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该死的爱综恐:“了不起的杨宪益” (2010年1月号) - 书城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2:29:30

“了不起的杨宪益” (2010年1月号)

默认分类 2010-01-28 09:56:47 阅读3761 评论10   字号: 订阅

 

 

李 辉/文

                                                                           一

此刻,二○○九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上午十时三十分,杨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正在八宝山举行。我没有去现场,而是开始了这篇怀念文章的写作。

我知道,杨先生一定不习惯告别仪式,更会为身后的哀荣而吃惊。这些年,他不止一次说过,他去世后一切从简,与十年前去世的妻子戴乃迭一样,悄悄地走,连骨灰也不保留。经历一生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大怒大哀之后,他真的把许多事情看得很淡,活得洒脱。这一时刻,对于我,除了尊重他的意愿,还有更好的悼念吗?

杨先生最后一次住进医院,是在今年的“十一”期间,家人说这段时间病人少,病房方便,为他选择了煤炭总医院。过去他住院,都是几个人一间的大屋,这一次,他终于有了自己单独的病房。房间不大,但有单独的卫生间,有两张床,另一张床正好可以让日夜照顾他的小年师傅使用。未曾想,这里,成了老人九十五年生涯的最后一站。

 九月下旬,我将去南京,行前特地去小金丝胡同家中探望他,以便将他的近况转告他的南京妹妹杨苡老师。外表看,他与前不久没有太大差别,脸色红润,神态慈祥。一开口说话,却让我有些吃惊。声音低而嘶哑,几乎没有清晰的字句。不过,交谈几句后,开始恢复正常,与以前一样可以连贯地与人交谈,声音也不再细弱无力。他指指脖子,说,喉咙里长了东西。我一看,脖子上可以看到一个鼓起的包,是瘤子在挤压声带。

他还是习惯地拿起一枝烟。如以往一样,我为他点燃烟——虽然清楚这是严重违反医嘱。

我们闲谈。我告诉他,杨苡老师说冬天她还要来北京住几个月,等着为你祝寿。他说,他们家里人都长寿。“我母亲活到了九十六,我今年也快九十五了。够了。”很骄傲的样子,说完,淡淡一笑,又吸上一口烟。

我心里咯噔一下。九十五岁当然已经是了不起的高寿,但眼前这位极其可爱的老头,随意说出这句话,还是让我联想到一些现实中的预兆,不免有些伤感。一个老人,如果心里有个未实现的愿望,它时常会支撑他活下去。前年,杨先生曾大病过一次,大家担心他能否过关。当时,他惦记着与两个妹妹的约定,等杨苡腿部骨折伤好,从南京来北京过冬,三人一起庆祝他的九十四岁生日。他一直念叨着这件事,他真的挺了过来,高高兴兴地等到了三兄妹的欢聚。

这一次,在快到九十五岁生日的时候,他又住进了医院。手术当天下午,去看他,他还能正常交谈,但气力与声音已不如半个月前。几天后,他忽然需要鼻饲,再去看他,与我的交谈,就只能用闪亮的目光和温暖柔软的手了。

与杨先生的最后一次见面,是在他去世的前三天。杨苡老师上午来电话说,哥哥呼吸忽然困难,医生与家人商量,如果严重,是否可以切开气管抢救。杨先生和家属的意见比较一致,届时放弃这一抢救手段。我想,对于杨先生,这也是不错的选择,不再让老人受折磨的痛苦,让他平静地远行。下午,我赶去医院,走进病房,却惊喜地看到他居然又挺过来了。气力虽衰,但神志清楚,眼睛还能睁开,看见我走近,他晃晃右手,伸过来。手依然温暖,柔软。

无法交谈了。告诉他,我第二天要到外地去,回来后再来看他。临走告别,他用手指指沙发。沙发上放着一包书,这是他的一本合集《去日苦多》,由青岛出版社出版,书赶着印出来,清醒中他看到了自己题签的新书。我取起一本,放进书包。看他虚弱、渐趋衰竭的样子,对他的康复我真的不抱太多乐观。

十一月二十二日下午,我在外地接到杨苡老师电话,说:哥哥可能快不行了,低压只到了三十至五十之间。她很镇静——这些日子她一直表现得很镇静。她说,她已经做好了最坏结局的精神准备。第二天,早上,八点钟,电话又响了。她说:“我哥哥走了,早上六点多钟走的。”

翻译家、学者、诗人杨宪益先生,永远走了。他不再为去日之多而苦了。

 

                                                        二

  

结识杨先生是在二十多年前的八十年代中期,记得还是作家张辛欣带我第一次走进他家。

杨先生住在百万庄外文局大院里。当时,他是英文刊物《中国文学》和“熊猫丛书”的主编,负责把中国现当代作家的作品翻译出版,这是当年新时期文学走向世界的唯一途径。于是,他和戴乃迭成了不少作家的朋友,一时间,众星拱月,热闹非凡,杨家就是一个文学沙龙,成了中国作家与外国客人交往的场合。喝不完的酒,抽不完的烟,聊不完的天……在经历过“文革”牢狱之灾,承受了爱子自焚的痛苦之后,历史转折时期的全新环境,“往来无白丁”的热闹非凡,尚能让这对夫妇,以酒浇愁,以酒忘忧,全身心投入到另一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