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体裤长裤夏:年轻的面庞 31-庆祝建党90周年-解放日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3:10:55

年轻的面庞

——探寻“一大”岁月

2011年5月27日   31:31-庆祝建党90周年   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徐蒙/彭德倩

  本报记者 徐蒙 彭德倩

循先辈足迹悟红色理想

    90年前的上海,一批追逐理想的人汇聚在当时望志路的一幢石库门房子里,怀揣共同的理想,点燃革命的火种,走上拯救国家和民族的复兴之路,中国共产党由此诞生。

    90年后的今天,《解放日报》的青年记者编辑们,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从上海出发,走向南湖、井冈山、古田、遵义、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重温中国共产党诞生和发展历史上的重要时刻,感悟坚持共产主义理想的革命青年们在不同时期所体现的勇气、智慧与执着。

    从今日起,本报将推出《踏上理想之路》专栏,讲叙青年记者编辑们寻访革命圣地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

    早晨的上海,穿过新天地还没开门迎客的酒吧、商店,兴业路76号的门口已经熙熙攘攘。记者走进这栋建于1920年的石库门建筑,再次踏进伟大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恍若时空交错。

    “我们结伴来上海毕业旅行,经费快用光了,明天就要回去,但大家商量着,一定要来 ‘一大’会址看一看。”站在石库门建筑的入口处,湖南师范大学的毕业生黄靖告诉记者,他们先到了南湖,再到上海,将毕业旅行设计成一次背包自助式的 “红色之旅”。

    时光倒转90年,也在这栋石库门建筑门口,10多名 “一大”与会代表风尘仆仆,走进当年还是望志路106号的 “李公馆”,他们又怀着怎样的心情?

    “1921年,毛泽东28岁,最年轻的刘仁静19岁,最年长的何叔衡45岁,比我现在的年龄还小三岁。”一大会址副馆长徐根云告诉记者,当时 “一大”代表中不少人和今天毕业旅行的学生年龄相仿,他们有的还在念书,有的领着一个月几块大洋的工资。

    “从个人生活条件上看,年轻的‘一大’代表们大多并非穷困潦倒。 ”徐根云介绍,当时代表都是先进知识分子,他们信仰共产主义,走上革命的道路,不是因为自己处在生活的绝境,而是为了挽救国家和民族危亡,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给20世纪的中国带来第一次历史性巨变,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之路拓宽了视野,为中国的进步潮流开启了闸门。 1919年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并逐渐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1920年夏到1921年春,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等地以及赴日、旅欧留学生中相继成立。一方面,革命的知识分子深入工人群众,参加实际斗争,思想感情发生深刻变化,锻炼成为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另一方面,工人群众觉悟提高,涌现出一批有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建立全国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条件日益成熟,召开全国代表大会的想法也在建党骨干中开始酝酿。

    25岁的张咏来自天津。今天,她与同事们相约来到 “一大”会址,想来看一下党最初的星星之火在何处点亮。走进石库门一楼的 “客堂间”, 在那样一个平常适合五六人坐的小客厅里,一张长条餐桌被改成的会议桌,十几把椅子,十几个杯子,让人回想当年场景:十几个中国近代史上搅动满天风云的人物,挨挨挤挤地靠在一起,酝酿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这一幕场景在教科书上学到过、在电视电影上看到过,可真的身临其境,好像更能感受到当年的紧张气氛和革命者无畏无私的心灵。”张咏的感受再次将历史带到眼前。

    1921年7月, 13位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代表来到上海,秘密准备召开代表大会成立中国共产党,这是一次 “冒险”。 “一大”的召开在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下秘密进行,这座石库门公馆的隔音效果并不好,内心慷慨澎湃的青年,只能压低声音谈论关乎中国存亡命运的大事,不敢高声语。会议进行到7月30日,一名密探意外闯入,巡捕房突袭会场, “一大”只能改变地点,在南湖画舫中继续。

    年轻代表中的大多数人,是站在 “改造中国”的出发点上,为人民为国家甘冒生命之险。 “一大”召开之前,他们都已在探寻救国的道路,同时也在风云变幻、思想碰撞中确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随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顺利召开,从此,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陈列室里,上海旅游专科学校的学生茹茵在五张泛黄的信纸前驻足良久,那是革命者俞秀松写给父亲好友骆致襄的长信,信中表达了自己要更多深入工人,更好地开展革命宣传的心愿。这位来自云南的姑娘今天特意趁实习休假之机,来到 “一大”会址参观。

    纸上的文字将人们的思绪拉回到上世纪20年代:社会动荡,每个有志之士都在探寻,中国未来该走向何方。当时,社会上流行几十个 “主义”,令人眼花缭乱,圣西门、傅立叶的空想社会主义;柯尔、罗素等人的基尔特社会主义;托尔斯泰的泛劳动主义;施蒂纳的无政府个人主义;蒲鲁东的社会无政府主义;巴枯宁的工团主义……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眼光,不约而同聚焦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

    这些青年知识分子有着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较多的理论知识,并且都以能写文章,善于演讲为特长,很适合于革命初期以广造舆论、发动群众为主要工作的特点。年轻、朝气蓬勃,富于革命进取精神和献身精神。毛泽东于1925年写的 《沁园春·长沙》一词,生动地表达了这份激情: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满怀激情投身革命,是工作的原动力,克服艰难险阻,坚持信仰,真正带领中国走向民族独立、繁荣富强,才能让理想的旗帜真正高扬。

    漫步走出 “一大”召开的房间,仿佛从90年前那段峥嵘岁月回到眼前。出口处的长方小桌上,硬皮留言本前,人们排起长队,一支用白色棉线固定的蓝色圆珠笔,在一双双手中传递。数不清,这已是第几本硬皮本,仔细翻阅,第一页从5月18日开始,一个星期不到, 300多页已经写得满满: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不忘当年之简,始成今日伟业。”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字字句句,力透纸背、直抒胸臆。

记者感悟

有激情,还有坚持

    在这一次寻访中,一张张年轻的面庞最让人印象深刻。

    一大会址中,许多年轻人自发前来,他们用自己的理解追寻红色足迹。这不能不让我们想起90年前,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也是一些年轻人,在共产主义信仰的召唤下,以满腔的激情踏上理想之路。

    在复旦大学党史研究专家杨宏雨教授眼中,“青年”是中国近代革命历史上的一大“关键词”。从戊戌维新,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年轻的新一代知识分子登上了历史舞台,用略显稚嫩的肩膀,担当起救国兴亡的重任。

    上世纪初的这一批进步青年,既忧国忧民,又不怨天尤人;既接受中国传统教育,又受到西方各种新思想影响;在这种教育背景、成长环境下,他们以探索精神和充满勇气的担当,积极主动地探寻让中国走出半封建半殖民地格局的道路。

    激情和勇气,是青年的特质;勤奋和好学,是青年的长处。然而,是什么让当年望志路106号石库门里的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归根到底,那是共产主义信仰的力量。

    正是共产主义信仰,让进步青年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计个人得失,甚至不惜牺牲生命。当代青年追寻红色足迹之时,这样的精神力量将引领我们定位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当年进步青年走出石库门,随后为崇高理想不懈坚持奋斗的历程,同样激励当代青年们沿着革命先驱的足迹,继往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