常常一觉醒来就有个新点子。*
19. 我很难找到一个让我十分兴奋的工作。
20. 我需要在生活中找到更多充满挑战的事情来做。*
21. 我大多数时候都觉得自己的能力应付工作所需实在是绰绰有余。
22. 许多人会说我是一个有创造力、想象力丰富的人。*
23. 我的兴趣太广泛了,没有时间把这些事情一一做完。*
24. 在朋友圈中,我是最有恒心的一个。*
25. 除非是做一些令人激动甚至危险的事情,我总觉得自己无聊得像行尸走肉。
26. 丰富的变化和多样性才能让我真的开心。
27. 电视和电影都千篇一律,太过时了。
28. 年轻的时候,我总是感到周围的环境既单调又无聊。






















科学家揭秘:什么样的人更容易无聊?

  面对乏味的工作、糟糕的交通以及繁琐的家务,我们会经常感到很无聊。但这些抱怨究竟是有根有据,还是借口托辞呢?当我们感到无聊时,又该如何让生活变得充实、快乐呢?

  无聊是怎么回事?

  坐在安静而昏暗的学术报告厅里,你和疲乏的“拉锯战”开始了。脑袋上方的投影仪嗡嗡作响,你却神游于那些幻灯片之外。台上那位教授仿佛离你十万八千里,这时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你,那就是――无聊。

  科学家一直试图找到无聊这种沉闷情绪的心理学基础。早期,表现较差的工人对工作所表现出的厌烦情绪,促使科学家们研究单调乏味的工作对人的影响。1926年,英国国家工业心理学研究院的心理学家赫德森·戴维斯在《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无聊类似于精神疲乏,是由于工人对流水线上精细而重复的作业缺乏兴趣所致。美国纽约城市学院的心理学家约瑟夫·巴尔马克,在20世纪30年代末,指出无聊感是一种类似于睡眠的感觉,并发现同时使用3种兴奋剂――安非他命(amphetamines)、麻黄素(ephedrine)以及咖啡因,可以减少重复性工作中的疲乏、困倦、注意力涣散等无聊的症状。此外,向参加测试的学生支付报酬也可以激起他们的兴趣。这说明,无聊感是刺激和动力不足的一种复合物。

  1986年,美国俄勒冈大学心理学家诺曼·D·森德伯尔与他的学生理查德·F·法默对无聊进行了更系统的研究。他们共同发明了由28个问题组成的无聊倾向量表(Boredom Proneness Scale,简称BPS),用BPS测试人们在不同境况下产生无聊感的倾向性,结果显示,几乎每个人在身处重复、单调、压抑的环境却无法摆脱的时候(如排队等候),都有过短暂的厌烦情绪。但有些人却频繁地感到无聊,他们需要在生活中寻求更多的刺激;或者由于不具备自娱自乐的能力而闲得无聊;或者找不到生活的意义和目标,对“生存”本身产生厌弃。

  美国西佛罗里达大学的心理学家史蒂文·沃丹洛维奇和同事的研究显示,常感无聊的人患焦虑症、抑郁症、嗜药及酒精成瘾的风险更高。他们易怒、好斗,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在工作和学习中也表现较差。

  两大因素催生无聊感

  无聊感的产生主要归咎于两个因素:外部刺激不足和自身调节能力偏弱。

  2005年,沃丹洛维奇和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J·克雷格·华莱士,以及西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史蒂文·卡斯在BPS分析中指出,无聊感的产生主要归咎于两个因素:一是外部刺激,或者说是对新鲜感、兴奋感以及变化的渴望。由于渴望外部刺激,性格外向的人更容易陷于无聊中。英国伦敦精神病学研究所的汉斯·艾森克指出,性格外向的人需要持续变化的刺激,才能达到最佳的唤醒水平(arousal level),否则无聊感就油然而生。

  尽管性格外向的人通常需要更多的外部刺激,但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却各不相同。这是沃丹洛维奇在BPS测试中总结出的第二个因素。爱好广泛且富有创造力的人,就不容易陷入无聊的泥淖。森德伯尔称:“我相信有人即便像佛教僧侣那样安静打坐,也不会感到无聊。他们依然能用心感悟生活、发现快乐并不断成长。”如果内心世界不充实,自身调节能力又弱,再多的外部刺激和新鲜感也会转瞬即逝。沃丹洛维奇认为:“大脑会不断寻求刺激,久而久之,大脑对刺激的需求便欲壑难填。这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战斗,你永远不会感到满足。”

  为了摆脱无聊,人们会沉湎于吸烟、搞破坏、赌博以及嗜药等有害行为,追求感官刺激。

  情绪波动会陷无聊深渊

  情绪对无聊感的产生也很有影响,拥有积极自我意识的人很少会觉得无聊;相反,不清楚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找不到生活的目标和意义,就会深陷在“无聊”的深渊中。1951年,澳大利亚籍精神分析学家奥拓·费尼谢尔在对无聊情绪的精神分析中说,由于不清楚自己想干什么,就会找不到生活的目标和意义。

  在极端情况下,如果个体不知道找乐子,被无意义感包围,就会产生一种更复杂的无聊感,直指生存问题本身。而当个体出于现实考虑或迫于其他压力,放弃了至关重要的生活目标和梦想,无聊感也会随之产生。2000年,美国圣弗朗西斯大学临床心理学家理查德·巴尔迪尔,描述了6例被他称之为“生活无聊感”的案例。这些案例显示,失去生活目标会使人产生深刻的无聊感。其中,有一位女性在放弃当生物学家的梦想后,后悔嫁了一个不喜欢的丈夫,生活在空巢一般的家里;另一位男性放弃了当天文学家的梦想,转而投身宗教事业,也出现了同样的症状。

  通过“内观”来对抗无聊

  无聊感各有不同,治疗无聊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如果无聊源于乏味的工作,那就可以尝试换个工作,或者通过增加工作的强度和难度来改变工作环境。

  沃丹洛维奇指出,如果一个人的业余时间总是被无聊感占据,他就应该尝试培养新的兴趣爱好,或者学习一些新的技能。他说:“通过自我训练,你会发现周围的世界其实很丰富多彩。只要用心去体会合发现周围的美,就不会感到无聊。”

  2003年,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克尔克·沃伦·布朗和罗彻斯特大学的心理学家理查德·M·瑞安在一篇论文中写到,充分认识自我和周边环境是内观(mindfulness)的关键。内观是人感知和关注当前的状态,源于东方哲学中的打坐冥想,要求练习者缓慢放松,专注于自己的呼吸吐纳和肢体感觉,并让思绪天马行空般穿行于脑海。内观训练可以帮训练者提高注意力,走出情绪的漩涡,从而减少无聊感的产生。2007年2月,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心理学家报告称,在接受为期10天的内观训练后,冥想的初学者与没有接受训练的人相比,工作的注意力和记忆力都明显改善。此外,前者的发呆情况和抑郁症也逐渐消失了。

  一些应对无聊的方法有时还会帮助我们治疗其他疾病。一些研究显示,如果戒毒以后能有效应对无聊,复发的可能性就小。美国纽约市贝斯以色列医学中心正在用美沙酮对156名嗜药者进行临床治疗研究,发现嗜药者的无聊程度是判断他们是否痊愈的惟一可信指标。

更详细的翻译参见: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1081.html

摘记:

无聊也常常与注意力相关联。毕竟,当不能专心于某事之时,你很难对其产生兴趣。

其他研究者已将无聊感归纳为 “心流”(flow)的对立物,心流被定义为全身心投入或完全沉迷于某项任务时的状态,类似于“陷入(in the zone)”(见《我们为什么难以感到幸福?》作者Michael Wiederman;《scientific American mind》,2007年二月/三月刊)。该理论的创立者,美国克莱蒙研究大学(Claremont Graduate University)心理学家Mihaly Csikszentmihalyi指出,当一个人所掌握的技巧与环境带来的挑战难度相匹配以及面对目标清晰、反馈及时的任务时,心流便发生了。他提到,小菜一碟的任务会招人无聊,而任务过于艰难则会带来焦虑。

Csikszentmihalyi建议,如果无聊感源自刺激不足的乏味工作,变更一下工作可能是解决办法;抑或提高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水平来丰富自身的工作环境。

Vodanovich指出,如果一个人的业余时间被无所不在的无聊感占据的话,他或许应该努力去试着培养一些新的兴趣爱好或学习一些新技能。

进行内观锻炼可以提高受训者的注意力并使之尽可能少的沉湎于自己的情绪之中,从而减少无聊感的产生。

参与一些积极的娱乐活动如体育或游戏等,可以有效增加心流发生的可能性。

Vodanovich:“如果你能够成功摆脱无聊的消极效应的影响,它便可以化阻力为一个巨大的动力。”

在以上研究中,粗略看来,颇有启发意义的是,在教育中,帮助设置适合水平的学习目标、帮助学习者设置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将减少他们的无聊和无聊导致的学习效能低下。

此外,从这些文字看,无聊和抑郁症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和脑科学中5-羟色胺有关的研究也有很大关联。









扼杀的责任心

    


    责任心是一个人生命的纤绳。有了责任心,一个人才把自己的生命与别的生命联系起来,才会产生自我价值感。

    哪些不当做法会扼杀孩子责任心的培养

    一个没有责任心,没有价值感的孩子,因为找不到自己的生命在社会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便会感到迷惘,因而失去创造成就的动力,就会平庸地混过一生。宝宝的责任心是需要从小培养和呵护的,千万不能因为自己的一点失误而影响了宝宝的责任心。哪些不适当的做法会扼杀宝宝的责任心培养呢?一起来看看。

    1,破坏性的批评

    当一个孩子一件事没做好,家长进行破坏性的批评,因为做错一件事,导致对人的否定,会令孩子觉得太痛苦了。他会发现负责任等于痛苦。作为一个男人,如果他的潜意识里,负责任等于痛苦,那他不可能成为一个好丈夫;作为一个女人,如果她的潜意识中,负责任等于痛苦,那么她怎么能照顾好她的孩子!破坏性的批评导致这些恶果,最后,便会扼杀孩子勇于负担的勇气。

    儿童心理学家列举出一些容易使孩子产生痛苦连结和破坏性的话语:

    侮辱——你简直是个饭桶!垃圾!废物!

    非难——叫你不要做,你还要做,真是不可救药!

    压制——不要强词夺理,我不会听你狡辩。

    强迫——我说不行就不行!还敢顶嘴。

    威胁——你再不学好,妈妈就不爱你了!滚出去!






    2,过分严厉,使孩子不敢负责,怕失败,怕惩罚

    当我们过分严厉,并且在孩子达不到要求时对孩子进行各种惩罚。例如“你必须把这首诗背出来,否则不许吃饭!”或者“你必须考到钢琴×级,否则太丢人了!”

    最后,当我们过分严厉。孩子就不敢负责任了,因为他感觉负不起责任。





    3,越俎代庖,家长包办一切,使孩子产生依赖感

    一旦这种情况产生,家长就要累死了。“每一个生命必须独立承担他生命的责任!”这是一个根本性的法则。任何人都不可能对别人负起责任。家长以为自己可以负起,其实你只能负起外在的责任,孩子内在的责任是没人能替代的。

    在中国,许多父母沉迷于盲目宠爱,认为孩子小,处处不放心,帮孩子吃饭,帮孩子穿衣,帮孩子洗脸,什么都不让孩子动手,殊不知这种痴情的爱子方式,会使孩子养成依赖性的心理,对于孩子的成长毫无益处。









    4,对孩子不信任

    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必须信任他们。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子,受到别人的信任就能自我尊重。管束孩子不许干这个,不许干那个,还不如信任他们,耐心地说服他们更为有效。我们如果把孩子当坏人对待,他就可能成为坏人。








    5,对孩子不放心,时刻监督孩子

    孩子对你说:我可以管好自己,你可以不操心了!即使你真的不放心,你也不能表达你的不信任。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问他:你准备怎么管好你自己?每天你做什么,看什么书,从几点到几点……这样从开始笼统地说负责任,到后来确认下来,实际等于双方达成了协议,签了合同。最后孩子做到了,你要进行表扬;若没做到,帮孩子找原因,为什么不行。这样,孩子不伤自尊,又知道了什么叫守诺。









    6,家长的负面榜样作用

    孩子是否负责任,父母影响是最重要的。

    父母的言谈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为了教育孩子。父母该特别注意自己的行为规范,不能把错误的、不良的习惯在不知不觉中传染给孩子。

    如果你欺骗孩子,被他们知道了,他们就不相信父母了。父母失掉了孩子的信任,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而且欺骗孩子,孩子也学会欺骗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