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赣榆邮编:第四批党员干部学习推荐书目评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6:41:34

好书不厌百回读 细品深思得其真

——第四批党员干部学习推荐书目评介

《 人民日报 》( 2011年05月27日   20 版)

  编者按:日前,中宣部理论局、中组部干部教育局向党员干部推荐了第四批学习书目,包括《论党的群众工作——重要论述摘编》、《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山高水长——回忆父亲聂荣臻》、《钱学森故事》、《遵义!遵义!》5种。为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阅读和理解这批图书,我们邀请有关专家学者撰写了评介和阅读体会文章,供大家参考。

          

  开创群众工作新局面的思想指南

  ——读《论党的群众工作——重要论述摘编》

  宇文利

  重视群众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忽视和放松群众工作,这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成功的经验和法宝。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期、改革的攻坚期和矛盾的凸显期,既面临着十分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其中,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善于和精于做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党的群众工作新局面,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新课题,也是摆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为推动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关于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中宣部理论局选编出版了《论党的群众工作——重要论述摘编》(以下简称《摘编》),辑录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关于党的群众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关于群众工作的思想内涵和基本精神,为学习党的群众工作理论和经验提供了重要资料,也为开创群众工作新局面提供了思想指南。

  学习《摘编》的思想精髓和理论精华,需要从整体上把握党的群众工作的总体脉络,理解文字背后的思想,汲取理论内在的力量。通读《摘编》,我们能明显感受到,在党的成长、发展和壮大历程及其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中,始终贯穿着一条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红线,这就是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努力做好群众工作,不断开创群众工作新局面。《摘编》正是通过对党的领导人关于群众工作的重要性、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立场、群众工作任务和方法论述的汇集,勾勒了这条动态发展着的红线,展示了党关于群众工作的宝贵思想财富。

  《摘编》突显了党的群众工作必要性和必然性的统一。中国共产党90年的发展历程表明,党和人民群众之间是鱼水关系、血肉联系。开展群众工作对于党的生存和发展既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必要性与必然性结合在一起、不可分割。《摘编》中所汇集的重要论述,既从必要性上阐释了“从革命战争、执政全国到改革开放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的一切实践和工作的基础都在于人民群众”的事实,也从必然性上证明了“党的一切工作都离不开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党的执政之基和力量源泉”的规律。

  《摘编》体现了党的群众工作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结合。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做好群众工作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在群众工作中始终坚持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摘编》关于群众工作重要性、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立场、主要任务和提高工作本领的内容,是党对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历史地位理论的具体运用和科学发展,充满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智慧。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是我们继续做好群众工作的思想前提和根本保证。

  《摘编》反映了党的群众工作真理性和价值性的一致。党的群众工作是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人民群众的信赖、支持和拥护始终是我们党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动力之源,这是一条不可易移的真理。党在群众工作中总结经验、发现规律,也是探寻真理性的表现。党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置于一切工作的首位,坚持服务人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党的群众工作的最高价值。《摘编》中关于群众工作的论述,揭示了党做群众工作时尊重真理和实现价值的统一,表明了党的群众工作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总之,学习《摘编》,有助于我们重温党的群众工作的历史,认清党的群众工作的经验和规律,也警醒我们正视群众工作所面临的新任务和新挑战,获得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的思想启迪和理论智慧,为开创群众工作新局面做好思想、理论和方法上的准备。

  (作者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所长)  

        

  非凡历程  资政明镜

  ——读《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

  李君如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90年的光辉历程。90年在我国五千年文明史上不过弹指一挥间,但我们党却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开启和引领了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历史大变革和社会大进步。新近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记述了中国共产党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29年的历史,反映了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开展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平凡历程,是一部正确总结历史经验的权威性党史著作。胡锦涛总书记说过:“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书。”本书作为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党史的基本教材,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的,就是一面资政明镜。

  我们党是一个执政60多年的大党,党既承担着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的历史重任,也面临着因脱离群众而犯错误、为权力侵蚀而腐败等各种风险与考验。本书对于执政党来说,可资学习、思考和借鉴的思想财富实在太丰富了。以党的这段历史为明镜鉴戒广大党员干部,可以更好地帮助大家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更好地提高执政能力、完成执政使命。

  通读这部党史,我们可以深切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执政是为了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是人民自己的政权,从而更加坚定我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本书全面回顾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建立、巩固和发展过程。中国共产党并不因掌握枪杆子并得到人民群众拥护而独掌政权,而是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一起,通过民主形式选举产生人民自己的权力机构。党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捍卫人民的基本权利。党除了国家、民族和人民利益外,没有自己的私利。无论世情、国情发生怎样的变化,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都不会改变,也不能改变。

  通读这部党史,我们可以深切体会到,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从而更好地坚持我们的执政方向。本书系统地回顾了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全过程。如果结合学习《毛泽东传》(1949—1976)第七、八章,我们可以看到,在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提前完成,大规模经济建设即将开始之际,我们党决定提前向社会主义过渡,是由各方面条件决定的,作出这个决策经过了慎重考虑和反复酝酿,具有历史必然性,体现了人民意愿。毛泽东同志很早就意识到,建设社会主义必须适合中国的国情。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党在认识与实践上还有个深化过程。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中,我们党有许多成功经验,也犯了许多错误,无论经验还是教训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如果把这29年历史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探索联系起来考察,我们深深感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艰难曲折,必须倍加珍惜自己的探索,既不要用今天的成功去苛求前人,也不能因为今天面临的问题而动摇或改变我们选择的正确道路。

  通读这部党史,我们可以深切体会到,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按规律办事,从而更自觉地完成我们的执政使命。本书在阐述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历史时,告诉了我们两个重要的道理:一是以阶级斗争为纲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发展生产力才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二是发展生产力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按经济规律办事,而不能急于求成。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什么时候我们坚持真理,按客观规律办事,我们的事业就顺利发展;反之,就会遭受重大挫折。这对于我们今天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读这部党史,我们可以深切体会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完善我们的执政方式。本书用9章的篇幅,描述了“文化大革命”的内乱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用事实说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这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告诉我们,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使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科学化、制度化。这对于我们今天处理复杂的社会矛盾,完善党的执政方式,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这部著作近99万字,只要我们认真把它读完,一定会大有收获,能够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提高对执政规律的认识,认清肩负的崇高职责,履行好历史赋予的执政使命,谱写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篇章。

  (作者系中央党校原副校长)  

        

  为民族的强盛而孜孜以求

  ——读《山高水长——回忆父亲聂荣臻》

  陶  纯

  浸透聂力将军心血的《山高水长——回忆父亲聂荣臻》(以下简称《山高水长》)出版四年多来,已几次再版,印数达10万册以上,被海内外许多报刊介绍、转载、连载,获得了包括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在内的多项奖励。作为一部回忆录性质的纪实文学作品,在众多回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同类作品中,这部书情理交融、文史并茂,具有独特的超越意义,无论是领导、专家,还是普通读者,均给予较高评价。这是难能可贵的,也是过去比较少见的。

  《山高水长》一书,以作者的亲身经历、生活积累、独特视角,形象地再现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特别是“两弹一星”事业的光辉历程,充分展示了聂荣臻元帅作为开国元勋、科技主帅的品格风范。战争时期的苦难与凯歌、和平年代的艰辛与辉煌,老一辈革命家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博大胸怀,科技人员奋勇攻关的丰采神韵,部队官兵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都在该书中得到了生动展现。特别是在对历史事实的描述中,融入了作者对重大事件和人物命运的分析与思考,在表现我党我军优良传统的同时,深刻揭示了“两弹一星”研制的成功经验和伟大精神,浓重的感情色彩中闪耀着深邃的思想光芒。本书的思想性、艺术性、真实性、可读性都很强,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是一本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可以使我们对新中国的创建、新中国科技事业特别是国防科技事业的历史有更加清楚的了解,对年轻一代有很好的启迪和教育意义。

  书中字里行间贯穿着一条主线——聂帅为科技强国而殚精竭虑,为民族强盛而孜孜以求。作者满怀深情地写道:“父亲一生做了两件事情,一是为新中国的创建贡献了前半生,二是为新中国的建设,为我国科学技术、特别是国防科学技术的发展贡献了后半生。”聂帅自己曾讲:“热爱科学技术,希望以此来改变我国的贫穷落后面貌,是我青年时期的夙愿。经过革命战争,人民掌握了全国政权,正是实现这种夙愿的好时机。我决心把自己的后半生贡献给我国的科学事业。”他还说:“前进,并且要赶上和超过我们的对手,这就是中国人民的唯一出路,否则我们将永远被人欺负。我当时是怀着这样一种紧迫感,决心抓好这项工作的。”在毛主席、周总理等领导下,聂帅以极大的热忱,坚忍不拔的精神,为振兴国防科技事业呕心沥血,做了艰苦卓绝的开拓性、奠基性工作。上世纪60年代初,在国家经济遭受严重困难,苏联撤走专家、停止一切技术援助的情况下,他力主自力更生,继续研制“两弹”。他诤诤有言:搞不出“两弹”,我死不瞑目!他坚决贯彻中央的决策,本着全国一盘棋的思路,采取突出重点,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组织全国大协作,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创造性,猛攻各项技术难关等措施,仅用五六年时间,就研制出了多种导弹和原子弹、氢弹,并为洲际导弹、人造卫星、核潜艇等的研制成功奠定了基础。这些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有力地保障了国家安全,而且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看完全书,一个忧国忧民、勇挑重担、开拓进取、自强不息、功勋卓著的共和国元帅的形象,跃然纸上,感人至深。

  “两弹一星”是新中国取得的标志性伟大成就,也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个勇攀科技高峰的空前壮举。通过该书的描述,我们不难发现,“两弹一星”本身就是最大的科技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科技发展是强国之本。在新的历史时期,只要我们始终发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就一定能创造出让中华民族更加自豪的辉煌业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作者为解放军总装备部专业作家)

          

  从故事中读巨擘精神

  ——读《钱学森故事》

  公方彬

  一位思想家说过,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有了英雄不珍惜更可悲。何谓珍惜英雄?我认为,珍惜英雄核心在于将其精神传播于社会。然而,精神怎样传播更有效,却是一个问题。现在许多英雄尤其是与国家和民族强盛相联系的英雄,出现于大众视野和精神生活中时,多化作抽象的概念和符号,给人以距离感,甚至遥不可及,由此弱化了英雄的感染力和感召力。所以,让英雄变得鲜活生动,使其精神不仅存在于我们的理性世界,同时存在于我们的感性世界,不仅存在于我们的脑海里,同时进入我们的生活中,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由涂元季、刘莹撰写的《钱学森故事》(以下简称《故事》),生动记述了钱学森这位科学巨擘的精彩人生,它把钱学森化作质感英雄,让更多追求高尚的人从中获得精神营养。从这个意义上讲,《故事》不仅在为英雄立传,更是在为民族铸魂。

  从《故事》中读出爱国主义者的高尚情操与精神高地。钱学森是海外学子报效祖国的典范。在他作出回国决定之时,包括美国政府官员都不敢相信,一个事业如日中天、极有发展前途的科学家,会选择回到既无先进科研装备和雄厚科研资金支持,也无丰厚物质待遇的中国。正是这种令常人难以想象的事情,展示出一位爱国主义者的精神境界。诚然,钱学森所处的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是一个高度张扬精神且易于得到印证的时代。相对而言,今天我们已不再拥有像以往那样的磨砺意志、彰显精神的环境条件。但可以肯定,作为爱国主义典范的钱学森,其行为虽然不能完全复制,其精神却因化作一个民族的精神高地,成为一种象征,值得永远学习。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充分证明,一个国家能否崛起,一个民族是否赢得尊重,很重要的是赖于民族精神力的提升,赖于整个民族形成强大的内聚力。这也是弘扬钱学森爱国精神的时代意义和价值所在。

  从《故事》中读出科学家的创造与担当。一个国家和民族真正实现崛起,必须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必须立身于人类文明的制高点起引领作用。这就意味着,在中国崛起于世界的今天,弘扬钱学森的科学创造精神很重要,深入思考和揭示其科学创造的动因也很重要。发生在钱学森身上的一个个故事充分说明,钱学森之所以成为钱学森,之所以对中国科技事业作出卓越贡献,其动力之源不仅在于对科学的崇尚与追求,也在于造福国家和民族的使命与责任。钱学森一生都在关注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思考支撑中华民族强盛的宏大命题,包括年迈之时仍然关注和强调发展生物工程,强调西部治沙诸如此类的命题。甚至到了晚年,他还提出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这是一种责任与担当精神,如果社会大众更多地拥有了这种精神,中华民族就一定会阔步走向复兴、走向辉煌。

  从《故事》中读出人生追求和价值实现的可资仿效的途径。钱学森以自己的人生实践,深刻揭示出人生真谛和价值实现途径。现在许多人都在自觉不自觉思考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比如,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才更有意义和价值?由于命题的终极性,也由于价值观的多元,我们很难把这个问题想得透彻。钱学森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实现启示我们,虽然大多数人不能完全做到忘我,但可以适度超越自我。人不可能脱离物质世界而生活于纯粹的精神世界,但也决不应把自己物化到惟感官享受,否则将因精神失去归宿而收获痛苦。一个人只有找到物质和精神的平衡点,才能处理好自我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才有可能被社会所认同和接受,生活才会充满情趣、洒满阳光。换言之,如果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只能因无休止的冲撞而导致与痛苦相伴。所以,当我们真正读懂钱学森的人生观价值观之时,也就找到了成就人生的途径。我们学习英雄虽然不能复制英雄,但至少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庸俗,避免沉溺于物欲中失去方向感。这也是我们读钱学森故事,学习钱学森精神的又一意义和价值所在。

  (作者系国防大学教授)  

               

  开拓党史宣传新领域

  ——读《遵义!遵义!》

  翟清华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作家阎欣宁的新作《遵义!遵义!》。这是国内第一部全景性反映遵义会议和长征初期战争历史画卷的长篇历史小说,体现了党史题材创作的新成果,歌颂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历史功绩,是一部催人奋进、有利于人们坚定理想信念的优秀文学作品。主要特点有四:

  第一,选题立意高。遵义会议是党在长征时期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的统治,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作者以历史为舞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通过对遵义会议前后党和红军长征行动的总体把握,以具体事件为背景,以各类人物活动为载体,勾勒出一幕幕波澜壮阔的立体画面,热情讴歌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讴歌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唱响了主旋律,极大地弘扬了优秀革命传统。

  第二,创作方法新。作者把历史事实和文学想象有机结合,以大的历史事件为背景,以大人物为历史纵线、实线,即党的高层领导者灵魂式的展示;小人物为生活横线、虚线,即红军基层指战员肌理式的写实,勾勒出一群文学人物形象,他们一道成为红色信念的实践者,共同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红色大歌。作者用大量文献资料有机地整合了这段历史的每个侧面,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的合理想象,构建情节发展脉络,将历史事件具体化、形象化,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增加了作品的厚重感、真实性和感染力。同时,作品以人物带历史,以历史来突出人物的创作手法,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很好地表现了主题思想。

  第三,描写内容实。一是深入挖掘了作为全书核心内容的遵义会议,同时对湘江战役、通道会议、黎平会议、抢渡乌江、四渡赤水、扎西会议、会理会议等重要事件均有比较到位的描写,从中着力突出了党的领导、军队建设、战略策略等重要内容。二是多层面、多角度地揭示了各种矛盾。遵义会议这一段时期,是党和红军的重大转折点,也是各种矛盾冲突最为交织、最为激烈的一个时期。作品以纪实的手法,艺术地再现了这些矛盾冲突和解决过程,演绎了党和红军所经历的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斗争场面。三是作者以娴熟的笔触,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红军在遵义会议后声东击西、避实击虚、集中兵力打歼灭战、在运动中歼敌、迂回穿插于国民党重兵集团中间的战争场面,将红军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内容具体化、细节化,增加了作品的生动性。

  第四,刻画人物准。一是以重要历史事件为背景,深入刻画了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博古、林彪、彭德怀等党和红军领导人形象,也描写了一批普通红军官兵和群众的生动形象,还艺术塑造了俘虏军官犹士彬等人物形象,人物刻画符合人物的身份和特点。二是以人物活动为传媒,力求把他们的工作生活具体化,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历史情景,准确地表达了他们的思想波动和情感历程,诠释了深厚的战友情、同志情、母子情等多种情感。三是作者对人物刻画在神似的基础上着力于精神的挖掘。在作者笔下的红军官兵,无论官职大小、年龄长幼、体质强弱,他们的举手投足、言谈话语之间,都浓缩着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焕发着不怕牺牲、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表现着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真挚情感。人们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中国光明的未来。

  胡锦涛总书记告诫全党:“我们要更加注重用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来教育干部和人民”,“只有铭记历史,特别是铭记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革命史,才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希望有更多像《遵义!遵义!》这样的好作品涌现出来,为党服务,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作者系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