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头层牛皮沙发:佛陀和诸大弟子舍利 大德法师舍利专集2010年4月3日 [图片] [视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3:56:18

  有缘瞻仰 请端坐恭敬 得福无量 ­
­
­
',1)">­
佛陀和阿罗汉的舍利(照片资料)














 
燃灯古佛的舍利  定光佛真身的十四颗舍利   朝阳市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定光佛舍利是二○○四年十月在朝阳市双塔街地下管廊施工中发现的,辽宁省文化考古研究所和朝阳市博物馆对这一重大发现进行清理发掘。经发掘,发现彩绘舍利石函、佛骨舍利、「佛舍利铭记」志石、玻璃舍利瓶、鎏金银棺、鎏金银菩提树、鎏金众僧像和浮雕佛像白瓷钵等稀世珍宝。 工作人员说,「佛舍利铭记」志石记载,石函内有十八颗定光佛舍利,他们已从地下清理出十四颗,其余四颗正进行清理中。 朝阳考古队队长韩国祥说,这次定光佛舍利的发现,是继朝阳市北塔释迦牟尼真身舍利后的又一重大发现,再次证明自三燕时期,朝阳作为我国东北地区佛教文化中心的历史地位。 据了解,目前,国内已发现供奉定光佛舍利的地方有两处,一处是江苏省镇江市甘露寺铁塔,另一处是在山东省惠民县归化镇出土一件定光佛的舍利石棺,在棺盖上刻着“沧州乐陵县归化镇罗汉院葬定光佛舍利记”。

辟支佛舍利 Arahant Bi Zhi Fo Shrine
佛陀最初之弟子一千两百五十五位另外还有很多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等,而其中之十位最具代表性一般信众常以佛陀-十大弟子称谓。
根据Mayingyan Relicsand Ven.Kondanna(介绍佛陀舍利子与十大弟子舍利子的书)所述:    佛陀十大弟子舍利子其来源就有如佛陀舍利子一样,当神圣佛陀十大弟子神圣身躯火葬后,肉体与血的部份化成灰烬但是骨头部份则遗留下来舍利子,关于其颜色与形状在Pitaka经典中并无记载。    据说佛陀的十大弟子在生前即作了一个关于他们死后要不要遗留下来舍利子的决定,如果死后要留下舍利子就会照他们之愿望而遗留下来舍利子,不要者也将如他们所愿而完全没有遗留下来舍利子而化为灰烬。佛陀之十大弟子据记载并非每一位皆有遗留下来舍利子,在众多佛陀弟子中以Ananda(阿难陀)为例,根据KhaggavisanaSuta之评论记载,据说阿难陀之骨舍利子于阿难陀涅盘时其火化后其神韵殊圣双足盘座而显于天际,分化为二置于虔诚佛教信众两旁,然而VenDabba(梵波堤)也如阿难陀一样的涅盘方式但就是没有遗留下来舍利子,毫无疑问的如VenBakula(薄拘罗)/Apadana....等皆如是一般而遗留下来众所认证之阿罗汉舍利子。
须菩提-解空第一    须菩提为梵语 Subhuti 的音译,意为“善见”“空生”等含义。他出生于王舍城婆罗门家庭,自幼聪明过人,但性情倔强好嗔。据说他是由山神引导而皈依佛陀的。须菩提也有自己的特长,他“善解空义,志在空寂”,在佛弟子中号称“解空第一”。他常把“空理”贯穿于自己的一切言谈举止中。一次,他在罗阅城耆崛中缝补衣服,佛陀突然来到该城,当地百姓纷纷前去迎接、礼拜。他本来也想前去迎佛,但就在他将要动身的一霎那,骤然一念思及“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空理,不应以色身去看待佛陀,真正的礼佛是要明了诸法性空的谛理,而没有前去迎接。他的这一作法后来得到佛陀的高度赞许,佛陀称他是“第一个迎接佛陀的人”。由于须菩提善解空义,他对一切事物都能不起执着,不起诤讼,胸襟宽广,豁达自在,佛陀因此称扬他已证得无诤三昧,是人中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

目犍连-神通第一    目犍连是梵语 Mahomaudgalyona 的音译,又称“摩诃目犍连”“大目犍连”“目连”等名。他出家前与舍利弗同学婆罗门教,交往甚密,后遇马胜比丘而一同皈依佛陀。目犍连出家后,刻苦修行,修得非凡的神通本领。他曾以神通力量识破了莲花色女的诱惑,得到了佛陀的极大嘉许。他也因此在佛弟子中得到“神通第一”的称号。目犍连积极地辅助佛陀弘法度生,是佛陀一生弘法的重要助手。因此,佛陀称他与舍利弗为其弟子中的“双贤”。佛陀曾说:“此二人当于我弟子中最为上首,智慧无量,神足第一。    目犍连还是佛教里重孝道的典范。据《目连救母经》记载,目犍连曾以神通力量,得知其生母因生前造大恶业堕入地狱,受大苦难,而求助佛陀。佛陀告诉他在农历七月十五日这天,以百味饮食置盂兰盆中,供养出家僧众。目犍连依此而作,终使其母得救。后世依此方法为亡灵超度,并形成“盂兰盆会”节日。千百年来这一节日在佛教及世俗社会里盛行不衰,目犍连也因此驰名古今。
阿难陀-多闻第一    阿难陀为梵语 Ananda 的音译,简称难陀,意为“庆喜”“欢喜”。他是提婆达多之弟,甘露饭王之子,是佛陀的堂弟。他幼小时就抱出家之志,曾师事十力迦叶。佛陀55岁时,他皈依佛陀。由于他年轻聪明,又是佛陀的堂弟,出家后便被众弟子推举为佛陀的侍从(侍者)。他专心侍奉佛陀,形影不离,直至佛陀涅时止,跟随佛陀前后达25年之久。他长于记忆,凡是佛陀所说教法他都能铭记不忘,在佛陀弟子中数他闻法最多,因此而赢得“多闻第一”的称誉。    佛陀涅后,迦叶尊者为保存佛法,召集了499名已证得阿罗汉的佛弟子结集佛法,阿难因未证得圣果被拒绝在外。他为此生大惭愧,便于当夜勇猛精进,终于在一夜之间证得阿罗汉果,加入了结集佛法的队伍。在结集大会上,阿难诵出了包括《四阿含经》、《譬喻经》、《法句经》在内的全部修多罗(修多罗是梵语,意为佛经)圣典。他对佛陀一生言教的结集和后世传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阿难在佛弟子中不仅才华出众,佛学渊博,而且人品也高洁不凡。当他被推为佛陀侍者时,为避免嫌疑,他提出“佛陀的新旧衣服他决不穿”等三个要求,受到佛陀的称扬。他性情温和,待人谦和诚恳。在佛弟子中他的人缘最好,尤其是女众更喜欢与他接近。他曾请示佛陀恩准其姨母波波提夫人出家。佛教僧团中比丘尼的产生与阿难在佛前奔走呼吁是分不开的。    王舍城结集后,阿难四处弘法。20年后,他接大迦叶尊者之法,成为僧团的领袖。这时他66岁。当活到120岁时,他目睹人世我执深重,不依佛法行事,佛的大弟子又相继离去,于是便决意涅。相传在他即将入灭之时,位于印度恒河两岸的摩揭陀与毗舍离两国为争他的舍利,关系骤然变得紧张起来。为了平息这场一触即发的战争,阿难利用神通力量在恒河上空入灭,将身体化作两半,分与两国供奉,一场战火平息于未燃。阿难临涅时还为众生着想,正是佛教慈悲精神的体现。
舍利弗-智慧第一    舍利弗是梵语Sariptra的音译,又称舍利子,出生于王舍城附近一个婆罗门教家庭。父亲是婆罗门教的大学人。因自幼受家庭熏陶,他对婆罗门教十分精通。长大后他与其亲友,也就是后来同他一起出家的道友目犍连志同道合,一起在乡里传道授业,各自拥有数千门徒。一次他与目犍连外出旅行,路遇释尊的弟子马胜比丘,闻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之偈,产生了对佛教的信仰。不久,便率众弟子皈依了佛教。舍利弗未出家时已是很有名望的婆罗门教学人,他的出家使当时佛陀的声望与威德大大增强。舍利弗皈依佛陀后,“持戒多闻,少欲知足,正念正受,捷疾智慧……”,深受佛陀称扬。他有很多的美德,其中尤以智能渊深广大而著称,佛经中称他“智慧无穷,决了诸疑,辅翼圣化,聪明圣众”,所以在佛弟子中有“智慧第一”的称号。    舍利弗跟随佛陀达40余年,辅助佛陀弘法度生,对佛陀教法的传播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最后,他不忍看到恩师佛陀涅,请求先佛入灭,得到了佛陀的允许。入灭时,他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同他的80老母见了最后一面,并为故乡民众作了最后一次说法,然后安祥进入涅。他的这一举动反映了佛教也是重视人间骨肉亲情的。

阿那律(阿譨楼驮)-天眼第一    阿那律是梵语 Aniruddha 的音译,意为“如意”“无贪”“无灭如意”。佛经中常称“阿楼陀”。他是佛陀的堂弟、佛陀叔父甘露饭王(即白饭王)的儿子。佛陀成道6年回到他的家乡迦毗罗卫城弘法时,他随佛陀出家。在佛弟子中他以“天眼第一”著称。他得到这个神通还有一段很不名誉的历史。有一次,阿那律听佛陀说法,因疲倦打起瞌睡,佛陀发觉后,严厉地批评了他。为此,他深感惭愧,发愿从此不再睡觉,精进修道。经七日七夜,他的两眼便熬瞎了。佛陀得知此事,非常怜悯他,就教他修定。他遵照佛的教导,终日不怠,勇猛精进,终于心眼大开,修得天眼通,“见阎浮提,如视掌中庵摩罗果”。    阿那律还具有积极救世的大乘思想,他曾对佛陀说:少欲知足,常行精进,是修道者的必备条件;忘计小我,弘法利生,是佛弟子应尽的职责。他的言行得到了佛陀的极大赞赏。针对他的大乘根机,佛陀还专门为他宣讲了大乘经典《八大人觉经》,为他演说了修大乘行的8件要事。另外,阿那律还参加了佛教第一次佛典结集,也是佛教的重要奠基人。

那先比丘又称「挖耳罗汉」
十八罗汉的第十二位,为梵语 Nagasena。意「龙军」,常称「那先比丘」。是佛学理论家,二十岁具足戒,后修证阿罗汉果。那先比丘到古印度西北舍竭国见国王弥兰陀,应国王的问,以各种比喻广泛说明人生无常,善恶报应等佛法,以及佛教徒修行等问题,所有都加载《那先比丘经》里。是对佛教基本教义的最大阐发。又称「挖耳罗汉」。

薄拘罗-寿命第一    薄拘罗-(巴库拉)他就是很少说话,只喜欢襌定,所以他被称为「寿命第一」。而且他也持不杀戒,他戒杀,不杀生。在一生当中,他有几次的不死,就是放在盘子裹面也烧不死他(烧他的时候并没有死),在水里面不死,被煮也煮不死,被一只很大的鱼咬,他也没有死,大鱼把他吃到鱼肚里面,然后又出来所以不死。有五种不死。

罗侯罗-密行第一
罗侯罗尊者,罗是梵语 Rahula 的音译,又译为“罗侯罗”“罗云”等名,意译“覆障”“障月”“执月”等名。他是佛陀的亲生儿子。其母叫耶输陀罗。他7岁时随母见佛,15岁时从舍利弗出家,是佛教僧团中最早出现的沙弥。罗罗刚出家时十分顽皮,喜欢打妄语,经过佛陀严格调教后,善根萌发,痛悔前非,从此严持净戒,依教修道。凡是佛教戒律中规定僧侣的“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他都严格守持,从不放逸违犯。因此在佛弟子中获得“密行第一”的称号。他除守戒严密外,还具有忍辱的美德。《大智度论》记载说,有一次,他游方归来,他的宿舍被别的僧侣侵占了,衣钵等物全被扔到了门外。按当时佛律,比丘为大,沙弥为小,沙弥不得与比丘同宿一室。因此,他只能另觅住处。当时外面正下着倾盆大雨,他只好躲到厕所里坐禅,忍受着臭气和雨水的侵袭。又有一次,他外出乞食,路遇一伙歹徒袭击,他被打得遍体鳞伤,但仍不嗔不怒。罗罗7岁时曾向佛陀乞遗产,佛陀当时答应留给他“七圣财”。这7种财产是:信、精进、戒、惭愧、闻舍、忍辱、定慧。综观罗罗的一生,他严持净戒、忍辱精进,应该说完全继承了佛陀留下的这份遗产,没有辜负佛陀的期望。

富楼那-说法第一    富楼那是梵语 Purnamaitrayaniputra 的音译,意译“满愿”“满祝”等。他出生于迦毗罗卫城一个婆罗门长老家中,与佛陀同日而生。他从佛陀出家。他在佛弟子中以“说法第一”著称。他得此称号,主要是因为他擅长说法。据记载,他说法时,“先以辩才唱发妙言,使众生欢喜;次以苦楚之言,使闻者结解”。可见,他说法采用的是层层深入、循循善诱的方法。富楼那还是佛弟子中有名的布教师。为了传播佛法,让众生普沾法益,他不畏艰辛,甚至不惜生命,东奔西走,广播法雨,使无数众生迷途知返,弃暗投明。当时印度西部有个偏僻的“输卢那国”,那里文化落后,人性暴戾,佛法没有传入,是难以弘法的地方。富楼那为了拯救那里的愚顽众生,知难而进,请示佛陀准许他去那里弘法。须菩提尊者对他进行了一番考验,知道他确有为法忘躯的精神,就同意了他的请示。临行之时,佛陀还专门为他送行。富楼那去到该国收了500名弟子,并建了500座僧伽蓝(庙宇),获得了布教的成功。






缅甸仰光大金塔
仰光大金塔是仰光最早的著名建筑,也是世界佛教的一大圣地。缅甸人称大金塔为“瑞大光塔”,在缅语里,“瑞”是“金”的意思,“大光”是仰光的古称。 金塔始建于公元前585年,相传当时印度发生饥荒,缅甸人科迦达普陀兄弟两人运了一船稻米前去救济,他们从印度回来时,带回8根释迦牟尼佛祖的头发,在王朝帮助下建造了这座佛塔,把佛发藏在塔内。 仰光大金塔它是缅甸最神圣的佛塔,因为它供奉了四位佛陀的遗物,包括是拘留孙佛(Kakusandha)的杖,正等觉金寂佛(Konagamana)的净水器,迦叶佛(Kassapa)的袍及佛祖释迦牟尼的八根头发。



清末民初四大名僧之首虚云禅师  虚云禅师(1840~1959),俗姓萧,祖籍湖南湘乡县。在现代佛教史上,坚持苦行长达百余年,历坐十五个道场,重兴六大祖庭,以一身兼承禅门五宗,法嗣信徒达数百万众的高僧,唯有禅宗泰斗之誉的虚云。1953年6月3日中国佛教协会正式成立,虚云被选举为名誉会长。是年,虚云被聘为全国政协委员。 1959年10月13日,虚云法师在江西云居山真如寺圆寂。世寿120岁。

虚云禅师水晶舍利

云公上人珍贵照片


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莲宗十三祖也。陕西赵氏子,少业儒,曾辟佛,病目几丧明,始悟前非。年二十一。出家受具戒,读龙舒净土文,知念佛乃了生脱死之要道,即专念佛号,工作时心不离佛。旋往红螺资福寺,专修净土,并深入经藏,妙契佛心。朝五台至京,随化闻和尚请藏回普陀,住法雨寺,励志精修,闭关六载,以期昼夜弥陀,早证念佛三昧。徐蔚如居士等以师文钞印行,道化遂广,自行化他,一以净土为归,不离因果,不涉玄妙,皈依者二十余万,依教奉行,得生西方者亦多。且化及异类,常持大悲水米,救诸病危。后掩关苏州报国寺,课余重修普陀、清凉、峨眉、九华等山志。宿誓不作住持,不收徒众,因道俗归往者众,创灵岩净宗道场,俾众共修。设弘化社,印赠佛书五百万部,佛像百余万帧。
维护法门,中兴净宗,救济饥贫,捐助赈急,功难思议。后移灵岩,预知时至,示众云:“念佛见佛,决定生西。蒙佛接引,我去矣。”面西念佛坐化,年八十。荼毗,齿全存,五色舍利数千(印光大师行业记)
净宗祖庭
灵岩寺在苏州灵岩山。原是春秋时吴王夫差馆西施处,叫作「馆娃宫」,梁天监中始建为寺。其后为禅寺,近代印光法师住此寺,改宗净土,专修念佛法门。
印光大师舍利子!
  宣化上人 1995年7月28日,上人法体在万佛圣城荼毗,连续焚烧十小时后得各色舍利四千多颗(后于万佛圣城上空洒骨灰后,又有从地上捡到舍利者,合计当有近万舍利)上人一生大公无私,发愿代受众生一切苦难,将己身一切福乐回向法界众生,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坚持雄伟坚贞之志节,做疾风中的硬烛,烈火内的精金。 上人曾撰一联以明其志:冻死不攀缘,饿死不化缘,穷死不求缘。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宣化上人舍利 紫色舍利珠  宣化上人   广钦老和尚  广钦老和尚(1892~1986年)俗姓黄,名文来,生于福建省惠安县.1902年(10岁)投泉州承天寺出家日以继夜念佛,有时自己亲打木鱼,并嘱弟子一起念佛。初五,师瞻视清澈,定静安详,毫无异样。午后二时左右,忽告众「无来亦无去,没有事」之语,并向徒众颔首莞尔,安坐闭目。少顷,众见师不动,趋前细察,乃知师已于念佛声中,安然圆寂。1996 年2月13日圆寂享年94岁 广钦老和尚舍利子 舍利子 舍利花 舍利子 广钦老和尚   比丘尼圆照法师 比丘尼圆照法师,在陕西长安县观音山法华寺修行。 1993年6月l2日,已十多天水米未进的九十三岁比丘尼圆照,表情突然十分兴奋激动。晚上九时多,她对前来探望的寺内弟子宣讲佛法后,说一句:“我将心留给众生。”便无声息。众人看时,她已圆寂:闭眼盘腿,打坐而化。四天之后,弟子们在寺内的大青石板上架柴荼毗。大火烧了整整一天一夜,法师遗骨成灰、牙齿等形成一百多颗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舍利(花)。尤为神奇的是:法师的心脏久焚不化,成为一个呈黑褐色的巨大坚固子——(火化刚结束,心脏尚软,以后变硬)。在场的百余名僧俗均亲眼目睹。 法师的弟子介绍:法师生前性情怡静平和、心地善良。平素爱吃灰灰菜、蒲公英、黄瓜,尤喜吃蒸莲菜,但饭量极少,每餐一二两,在法华寺期间,拒住大瓦房,一直住在一座茅草庵内。 圆照法师舍利 圆照法师法体焚化结束时由灰中滚出来的心脏坚固子,久焚不化。   比丘尼圆照法师         上宽下能比丘尼生平及舍利简介 宽能法师(1895-1989),生於一八九五年,俗名龙六纬,祖籍广西桂林市临桂县,青年时就读於北京民国大学经济系,後从事教育和经济管理工作。宽能尼师於一九二○年开始钻研佛学,一九二三年在上海玉佛寺出家,先後拜印光、圆瑛法师为师。一九三七年回广西桂林市办素餐馆、居士林和夜校,弘扬佛法。一九四七年到广东省曲江县南华寺受具足戒,戒师虚云和尚赐名「宽能」,并将云门宗法脉传给她,为云门宗第十三代,法号「妙虚」。 能宽长老尼舍利及生平简介 能宽尼师(1912—2006年).15岁于连云港市灌云县如意庵皈依三宝,19岁受戒句容华山隆昌寺。法师一生勤学苦修,解行并重,任连云港市佛教协会顾问后更是积极为连云港佛教的发展出谋划策,在该市佛教界两序大众中享有很高威望,能宽法师圆寂后市佛教协会为其举办了7天隆重的荼毗法会。 能宽法师于2006年11月20日在花果山海宁禅寺圆寂,11月28日上午,能宽法师荼毗(梵文术语,意为“焚烧”)后,惊现舍利18颗,其中一颗高约5厘米,酷似一尊观世音菩萨,无论是五官还是装束,均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特别是观音菩萨头像旁还有佛珠环绕,令人叹为观止。 能宽长老尼师舍利现供奉于连云港市著名风景区花果山海宁禅寺。   宽能法师舍利   连云港市花果山观音像舍利首次供公众观瞻 能宽长老尼师舍利现供奉于连云港市著名风景区花果山海宁禅寺。 宽能法师法照     一代高僧清净老和尚 一代高僧清净老和尚,於2006年3月6日(农历二月初七)在银川海宝塔寺圆寂,享年89岁。老和尚站立圆寂,轰动一时,为近三百年来罕见。老和尚的法体于3月12日在马鞍山荼毗,所得舍利骨、舍利、舍利花由银川海宝塔寺、银川来佛寺、五台山等寺迎回建塔供养。老和尚荼毗后所得舍利骨、舍利、舍利花之奇特,数量之多也属       清净老和尚舍利子    老和尚荼毗后所得杖形舍利 老和尚荼毗后所得舍利骨、舍利、舍利花 清净老和尚   峨眉山通孝长老舍利 四川省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峨眉山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上通下孝老和尚于9月7日在峨眉山萝峰庵荼毗。 9月8日上午吉时,老和尚的弟子心一法师(侍者)打开了一直锁着的化身窑的窑门,随后,老和尚的众弟子和信众开始捡请灵骨。突然,法师和信众们惊喜地发现了瑞相:在老和尚的灵骨中出现了大量的坚固子和舍利花。  经高僧大德确认,圆形或椭圆形的坚固子共有21颗,白颜色的18颗,另有几颗分别为黑色、翡翠色、玛瑙色。坚固子大的如同米粒,小者大于菜籽,均光滑圆润;灵骨骨片上的舍利花呈现出玛瑙色、翡翠色等,数量众多。目前,通孝长老所有的坚固子和灵骨均由峨眉山佛教协会委派专人按照佛教仪规保存供养。 另:坚固子即舍利子,佛和高僧的遗骨,据说很坚硬。我国还将一些高僧大德及在家佛教徒去世火化后所生的结晶称为舍利子,如同花朵的灵骨片则称为舍利花。           上海龙华寺爱国高僧明旸法师, 于2002年7月23日22时50分在上海龙华古寺圆寂,消息传开,人天同悼。 享年87岁。2002年7月27日上海电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市佛教协会会长明旸法师遗体告别仪式今天在上海龙华寺举行。上海市各界人士以及来自美国、日本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高僧、法师、信众等500余人参加了遗体告别仪式。  龙华寺明旸老和尚的舍利子                中国当代高僧明旸长老法相                               五台山当代名僧 寂度法师间介 寂度法师生于1910年农历十一月十五日,重庆市铜梁县平滩乡新华村人。1939年在峨眉山万佛顶依海静法师剃度出家,当年到成都近慈寺拜能海上人为师,受具足戒,随恩师在寺内修习佛法10年。新中国成立后,寂度法师追随能海上师驻锡四川省绵竹县云悟寺,1953年又随恩师登上五台山,驻锡清凉桥,先后任知客、都监。文化大革命期间回原籍务农,1978年重返五台山住十方丛林碧山寺,担任监院。1981年受五台山佛教协会委派,驻锡塔院寺担任住持。历任五台县人大常委会委员、五台山佛教协会副会长、五台山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任、主任等职。寂度法师是我国著名高僧。他毕其一生从事佛教事业,道风纯正,深入经藏,学修并重,生命不息,礼诵不止。他重视佛教教育,用自己渊博的佛学知识坚持讲经说法,培养了大批佛教僧才,深受海内外佛教信众的崇敬。他爱国爱教,积极协助党和政府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维护佛教界合法权益;拥护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积极开展对外友好交往,引进资金,维修寺院,保护文物,美化环境。他生活简朴,清茶淡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公道正派,团结僧众,六和共住,戒行相应。他领导有方,管理严谨,以戒为师,折服信众;关心社会,慈悲喜舍,乐于助学救灾,帮贫济困,是佛教四众弟子学习的楷模。 当代名僧寂度法师舍利 灵体回归五台山时出现彩虹                                省庵大师的生平事迹     省庵大师(1686-1734)清朝时著名净土宗高僧,为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讳实贤,字思齐,江苏常熟人。俗姓时,世代书香,生于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八月初八日。大师生而不沾荤食,少年时即显其聪慧醇和之本性,仿佛与生俱来便有脱俗离尘的夙志。父亲早亡,母亲张氏知道其子与佛有缘,便成就其出家修道。师七岁时,张氏领省庵往清凉庵礼容选和尚为师。从其受学佛典教规,兼习世典儒书,到了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师十五岁,正式剃度进受具戒时,业已博通佛儒,能诗善赋,且精于书法了。然而,省庵大师并不耽于别业,而于生死大事未尝忘怀。大师知书达理,忠厚孝顺,在母亲逝世后,曾跪于佛前诵《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四十九日。并于每年的母亡忌日,必设像修供,诵经济度。                                        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省庵大师的牙舍利         圆因法师 圆因师毕生专修净土**,隐居近三十年,待民国八十年,以因缘成熟,开蓬度众,弘法利生。定期护生放生,倡印大量佛书,录音带。法师秉持‘愿众生得离苦,不为己身求安乐’慈悲心愿,其作风不谈玄说妙,总是苦口婆心劝人念佛;广修福德、印经、吃素兼放生,恒常开示弟子说:‘以戒为师,老实念佛’并且强调吃素放生的重要性又说:‘凡学佛者欲往生极乐,第一要吃素放生,从未闻吃荤腥并杀生的能往生。其次修学大乘佛教的精神,发菩提心多做利益众生之事业,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培养慈悲心,使自己的言行遵照佛陀的教示与古德的行持。第三是-老实念佛,学佛勿花样多,依据《弥陀经》上所说要专一心志,至诚恳切,平常要养成多念的习惯,使行愿具足,要自力加上佛力加持,往生才有希望。’总而言之,其致力于净业之提倡,净宗之弘扬,不遗余力。 当今佛教界,尊为龙象的忏云法师,亦曾赞叹:‘莲因寺前有浊水溪,后有高山,高山上住有修行人,道行很高。’ 圆因法师舍利 圆因法师   佛门至宝龙宫舍利 起源于缅甸边区,山势绵延,有如盘龙腾空的气势,山洞入口有如龙宫之壮丽,法人称之为龙宫洞。佛经记载古时由一群苦行僧侣修练于洞中,圆寂坐化,由于高僧全身金刚法体,洞中天地灵气凝结于洞中灵石,灵石经长时间产生变化,生长出一粒粒舍利化石。具有玉石之温润剔透之质地,更有相当大的灵气与石磁场,经科学家测试比较玉石有过之而无不及,有时更有两倍以上之灵气与磁场,堪称世界级无可匹敌之至宝。龙宫舍利化石,有着避凶邪,趋吉利的作用,具有吉祥与高贵的双重意义。 龙宫舍利是与 金刚舍利 相互间之黏壁生成,俱玉质之温润与剔透性,具有相当大的灵气与磁场,一般龙宫舍利其核心可剥掉其外表之壳其舍利本体呈粉红或白色半透明小珠状,其体积并不大。   欢迎转载罕见珍贵的佛舍利功德无量!   ­ ­ ­ ­   ­  
转播到微博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