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招生考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镇馆之宝?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1:59:0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镇馆之宝 2

东汉-晋   1992年自墨玉县征集

铜铸无孔,亦无周廓,较薄,呈不规则圆形,图案和铭文打压而成。正面镌有一圆圈,圈内刻有一呈走势之马像,圈外有铭文,但甚模糊。背面因锈蚀字已漫患。这一类型的钱币有大小两种,大的一面是汉文篆书“重二十四铢”五个字,另一面是马像;小的一面为汉文篆书“六铢钱”三个字,另一面中央为马或骆驼像。两种钱币上均铸有佉卢文。由于这种钱币主要发现于和田地区,纹饰有马或骆驼,铭文有汉字与佉卢文组合而成,且马像图案者居多,所以称其为“汉佉而体钱”或“和田马钱”。

 

 

波斯萨珊朝银币  波斯萨珊朝  1959年自乌恰县发现

银币为圆形,打铸而成,埋藏于七世纪后半期,同时出土947枚。其中有萨珊朝时期布伦女王和库思老二与三世等王的钱币和阿拉伯倭马亚朝时代仿萨珊朝的钱币。钱面有王像、祭火坛、铭文和压印的各种图案。有的有两个珠圈,有的有三个或四个,珠圈外一般用一些符号作装饰。这批钱币发现表明在当时萨珊朝与我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是非常频繁的,因而对于研究中国和伊朗两国之间的交通贸易史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

 

3 龟兹五铢钱  南北朝    1958年自库车县发现

为龟兹国本地生产、发行和流通的货币,铸造精良,铜质较好,外形仿汉代五铢,圆形方孔,正面铸汉文篆书“五铢”二字,背面铸有龟兹文符号。钱文书法工整,因兼用汉文和龟兹文,又称汉龟二体钱。

 

 

4 高昌吉利钱  麴氏高昌国   20世纪60年代自乌鲁木齐征集

高昌吉利钱为麴氏高昌国时期所铸,外圆方孔,铭文为隶体,大而厚重,制作精良,由于传世及少,故历来受到珍视,虽然发现不多,但对于研究新疆自铸钱币乃至地方货币史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5 东罗马金币  唐    1972~73年自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出土

用金箔压制而成,上面有穿孔,曾作为装饰品使用,发现时大都置于死者眼部或口中。当时的人们认为用贵重金属或珠玉之类填塞七窍,可使尸体长期保存而不腐烂。东罗马金币在中西交通之枢纽的吐鲁番发现,表明随着丝路贸易的繁盛,往来客商的增多,相继传入中国的。

 

 

6 桃花石汗朝钱币   公元10-13世纪   1982年自和田地区征集

铜质,模压打制,正面为以阿拉伯字母拼写的“苏来曼卡德尔桃花石汗”即中国汗之字样,背面为经文“以真主的名义”。钱币大小不一,发现量较大。由于是喀拉汗王朝时期的通用货币,对研究当时的政治、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