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会比赛项目作文:张晓刚《失忆与记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6:36:28
单击显示大图张晓刚(中国,1958年生) 打印失忆与记忆2001
油彩 纸本
54.5 x 39 cm
签名右下:张晓刚 2001 Zhang Xiaogang

展览:

「张晓刚:失忆与记忆」,阿特塞帝画廊,首尔,韩国,展期自2006年11月1日至20日

图录:

《张晓刚:失忆与记忆》,阿特塞帝画廊,首尔,韩国,2006,图版,页37预估价:
HKD 1,000,000 - 1,700,000
TWD 3,800,000 - 6,460,000
USD 131,600 - 223,700

赏析:

张晓刚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代表人物已经多年,提及中国当代艺术,就不能不想到他,想到他的「血缘大家庭」系列。这些作品不但成了艺术史上的标杆,更成为表达岁月的情怀,共同记忆的抒发。他的每一次转型,每一次展览,甚至身体的不殃,都会激起众多的声音:「廉颇老矣,尚能饭否?」2011年初,他以今日美术馆的大型展览回答了这些问题。

关于「大家庭」的重要性,已经被各路评论家和批评家以不同方式反覆证明著。评论家吕彭在编写《20世纪中国艺术史》时,选择了张晓刚「大家庭」系列作品作为封面,对于他来说,除了这个系列,似乎没有更适合的选择,以一个图示代表二十世纪中国艺术史。

批评家程美信更是认为:「中国当代美术没有人像张晓刚那样富有敏锐思性的艺术语言,他早期的『大家庭』系列绘画充满深刻的文化批判洞察力,切开了一个民族的精神病史,那种呆滞与愚忠的脸谱—从本质上刻画出整个民族的集体命运以及几千年封建的文化血缘。尽管这一时期的先锋派艺术,在语言上受到了外来影响,但它们置于本土语境仍是极为生效的,给中国美术注入了一种鲜明的文化立场。

「历史」与「记忆」一直是张晓刚最关注的创作主题。著名艺术评论家栗宪庭认为,张晓刚的绘画关注人的历史性问题,他用灰阶雕像般的老照片将一个时代浓缩在画布之上。2001年,44岁的张晓刚开始探索关于「失忆与记忆」的问题,他给一些艺术圈的朋友写信,论述关于「失忆与记忆」的基本想法。第二年,他开始创作「失忆与记忆」系列作品,它们延续了「大家庭」、「血缘」的脉络,探讨新旧时代交替下人们面对过去与未来所产生的种种矛盾。在中国的艺术家中,张晓刚的敏感使他完全不同于其他人的艺术表现方式,他的性格与更著力于向内挖掘的气质,决定了他的绘画语言更具有深度性的艺术表现力,或者说是他的天性中缺少抵消痛苦的能力。

相较于「血缘」、「大家庭」系列在最初不太被认可的境遇,「失忆与记忆」系列从诞生之初即受到各方好评。2003年,它们分别被带去参加了韩国首尔和法国巴黎的重要个展。同时,其中一幅作品还参加了在法国巴黎非洲博物馆举办的「东方既白─中国绘画一百年」展览。

近年来,张晓刚开始尝试用不同的材质创作,包括雕塑以及今年年初在今日美术馆个展上所使用的新材料。对他来说,「用不同的媒材来做作品不是我的目的,只是一个手段,我要表达我自己的想法的时候,如果我觉得用另外一种材料来表达更合适我可能就会用这种材料,我不是一个搞语言学的人,不是一个在材料上太用心、太下工夫的人,我主要还是想讲故事,讲自己的人生故事,所以对我来讲运用什么材料,今天用了明天是不是接著用,我觉得都不是特别重要,主要还是怎么样把我想说的故事表达的更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