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瓦房店市:发展的责任重如山 人民的利益高于天 仇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2:47:33
发展的责任重如山 人民的利益高于天
发布时间:2006-03-07 14:34:11 作者:未知 来源:
【字体:大中小】
[《新华日报》2006年3月5日讯] 省委、省政府于1996年7月作出区划调整的重大决策,设立地级宿迁市。宿迁作为新建市,基础差、底子薄、实力弱、矛盾多,发展一直较为落后,属沿海发达地区的不发达区域,经济发达省份的不发达市份。10年来,面对特殊的市情、特殊的区位、特殊的地位、特定的发展阶段,我们坚持发展为要、发展为先、发展的责任重如山,恪守人民为本、人民为根、人民的利益高于天,努力掀起后发快进、加速赶超的热潮,走出了一条符合宿迁实际的追赶型、跨越式、超常规发展的新路子。与建市初相比,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6.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3.9%,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6.1%,产业结构实现了二产超一产、工业超农业的历史性转变,特别是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际外商直接投资、进出口总额、工业用电量等指标增速位居全省第一,标志着宿迁经济社会发展已逐步走上快速发展轨道。
一、提升产业支撑,集主要精力实现工业突破
工业具有高税费率、高就业率、高利润率、高财富积累率和高产业关联度的“五高”优势。建市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坚持工业化第一方略不动摇,明确提出大力实施“工业突破”战略,并把“十五”期间每年都作为“工业突破年”来抓。在工作思路上,坚持“两个围绕”办工业,即围绕“两农”办工业,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农用工业;围绕“两劳”办工业,充分利用城镇下岗职工和农村富余劳力,抓住产业转移的大好机遇,大上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项目。在工作重点上,坚持一手抓量的扩张,做到小企业“铺天盖地”,一手抓质的提高,做到大企业“顶天立地”。特别是对木材加工、轻工食品、纺织服装、玻璃建材、化工医药等传统优势产业和企业,千方百计扶大扶优扶强。在具体方针上,坚持全部工作以抓经济为主、经济工作以抓工业为主、工业工作以抓招商引资为主的“三为主”方针,全面开展“内培外引”活动。在“内培”方面,我们提出“希望在民间,活力在民营,发展靠民力,稳定靠民富”的“四民”方针,扩大载体空间,营造宽松环境,落实优惠政策,千方百计鼓励民间投资创业。在“外引”方面,我们坚持“市外就是外”的方针,欢迎外来先进思想的渗透与同化,欢迎外来优秀人才的竞争与挑战,欢迎外来生产要素的富集与激活,大力度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按照“政企联动、群专结合”,广泛发动财政供养人员参与外出招商,选派精兵强将实行定点招商,倡导人民群众积极开展招商,努力营造浓烈的招商引资氛围,不断把招商引资推向新的高潮。
二、加快载体建设,全力推进城市化进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的地域、人口规模及其要素集聚力、产业支撑力、经济辐射力、社会管理力、文化影响力,很大程度决定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由于地级宿迁市是在四个县(市)基础上组建的,没有中心城市,是全省三农比例最高、比重最大,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进程最慢的地区,呈“无马拉车”格局,区域经济发展动力严重缺失。针对新建市中心城市是零基础、零起点、零起步的市情,我们提出举社会之力建设中心城市,并概括为“收拢五指、形成拳头,集中力量、建设市区,扩大载体、打开通道,富集要素、提升人气,众星拱月、形成体系,城乡一体、促进发展”,使中心城市发展的思路更加明确。在特色定位上,坚持“不求最大、但求最佳”,建设集湖光山色、运河景观、黄河新姿、人文景色于一体,森林式、环保型、园林化、可持续发展的湖滨特色生态城市。在具体工作中,坚持规划设计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建设施工标准化、规范化、工艺化,管理经营精心、精细、精品,全面推进中心城市“七区”建设。与此同时,围绕做大县城规模,做强县城实力,不断加大沭阳、泗阳和泗洪三个县城建设力度,增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力。以实施“1 4”工程为重点,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提高市域城镇的整体竞争力。按照“五个加快,五个降低”的要求,引导人口向城市城镇集中,鼓励和吸引能者进镇、强者进镇、富者进镇,让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到小城镇投资兴业,安居创业,变纯生活性消费为生产性投资,增强财富积累的有效性。
三、深化改革创新,构建更加灵活的发展体制和机制
改革创新是一场革命。只有改革创新,一个地区的竞争力才能不断提升。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宿迁落后表现在经济指标上,根子却在体制机制上。宿迁作为欠发达地区,没有多少包袱可背,也没有任何退路可走;作为新建市,最大的优势是改革,最大的希望在改革,最根本的出路也在改革。唯有改革,才能杀出一条血路,求得生存和发展。因此,我们坚持“法无禁止即自由”的理念,紧紧抓住全省唯一“经济社会制度创新试点市”的特殊机遇,高扬解放思想的旗帜,坚持从体制、体系、机制、制度和队伍入手,大力度、深层次、全方位推进经济社会领域的改革创新。遵循“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要求,强力推进国有集体企业“两化”(即股份化、民营化)、“三置换”(即产权置换、土地使用权置换、职工身份置换)、“一保障”(即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步伐。目前,全市国有集体工商企业的改制面达99.9%,一大批国有集体工商企业通过改制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坚持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分开、产业性质和事业性质分开、竞争性领域和非竞争性领域分开、经济化和社会化分开的原则,把社会事业由政府包办转变为政府扶持社会兴办,并把竞争性社会事业当作经济工作来看待,当作产业来办、项目来抓、企业来管、实体来运作。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致力实现“权力支配资源最小化、市场配置资源最大化”。
四、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打造“三最四低”的投资环境
建市以来,我们围绕打造创业最宽松、社会最文明、人居最安全和低交易成本、低生产成本、低行政成本、低社会成本的“三最四低”投资环境,深入推进软环境建设,市县两级分别成立了软环境建设与管理办公室。每年将市、县(区)党政领导班子和市直所有部门的领导干部工作分工、联系电话以及软环境投诉电话等在《宿迁日报》公开;将市直46家主要单位收费项目和标准、办事时限、服务规范及违诺追究情况和咨询投诉服务热线电话在报纸上公布;组织市直40多家执法单位主要负责人,通过电视对本单位的政务公开内容进行表态讲话,公开承诺;从社会各个层面聘请500名软环境建设信息员,及时收集反馈软环境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构建覆盖全市的投诉、咨询和服务网络,使软环境建设置于全社会的有效监督之下。建立健全项目否决报备、涉企罚款告知、涉企检查备案、重点企业挂牌保护等制度,推动软环境长效管理。着力整治机关“中层梗阻、基层板结”问题,对破坏软环境建设的人和事,坚持从严从重从快查处。全力抓好投资服务中心的运作,积极推行首问负责、限时办结、政务公开、代理服务等一批规范的管理措施。
五、围绕扩大民主,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事在人为,业在人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一项牵动宿迁全局、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长期以来,宿迁地区由于受小农意识和计划经济思维的影响,人们更多的是关注“官场”而不是关注“市场”,突出地表现为一味地想着分享财富,而不愿积极主动地去创造财富。为改变这一现象,我们采取了“四逼”政策,千方百计把广大干部的精力和注意力引导到创造财富、做大“蛋糕”上来。一是通过组织学习把干部逼向书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二是通过开展“双帮双扶”把干部逼向基层,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三是通过机构改革把干部逼向社会,商海弄潮;四是通过开展招商引资把干部逼向市场,增强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在“四逼”的基础上,我们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1997年在全国首创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1999年在全国率先试行干部引咎辞职制,均得到了中组部和中央的认可,迅速推广到全国各地,并被写入《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2002年,在全市全面推进中层干部和科级“竞职准入”制。近两年,又先后在全国率先实行“公推公选”乡镇党政和县直机关“一把手”,以及乡镇党委书记和党委班子“公推直选”试点,在全国都产生了巨大反响。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拓展和健全监督渠道,我们研究出台了《关于对全市党政领导干部实施勤政廉政公示制度的意见》,对领导干部的分管工作完成情况、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廉洁从政情况、干部任用等21个方面进行公示,有力促进了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构建。这一做法得到了中纪委和省委的充分肯定,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在全省进行推广。
六、坚持以民为本,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建市以来,我们始终坚持把以民为本、富民优先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想事情、作决策,坚决防止短期行为,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制定并实施了市级领导班子成员“十个一”联系点制度,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听取群众意见,解决实际问题。认真实行机关事业单位挂村帮扶和财政供养人员结对帮扶制度,使广大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不断得到升华。始终把群众之所想所忧作为工作重点,认真解决住房难、看病难、行路难、饮水难、子女上学难、打官司难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累计实施324项为民办实事项目,不断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关心和保护社会弱势群体,坚决纠正征用土地中侵害农民利益、城镇拆迁中侵害居民利益、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侵害职工合法权益、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大力实施“两后双百”工程,推动劳动力外输内转,全市目前劳务输出累计达97.4万人;大力实施了“三就三百”工程,对城市低保对象、城郊失地失居的贫困农民、农村特困家庭,100%提供大病就医帮助,对其子女100%提供义务教育帮助,对适龄劳动力100%提供就业培训和就业帮助,确保他们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病能及时得到医治。
十年拼搏,创业维艰,成绩令人鼓舞。但是,宿迁的成绩是在较差基础上取得的,本质上是在补课、打基础、还历史欠账,与省委、省政府和526万人民群众加快发展的要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我们坚信,只要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重点加大对宿迁的扶持,下更大力气帮助宿迁实现突破”这一历史性机遇,再经过五年、十年的不懈努力,宿迁突破的愿望一定能够实现,一个经济繁荣、事业兴旺、社会文明、生活富裕的新宿迁一定能够崛起在淮北大地上。
(作者:仇和 为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宿迁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