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巨龙骨:秋 游 龙 胜 坳 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15:25:49

秋 游 龙 胜 坳 背

 

一、那梦

 

是今年八月初的事了,按老历已经立秋了。想象中,广西龙胜大山里的秋天,该是天高气爽,满山枫树叶红了,龙脊梯田里该是金色稻浪此起彼伏,秋风飒飒,北雁南飞,山间小涧上不时走过三五成群,衣着艳丽身着背篓的少数民族姑娘。吊脚楼上飘渺着炊烟,几颗芭蕉树,金钩垂悬,山道边香了野菊花,醉了老村翁,还有不时传来的鸡犬叫声,那真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不信?小凤、丫头他们两年前的这时侯在那里照了好多相片,甚至还放大几十倍。压在桌板底下,全给我看见了,所以,我早就想到龙胜玩啦。这次,我们单位的朋友们约好了,非在那里住一晚不可。

可是,那天早上,老天不帮我们,竟然下起了雨。我们几个姑娘叽叽喳喳缩在面包车里面,任它外面下刀子还是下炸弹。就是燕子最不争气,平均不到一个钟头就要“唱一次歌”。哈哈,是解小溲啦!我们个个笑她肾亏。车子每停一次,她那笨重的身躯就要在车门蠕动一个来回,她的老相好文文看她的样子,总是要伤心地快掉下眼泪来。过了龙胜县城再往前就是瓢里水库,司机别有用心地告诉我们,年初就有一辆车掉到水库里,死了好多人,惊动了中南海。他说得绘声绘色,吓得我们气都喘不过来。过了水库大家的心还都是悬着,又看见好几处山体滑坡,硕大的石头嗤牙咧嘴地横在马路上,我们的车却像只可怜的小虫颤颤抖地从石头边饶过。如果一不注意,山上的大石头随时随地都可能砸下来,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后怕。

可能是人们在实现一个好梦前,总要经历一番什么艰险吧?

 

二、那山

 

啊?原来这里和我想象的一点不同,哪里有点秋天的气氛,分明是个春天嘛!

我们停车的地方是在大山的山腰中,一条不到两米宽的小路从寨子口的门楼沿伸下去。左手边是一片绿绿的柑桔树林,右边是山坳坳,连接着远处的青山。看见山上有层层的梯田和长着郁郁葱葱的杉树等植被。烟雨中,云雾在山间漫步。山的连接处淌出了一条清清的河流,河水清澈见底,岸边有婆裟的竹丛。

我们到了山寨,那是错落有致的吊脚楼。据说,这是侗家的民居特点,通常有三层,最下面是饲养牲畜的地方,中间的是人居住的地方,最上面是贮存粮食和家财的地方。一座吊脚楼的大小不亚于城里的豪华别墅,而且是纯粹的木材搭建,不上一丝粉,不涂一缕漆。房子冬暖夏凉、通风干燥,真叫我们城里人羡慕不已。

楼的周围种满了果树和花卉,树上的柚子和山鸡一样栖歇的那样悠闲。竹笋探出滑稽的小脑袋,好奇地看着我们这些山外来的物种。村民放养的雄鸡还来不及朗读他的欢迎词,就从河边草地里跑出一大群嘎嘎叫的水鸭子,可能是在向我们讲述山里发生过的所有事情。

拜托,我们听不懂,也听不完鸭子对我们说的故事,跟着村民我们来到他的家。

三、那人

这是一个壮、汉、侗、瑶多民族居住的村寨,房东是个壮族人。村里人姓名都很奇怪,有的姓甚,有的姓结。真不知道百家姓里面还有这些姓。村民非常勤劳,田垄里没有一块闲田荒地,住处清洁整齐,虽然人畜共居,却闻不出异味,连蚊蝇都少见到。难怪,这里成为区、市能源环保示范村,家家都用着沼气。生活上几乎和城里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家家都有电灯、电话、电视机、VCD;吃的是自己养的鸡、鸭,自己磨的豆腐,自己种的粮食和蔬菜、自己酿的米酒。用的是山中纯净的空气和水,观赏的是自己房前屋后的玫瑰、雏菊。

放下行囊,房东就端出喷喷香的打油茶。油茶可是山里少数民族每天必须饮用的食物,他们说,可以抵御山里的湿气、寒气,还有开胃爽神的作用呢!材料主要是山里的新鲜茶叶、花生、米果、葱姜等等。用山泉水烧开后一冲,味道和什么地方的油茶味道都不一样。

油茶过后,房东大嫂摆出了她上好的菜肴。

山泉鸡,香中带甜,而且只要吃上一口,再吃任何菜肴,口中的鸡肉香味 始终散不掉,所以村里人说,这是叫一口香到底。

十冬腊味,皮脆肉滑,一点都没有肥肉的油腻感。据说,这种腊肉要腌十个冬天。

芋叶鸭,是用上好的芋头叶焖的鸭子。味道香,鸭肉滑。听说,这里的壮家小子娶妻后第一次到岳母娘家,一定要吃这道菜。有恩爱长久的吉祥意义。

最抢手的是薯叶油菜,用最鲜嫩的红薯藤尖尖炒的,油是山里人手工榨制的茶油。吃起来脆嫩爽口。上来不到两分钟就被大家一抢而空。男生们端着盘子问房东大嫂“行行好,再来一盘。大嫂。”笑得我们女生死去活来。

还有他们酿制的米酒,竟然喝倒了几个自称千杯不醉的喝酒高手。他们斟酒实在太厉害,竟然用特大的水壶来斟。山里的民族同胞真的太好客啦。你看,在他们寨子口就用木牌写着:“请不要乱扔垃圾,违者罚喝米酒三大碗!”

酒一喝多,男生们就壮起賊胆大喊大叫要约女生下河裸泳……

 

四、那水

其实他们都是银样蜡枪头,哪敢去裸泳!就是给他们穿着衣服裤子下河他们也不敢。因为那里的水真的很凉,而且又下着雨。听村民说,天气越热水越凉。

这里的水不仅很凉,而且很奇怪。你都不知道它从哪里钻出来的。当地有个俗话说,梯田有多高,水源就多高。果然,这里有近百米高的梯田,却看不见有抽水的机械和管道。我们从村口近来的小道旁,就有一条五寸宽的小溪,村民叫它迎宾泉。它沿着小道流淌,流速不紧不慢,好像陪着客人进村,又好像是个好客的导游,向客人一会介绍这,一会介绍那儿,一直把你送到吊脚楼下。

村中还有一个泉眼,呼呼地向外涌出白花花的泉水。它沿着小沟送到家家户户地头田间。壮族老伯说,它是歌仙泉,一天会唱三部曲:

白天唱的是欢快的曲子,难怪这里的人那样勤快,老人那样长寿;

黄昏后唱的是轻松浪漫的曲子,它们好让人们解除一天劳作的疲乏,享受大自然的柔美,唤起姑娘小伙的思恋相约的欲望;到夜里,它唱的是轻轻的摇篮曲,让孩子们在梦乡里发出甜甜稚稚的笑声。

五、那石头

 

要想从这里带走什么留念,最好的是河滩里的石头。

从地理角度来看,这里的河流应该是从云南、贵州那边流过来的。你看那石头个个是圆溜溜的,有青色、白色、褚红色,还有比炭还黑的。不论是长形还是椭圆形或者扁的像块瓦片,都像是经过万水千山遥远路途的磨砺,没有什么棱角了。更看不到尖锐和犀利。

我们走过河上的一条吊桥,来到河滩另一边,天还下着细细的雨。撑着伞捡石头你没有经历过吧?捡石头也有个三部曲:

第一部叫捡石头咏叹调。

一看过去,宽宽的河滩上,有着数不尽的石头、数不尽的颜色、数不尽的神奇。有的含羞藏在草丛里;有的大大咧咧地敞胸露怀、放荡形骸;有的骚首弄姿,无限伊妖。还有的竟毫不害臊地浸浴在水里,什么都让人看见啦。这番场景,你不唱咏叹调那才怪呢!

第二部叫奇石幻想曲。

每捡到一个石头,你一句我一句的“欣赏”,不是你想象的那样,我们不会说它像月亮像星星,像美女、像可爱的小动物,那老早就过时了,太老土啦。比如难看的小椭圆石头我们叫小娥的童年,肥肥圆圆的叫文文的老相好、有花斑的叫艾滋病专家、黑粗粗的叫非洲情人、还有叫一指老太的,麻花辫子的,对了,最新潮的叫F4,是小娥捡到的。最勤勤恳恳的是沈姐,她只顾埋头捡石头,都捡了两大袋了(就她带了塑料袋)。却一个名字都起不出来,开始时拿了一块三不像石头,她起名叫大石头。天啊,难怪她小孩的名字那样难听。

第三部就叫搬运号子。

大家捡了那样多的石头,当然要很辛苦地带走它。我数了一下,我总共捡了五块石头,有的捡了三块,有的捡了六块。大家就捡这点石头已经累的不行,拿都拿不动耶,七嘴八舌叫苦连天。而沈姐捡的石头数量对我们来说真是天文数字。她整整三袋!雇了一个可怜的男生帮她一直扛到寨子里面(不付钱的哦,她可没有付钱的习惯)。于是大家给那个男生出馊点子,要他把袋子弄个洞,一路走一路掉。

回到吊脚楼,大家急不可耐地摊开自己的收藏。男生们好奇地围过来,他们的评价角度真是奇怪。他们说,圆圆润润的像我和我的性格;那细细扁扁的像小文;那个色彩斑斓的像花妖;那个左一个洞,右一个洞的像KK;那个没有曲线的像燕子;那个什么都不像的像沈姐。起初我还真的以为是男生拿我们调侃,但细细一想,还蛮有道理,蛮像的呢!

我恍然大悟,我们哪里是在找石头?分明是是在找自己嘛!而且越是走近大自然,越是容易找到自己。

离开坳背寨是在第二天早上,尝过迷人的油茶、豆腐脑、乡间小吃,我们乘车走了。一路上,那梦、那山、那人、那水、那石头还不断展现在心中,还会傻傻地自己笑出来。

2002年8月30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