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组词多音字:背 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7 02:45:26

背  景

伊莲·修拉·卡马克

在21世纪帷幕开启之际,世界许多国家的政府正忙于官僚体制改革。这些国家历史背景不同,各有其独特的选举制度,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但是它们所秉承的改革观念和战略却惊人地相似。它们的改革观念大多来自被称为“新公共管理”或“政府再造”的改革运动,它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英国和新西兰,逐渐扩展到其他国家。1993年,美国也卷入这场改革运动中。本文对世界上的123个国家进行考察,对它们的改革努力进行剖析。笔者还试图解释为什么当前的政府管理改革出现趋同,这些改革努力如何与全球化相关联。

在开始分析之前,我们必须澄清的是,改革话语的相似是否导致国家政府的真正相近,尚有待观察。即使对一个国家而言,区分政治话语与政府的实际运作就非常困难,更不消说对这么多国家和文化进行区分了,我们所做的工作不过是一个开始而已。1因此,本文的目标是非常审慎的:探究这么多国家改革政府的原因;找出这些改革的共同之处。笔者对123个国家进行考察,研究与国家实际运作和公共管理传统相关的政府改革运动,总结对各国进行考察的结果,并对各国出现异同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许多研究政府改革的学者将这场“新公共管理”改革运动的发起归功于玛格丽特·撒切尔。她进行竞选活动,使得曾经神圣不可侵犯的文官制度成为政治辩论的主题之一,并于1979年成功地登上首相宝座。1980年,罗纳德·里根当选为美国总统;1994年,布莱恩·马尔罗尼当选为加拿大总理——他们与撒切尔夫人一样,也发起了严厉批评官僚政治的运动。文官制度原本被视为中立的,现在却被看做政治问题。许多文官原本认为自己是社会秩序的管理者,与政治无关,他们因此受到的震撼之大可想而知。政府管理成为政治性问题本身就意味着,至少在这些国家里,改革的结果有可能是非增长性的。

(有必要指出的是,英美两国改革运动的思想根源在于“撒切尔—里根革命”。这些运动被中间偏左的党派——如美国新民主党、英国的新工党所接受和修改。与这些国家的公共管理改革运动相比,荷兰、瑞典等其他国家的公共管理改革显然没有类似的思想基础,但更切合实际。)

最近的全球政府改革运动有两个各具特色的阶段。第一阶段的改革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各国政府最为关注的是经济全球化和将原国家所有的工业私有化。新西兰前财政部长格雷厄姆·斯科特认为,在这个改革阶段,政府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使政府退出航空、

电信等商业领域。其间,美国未有任何参与。1999年1月,斯科特在华盛顿举行的“政府

再造全球论坛”上指出:“尽管其他国家已经着手进行改革,美国并未真正试图解决这个问题。”里根与撒切尔一样呼吁反对官僚主义,但他从未像撒切尔或其他国家的领导人那样将私有化作为追求的目标,因此美国的私有化进展甚微。概言之,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所有国家都在向自由市场经济转型,这是第一阶段政府改革的重点,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加速了这一进程。

第二阶段的政府改革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它不再那么关注私有化问题,而是集中于政府核心管理职能的改革。在这十年期间,国家试图削减政府官僚的数量,同样使政府更有效率,更现代化,更能满足人民的需要。而且,美国总统克林顿承诺“再造”政府,将自己的权力、威望与政府改革运动连接在一起。自此,各式各样的政府改革战略应运而生,政府改革从一个国家扩展到另一个国家,甚至基本术语也没有任何变更。在一本关于欧洲公共部门管理的著作中,编者在导论中写道:“我们从某些报告中发现,美国的话语甚至并没有翻译成当地语言。”2

唐·凯特尔将这两个阶段的全球改革运动定义为“威斯特敏斯特改革”和“美国式的再创新”。他指出,威斯特敏斯特改革即“新西兰和英国政府筚路蓝缕式的努力”;而“美国式的再创新在增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影响范围上也超过了威斯特敏斯特式的改革”。3在本文关于世界各国的考察中,我们对两种改革方式都进行了考察和计量分析。实际上,许多国家进行的改革是英美两种改革方式的混合。例如,威斯特敏斯特改革为提高服务质量通过了《公民宪章》;美洲国家则通过了《顾客服务法案》。有的国家使用了《顾客宪章》(Customer Servive)的说法。在分析改革的共同点之前,让我们首先了解各国进行政府改革的共同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