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器初助力:千古冤案,李煜绝非昏君(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4:32:20
中篇、勤于国政,有心振作,无力回天
   先看李煜即位之时的南唐局势。
    国内,在中主李璟时期,一改南唐先主李昇的保守政策,对外大肆扩张,南唐和多个割据势力交战。一方面疆域达到了巅峰,另一方面也国力疲弊,百姓不堪其扰。加上李璟临死前夕,李弘冀暴毙,心腹大臣或被杀或被逐,朝中文武人心浮动。而且,就算是在李弘冀去世之后,也有不少大臣对李煜即位深深担忧。礼部侍郎、判尚书省钟谟曾向李璟进言,说从嘉(李煜原名)为人轻浮放纵,不如立纪国公李从善。李璟大怒,将钟谟贬官。
    国外,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推翻后周,建立大宋朝。虽然政权更迭,却并未在全国引起大的变动。
    主要原因当然是后周的最精锐的禁军牢牢掌握在赵匡胤手中,而且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已经完全把这支部队变成了赵家军。加上赵匡胤别有用心,大肆表彰为后周而死的韩通,斥责行为粗鲁的亲信,以示对前朝的尊重,是不得已而称帝,基本消除了后周官员的抵触心理。还有,后周一些元老大臣,像王溥、范质等,依然官居原职,在起事中居功至伟的赵普,却直到几年之后才拜相。
    经过赵匡胤如此安排,后周势力立刻分化瓦解,除了在山西地区的李筠和淮南地区的李重进,后周的其他地区都归顺了赵宋。二李和其他官员不同,都胸怀帝王之梦,一个久镇山西,连周世宗也不放在眼里。一个是后周太祖郭威外甥,当年就为失位而愤愤不已。可是两位所谓的悍将,面对精锐的宋军,几乎就是一触即破。960年正月赵匡胤起兵,李筠四月反叛,六月即被平定。九月开始征讨李重进,十一月李重进就被消灭。
大宋王朝以雷霆之势席卷中原,严重威胁到江南的割据势力。


    而在这个乌云摧城,山雨欲来的时刻,李煜颤颤巍巍登上了南唐国主之位。

    但即便时局如此艰难,年青的李煜并未放弃,他从多个方面着手,开始整顿朝政。
    李煜即位第一件大事是派中书侍郎冯延鲁送国书和礼物给宋朝。在960年,李璟在世的时候,南唐就已经去帝号,尊奉宋为宗主。冯延鲁此行,主要就是向大宋朝表示,新任南唐国主李煜,对大宋一如既往的尊奉,以此换回暂时的和平。
    这样做,是屈辱的,却也是必须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南唐的内部整顿,增强国力,争取时间。
    李煜做的第二件大事是下诏让四品以下官员,没有具体任务的,每天两人,在内殿候命。一旦自己有什么决议,可以最快时间传达。之后,李煜让两省侍郎、给事中、中书舍人等中央官员每天每晚分批聚集在光政殿,共同商议兴国大计。
    在这期间,因为赵匡胤忙着稳定内部,同时征讨荆南和湖南的割据势力,无暇顾及南唐。南唐有了喘息之机。可治理国家首要是要有人才,而作为君主,有治国之心,首要就是找到一位贤相辅佐。南唐文士众多,写诗词的人很多,精通政务的人太少。不过也不是没有,韩熙载就是一个。


    韩熙载在后唐同光年间,二十岁出头就曾经考中进士,原本可以出仕,可随即因为自己的父亲牵涉到一场兵变中,而被诛杀,家族也受到牵连。韩熙载只能带着家眷向南逃跑。途中特意去了汝阴县。而汝阴有一位五代时期赫赫有名的人物——李谷,两人正是好友。相传两人喝酒分别,韩熙载慨然立誓:“如果江南君主任用我为宰相,我一定率兵北上,平定中原!”李谷也说:“如果中原君主用我为宰相,我踏平江南如探囊取物!”两人一听,哈哈大笑。从这段话可知,李谷也好,韩熙载也好,都既有才学,又有抱负。可是,在周世宗时期,李谷作为大将攻占淮南,建立大功。可韩熙载却一生了无建树。
    韩熙载有才学,有抱负,也有机会。当年在中主李璟还是太子的时候,两人就经常谈诗论文,即位之后又给韩熙载升官。开始任命的是虞部员外郎、史馆修撰,赐绯。本来作为六品官的员外郎是没有资格穿五品以上官员的红色官服的,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李璟对韩熙载特殊的礼遇。之后多次升迁,担任负责起草诏令的重要官职中书舍人知制诰。韩熙载从此可以参与朝政,一展抱负。而韩熙载也并未辜负李璟,对国政提出多番建议,可却因此得罪了冯延巳、宋齐丘等权臣,此后宦海沉浮,几番坎坷。
    虽然仕途不顺,但韩熙载并非放弃,一直渴望实现自己北伐中原、一统天下的抱负。直到淮南战败,韩熙载从此彻底的沉沦下来。
    955年,后周大举进攻淮南,此时韩熙载正是当年的好友李谷担任后周大将,进军淮南。可以料想韩熙载是如何期望打赢这一场战争。这既是两个国家的决战,也是两位朋友的决战。当时李璟派遣自己的弟弟李景达为主帅,陈觉为监军。韩熙载知道陈觉为人奸诈贪婪,多次进谏,说李景达已经是亲王之尊何必再派监军,而此战正是南唐和后周的决定性战役。可是因为当年先主李昇曾经想让李景达为帝,虽然之后没有实行,可让李璟心中很不舒服,总担心这位弟弟会造反。于是,陈觉还是派去了。于是这场战争,从开始就注定了失败。
    战争开始,后周军队节节胜利,但因军纪败坏,激起民众强烈反抗,而此时,南唐的一些将领也积极应战,加上周世宗身体不适回汴梁去了,南唐多次打败后周军队,收复了大片领土。李景达多次要求集结兵力和后周做一次大决战,可陈觉就是不肯发兵。而李璟也听信谗言,认为见好就收,不可将战事扩大,以免恶化两国关系。而前敌大将朱元和陈觉不和,被后周围困多日,多次请求陈觉援救却被拒绝,朱元无奈率领部下万余人投降了后周。双方正在胶着之间,可南唐大将竟然被逼投降,于是引发南唐全军不满,后周又设下埋伏,南唐守军全线溃败。
    此战,李璟没有听从韩熙载的建议,以至割让土地肥沃的淮南十四州,从此失去了与中原争雄的跳板。之后南唐又迁都南昌,躲避中原的锋芒。
    在李璟时代,北方政权更迭,但为君者大都残暴,以武力争雄。而南方诸国大都贫弱。南唐经历李昇和李璟两代帝王的经营,尤其是占领了淮河两岸的军事、经济重地,颇有实力北上中原,一争天下。可周世宗改革之后,推行善政,改革军制,国力空前强大。淮南一战,战胜,南唐即可北上;战败,从此只能偏居一隅,只剩下等待被屠杀的命运。
    是以,在李煜时代,韩熙载一方面拥有高官,有机会为南唐出力,可另一方面韩熙载却纵情声色,生活荒淫。在《南唐书》中记载,李煜看中韩熙载忠于朝廷,颇具才干,很想任命他为宰相。可有人检举说韩熙载生活作风有问题,于是李煜拍画师顾闳中偷偷去调查,把见到的情景画下来带给自己观看。看到韩熙载家中宾客满座,美女如云,丝竹管弦,热闹非凡的场景之后,李煜非常生气,作为一国重臣,在国家危难之际,怎能如此!于是把韩熙载贬为右庶子。韩熙载将歌姬遣散,单车上路。李煜一听,立刻命人召回韩熙载,恢复他的官职。可没想到过了几天,韩熙载又开始了豪奢淫逸的生活。李煜无奈只能感叹:我真实无可奈何啊!
    而韩熙载这么做的原因,他曾经明确的表示,“中原王朝一直对江南虎视眈眈,一旦真命天子出现,我们连弃甲的时间都没有了。在这种情况下,我如何能够接受相位,成为千古笑谈?”
    曾经心怀天下,有宰辅之志的韩熙载,面对南唐局势,面对天下归宋的大局,面对注定要当亡国奴的命运,韩熙载只能选择以纵情享乐来麻痹自己。
    970年韩熙载去世了,李煜非常悲痛,他不禁悲叹:“我始终不能够让韩熙载当宰相啊!”这份感叹既是对韩熙载不肯为相的无奈,更是为南唐和自己的命运悲哀。

    而971年,李煜派弟弟李从善去宋朝,赵匡胤将其扣留。李煜亲手写信请求将李从善放回,赵匡胤拒绝。李煜从此真正认识到南唐的无力,这一切让他深思:南唐的出路在哪里?
    从此之后,李煜为南唐黯淡的前途,国家日益窘迫而悲伤,每天和臣下饮酒悲歌,不能自已,甚至对一些主战派官员多番贬斥,一改当年振作之风。

    是李煜从此沉落,自甘堕落吗?

    在我们的印象中,李煜一直都是一个沉湎诗词歌赋,每日流连宫闱的昏庸国君。可为什么会有这种印象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多数流传至今的文史资料都被宋朝统治者篡改。作为胜利的一方,自然要标榜大宋是代天征伐,南唐是自取灭亡。李煜越昏庸越荒淫越能证明大宋的正确。可事实并非如此。

    李煜此人前后行为为何有如此大的差异?之前李煜励精图治,整顿国政,确有一番新气象,怎奈天下大势趋于一统,南唐偏居一隅,国小力弱,而贤臣如韩熙载沉湎声色,无心国政。李煜为了躲避锋芒,只能又重演当初做王子时候的手段,用饮宴诗词来掩饰自己的真实内心,以此获取时间,积极备战。

    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李煜对诗词的特殊喜爱,对宫妃的缠绵情意,但这和李煜作为南唐国君的政治抱负并不矛盾。我们从几年后南唐和北宋最后的决战中,就可以了解到这一点。面对宋朝的进逼,和十四万人齐解甲的后蜀不同,李煜没有束手待毙,而是誓死抵抗,双方几十万大军参战,大小战役几十次,双方互有胜负。北宋多次劝降,可直到南唐军队主力尽丧,全线溃败,再无希望,李煜才奉表投降,堪称力尽而亡,又怎么可以苛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