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洋地产官网:宋朝的美丽与忧伤 / 犹想宋人 / 第14页-[天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9 20:04:13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是中国历史上的唯一。
  没有人能比得上辛弃疾。
  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宋室南迁,辛弃疾的出生地成为金朝的统治区,这影响了辛弃疾的一生。
  他的祖父辛赞受家族拖累,未能脱身南渡,不得已仕金,官至朝散大夫。但他时时眷念故国,常常带领儿孙登高远望,指画江山,期盼拔剑而起,共雪不共戴天之仇。
  祖父对辛弃疾寄予厚望,曾两次让他到金都燕京参加进士科考试,借机观察金国形势,图谋恢复。
  金军兴兵南下,时年二十二岁的辛弃疾,毅然聚众两千,奋起抗金。后来,加入耿京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任掌书记,负责起草书檄文告,掌管义军大印。
  辛弃疾力劝耿京决策南向,接受南宋朝廷的领导。
  辛弃疾受耿京命奉表南归,得到宋高宗的接见。高宗任命耿京为天平军节度使,辛弃疾为右承务郎、天平军掌书记,回山东传达朝廷旨意。
  就在这时,义军内部发生哗变,受金朝利诱的张安国、邵进等人密谋杀害了耿京,投降金国。
  血气方刚的辛弃疾单枪匹马入虎穴,五十人驰赴金营。
  叛贼正与金将酣饮,辛弃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其抓获。
  在五万金兵的重围中,辛弃疾急驰而归,献俘行在。张安国在临安被斩首示众。
  这一机智果敢之举,在南宋朝野引起巨大震动。洪迈有云:“壮声英慨,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
  尽管如此,作为“归正人”的辛弃疾,不可能得到朝廷的真正欣赏和完全信任,他被安排担任江阴军签判。
  辛弃疾的才华和抱负无法施展和实现。
  孝宗即位后,主战派得势,却以“隆兴和议”作终。
  主和派又占了上风,但二十六岁的辛弃疾不为所动,主战策略频报。
  他向宋孝宗上了《美芹十论》,也被称作《御戎十论》,全面客观地分析了宋金双方的形势,提出了周密详尽的恢复大计和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
  他向右丞相虞允文上了《九议》,再次陈述抗金方略。
  这一切却似泥牛入海。
  辛弃疾成长为封疆大吏。频繁的调动和不断的升迁,并没有使他感到舒心与满足,他日夜渴望的是驰骋沙场,弯弓杀敌,收复失地。
  这一切却都成为泡影。
  他的大刀阔斧的整顿和创设飞虎军的重措,妨碍了权贵们的利益,以“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的罪名被弹劾,罢去所有职务。
  一名不可多得的勇将成为宫观闲差。
  江西上饶的城郊带湖成了他的闲居之地,以稼名轩,自号“稼轩居士”。
  十年一晃而过。他与郑汝谐、杨民瞻、陈亮、韩元吉交往过密,慷慨激昂,极论世事,长歌相答,情意深长。
  他与朱熹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庆元党禁之时,不顾禁令,常常到武夷山看望先生。朱熹病死后,他写词悼念,亲携祭文前往吊祭。
  辛弃疾一度又当了大官,任上又罢,罢了又任,接连不断的打击使他心力交瘁。
  韩节夫对金用兵时,急调辛弃疾,但他已病卧在床,不久便与世长辞。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无奈命运多舛,备受排挤,雄心虽在,壮志难酬。
  
  令人万分感动的是,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当他失去手中曾握的杀敌的钢刀和利剑时,他将唯一可握的羊毫软笔当作刀枪,以血作墨,龙飞凤舞,挥洒自如。
  远离沙场,战袍已干,杀敌只能呐喊,驰骋只是梦中。
  不能握在手中和藏在心里的,只得寄寓词作。
  胸怀中蕴藏的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凝结成这首著名的《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边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金戈之声,可与岳飞的《满江红》媲美。
  无计问苍天,苍天却不语,有了这使人热泪横流的《水龙吟》: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危楼可望长安,栏杆拍遍无应。
  不除心病、誓难安生的他,《菩萨蛮》长留心间: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清江悠悠,青山苍苍。
  谁人心中都有愁,辛子之愁铸成两首《丑奴儿》:
  近来愁似天来大,谁解相怜?谁解相怜?又把愁来做个天。 都将今古无穷事,放在愁边。放在愁边,却自移家向酒泉。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微词言大义,无声听惊雷。
  谁人心中都有苦,辛子之苦独自诉:
  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取。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
   (《永遇乐》)
  国与家,如何分得轻重?
  谁人都有失意时,辛子失意人断肠: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媚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摸鱼儿》)
  孝宗却对这首词很有微词。
  辛弃疾在词中自我解嘲:“君恩重,且教种芙蓉!”这是学宋仁宗说柳永:“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柳永顺水推舟,唱出了词坛上的美名。
  辛弃疾痴心不改,也唱出了万代的英名。
  梁启超评说:“回肠荡气,至于此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谁人都有赋闲时,辛子赋闲寂寞幽:
  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先生杖履无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 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废沼荒丘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人世几欢哀?东岸绿荫少,杨柳更须栽。
   (《水调歌头》)
  
  柳永有首写景与抒情俱佳的《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隅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苏东坡叹服说:“唐人佳处,不过如此。”
  早生几年的柳永,却将晚生的陆游和辛弃疾的遭遇写了个透彻。
  噫!潇潇暮雨洒江天,无语东流长江水。
  …………本文由贴库网(www.tieku.org)自动同步脱水整理,访问地址:http://www.tieku.org/12416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