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茂旗黑社会排名:大学内涵部分解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2:39:10
大学内涵部分解读
新闻来源:zjdx 发布时间:2008-7-19 14:22:56 浏览次数:609
        从大学的历史发展来看,大学经历了世俗化、民族化、大众化、民主化等历程。可以看出,宗教、国家、普通民众等曾是大学发展中重要的影响力量。大学从宗教社会走入世俗社会,从象牙塔走入大众生活,正是这些力量作用的反映和结果。大学的功能在历史上有一个演化的过程:产业革命前大学只有单一的教育功能;产业革命兴起后,适应社会的需要,大学形成第二种功能,即科研功能;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大学又产生第三种功能,即技术辐射功能,这是合乎规律的发展。20世纪初开始的新的科学革命和20世纪40年代以来新的技术革命推动高等教育新发展,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科技及其产业化促使高等教育发生新的大的改革,呈现出教育、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态势。   大学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大学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升华。在这一认识过程中,西方出现了一些有代表性的高等教育思想家。其中,以英国纽曼(1801-1890年)、德国洪堡(1767-1836年)、美国赫钦斯(1899-1977年)等为代表。他们的大学理想,既反映了他们各自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大学特征,也揭示了大学理想演变的历史轨迹。         英国牛津大学毕业的红衣主教纽曼是近代自由教育论的代表人物。在他看来,大学教育是一种自由教育,它应该以理论思考、研究事物为手段,以发展杰出的理智为目的。因此,追求自由的知识是大学的教育目的,大学是一个提供传授普遍性知识的场所。1873年,纽曼出版了《大学理念》,集中阐述了他对大学的认识:大学乃是“一切知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探索和发现、实验和思索的高级保护力量”。象所有坚守理性主义和古典人文主义传统的教育家一样,他认为大学传授的不应该是实用知识,而是以文理科知识为主的博雅教育,因为大学是“训练和培养人的智慧的机构,大学讲授的知识不应该是对具体事实的获得或实际操作技能的发展,而是一种状态或理性(心灵)的训练”。他排斥科学研究。可以说,纽曼的思想为英国大学注重自由教育,注重学术气氛、学术熏陶,以导师制发展学生的心智和品格的传统奠定了哲学基础。 洪堡是19世纪初期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由他倡导创办的柏林大学,追求教学和科学研究相统一,使得科学研究职能在大学中得以确立。这种以科研为导向的办学观对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1809年,洪堡就任普鲁士内政部文化和公共教育司司长,提出了自己的大学理念,并在1810年创办的柏林大学中付诸实施。他认为,“国家决不应指望大学同政府的眼前利益直接联系起来;却应相信大学若能完成它们的真正使命,则不仅能为政府眼前的任务服务而己,还会使大学在学术上不断提高,从而不断地开创更广阔的事业基地,并使人力物力得以发挥更大的功用,其成效是远非政府近前部署所能意料的。”在大学与国家的关系上,大学具有自治权。在大学内部,师生有教与学的自由,把对真理的自由探索当作教帅和学生的主要使命。洪堡所推动的大学教育改革深刻地改变了德国和世界大学的面貌,他的大学理念至今仍是人们认识大学本质特征的一个重要出发点,仍是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理念的重要基础。 作为高等教育认识论哲学基础的现代代表人物,曾任耶鲁大学法学院院长、前芝加哥大学校长、永恒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赫钦斯的思想建立在他的哲学观点、对美国社会与教育状况评析的基础之上。他认为,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习人类文化的共同知识以及思想方法,尽可能深入地思考社会中的一些十分困难的和最令人困惑的问题。作为学习中心的大学,应该成为一个思考问题和发表深刻见解的场所。为了更好地发展高等教育,赫钦斯指出,在给高等教育提供更多的钱、更多的建筑和更多的教师的同时,应该注意解决高等教育的组织问题。赫钦斯认为,真理是永恒的,教育就是要传播永恒的真理,设计永恒的课程。针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弊端,他提出了大学教育应该坚持的目的和改革的途径,确立了通识教育的价值和地位等,对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具有警戒作用。在他看来,大学应该独立于社会,应该成为社会中的一座灯塔,应该传播和发展高深的文化。
 (二)现代大学定义——研究型大学众所周知,任何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内涵是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是一个概念区别于另一个概念的根本所在。而外延则指一个概念所确指的对象的范围。内涵决定外延,外延体现内涵。作为一个概念,应当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明确了概念的内涵,就明确了概念所反映的是具有哪些本质属性的对象。若不考虑逻辑上有关内涵和外延的关系,则有可能出现谬误。在世界范围内对研究型大学追根究源,最早当属发轫于1810年成立的德国柏林大学,它开创了大学“研究与教学的结合”的先河;后由留德学者将其引入美国,以1876年创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为现代意义上研究型大学诞生的里程碑,经过100余年发展,到1994年在美国已达125所,它们所取得的成就使其在全美乃至世界科学与高等教育界居于主导地位。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是理论界对以其概念为核心问题之一的探索进程。 什么是研究型大学?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描述,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利用人们观念中对研究型大学的常识性判断或向往性设计,预设大家对研究型大学概念形成基本认识而直接进入相关观点的阐述,回避了对研究型大学概念的理性分析;另一类是通过列示研究型大学特征,采用描述性定义概念的方法,以具有相应特征的大学即为研究型大学;还有一类是借助评介国外研究型大学的特点或评价指标,其中一些做了一定的改造,得出演绎性的研究型大学概念。这些有关“研究型大学”概念的描述和把握,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研究型大学”的内涵,有助于我们深化、丰富对研究型大学概念的探索与认识。 在相关的国外研究成果和国内可喜探索的基础上,可以认为,研究型大学是以创新性的知识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以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为目标,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技进步、文化繁荣、国家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学。显然,这样的定义是从三个方面来界定研究型大学的基本内涵。 从社会职能方面看,研究型大学是“以创新性的知识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的大学。自纽曼“大学是传授知识的场所”的断言与中世纪巴黎大学模式,经威廉•洪堡“大学也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构”的创见与柏林大学模式,到范•海斯“大学还是提供社会服务的部门”的新识与威斯康星大学模式以来,大学在历史延展中承担了育人、科研、服务的职能。作为大学一个种类的研究型大学,自然具有这样的共性,然而研究型大学不是零散、简单、自发地履行这些职能,而是系统、综合、自觉地释放着独特效能。而且,研究型大学每个职能的纵深度,各个职能联系的紧密度都今非昔比,它张扬了作为一个知识共同体的创新特征,主要进行创新性的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通过科学研究在知识生产与创新中贡献成果、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为人类知识库的更新和扩展提供不竭动力。 从组织目标方面看,研究型大学是“以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为目标”的大学。任何社会活动中的社会机构的特性,都明晰地表征于其所追求的目标之中,并以此引导、激励、规约自身的各种活动形式和行动轨迹。研究型大学也是如此,它的目标中蕴藏着自己的特有性质与独特价值,而尤以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为宗旨,开展着各类教育科研活动,力争产生对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释放支撑效能的研究成果,并培养出具有高尚品性、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拔尖创新人才。 从办学水平方面看,研究型大学是“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教进步、文化繁荣、国家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学。与管理学中的人员能级对应原理相似,如果从生态哲学的视域出发,在各所大学个体组成的大学生态圈中,每一“有机体”都各显其能,各得其所。其中研究型大学是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教进步、文化繁荣、国家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学,也就是能发挥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知识创新基地、自然科学和高技术综合研究基地、高水平科技人才培养基地等作用的大学,因而不同于发挥“一般”作用的普通大学;反过来说,研究型大学不是自封的。把这种作用定在“重要”而非“重大”,一是“重大”可以理解为更重要,能够包容其中;二是给较多大学创设建成研究型大学的可能性,从而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预留适当充裕的概念空间。 随着大学内外部环境、科学技术环境的不断变迁,研究型大学实际上是一个发展的概念,这从美国研究型大学分类标准的变化历程中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和研究型大学自身的发展特点,卡内基高等教育分类中对研究型大学的标准不断进行着调整,表明研究型大学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人们对研究型大学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目前,高等教育系统的组织分化进程仍在继续,业已出现了“创业型大学”、 “创造性大学”、“学习型大学”、“企业型大学”、“虚拟大学”、“网络大学”等新类型和新提法;研究型大学的内涵同样也在不断发展,有关研究型大学定义的认识将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不断深入。     (三)大学绿色教育及“绿色大学”建设进展“绿色大学”是近年来在世界各国逐步兴起的新生事物,它是全球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新要求,也是高校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通过“绿色大学”建设,将促进社会“绿色意识”的形成,促进“绿色人才”的培养,同时,也将促进高等院校自身的持续发展。在今天的英国,大多数学校都认为:培养出来的学生如果对环境问题没有责任感和危机感,而把环境置之度外,那么就是教育的失败。在澳大利亚,使学生“理解并关注对自然环境的守护,并且有致力于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已明确地写进了21世纪初的国家学校教育战略目标中。显然,这样的教育目标应对了人类社会发展最前沿的问题,而考察一所大学是否是一流的,就是要看她是否能跟踪这个时代最前沿的问题并将其纳入教学计划的效率。  我国的大学环境教育始于30年前,开始以培养环境保护专门人才为目标,普及性的环境教育则侧重于学生的环境教育活动等。随着环境保护形势的发展,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学环境教育发展十分迅速,形式包括了开设环境教育公共课程、学生的环保社团活动、社会环境教育服务、倡导绿色科研等一系列的绿色教育内容。随着“绿色文明”建设,特别是“绿色教育”的深入开展,“绿色大学”一词被提了出来。  关于“绿色大学”概念,现在还没有统一的观点。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认为:所谓“绿色大学”建设,就是围绕人的教育这一核心,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原则、指导思想落实到大学各项活动中、融入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哈尔滨工业大学叶平教授认为:“绿色大学”主要指全面贯彻和渗透生态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新时代大学,是大学的“绿色”荣誉和形象,是在高等教育层面推进绿色文明的大学,是新世纪大学发展的文明方向,也是大学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社会精神文明工程。 当前,我国“绿色大学”建设是与绿色教育的发展结合在一起的。其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1998年,清华大学率先提出创建“绿色大学”的构想,并向国家环保局提交了具体“创建绿色示范工程”的建设方案。国家环保局于1998年5月批复了清华大学的项目报告。在国家教育部、国家环保总局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的资助下,清华大学又提出了“绿色大学计划”,其创建模式为“开展绿色教育、倡导绿色科技、建设绿色校园”的“三绿工程”。2001年,清华大学成为首家国家环保局正式命名的“绿色大学”。  2.1999年5月,国内外20多所大学在清华大学召开了“大学绿色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世界自然基金会、教育部、国家环保局、中国环境报的领导和专家、记者,英国索斯班克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澳大利亚亚格利福士大学和王室摩尔本工业大学,中国的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开大学等有关专家、学者。会议的主题为“绿色大学教育的挑战、经验和建设”。其目的是提高大学对开展绿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掌握“绿色大学”教育的整体思路和方法,并在中国推动“绿色大学”建设工作。会上成立了“全国大学绿色教育协会筹备委员会”,其成员由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以及华南理工大学的有关专家组成。  会议决定在哈工大主办的《环境与社会》杂志上开辟“大学绿色教育”栏目。  会议发表了《长城宣言:中国大学绿色教育计划行动纲要》。  3.2000年5月,由世界自然基金会资助,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大学绿色教育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国家环保局、黑龙江省环保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原广州师范学院等政府组织与高校的官员、专家和学者。会议就在高校开展绿色教育、创建“绿色大学”等方面广泛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形成了观念上的共识:(1) 与过去大学办学缺少环境保护思想,没有环境保护目标相比,绿色大学是一种办学理念的转变,其目标是培养具有“绿色思想”的大学生;  (2) “绿色大学”的产生是与全球环境问题密切相关,是时代的产物,是环境保护形势的新发展;  (3) 绿色教育是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组织者不应只是学者,而且应该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4) 绿色教育的教学研究人员应是环境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整合的人才,并积极在高校开设环境类课程;  (5) 在高校建立主干课程,并争取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提升为必修课。教学内容包括观念、知识、规范三个层次,教学过程中体现行动、哲学及思维方式的变革。  4.受全球环境保护形势发展和清华大学创建“绿色大学”的影响,我国许多高校积极开展“绿色大学”创建活动,如哈尔滨工业大学提出了“建好一个中心、搞好三个推进”的“绿色大学”建设模式,即“建好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搞好环境理论研究、环境宣传教育和环境行动三个推进”。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初提出在广东珠海校区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的全国首家“绿色大学”的设想并正在实施。2002年6月,中山大学也提出创建“绿色大学”的设想,并积极开展有关“绿色大学”评估标准的研究工作。2001年,天津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19所高校学生会联合倡议创建“绿色大学”。2001年,云南省14所高校向全省高校发出倡议,希望全省高校加入到全国“绿色大学”的创建行列中。合并后的广州大学在原来环境教育取得良好成绩的基础上,于2001年也提出了自己的“绿色教育计划”,从开设全校绿色教育课程、开展绿色科学研究、加强绿色网站建设和提升培养高级绿色教育专门人才等方面,不断提高其环境教育的能力,为“绿色大学”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本世纪以来,大学绿色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向着纵深发展,许多高校成立了专门的环境教育研究机构,参与研究与实际工作的高校教师涉及各个领域和学科,目前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环境教育理论、基础教育的环境教育、“绿色大学”等方面。  可以看出,随着传统环境教育内涵的增长和外延的扩张,环境教育已向纵深发展成为一种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其教育思想更注重从浅层生态学向深层生态学深入。实际上,“绿色大学”的创建意味着重新审视和构建现代教育理念,意味着对现有的大学教育教学体系进行系统的变革。创建“绿色大学”绝不仅是建设“绿化大学”这么简单,应当是学校在教育和教学的整个系统中贯穿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论,整个学校应该节能降耗,环境优美,开放民主,兼容并蓄,文化多元,和谐共生,等等。从而使绿色教育和“绿色大学”的内涵从技术层面上升拓展到人文的视界。(四)大学内涵发展谈高校的内涵发展,首先要谈高等教育的功能问题。大学的功能是什么?一般说,最早的大学是1097年意大利的波罗尼亚大学。中国古代的国子监,在唐朝已经很规范了,也有教授、博士,但国子监是以应试教育为导向的,培养学生的目的就是参加科举考试,不是以灌输知识、培养能力为导向。意大利的波罗尼亚大学最早提出传播知识、培养人才,所以那个时代大学教育的功能就是教书育人,就是教学。到了1810年左右,德国的洪堡创建柏林大学,给大学注入了新的理念,即大学要有科学研究,要有独立的学术精神、学术自由,这就是所谓的洪堡精神,给大学又增加了科学研究的功能。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大学开始增加了一个服务功能,以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以提供的技术服务社会,为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如此概括,大学应该具备三种功能:教学、科研、服务。 中国大学的功能应该怎么看?最近有人在科研、教学、服务这些概念基础上,又提出加一个“文化”,大学要成为不同文化交流的平台,不同文化融合的机器,认为大学的功能应该是教学、科研、服务、文化。如此一来,就会越加越多。大学究竟是什么?大学的功能到底应该怎么定位?换一个角度思考,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就是“引领社会,服务社会。”所谓引领社会,就是大学应该自觉的承担起以科学、思想、文化来引领社会的历史责任,要为社会提供科学、思想、文化,使大学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家园、科学摇篮、文化基地。当整个社会出现功利化倾向的时候,大学应该保留净土的本色,应该有自己的象牙塔,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流,而不是浊水,这就是“引领社会”。否则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就无法立足,整个人类的文明也将不知何去何从。这应该是大学最神圣的历史责任。所谓服务社会,就是用你自己所创造的科技,所培养的人才去推动社会的发展。 目前高校发展存在三大误区:一、高校急速扩张表现出某些功利化、世俗化倾向;二、把大学当成政府部门的延伸,没有给大学充足的空间,对学校和教师过度量化的考评方式,使教师疲于奔命完成学术论文,扭曲了科研的内涵;三、部分研究生不“研究”。  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齐涛近日在调研时分析了当前高教领域的一些认识误区。他说,“十五”期间,山东高等教育发展很快,初步完成规模的扩张,大学由58所发展到104所;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由30.38万达年117.13万。“十一五”期间山东高等教育仍要继续积极发展,但工作重心必须尽快向内涵发展转移。什么是大学的内涵发展?齐涛认为,当然是办学质量与办学水平,但更重要的是如何体现大学精神,如何让大学教育回归其本来。在高等教育功能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即由过去的“身份教育”变为“学历教育”,由精英教育、高端教育变为大众化教育、多元化教育这个快速变革的时期,高等教育表现出了某些功利化、世俗化的倾向,比如,有人认为高等教育为当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要立竿见影,要有直接效果;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是为了求知而求学,而是完全陷于实用功利的圈子中。如果大学仅满足于直接服务经济建设,只是体现了高等教育的部分功能;如果大学生缺少理想与抱负,大学充其量就是个“职业培训班”,而不成其为大学了。  要淡化大学的功利色彩,要培养科研人才,培养大师级专家,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回归大学的本来面目。尤其是重点大学,要有大学的独立人格,有大学的独立精神,要有自己的“象牙塔”。  齐涛说,对大学的管理,要尊重大学的本性和大学发展的规律,不能把大学当成政府部门的“延伸”,要给大学充足的学术空间和发展空间。要破除对学校和教师过度量化的考评方式,不能使老师疲于奔命地完成“学术论文”而扭曲了科研的内涵。学术研究有其“自然生长”的法则,需要根基,需要一段时间的积淀。本科教学是大学的重中之重,是高等学校的办学之本。研究生教育是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功能之一,是教学水平与研究水平的综合体现。目前,有一部分的研究生教育偏离了“学术之路”,不少研究生的读研目的只是为了拿个文凭,为了拥有一个找工作的“敲门砖”,这是很大的失误。大学的教学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不要把学生当成被管理者、被教育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解除“压力式”学习方式,让学生为“兴趣”而学习,为理想和抱负而学习。(五)大学人文精神“大学正是一个人思想的转型时期,是一个人应该去思考自己该走怎样的路,思考自己未来人生方向的阶段,但是,对于我国大多数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惟一思考的就是怎样考上一所好大学。我们的教育太过片面追求智育,而忽略了对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的整体人格培养。”     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原所长钱逊接受《小康》采访时认为,目前大学生自杀等类似事件的频频爆发,排除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外,我国的高等教育甚至是整条教育链在其中应该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些事件所暴露出的问题,绝不是单纯的心理问题,也绝非偶然的个体行为。这其实是我国的教育问题延误到大学阶段的一次总爆发,应引起教育部门的高度关注。     “谈到大学教育,我觉得首要的一点就是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我们的高校、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反思,目前我们的高校教育给了学生什么样的精神营养,让他们能心智成熟地成长?我们的教育是否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对此,我个人是很失望的。”原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李燕杰对《小康》并不讳言。     5月13—14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重塑大学精神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旨在反思目前我国高校的人文环境建设,探讨高校大学精神的重塑之道。     《小康》为此走访了北京的部分高校,并就相关问题对学生展开了一项随机调查。谈到目前的校园生活,很多人用“无聊”、“乏味”来形容,而对“业余时间一般会干什么”这个问题,很多人的回答是“上网、聊天、无所适从”。     “大学的传统是独立品格和批判精神,社会的良心在大学,而我认为现在的大学精神已面临崩溃,这不是危言耸听。”华中师范大学原校长章开沅谈到目前的大学精神时痛心疾首。     “我们的校园文化目前非常贫乏。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道德礼仪正逐渐在高校丧失,其中尤为突出的一点是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度急剧下滑。”当《小康》就上述现象采访首都师范大学教育艺术研究所所长郭海燕时,郭用了“病入膏肓”四个字来形容目前高校的人文环境。     虽然近几年我国在高等教育人文素质建设方面确实加大了力度,但一些弊病还是不同程度地显现出来了。     谈到目前高校教师论文造假、学术剽窃事件集中的频频曝光,郭海燕认为除了教师自身素质的原因外,与目前高校的一些评估机制有密切关系,“教师评职称要求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多少篇论文,你说,全国总共有多少核心期刊?如此硬性的要求造成的负面结果就是一些教师花钱买版面、托关系走后门,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学术腐败。”而此类事件的发生,学生又是怎样的看法?在《小康》的随机调查中,大多数学生对此嗤之以鼻,有人甚至认为这是“缺乏师德、辱没师道尊严。”     “大学者,非大楼也,乃大师也。”“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郭建议应在大学建立“教授委员会”,成员来自教学一线的教师,以此来真正监督学术纪律,维护学术尊严。“大学里,其实存在着两套系统,一套是由教师组成的教学系统;另一套则是由管理者组成的管理系统。只有互相监督才能保障教师在学术上真正做到自律。”     “现在高校压力都很大,要忙着应付各项排名,忙着到社会上拉项目、忙着迎接各项评估。如果在高校,领导没有时间关注教育,教师忙于追逐职称评聘,没人研究教育内容和教学规律,那么学生必然是牺牲品。” 还有,诸如大学生拿学位要通过英语四级考试等,从而导致学生必须为了应试而学习,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     《小康》注意到,目前在高校排行等一些排名、评选中,高校人文素质建设并未被纳入到考评指标体系里。对此,钱逊认为,大学排行的高低变得越来越具有广大的商业效应,而不是学术效应。由此,助长了高校的一些决策者急功近利的思想,一味在“硬件”上下工夫,而对于一些“隐性”的指标重视不足,而这些恰恰对一所高校保持长期竞争力至关重要。     自1978年起,李燕杰一直从事着青少年教育研究工作,现任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结合自身从教实践与研究体会,他认为,教育的主体应该是受教育者,而绝不是教育者。在大学校园内,大学生产生和保持对人文知识主动索取的学习意识才是人文教育所要取得的理想状态。“人文教育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其实与高校教师的授课方式有密切关系。我们经常谈,要给学生好的教育,于是花了很多时间去研究教育内容,但是,却在对怎样把好的教育有效地传授给学生,怎样让学生产生接受教育的兴趣上下得工夫很少。其实,这中间的衔接过程很重要。离开了这个环节,教育的目的还是无法达到。”     不仅目前大学人文素质整体需要提高,而且人文素质的培养在高校与高校之间差异也非常大。一些理工科的院校在人文学科的建设、以及人文素质的培养上显得更为薄弱。     钱逊将此现象的主要历史原因归于20世纪50年代的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他打比方:“当时社会上普遍有一种重理轻文的风气,经过那次院系调整,原来五六十所综合大学只剩下了14所。清华曾经是一所实力很强的综合性院校,但就在那一次院系大调整中,将一些人文学科划出去了,以致变成了工科院校。虽然当时的确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人才,但是,从后来的教育发展来看,这次调整对高校人文精神培养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半个多世纪已经过去了,但那次调整留下的后遗症,到目前为止,还处于治疗恢复的过程中。         (六)纵览世界一流大学精神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作为人类社会中具有巨大潜能的人力资源产地,是科技传播的圣地,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源泉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世界一流大学都有较长的历史,它们在漫长的岁月中,为了生存、为了科学与中世纪的黑暗作过持久的、艰苦的斗争,曾与强大的宗教作过激烈的较量,以理性之光照亮了人类精神文明之路。从中世纪大学到今天,大学在层次、类型、组织形式、结构、专业等方面都有很大变化。但是,在这些变化的背后,还是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这就是大学精神。     人们经常把世界一流大学同许多世界顶尖级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思想家、科学家、政治家、教育家联系在一起;人们也经常感慨“五四”新文化背景下,北大和清华风云际会、大师云集的气象……这些正来源于学术自由、兼容并蓄、学者治校这样的大学精神。 所谓大学精神,是指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约束大学行为的价值和规范体系,以及体现这种价值和规范体系的独特气质。它是一种非实体性的精神文化,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教育管理与教育教学活动中逐渐积累下来的、被全体师生员工所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由群体无意识演变而成)和学校气氛。它是大学优良传统中最宝贵的部分,是大学历久常新的动力和源泉,对于凸显和稳定一所大学的形象、特色、风格和水准,举足轻重。譬如我们常听到的“北大之创新,清华之严谨,南开之笃实,浙大之坚韧”,便是人们对于这些国内著名学府所特有精神的概括。大学精神具有驱动、凝聚、熏陶、评价和规范之功能。     优良而健康的大学精神一经形成,便会在教育活动中起到激情励志、调整心态和规范行为的作用。大学师生员工处在这种环境中,无时不受其影响。     “在林林总总的大学中,几乎每一所大学都能非常明确地告诉你:它具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特色和成绩,但并不是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这种大学精神是难以言说的,又是具体可触的。它能将具有不同思想、文化、专业背景的知识分子凝聚在一个目标下,在大学遭遇艰难曲折时升华为一种顽强的亲和力和奋斗力。”这是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文系主任徐葆耕在《大学精神与清华精神》一文中所说的。他还认为:“大学精神不是人为设定的,也不是哪位校长或大师头脑中的理念产物,它的形成是多重因素长期相互撞击和融汇的结果。一般来说,一所大学的‘精神’同这所大学独特的历史、地理、文化环境有密切关联,是国家意向同社会流行趋势相互冲突与融合的结果。大学精神需要一个较长的办学历史才能养成,它是大学传统中最宝贵的部分,是大学抗打击和求发展的生命力的底蕴所在,对于稳定大学的风格和水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要有人格,校要有“校格”,这“校格”就是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既深藏于大学之中,又游离于大学之外。它给大学注入了生命活力,使大学不仅仅是教学楼、图书馆、林荫道等冷冰冰的建筑群落,也不仅仅是人才的集散地,而是人、思想、价值观念、理性思考、创新、智慧与博大胸怀的代表。大学精神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在不知不觉中使深居其中的教师和学生内化为个人品质,表现出与大学精神的内涵相一致的行为。大学精神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从普遍意义上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自由精神。自由精神是大学精神灵魂之所在,也是其他大学精神产生和发展之根基。追求自由是人的本能,也是人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权利。人类一直就在为争取更多的自由而抗争。     在当今世界,美国是个最自由的社会,也是最有活力的社会。美国的社会是建立在自由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这样的社会崇尚和鼓励自由竞争。耶鲁人认为,尊重自由,保证选择自由、言论自由与信仰自由是追求光明、探索真理的至关重要的前提。一所大学之所以能名扬四海,不是因为它只传授一种“正确”的思想及一种“正确”的价值观,而是因为它是交流思想的“自由市场”。一位被美国人誉为“创造了真正的美国哲学”的“哲学爱国者”,哈佛大学哲学教授威廉·詹姆士,在该校的一次校庆典礼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真正的哈佛》的演讲,他坦言,“真正的哈佛”乃一“无形的、内在的、精神的哈佛”。何为“内在的精神的哈佛”?他的回答是:“自由的思想”与“思想的创造”。     20世纪60年代末,大学学生运动风靡全球,进一步提高学生权利的呼声甚高。美国大学重新审视学生的学习自由原则。美国大学教授协会出版了《大学内学生的学术自由与市民自由》一书,并与“全美学生同盟”共同发表《关于学生权利与自由的共同声明》,认为“教学的自由和学习的自由是学术自由不可分离的两面。”大学的精神虽然无形,但它切实地体现在大学的各种活动之中。它关注人的精神发展,提倡学术自由,对人类文化和精神发展怀有使命感。     也就是说,尽管身处市场经济的氛围之中,大学依然保留着它无功利的追求。这也是大学精神消解市场负面影响最主要的体现。大学成为社会追求民主、自由的烽火台,这一精神为科学发展、社会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二,独立精神。独立精神是与自由精神联系密切而又有着不同内涵的一个范畴。世界大学教育发展的经验一再证明,大学只有具有自己的独立品格,才能造就民主社会的建设者,才能成为知识创新的阵地。大学自治是西方高等教育最悠久的传统之一,它源于中世纪学者行会自己管理自己事务的惯例。这一传统从19世纪德国大学开始倡导“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理念开始,为在高等教育中光大科学民主精神,为新科技、新思想的探索提供了宽阔的学术空间。大学的这种特质既是大学精神的体现,又是大学精神的内在成份之一。因此,大学精神是维护大学纯洁与独立、平等和民主的金色盾牌。     300年来,耶鲁大学对自己的独立人格一直极为珍视。18世纪中叶,托马斯·克莱普任耶鲁大学院长期间,坚持耶鲁大学是私立学校,并十分强调耶鲁大学的独立。为此,他采取一切可能的方式对地方政府的干涉进行抵制,直至诉诸法律。这种追求独立的精神一方面反映了耶鲁大学对自己的信仰坚信不移,另一方面反映了他们崇尚独立人格的精神。耶鲁大学新校长一上任,第一篇演说辞中往往警告政府,不要把自己当作民众的思想保姆。20世纪60年代越战期间,美国政府下令:凡是自称以道德或宗教理由反战的学生一律不准领取奖学金的资助。当时美国诸名校全都遵照政府的指示行事。惟独耶鲁坚守学术独立的一贯作风,仍继续以申请者的成绩为考虑奖学金的惟一原则,完全漠视政府的规定。结果,耶鲁因此失去了来自联邦政府的一大笔基金,经济上几度陷入困境,但其信念依然不变。     据报载,牛津大学曾拒绝了一位沙特富翁1000多万英镑的捐款。原因在于这位沙特富翁在捐款时提出了附加条件,要求牛津大学办一所以他命名的商学院。牛津大学董事会经过讨论,认为不能够因为钱而放弃大学独立自主的传统,不能开大学受制于个人的先例,毅然拒绝了唾手可得的巨额钱财。牛津大学并不是不需要钱,而是不愿意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所以,当资金的获得需以自由研究和独立决策的丧失为代价时,牛津大学毅然地“望而却步”了。     独立精神之所以在大学精神中有重要地位,是因为大学是探讨高深学问的学术机构,而学术在本质上必然就是独立的自由的,不能独立自由的学术,根本上不能算是学术。     第三,时代精神。大学,作为时代的智者,能够预见并感应到社会潮流的前奏,而成为推动社会潮流的先行者,使社会潮流之声最终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大学正是紧紧扣住了时代的脉膊,才赢得了自身持续发展和地位的逐渐提高。从中世纪大学的兴起到现代大学的发展这一历史演变轨迹可以看出,大学无疑是时代的产物,并代表着最进步的时代精神,驱动着社会向前发展。一所大学从无到有,到孕育、培养出一种精神,这需要历史,这也是大学的校庆总让那么多学子感动的原因----学生本人不仅仅是大学精神的感染者、创造者,还是大学精神的传承者。     当东部大学校园里的常青藤早已枝繁叶茂之时,斯坦福大学在美国“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之中诞生。首任校长乔丹的就职演说是激动人心的:“我们的大学虽是最年轻的一所,但它是人类智慧的继承者。凭着这个继承权,就不愁没有迅猛而茁壮的成长。”他宣布:“我们师生在这第一个学年的任务,是为一所将与人类文明共存的学校奠定基础。这所学校不因袭任何传统,无论何人都无法阻挡它的去路,它的路标全部是指向前方的。”后发制胜的斯坦福内在的时代精神显然是其成功的奥秘之一。     莫斯科大学是俄罗斯最古老、历史最悠久的一所大学,是现世界公认的世界十大名校之一,是俄罗斯规模最大、系科最全、学术水准最高的高等学府。在历史上的一些时期,莫斯科大学的学系由诺贝尔奖获得者所主持,比如:斯米尔诺夫、塔姆、弗兰克、朗道、普罗科洛夫、卡皮查等。莫斯科大学在前苏联科学界、教育界占据重要地位。莫斯科大学不仅作为一个教育和科学机构,而且作为国家的文化中心,在不断地向前发展。     可以说,大学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产物。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大学一方面执著于历史承袭下来的传统的性格,另一方面又使自身不断革新以适应现实的历史环境的变化,并在各种不同的时代和社会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大学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大学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升华。     第四,学术精神。学术是大学的安身立命之本。西方名校大多起源于中世纪大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在这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形成了独有的特色和学术风貌。大学处于整个学校教育体系的最上层,历来被称为传承、批判和探索高深学问的殿堂。大学的逻辑起点首先应该是学术,高水平的大学更不能例外。     20世纪初,德国发展成为世界科学的中心,直到二战以后才转到美国。德国当时并不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1925年左右,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经济困难,科学家的生活条件很差。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德国仍然能够成为世界科学中心?这主要源于其学术传统、环境和氛围。德国有开放和吸引人才、注重积极培养和选拔青年、重视哲学、数学领先等等传统,这些传统、氛围,促进了德国科学的发展。推进学科建设,同样要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     剑桥大学成为诺贝尔奖摇篮的原因何在?英国科学促进会主席、前剑桥大学副校长阿什比曾说:“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这句话极其精辟地道出了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其与社会的关系,同时,也为我们思考剑桥大学获诺贝尔奖者众提供了思路。就是说,剑桥大学成为诺贝尔奖摇篮的根源就在于一代代剑桥人不为外部环境所左右,不以功利心态取舍知识,始终如一地保持着自己独特的自由教育的传统,从而使不同的学科能够按照内在的逻辑发展,能够相互会通、结合、渗透,因而使得剑桥教师的学术造诣、学术素养、学术意识,剑桥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体系、思维模式等都超乎于其它学校之上。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每年一度的最佳大学排行榜的评估指标中,“学术声誉”一项占总分分配的25%,足可见美国对大学学术的重视程度。     第五,创新精神。在真理的长河中,如果把实践比做源头,那么,创新就是奔腾不息的“源头活水”。一部人类文明史,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人类不断创造、勇于创新的历史。正是人类永不停息的创造活动推动着历史不断进步。没有第一件生产工具的创造,人类就不能同猿相揖别;没有冶铁技术的创新,人类就不能进入农业文明时代,没有第一台蒸汽机的发明,人类就不能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大学高层次智能资源聚集以及学术氛围和综合性的学科结构有利于新的学科、学术思想和理论产生。因而,组织、开展开拓性、超前性、综合性的知识创新,是大学的基本使命。     从对欧美国家近代高等教育发展进程的回顾中可以看到,在传统的高等教育机构开始向近代转变的最初阶段,发动并推进这种转变的力量主要来自于创新着的高等教育界。克伦威尔在剑桥大学推行的改革,格斯纳在哥廷根大学的革新,都是直接推动英国、德国高等教育向近代转变的重要举措。而在以后的发展进程中,来自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推动,始终是英、德等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英国的工业革命中,古典的牛津和剑桥大学几乎没有起到任何作用。然而近年来,与美国硅谷齐名的“剑桥奇迹”闻名遐尔:以剑桥大学为中心的科技园区重新给英伦三岛注入活力,园区半径围绕中心城区迅速扩大至15英里,有1600家高科技企业坐落其中,吸纳就业人口4.5万人。科学园有效地把大学、科研与企业密切联系起来,不仅增加了剑桥大学的活力,而且促进了当地乃至全国、全世界经济的发展,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甚至希望把这个科学园建成“能下金蛋的鸡”。这一态势创造了英国经济中著名的“剑桥现象”,有人也称之为“剑桥奇迹”。“剑桥现象”的形成,在于有剑桥大学。而剑桥大学之所以成为剑桥高科技区的龙头,成功而及时地将自己的科技创新与研究成果向应用开发转移,使其在企业开花结果,实现产业化,是主要原因。     20世纪80年代以来,哈佛大学为适应全球经济的急剧变化及发展高技术产业的需要,对其教育教学制度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注重创新教育。哈佛大学的校风就淋漓尽致地体现出创新教育思想,其核心内容是:祟尚自由竞争和个人奋斗,祟尚冒险和创业,祟尚对事业的追求与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强调生活的富有应来自勤奋与努力,强调个人的智慧、毅力、能力和自信心是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注意理性分析,讲求实际和办事成效。     上述大学精神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大学精神,具体到每一所大学,由于特定的历史传统、社会环境、学校目标和任务等方面的差异又会有着其独特的大学精神。对这些精神的守卫是所有大学人的终身职责。     大学是一个充满理性和批判精神的场所。真正的大学精神,不但是科学技术的进展和应用,也是人类精神文化的家园。大学在传播、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追求真、善、美,事实求是,坚持正确的学术价值趋向,寻求知识本身的美学意味,为知识发现和真理的显现而显示的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等精神无是人类最为宝贵的财富之一。随着社会变化节奏的加快,现实社会中非理智、盲目、自私与冲动等弊端比比皆是。在这样一个良莠并存、错综复杂的社会中,改造社会,增进人类道德和智慧的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在大学身上。     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价值》所指出的:“大学虽不能给你这个或那个实用技能,但它会为你的全部智能提供比技能更重要的因素。它们教诲你,使你变得知书达礼;它们成为你精神上的良师益友……”     著名作家徐鲁在《剑桥的书香》一文中写到:散文家董桥先生写过一篇文章,叫《凯恩斯的手》。在他看来,凯恩斯这位剑桥出身的大经济学家的手,跟同是剑桥人的罗素、史特拉屈等等的手一样,都是“修长灵巧”的,是真正的“剑桥的手”。我在想,所谓剑桥的精神,剑桥的人文之美,剑桥的浓郁的书香,不就是这样一些修长灵巧的手创造和传播的吗?岂只是书香扑鼻的剑桥,整个人类文化的金殿,不也是依靠这样的一双双修长灵巧的手而建造和装修起来的吗?说到底,人类那诗意的本质不会泯灭,人类的灵魂也永远期求着升华。也只有这时候,剑桥的书香,才向我们显露出它的真正的意义:那是一些最伟大的智者的声音;那是人性中最圣洁的精神追求;它们将维系着人类最美的文化和精神,向一切绝望的人发出友好和亲切的呼唤。     一个大学的精神不是突如其来的,更不是凭空想象的。大学精神的生成有赖于优良的环境,包括天时(历史机缘、时代需求)、地利(优雅、静穆的校园等)、人和(学术风气、人际关系等)等因素。一代代学人不断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大学的理念来改造大学、发展大学,使大学成为时代精神的体现者。     在中国,北大清华如双子星座,是中国知识界的精神灯塔,其社会意义远远超出了大学的范畴。而同为著名学府,清华与北大有着各自不同的“大学精神”。说起北京大学,我们自然会联想到京师大学堂、五四运动、李大钊、蔡元培、马寅初、自由、民主等一系列的人和事。     说到清华,也会使我们毫不犹豫地联想起留美预备学校、国学研究、闻一多、朱自清、叶企孙、熊庆来、梁思成、蒋南翔等一批重大事件和著名学者,同时也会使我们想起她在“两弹一星”中作出的卓越贡献以及其团结严谨的学风等等。清华精神是清华历史的凝聚,是一代代清华人奋斗历程的体现。清华精神是中国传统精神的重要组成,塑造了具有鲜明个性的的一代又一代清华人,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进步。     而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所大学像中国的北京大学一样同国家的命运如此紧密相联,对一个民族的精神产生过如此重大的影响。五四运动虽然已经过去八十年,但是它在中国历史上的业绩却永远辉煌灿烂……     在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世界一流大学十分重要,已成为一个国家科技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尺、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体现。纵观世界一流大学,它们之所以能够人才辈出,名扬天下,就是因为它们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始终坚守着作为大学动力之源和精神盾牌的大学精神。一个大学要办成第一流,除了要有高明的教授讲师、丰富的图书资料之外,更要紧的,是还要有一个独立的思想传统、自由的学术精神与认真的研究风气。在我们向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等世界一流大学习,创建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的今天,加强对大学精神的研究,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是真精神自风流”。作为世界一流大学的灵魂,大学应以理性和良知为支柱,而不是由金钱和权力主宰。沐浴着新世纪的春光,意气风发的中国大学人正实践着大学精神,向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而不懈努力。(资料来源:《小康》杂志)(七)大学精神——构建中国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不是人为设定的,也不是校长或大师头脑中自生的。它的形成是多重因素长期相互撞击和融合的结果。可以说,大学精神是大学的内在、本质的东西。现代大学的功能既不局限于纽曼的“知识传播之地”,也不仅限于洪堡的“知识传播之地与知识产生之地”。今天,我国对高校职能的定位是: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这是一个宏观、概括的要求,在这种宏观功能定位指导下,我国高校应该塑造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在清华学校建校之初,梁启超先生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激励清华学生,铸就了清华人一种博大的胸怀。北京大学在建校之初,蔡元培先生提出“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奠定了北京大学兼容并蓄、思想自由的精神,也确立了中国大学的基本准则和文化精神。北京师范大学在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的“办理学堂、首重师范”的理念下应运而生,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彰显了薪火相传的师表形象。这些名牌高校在保持发扬传统的同时,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社会变革不断加速的今天,更多的大学面临着双重的困境。一方面,短暂的建校历史并没有形成真正的有特色精神,另一方面,学校面临着市场经济的冲击,高等教育大众化积累的矛盾逐步显现,资金缺乏、人才流失。如何在这种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塑造真正的大学品格和精神,便成为中国高校面临的挑战。    1.构建大学精神,在于凸显“以人为本”大学教育的主体是人,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塑造人。“以人为本”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以人为本”是彰显民族精神、塑造健全人格的根本。大学在传授知识与技术的同时,要唤醒学生内在的精神力量,树立坚定的信念和信仰,培养一种与时俱进的人文精神,营造一种有利于个性与人格完善的氛围,在广泛的意义上塑造全面发展的人。大学的教育是人格教育、通识教育、终身教育的基础。2. 大学的重任在于知识和精神的传承与创造,大学是文化精神的象征1929年陈寅格先生为王国维纪念碑撰写的铭文:“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干万祀,与天壤同久,共三光而永光”。知识的创造需要自由,思想自由和学术自由造就了大学的精神。思想自由的基点在于自由地追求知识、探索真理,学术自由的基点在于创造知识、创造价值。在学术规范的前提下,思想自由、学术自由为了追求创造知识、为社会贡献的最大化,自由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大学的理想。正如雅斯贝斯所强调的:自由是大学的首要原则。坚持学术价值,学术逻辑不应屈从于经济等外在逻辑。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是探求真理发展科学的先决条件,坚持学术自由是现代大学发展的基本准则。3. 重塑大学精神,在于构建品格和道德高地中国古代的大学理念,从孔子的“有教无类”,到《大学》“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精神在于发扬人性之善,培养健全人格,修己立人,推己及人,化民成俗,改良社会风气。大学的责任在于传承人类文明与文化的同时,也承载着道德的传承。美国学者弗莱克斯纳说:“大学必须经常给予社会一些东西,这些东西不是社会所想要的,而是社会所需的”。当今社会,官本位、金钱崇拜渗透到大学校园,庸俗的道德观、功利主义、虚无主义,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造成了有的大学生两面或多重人格。学术腐败、商业化,造成了学术水平的滑坡。大学的精神就是要凸显文化自觉精神,消除市场经济使人“物化”的危险,淳化师德,涵养师生心灵,使大学真正成为知识、思想、理性、道德的诞生之所,成为人类精神的家园。4.重塑大学精神,在于大力培育创新精神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这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深刻认识后得出的结论。当代大学唯有坚持真理、勇于创新才能完成科学的使命。在经济日益发展、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势必越来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水平,取决于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总量。“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要用开放的精神、世界眼光和全球意识办好中国的大学,用创新思想、创新理念和创新精神,培养一大批高层次的创新人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造就一支生力军。(此部分引用李君明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