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利网网页版官网:第三节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长 短期均衡112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8:08:09

第三节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长 短期均衡

一、完全垄断市场的长 短期均衡

  1.完全垄断市场及特征

完全垄断市场(perfect monopoly market)是指整个行业的市场完全处于一家厂商所控制的状态,即一家厂商控制了某种产品市场的供给。

完全垄断市场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市场上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产品。

第二,该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因此,它不受任何竞争者的威胁。

第三,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这样垄断厂商就可以独自操纵市场价格。

2.完全垄断形成的原因

第一、独家厂商控制了生产某种商品的全部资源或基本资源的供给。

第二、独家厂商拥有生产某种商品的专利权。

第三、政府的特许。政府往往在某些行业实行垄断的政策,如铁路运输部门,邮电部门,供电供水部门等。

第四,自然垄断(natural monopoly) 。有些行业的生产具有这样的特点:生产的规模效益需要在一个很大的产量范围和相应的巨大的资本设备的生产运行水平上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以至于只有在整个行业的产量都由一个厂商来生产时才有可能达到这样的生产规模。而且只要发挥这一企业在这一生产规模上的生产能力,就可能满足整个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在这类产品的生产中,行业内总会有某个厂商凭着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其他优势,最先到达这一生产规模,从而垄断了整个行业的生产和销售。例如铁路运输、电力、自来水、邮电等部门,如果有两家以上厂商经营,不仅造成浪费,也容易引起混乱。

3.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⑴ 需求曲线 

P

MR

D(AR)

Q

O

图6-8 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边际收益曲线

由于垄断行业中只有一个厂商,所以,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如图6-8所示。

⑵ 收益曲线

  垄断厂商商品的价格是产量的函数,即:

  

   

所以平均收益曲线与厂商的需求曲线重合。如图6-8所示。

由于完全垄断市场的平均收益曲线AR向右下方倾斜,所以,边际收益曲线MR也一定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并且MR曲线是在AR曲线的下方,即MR

 

表6-3 垄断厂商的价格、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

销售量(Q)

价格(P)

总收益(TR)

平均收益(AR)

边际收益(MR)

0

——

0

——

——

1

10

10

10

10

2

9

18

9

8

3

8

24

8

6

4

7

28

7

4

5

6

30

6

2

6

5

30

5

0

7

4

28

4

-2

8

3

24

3

-4

 

 4.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在完全垄断的条件下,厂商的产量变化会影响价格,价格变化又会影响到利润。因此,厂商决策的变量有两个:产量和价格。他们将在高价少销、低价多销之间进行权衡,并通过调整产量和价格来达到利润最大化。

垄断厂商虽然可以通过调整产量来控制价格,但并不一定总能获得经济利润。尤其在短期内,与完全竞争厂商一样,获得经济利润、收支相抵和亏损都有可能发生。如图6-9、6-10、6-11分别为完全垄断厂商短期内获得经济利润、收支相抵和亏损的情况。我们以获得经济利润为例详细说明,其他情况同学们可以自己研究分析一下。

 

图6-10 收支相抵

 

图6-11 亏损

 

图6-9 获经济利润

在图6-9中,在垄断厂商的需求状况和供给状况既定时,即AR曲线、MR曲线、AC曲线和MC曲线为已知。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的交点E决定产量为Q1,在Q1产量下厂商的平均收益AR=FQ1(=OP1),平均成本AC=GQ1(=OH), 总收益TR=AR×Q=OP×OQ即为图中四边形P1OQ1F的面积,总成本TC=AC×Q=OH×OQ1,即为图中四边形HOQ1G的面积,从图中看出TR>TC,四边形P1HGF的面积即为垄断厂商获得的经济利润。

完全垄断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仍为:

MR=MC

5.完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垄断厂商在长期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即生产规模,实现最大的利润。由于垄断行业排除了新厂商加入的可能性,因此与完全竞争厂商不同,若垄断厂商在短期内获得利润,那么,他的利润在长期内不会因有新厂商的加入而消失,垄断厂商在长期内可以保持利润。

垄断厂商在长期内对生产的调整一般有三种可能的结果:

 

图6-12 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第一,垄断厂商在短期内是亏损的,而且长期内,又不存在一个可以使他获得利润(至少亏损为零)的生产规模,于是,该厂商退出生产。

第二,垄断厂商在短期内是亏损的,但在长期内,它通过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摆脱了亏损的状况,甚至获得了利润。

第三,垄断厂商在短期内利用既定的生产规模获得了经济利润,在长期中,它通过对生产规模的调整,使自己获得了更大的利润。

第一种情况不需再分析了,第二、第三种情况相似,我们以图6-12分析第三种情况。

如图6-12所示,在生产规模为SMC1、SAC1条件下,该垄断厂商获得的经济利润为四边形P1HBA的面积。在长期内,他可以把生产规模调整到SMC2、SAC2,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利润,即四边形P2IGF的面积,完全垄断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为:

MR=LMC=SMC

从图6-12可以发现,完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产量不是处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因而不是生产效率的最高点。因为,垄断厂商总是通过限定一定的产量来提高价格,通过提高价格来获得最大的经济利润。所以,完全垄断厂商与完全竞争相比,在达到长期均衡时,完全垄断市场产量水平低于完全竞争市场,而完全垄断市场价格水平高于完全竞争市场价格水平。

二、垄断竞争厂商的长 短期均衡

1.垄断竞争市场及特征

所谓垄断竞争市场(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market)是指一种既有垄断又有竞争,既不是完全竞争又不是完全垄断的结构。

垄断竞争市场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市场上有较多的厂商。他们对市场可以施加有限的影响,是市场价格的影响者,但不能互相勾结,控制市场价格。由于某个厂商的决策对其他厂商影响不大,不易被人察觉,它可以不考虑其他厂商的对抗行动。也就是说,这些厂商自以为可以彼此独立行动,互不依存,并且厂商进、出行业没有多大障碍。

 

图6-13 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第二,厂商的产品不是同质的,而是存在差别的。这种差别主要是指产品在质量、商标、式样、性能方面,以及销售条件等的不同。但是,在这些不同质的存在差别的产品之间又存在着很强的可替代性。这样,产品的差别,就造成了一定垄断因素的存在,而产品相互之间的可替代性,又造成了竞争因素的存在。

2.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由于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决定了市场上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但它比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要平坦得多。

短期内,垄断竞争厂商仍然依据MR=MC的原则决定产量和价格。如果需求形势好,即需求曲线位于平均成本上,则生产者可以得到经济利润,即P1CGF的面积。如图6-13所示。

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为:

MR=MC

垄断竞争厂商取得了短期均衡,并不意味着一定能获得经济利润。如果需求曲线与AC曲线相切,或需求曲线完全低于AC曲线,这时,垄断竞争厂商为收支相抵(即只获正常利润),或只能蒙受亏损。

3.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垄断竞争厂商可能在短期获得相当可观的经济利润,但这不可能长久,因为经济利润会吸引新的厂商进入该行业。

我们假设所有厂商的成本完全相同,随新厂商的加入,新的有差别的相似产品会瓜分该行业市场。垄断竞争厂商的产品需求曲线会向左下方移动,直至经济利润为零。如图6-1

 

图6-14 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4所示。

从图6-14看出:厂商的需求曲线会随新进入厂商的增多向左下方移动,直到与AC曲线相切于F点。F点就是长期均衡点,这时没有厂商进入也没有厂商退出该行业。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MR=LMC       AR=LAC

由于垄断竞争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所以在长期均衡时,需求曲线只能与LAC曲线相切于最低点的左边。这意味着,垄断竞争市场所提供的产量也小于完全竞争市场。

三、寡头垄断市场

1.寡头垄断市场形成的原因

所谓寡头垄断市场(oligopoly market)是指少数几家厂商垄断了某一行业的市场,控制了这一行业的供给。在此市场上,几家厂商的产量在该行业的总供给中占了很大比例,每家厂商的产量都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因而每家厂商对整个行业价格和产量的决定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而这几家厂商之间又存在着不同形式的竞争。

寡头又分为纯粹寡头(生产完全相同产品,如石油、钢铁等)和差别寡头(生产有差别产品,如汽车、造船等)。寡头垄断市场在经济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尤其如此。寡头垄断市场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只有在大规模生产时才能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即规模经济的效益。这就决定了在一个行业中只需要少数几家厂商就足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另外这种企业所需的巨大的投资也使得新厂商很难进入。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之所以可以形成寡头垄断市场,是因为:

第一,某些产品生产和技术的特殊要求。

第二,行业中几家厂商对生产资源的供给的控制,或政府的扶植和支持。

2.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

第一,寡头之间相互依存。任一厂商进行决策时,必须把竞争者的反应考虑在内,因而即不是价格的制定者,更不是价格的接收者,而是价格的寻求者。

第二,市场上厂商的数量极少。市场上的厂商只有一个以上的少数几个,每个厂商在市场中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产品的价格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第三,厂商进出不易。其他厂商进入相当困难,甚至极其困难。因为不仅在规模、集资、信誉、市场、原料、专利等方面,其他厂商难以与原厂商匹敌,而且由于原有厂商相互依存,休戚相关,其他厂商难以进入,原有厂商难以退出。

  寡头垄断市场的情况非常复杂,至今尚未有一套完整的理论模型。我们这里只介绍一下寡头垄断市场上如何决定产量和如何决定价格。

3.产量的决定

各寡头之间存在勾结和不勾结两种情况,这对产量的决定是不同的。

当各寡头之间存在勾结时,产量是由各寡头协商确定的,结果对谁更有利,则取决于各寡头实力的大小。这种协商可能是对产量的限定(如:石油输出国组织对各产油国规定的限产数额),也可能是对销售市场的瓜分,即不规定具体产量的限制,而是规定各寡头的市场范围。当然,这种勾结只是暂时的,当各寡头的实力发生变化之后,就会要求重新确定产量或瓜分市场,从而引起激烈的竞争。

在不存在勾结的情况下,各寡头是根据其它寡头的产量决策来调整自己的产量,以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这要根据不同的假设条件进行分析。经济学家曾作了许多不同的假设,并得出了不同的答案。如古尔诺模型、斯坦克贝模型、张伯伦模型、贝尔特兰模型、埃奇沃思模型、霍特林模型等。

4.价格的决定

在不存在勾结的情况下,价格决定的方法是价格领先制和成本加成法;在存在勾结的情况下,则是卡特尔。

⑴ 价格领先制

亦称价格领袖制,指一个行业的价格通常由某一寡头率先制定,其余寡头追随其后确定各自的价格。如果产品是无差别的,价格变动可能是相同的。如果产品是有差别的,价格变动可能相同也可能有差别。

作为价格领袖的寡头厂商有三种情况。

第一,支配性价格领袖。领先确定价格的厂商是本行业中最大的,具有支配地位的厂商。他在市场上占有份额最大,因此对价格的决定举足轻重。他根据自己利润最大化的原则确定产品的价格及其变动,其余规模小的寡头则根据这种价格来确定自己的价格及产量。

第二,效率型价格领袖。领先确定价格的厂商是本行业中成本最低,从而效率最高的厂商。他对价格的确定也使其他厂商不得不随之变动。

第三,晴雨表型价格领袖。这种厂商并不一定在本行业中规模最大,也不一定效率最高,但他在掌握市场行情变化或其他信息方面明显优于其他厂商。这家厂商的价格在该行业中具有晴雨表的作用,其他厂商会参照它的价格变动而变动自己的价格。

⑵ 成本加成法

这是寡头垄断市场上一种常用的方法,即在估算的平均成本的基础上加一个固定百分率的利润。例如,某产品的平均成本为100元,利润率为10%,则此产品的价格就可以定为110元。平均成本可以根据长期中成本变动的情况确定,而所加的利润率则要参照全行业的利润率情况确定。这种定价方法可以避免各寡头之间的价格竞争,使价格相对稳定,从而避免在降价竞争中各寡头两败俱伤,从长期看,这种方法能接近于实现最大利润,是有利的。

⑶ 卡特尔

各寡头之间进行公开的勾结,组成卡特尔,协调他们的行动,共同确定价格。例如,石油输出国组织就是一个国际卡特尔。卡特尔共同制定统一的价格,为了维持这一价格还必须对产量实行限制。但是,由于卡特尔各成员之间的矛盾,有时达成的协议也很难兑现,或引起卡特尔解体。在不存在公开勾结的卡特尔的情况下,各寡头还能通过暗中勾结来确定价格。

根据以上的学习,我们把四种不同类型市场的主要内容列于下表6-4中,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表6-4 四种类型市场比较

 

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垄断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

寡头垄断市场

特点

①     厂商很多

②     产品无差别

③     进出自由

①     一个厂商

②     一个厂商的供给量等于市场供给量

①     厂商较多

②     产品有差别

③     进出自由

①     几个厂商

②     相互依存性

③     进出困难

 

需求曲线

(AR曲线)

水平线

AR=MR=P

向右下方倾斜

AR=P

AR>MR

向右下方倾斜

(斜率小)

AR=P

AR>MR

 

决策变量

Q(P已定)

Q、P

Q、P

Q、P(操纵价格)

均衡条件

短期

MR=MC=P

Q:MR=MC

P:P=AR

Q:MR=MC

P:P=AR

 

 

P=MR=LMC=LAC

Q:MR=LMC

=MC

P:P=AR

Q:MR= MC

P:P=AR=LAC

 

经济利润

短期

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