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伽马航海路线:台北故宫博物院周院长谈故宫使命与运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19:12:34
“故宫不是高高在上的围城”——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谈故宫使命与运营
作者: 采访整理:南方周末实习生 范承刚
2011-05-19 10:23:04
 来源:南方周末

故宫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教育是博物馆的灵魂,民众与故宫的距离是很近的。
所有的收入都会公开,所有的预算都会公开。每个人都看着我们,每一分钱都查得到。
故宫“和皇家的关系很淡了”
1972年,我来到故宫(注:台北故宫),是从最基层的解说员做起的,随后调任院长室秘书。1983年起,我担任台北故宫博物院展览组组长,之后的16年里一直负责展览工作。所以,我一直认为博物馆最大的职责,是怎样运用藏品做好教育,而非运用藏品赚更多钱。
2002年,我去辅仁大学做了6年的博物馆学研究所所长,这6年也让我对博物馆有了更深的研究,但我始终坚持:如果藏品是博物馆的心脏,教育则是博物馆的灵魂。
所以2008年马英九先生征召我回来,我还是坚持把教育作为博物馆的最大使命。台北故宫拥有丰富的皇室收藏,我们的任务,是宣传推广中华文化,让这些藏品发挥最大的效应。
对民众来说,故宫不是高高在上的围城,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而是为民众提供多种服务的教育机构,
当然,我们也不排斥营销。比如我们会制作一些礼品、纪念品,也推出了“Old is New”的概念,把故宫的形象时尚化,要让台湾年轻一代也喜欢上故宫。比如邀请侯孝贤等导演为故宫拍摄电影,邀请方文山来讲授《兰亭集序》,邀请台湾音乐人林强用电子音乐和闽南语来演绎黄庭坚的《花气熏人帖》。
但这些行为绝不是“商业化”。在我们看来,这些都是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延伸,希望能够借此提高公众的生活品质与美感。这是一种形象的建立,不是以营收为目的,而是以服务为目的。
我们完全是非营利的组织,唯一目的就是把故宫推销出去,能让民众亲近故宫。我们所做的是营销的活动,而非赚钱的门道。
我很喜欢有个朋友说的一句话:“走进台北故宫博物院感觉到的故宫,只有博物院的气氛,和皇家的关系很淡了。”我们的故宫不是“皇宫”。
我在故宫工作了三十多年,最大的满足,就是会常看到祖孙三代悠闲地在故宫里漫步,他们认为在故宫是来生活的,而非是来花钱的。民众与故宫的距离是很近的。
每一分钱的来源和去向都查得到
故宫是彻底的非营利性机构,门票、礼品店、餐饮服务、品牌授权等全部收入,大部分进入公共财政,一部分进入艺术发展基金,用于购买文物等。2010年,门票的销售额有3亿多元新台币,这部分收入全部进入财政。
礼品店及餐饮服务的营业额有6.8亿元新台币,去除成本等费用,会有约1亿元的收入进入艺术基金,会有三四千万元用于开展公益活动。品牌授权的收入有1亿多新台币,也是全部进入公共财政。外界的捐款也都是先进入财政,根据指定的用途再进行支出,每一笔款项都会公布在网页上。
我们所有的预算,来自于财政拨款。每年的预算金额不一样,去年为9亿多元,今年为10亿多元。在故宫博物院的网站上,你可以很容易地查到每一年的预算,可以详细到雇用了多少人和每一分钱的用途。
所有的收入都会公开,所有的预算都会公开。“立法院”也会进行监督,一年两次我们都要向其做报告。
比如2009年,故宫编了一笔10亿元的特别预算,用于采购“亚洲文物”,但“立法院”认为这违背了故宫以中华古代文物为主的“故宫组织法”规定,冻结了7000万元的预算。
最近,“立法院”就质疑过去两年来,故宫接受一亿二千多万元新台币的外界捐款,却没有依照财政收支法与预算编列法入账,有失妥当。对此我们很快回应,这些捐款不会进入故宫,而是进入财政,并且每一笔都会按照指定用途使用,各种明细都一一可查。
接受质疑多了,我们也习惯了,沟通是必要的。故宫在所有文化设施中的地位是最高的,所有人都在看着我们,这需要耐性,需要谨慎,也需要气度。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http://www.infzm.com/content/5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