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全纳二手车网:用药心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4:13:20

[方名] 麻杏石甘汤
[组成] 麻黄5~15 杏仁10 石膏15~45 生甘草10
[功效] 清肺止咳

[适应症] 肺热壅盛。咳喘哮鸣,痰黄粘稠,舌红苔黄,脉洪数。
[煎服法] 石膏先煎
[用法心得] 始载于《伤寒杂病论》。灵活运用的原则
1 辩证使用的标准:只要痰、鼻涕等分泌物颜色变黄,即为适应症
2 麻黄和石膏的比例为1:3
3 辨证加减尤为重要。痰多色黄加瓜蒌、贝母,口干鼻燥加沙参、麦冬,

4 肺与大肠相表里,加入酒大黄3~5g几乎成了习惯,而不管有无便秘,如有便秘可酌量增加。

[方名] 麻黄汤
[组成] 麻黄9 桂枝6 杏仁6 甘草3
[功效] 发汗解表,平喘宣肺。

[适应症] 外感风寒而且表实证。症状为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腰酸软,无汗,有气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煎服法] 去上沫,沫令人心烦
[用法心得] 《素问.调经论》上指出的:“ 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 ”。这就是麻黄汤的主证。发热的原因,素问已说得很明白,那么什么是 “ 腠理闭塞,玄府不通 ” 的外在症状呢?除了头痛、腰酸背痛、无汗之外,更表现在 “ 皮如粟米 ” ,即毛孔立毛肌的收缩、棘皮疙瘩的存在!此时可放心应用麻黄汤。

神经衰弱的两方,以前上班时科室主任用过,配合针灸,效果不错,以下是我找他要的笔记(有改动)

(1)[方名] 清脑汤
[组成] 清脑组:紫贝齿 15g 紫石英10 g 石决明30g 菊花10g 夏枯草 15g 山栀子10g
连翘

安神组:茯神10g 麦冬15g 石斛15g 夜交 15g 白芍10g
[功效] 清热清脑安神

[适应症] 脑神经衰弱 兴奋期(热型),
[煎服法] 紫贝齿 ,紫石英 石决明先煎
[用法心得]眼1.本方散热清脑,引热自小便去,对用脑过度后处于脑神经衰弱兴奋期有效,

2.此型多表现为头昏,头有胀热感,失眠易怒,常有恶梦,烦躁汗出,喜冷饮,便干,小便赤。在临床上还是很多的。我们碰见的几个高三监考学生就是这样。
(2)[方名] 养脑汤[组成] 首乌10g 白芍 10g 鹿角胶6g 白合6g 茯神 10g 枣仁 12g 天门冬 10g 远志10g
柏仁10g 枸杝 10g 生地 10g 石斛
10g
[功效] 补肝肾养脑安神

[适应症] 脑神经衰弱抑制期(虚证)
[煎服法] 鹿角胶自取烊化
[用法心得] 本方补肝肾调心神为主,用于脑神经衰弱抑制期有虚证表现者,见头晕目眩,心悸,健忘,惊恐多疑,神疲乏力,恍惚,遣精,腰酸腿软,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方名]麻黄汤加连翘
[组成]麻黄5 桂枝5 杏仁5 连翘10 炙甘草3
[功效]发汗解表兼以清肺

[适应症]小儿感冒发热
[煎服法]稍煎或以滚开水焖10分钟
[用法心得]一剂即愈,最多不超过2剂,屡试皆愈,效如桴鼓。(药后注意保暖,注意出汗情况。)

[方名]益气五苓散
[功效]温阳益气利水
[组成]生黄芪15 党参9 桂枝6 茯苓15 猪苓9 泽泻9 白术12 生甘草12 土茯苓12
[适应症]慢性尿路感染(包括性病的善后处理)

[煎服法]无特殊
[用法心得]见一老中医屡用此方,效佳,黄芪甘草汤为一成方(直达茎中止淋痛)。余试用三个病人,皆可,且其中一病人多年的胃病亦随之而愈(细想便知其中道理)。

儿童紫癜肾,内眼血尿验方
党参15 黄芪18 大小蓟各12 旱莲草12
车前9 茅根12 勾藤9 虫退4 赤小豆
13
我是西医临床的,碰到这样一例病人,尿蛋白+++、BLD+++,治疗效果不佳,后来请中医科会诊,开了上面的方子,用了之后明显好转,后来只给西药而忘记继续开中药,病人症状再发,再次给予中药,病情再次好转,故记下了此方。

[方名]止咳化痰汤
[组成] 炙麻黄9 桃仁9 杏仁9 川贝12 浙贝12
当归12 丹参12 双花24 连翘9 厚朴
6
瓜蒌30 半夏12 黄芩12 桔梗12 苏子
9
芦根18 莱菔子
12
[功效]清热化痰止咳

[适应症]慢阻肺伴支气管炎,咳嗽,痰多,胸闷,气急。也可用于单纯支气管炎
[用法心得]实习时得自呼吸科主任的秘方,因为我自己在毕业前夕不幸得了重感冒,有气管炎的症状,发热,无力,咽痛,咳嗽,咳吐大量浓痰,胸骨后疼痛,扁桃体化脓,下不了床,用了这个方子,一副药中午喝了半副,下午饭前就可以坐了,可以下床,热退,痛减,痰量明显减少,也没有那么稠了,堪称神效。症状轻的,3副,症状重的,6副。

[方名]百合宁神汤
[组成]炙百合30—60克,炒枣仁、合欢花、夜交藤各30克,当归10克,丹参15—30克,炙甘草3—6克。

[功效]养心宁神
[适应症]郁证。症见:头痛,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纳差口苦,两胁疼痛,胸闷不舒,精神抑郁,神疲懒言,多悲善哭,心悸,怔忡,舌红、苔黄,脉弦。
[煎服法]水煎服
[用法心得]百合甘寒,益气清心,宁神定魄为主药;炒枣仁养心安神;夜交藤安神益肾;合欢花解郁安神;当归、丹参养血活血;甘草强心气,调和诸药。
此乃我院[聊城市精神卫生中心]著名老中医陈光恩主任医师的经验方,临床应用近30年,效极佳。在运用本方时,若兼肝气郁滞加柴胡、白芍、枳实;气郁血滞加桃仁、红花、香附、青皮;肝郁化火加柴胡、丹皮、白芍、栀子、龙胆草;火热扰心加犀角、生地、山栀子、连翘、竹叶、莲了心;思虑伤脾、痰湿内蕴加陈皮、半夏、茯苓、白蔻仁、石菖蒲、郁金、远志;郁犯脾肺,痰气互结加杏仁、川厚朴、半夏、木香、枳壳;郁而挟食加山楂、神曲、莱菔子、木香、枳实;久郁伤神,心脾两虚加党参、白术、怀山药;桂元肉、远志、木香;因郁伤正,精血亏耗,心肾两虚加熟地、首乌、黄精、五味子、菟丝子、鹿角、磁石;郁热伤阴,阴虚火旺,心肾不交加生地、熟地、龟板、五味子、生龙骨、生牡晨、黄连、肉桂。

[方名]茵陈赤小豆汤
[组成]茵陈24克,赤小豆18克,生薏仁30克,苍术、黄柏、泽泻、防己、佩兰、白豆蔻各9克,苦参12克,木通6克,生甘草3克
[功效].清热利湿,芳香化浊,通络祛瘀。
[适应症]血栓性静脉炎。症见:下肢肿痛,行走困难,苔黄腻,脉滑数,或苔薄黄脉弦缓。
[用法心得]方中茵陈、黄柏、苦参、苍术燥湿清热;泽泻、防己、木通利水渗湿;生薏仁、赤小豆健脾行湿;佩兰,白豆蔻化湿醒脾,芳香化浊。诸药合用,共奏利湿清热,芳香化浊,通络祛瘀之功。临证时若苔黄腻,脉滑数,中医辨证属湿热下注,瘀阻经脉,气血失调,脉络受阻者,于本方中加银花30克,蒲公英30克,炒地龙9克,牛膝9克;同时配合青霉素80万单位,每日二次,肌注。若苔薄黄,脉弦数,辨证属素有寒湿之邪瘀阻,气血不畅,寒湿之邪瘀久化热,下注而致,于本方中加银花24克,忍冬藤15克,炒地龙9克。
此方为济南市中医医院周围血管病治疗中心,全国著名中医外科专家李廷来主任医师的经验方。自50年代开始即应用此方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各种周围血管疾病进行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成为全国治疗脉管炎的临床基地。被省卫生厅、市卫生局确定为重点特色专科。

治疗脚气效方
苦参30 黄柏30 地肤子30 枯矾40蛇床子10 上药用山西陈醋3斤浸泡每天2次也可稍加热注意保存勿让其变质 疗效奇佳

[方名]:茵陈蒿汤合五苓散加减
[组成]:茵陈蒿30g 栀子12g 大黄12g 茯苓15g 猪苓15g 桂枝8g 白术8g 藿香6g 白豆蔻6g。
[功效]:清热化湿,行气化浊。
[适应症]:黄疸,湿热俱重,以湿为甚。患者身俱黄,但黄色不够鲜明,头身困重,胸脘痞闷,纳差,呕呃,腹胀,大便溏诟粘腻。舌苔黄厚腻,脉象弦滑或濡缓。
[煎服法]:藿香 白豆蔻行气之剂后煎。
[用法心得] :此方为我科常用之剂,对于各种黄疸尤其是以湿热为主的神效,临床可根据湿与热的偏盛,加大除湿与清热之剂的剂量。但茵陈蒿之剂量决不可减少。行气之剂亦不可少,所谓气行则湿化。

[方名]止嗽散:桔梗10g,荆芥10g,紫菀10g,百部10g,白前10g,陈皮6g,甘草3g
[功效]止咳化痰,疏表宣肺

[适应症]外感风邪咳嗽日久不愈,或原有慢性咳嗽为外邪诱发,持续不愈的久咳。
[煎服法]水煎服
[用法心得]在临床上,每遇此类咳嗽,偶常用止嗽散方加减化裁治疗,疗效满意;
偏寒者加防风10g,苏叶6g,生姜10g,以散寒止咳
;
偏热者加桑叶10g,菊花10g,牛蒡子10g,薄荷10g,黄芩10g,芦根10g,以清热止咳
;
燥咳加贝母10g,花粉10g,沙参10g,以润燥止咳。

若慢性咳嗽因风复发,痰湿中阻,咳嗽痰多者加半夏10g,茯苓12g,苏子10g,以祛痰止咳;

[ 方名]:补中益气汤加味
[组成]:黄芪30 党参15 当归15 柴胡10 升麻6 陈皮10 白术12 白芍18 玄参18 炙草10 
[功效]:补中益气
[适应症]:脾气虚极下陷,小便不禁。
[用法心得]:愚临床曾治一病例:女,56。体瘦,基本情况可。小便失禁一年。现症见:小便频数,日夜数十次。神疲乏力,纳差。舌红少津,脉细弱,右关濡。经西医抗炎治疗无好转。初用醒脾升陷汤(黄芪12 白术12 寄生10 川断10 枣皮12 煅龙骨牡蛎各12 荜薢6 炙草6)亦不甚效,后改用此方,四剂知,此后在此方上随症加减调理半月而愈。

[方名]:资生汤合二陈汤
[组成]:淮山25 玄参15 白术10 内金6 炒牛子10 法夏12 茯苓12 陈皮10 乌梅10 生姜三片 甘草6
[功效]:敛气养阴,止咳化痰。

[适应症]:老年性的慢支。
[用法心得]:临床上每遇年老久咳不愈者,偶常以此方加减,疗效肯定。
春季习惯加贝母,苏梗,白前,瓜蒌。
秋季惯用桑叶,杏仁,沙参,百合。

[方名]生化汤
[组成]当归25 川芎10 桃仁10 炮姜5 干草5
[功效]活血化瘀, 温经止痛

[适应症]人流术后,产后血虚,恶露不行
[煎服法]一定要用黄酒煎服,至少要用一半的黄酒,每剂约500毫升
[用法心得]自然流产后,通常要刮宫,容易引起感染等意外,可用生化汤排出遗留的绒毛膜组织,避免手术。

方名]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组成]柴胡20龙骨10黄芩10生姜10人参10桂枝10茯苓10半夏10大黄10牡蛎10大枣6
[功效]清肝热,疏肝气,清化痰热

[适应症]用于神志异常疾病
[煎服法]后下大黄
[用法心得]临床上有很多突发的肝失疏泄,痰热扰心引起的精神失常,比如我们都知道的范进中举。此方对于此类病症有一定疗效,当然要先辩证

看到这么多方子我也很受感动,这是我在转行之前,出诊时的一点体会,和各位分享吧!但我要提醒各位:可不要乱往上贴,一定要有疗效,并且确实是自己的心得。要是这些方子都有效,我看医院就要关门了!哈哈哈!
青壮年 肾结石方:
金钱草30克 海金砂20克(单包)内金15克川楝子15克
郁金10克 大黄10克茯苓30克泽泻20克山芋肉15克
熟地15克川断续20克当归10克黄芪30克
牛膝20克地龙10克车前子15克(单包)全蝎10克
蜈蚣1条苍术10克黄柏10克
一付水煎服早晚各半温服
可以先买7付药一个疗程,吃三个疗程。
作用:排石止痛

方名:玄麦甘桔汤
组成:玄参3克 麦冬3克 生地3克 桔梗3克 生甘草2克
功效:清热解毒利咽止痛
用法:滚开水浸泡10分钟,代茶饮。
适宜证:咽部干涩疼痛。
心得:本是一古方,取作代茶饮,服用方便,口感尚可,对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所致咽部干涩疼痛有很好疗效。临证可随证加用射干,连翘等药

[ 方名]:升陷汤
[组成]:生黄芪15-60 柴胡6 升麻6 知母6-12 
[功效]:升提中气
[适应症]:脾气虚极下陷诸证。
[用法心得]:源于张锡纯《衷中参西录》。临床用脾气不足感胸闷乏力、头晕,劳作则大汗出,吸气自觉不得深入者,或肝气虚易惊惕时时不安,兼气虚者效果确切。因本人系肝病专科医生,肝病兼脾气虚者用此方没有补中益气汤温燥助相火之弊,少见因用此方而导致肝功能上扬者。方中知母与黄芪相配是本方之精髓。

麻黄汤
【临床报道】
麻黄汤加味治疗外感后顽咳26例。其诊断标准为外感后咳嗽半个月以上,白天咳甚日夜均咳,咯白色粘稠或清稀痰或干咳,胸闷,或咽痒,舌质淡红或舌边尖红,苔薄白或白腻或微黄,脉搏细滑或浮滑。以炙麻黄、杏仁葶苈子、桂枝、甘草、枇杷叶、破故纸、白果、橘红为基础方随正加减。结果:痊愈18例,占69%;好转6例,占22%;无效2例,占8%。部有效率92%[洪杰斐.麻黄汤加味治疗外感后顽咳26例。四川中医 1998;16(2):29]。
桂枝汤
【临床报道】
桂枝汤对一些过敏性疾病见有风寒表虚证候者,疗效颇佳,应用亦广。陈氏以本方为主方,水煎分2次温服,治疗过敏性鼻炎60例,主要症状为鼻塞,鼻痒,喷嚏,流清水样涕,畏冷,鼻粘膜苍白,水肿,严重者头疼,咽疼或吞咽有异物感等。结果:显效48例,好转12例,总有效率100%。随访半年无复发者52例,有复发但症状减轻者7例,发作如初者1例,复发率为13.3%,重复治疗仍然有效(陈敬坚.桂枝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60例。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0;16(4):18)。
【实验研究】
已有的研究表明,桂枝汤不仅具有较强的抗炎、镇静、镇痛、镇咳、平喘、祛瘀作用,且对体温和汗腺呈双向性调节作用。为了进一步探讨桂枝汤对体温双向性调节的作用机理,中国中医研究院霍海如等人从桂枝汤中提取分离的有效部位A(Fr.A)与全方作用一样,对体温呈双向性调节。由此,观察了Fr.A能降低隔区精氨酸加压素(AVP)和下丘脑神经加压素(NT)含量,对下丘脑AVP含量无影响;在安痛定诱导的低体温大鼠中,Fr.A能提升下丘脑,隔区AVP含量和下丘NT脑含量。结果提示,Fr.A对发热动物的解热作用与影响下丘脑NT和隔区AVP的释放有关;抑制中枢AVP和NT的释放或作用参矛Fr.A对低体温的调节过程(霍海如,等.桂枝汤有效部位A对体温双向性调节作用机理。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1999;5(1):33)。
九味羌活对头痛、痹证等辩证属风湿者,每有良效。高磊等用本方去苍术为基本方治疗28例风湿型头痛,头晕重者加天麻、钩藤、菊花;体弱者加生黄芪、党参、白术;久病者加桃仁、红花、全虫。痛于头两侧较重者加柴胡、龙胆草;痛于后脑连及颈项者加蔓荆子、桂枝;痛于巅顶者加藁本。结果:服药1周后,临床治愈(头痛消失者)12例,占42.86%;有效(头痛减轻者)14例,占50%;无效(症状无改善者)2例,占7.14%。总有效率为92.86%(高磊,李岩•九味羌活汤加减治疗风湿型头痛28例。四川中医 1999;17(8):35)。
九味羌活汤
【临床报道】
尹旺旭等用九味羌活汤加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疼36例,根据临床分型,肝经郁热者加入柴胡、丹皮,龙胆草以加强疏肝,清热利湿的功效,脾虚湿蕴者加入白术、黄芪、茯苓以加强健脾利湿的功效,气滞血瘀者加入丹参、黄芪以培本固元,活血行气,如遇疼痛甚者,加入延胡以增强活血行气止痛之功。结果:痊愈(临床疼痛消失停滞药1月以上无复发者)25例,占69%;好转(患者疼痛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程度明显减轻者)4例,占11%;无效(治疗后患者疼痛次数及程度与治疗前无明显改变者)7例,占20%;总有效率为80%。通过对三例无效病例的检查,发现患有老年Ⅱ型糖尿病,经降糖治疗后症状有一定缓解(尹旺旭,等.九味羌活汤加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疼36例的临床观察。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01;23(1):33).

方名:清肝化脂汤
方药组成:大黄15g,枳实15g,厚朴10g,小叶野鸡尾30g,茅根、车前草、山楂、干葛、赤芍、丹参、泽兰、三棱、莪术、当归、玄胡、郁金、白芍、柴胡、制香附各15g,甘草3g。
功能:通腑泻热,化脂清肝。
主治:脂肪肝
用法心得:本方为林鹤和老先生之方。以大黄、枳实、厚朴,即大承气汤为通腑主药,使湿热之邪从大便排出;小叶野鸡尾、茅根、车前草苦寒以佐大承气汤清热解毒;山楂、干葛、赤芍活血化脂,以清肝经之瘀脂;丹参、泽兰、三棱、莪术、当归、玄胡、郁金活血化瘀;白芍、柴胡、香附疏肝理气;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共奏清肝化脂之效,为治疗脂肪肝之有效方。本人用此方治疗脂肪肝,疗效满意。

[方名]右归丸
[组成]熟地120 山药120 山茱萸120 枸杞120 鹿角胶45 菟丝子120 杜仲120 当归90 肉桂45 制附子45
[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

[病历]男,48,西医院诊断明确,就诊时已经发生竹节样变,颈部转动不灵,以为不久于人世,四诊见,活动吃力,宽关节疼痛,全身怕冷,无力,舌淡,齿痕,脉沉细,余诊为中医肾阳虚,考虑病程较久,非几天一月可治,遂嘱其治成胶囊,长期服用,由于鹿角胶较贵,病人不能承受,将其替换为仙茅120 另宽关节疼痛,加威灵仙120 ,病久气弱血滞加黄芪120 丹参120,上述为一月量,尽两剂,病人忽然电话高之已能轻微体力劳动,也觉惊讶,嘱其续服,现已经4年余,患者精力旺盛,已能仲体力劳动,只有阴天感觉宽关节酸痛,余由此体会景岳之补方果不我欺,高山仰止!!

验方治脚气:全皂荚5个以2斤醋加水少许共同煎熬后泡脚!

用清肠饮治疗阑尾炎
处方:银花90 当归60 生地榆30 麦冬30 元参30 黄芩15 苡米15 甘草15
出自陈远公之辩证录。效极佳

该方为一老中医的方子,本人曾用此方调理半年之余,当然会有随症加减。下方为基础方。
<方名>治乳腺增生方
<组成>海藻20 昆布20 当归15 丹皮15 赤芍15 川芎15 橘核15 川楝子10 三棱10 莪术10 柴胡15 香附15
生牡蛎30(先煎)青皮10 炒栀子10 玉金
10
在月经前后5天,要加鹿角霜15(先煎),淫羊藿15, 菟丝子
15
<适应症>乳腺增生之乳房肿块,痛,患处有热象,并伴有肝郁之易怒等症,脉象弦数,舌红

冰片适量,予75%酒精泡,取液外涂。 治狐臭

[方名]猴枣散
[组成]由猴枣、羚羊角、天竺黄、川贝母、沉香、青礞石、麝香、月石组成
[功效]除痰、镇惊、通窍
[适应症]临床上常用其治疗小儿痰热惊风,对小儿急惊风,四肢抽搐,痰多气急,发热烦躁等症有较好的疗效,也是危重病昏迷时的抢救药物。
[用法心得]当邪热深入营血,呈现闭证而有呼吸痰鸣者,加猴枣散吞服进行急救。

[方名]桂枝汤
[组成]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
[功效]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适应症]外感风寒表虚证。症见发热,恶风,汗出,苔白,脉浮缓。
[煎服法]上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适寒温,服一升。
[用法心得]
1、表实无汗、发热不恶寒、汗多而烦渴,或内有湿热者均不宜使用。

2、服后饮少量热粥,(借谷气助药力,并益胃气以鼓邪外出)帮助药力发挥,并温覆(避风助汗,并借水谷之精气以酿汗驱邪)令汗出。

[方名]当归补血汤
[组成]黄芪30g 当归6g
[功效]补气生血

[适应症]血虚发热证
[煎服法]以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空腹时温服。
[用法心得]用当归补血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获得较好疗效

方剂名称: 软肝煎
组成: 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楮实子12克,川萆薢10克,云苓15克,菟丝子12克,土鳖虫3克,甘草6克,丹参18克,鳖甲(醋炙)30克。

功能: 健脾护肝,化蹍软坚。

主治: 肝硬化

用法: 土鳖虫烘干研成细末。水三碗,入鳖甲先煎半小时,纳诸药煎至一碗,冲服土鳖虫末,渣再煎服。

方剂名称: 胡连汤
组成: 胡黄连12克,当归10克,生甘草12克。

功能: 推化湿浊。

主治: 因湿浊蕴结于肠胃,气机不畅所致的湿浊内阻之证。症见口腔糜烂、持续不断或长期反复发作,舌苔厚腻或黄腻,大便不爽等。

方解: 自拟胡连汤系由长期临床实践而得出。胡黄连虽亦苦寒,但清热燥湿力强,依消化道长期水肿之病理,取其燥湿力大特性,用以化湿消肿,则水湿即去。又以其服后有里急腹痛感觉,故辅以当归、生甘草权为缓解,则腹痛即减。待肿消水去,疮面即行愈合。

加减运用: 凡患者素嗜茶酒、积湿较甚而致口舌生疮、大便干燥不爽,均可使用本方。若舌苔白厚腻,可加泽泻30克,以驱除蕴积之水;若其人下唇红肿或舌质红,可加公英15克;痰涎壅盛,则加入半夏曲15克、桔梗12克;脾湿偏重者加苍术12克;如服后腹泻不畅,可酌情将胡黄连加量至15克,直至口疮愈合。大便转为正常,即说明水肿已消。口疮根除后,须严加忌口,不饮茶酒,不食生冷,以防反复。

典型病例: 赵某,男,33岁,本院职工

 现病史;患口腔溃疡8年,经常口腔粘膜及舌面多处溃烂,伴有疲乏身重。近来口舌溃疡加重,连续不已,经服多种中西药均无起色。现口疮影响进食,舌面及口腔粘膜多处溃烂,脉沉滑;
 辨证:寒湿伤牌,积湿滞肠。
 治法:健脾化湿,推降导滞。
 处方:苍术10克、麻黄6克、胡黄连10克、生甘草10克、当归10克。
 此药服7剂后,口腔溃疡痊愈,经访不再作,至今未复发。

小儿厌食症
方剂名称: 加味桂枝汤
组成: 桂枝3克,白芍6克,生姜2片,红枣3枚,清甘草3克。

功能: 调和营卫,促醒胃气。

主治: 腠虚汗多,纳呆厌食。

用法: 本方量少味不苦,每剂煎一次,约小半碗,分二次温服,患儿喜饮。

加减运用: 见有不同的兼证,须加味处理。如舌红花剥,阴液不足者,加养胃生津之品,玉竹、百合、石斛、麦冬、生扁豆、生地等斟酌选入;鼻衄加白茅花、藕节;便秘加生首乌以润之,切忌泻剂;寝汗淋漓者,加麻黄根、糯稻根以止汗;舌淡阳虚,可入附子;虚寒腹痛,倍芍药加饴糖等等。至于新邪感袭,须辨其轻重而别作化裁。

建议一下,不用这么刻板的要求这种功能主治和药味吧!中医方剂应用象这样列下去,会无穷无尽的,也违背传统中医的义旨!仅为一家之言
补中益气汤合四逆散(组成剂量学中医的都知道)
记得一个住院病人,女,近60岁,糖尿病、中风,快出院时出现午后及凌晨低热,38度左右,一看情况,哦,低热、午后,书上说了,是阴虚内热,养阴的药用了很多,抗生素也用了一周,其他办法也想的差不多了,没效果。
最后我的思路还是回到了中医上,仔细去看了她,发现她的舌质很淡,舌体都泛白了,四肢有冷感,仅凭这两条,给她用量补中益气汤加四逆散,只一天,一副药,吃了2次,第二天早上查房时她丈夫很高兴,因为热退了,而且我看她的舌质的时候,发现已经变红了!
分析: 补中益气汤强壮中气,合甘温除大热之意,四逆散升散中阳于四体,调畅枢机;前者为生源,后者开路!

随师验案:脂肪肝治愈一则
周某,男,38岁,干部,2003/2/27就诊
[主诉]:胁胀伴乏力、纳呆、便溏2年,加重1月
[现病史]:患者十多年前大学毕业后,活动减少,生活习惯不规律,开始出现肥胖,2年前体检B超示:中度脂肪肝,且时常有胁胀,活动后腰酸膝软、乏力,夜寐欠安,白天工作精神差,纳呆,便溏等症状,未系统治疗,近一月来自觉症状明显加重,故来就医。体检:身高175cm,体重90公斤,神清,精神一般,心肺无异常,腹部膨隆,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肿。舌质淡,边有齿痕,苔白腻,脉弦濡。辅助检查:肝功能:ALT:128U/L,AST:87IU/L,ALP:296IU/L,GGT:98 U/L;血尿酸:496umol/L
[中医诊断]:肝着(痰湿中阻
)
[西医诊断]:脂肪肝

[治则与方药]:疏肝健脾,化痰散浊,方药如下:
苍白术各15克 茯苓15克 象贝母15克 草决明15克 黄芩15克
桑寄生15克 巴戟天15克 丹参15克 垂盆草30克 枳壳9克

白芥子12克 粉萆薢15克 14贴
并嘱饮食调养,坚持锻炼。
一月后,患者两诊后,自诉胁痛、乏力、腰膝酸软等症状明显减轻,大便已成形,自觉症状明显减轻,精神比前好,每天都坚持跑步20-40分钟,但胃略有不适,睡眠仍较差。查肝功能:ALT:86U/L,AST:64U/L,ALP:198U/L,GGT:71 U/L;血尿酸:435umol/L。B超仍示:中度脂肪肝。原方有效,随证加谷麦芽各30克,夜交藤30克,继服。
[治疗效果]:患者坚持服药、锻炼半年,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化验指标都恢复正常,体重减轻到81公斤,B超示:肝胆脾无异常。
[按语]:中医学无脂肪肝病名,据临床表现大多可归属于“积证”、“痞满”、“胁痛”、“痰痞”、“肝着”等范畴。其病因病机多由饮食失调,损伤脾胃,脾虚致运化失司,水谷精微不得输布,郁于中焦,化为痰浊,而见纳呆、乏力;痰浊阻滞,气机不畅,肝气郁滞,而见胁胀,痰湿久郁生热,痰热内扰,故见夜寐不安。久病失治,必及于肾,致肝肾不足,故有腰膝酸软。总之,痰浊、气滞、淤血是本病主要的病理基础,涉及肝、脾、肾三脏,其病性属本虚标实。方中苍白术、茯苓祛湿以解脾困,桑寄生、巴戟天益肾以生阳气,枳壳、象贝母化痰散结以化肝脂,草决明明目清肝,黄芩燥湿清热化痰,丹参活血化瘀有防治久病成瘀之义,。现代药理研究亦表明,黄芩、茯苓有明显的降血脂、保肝作用,桑寄生有一定降TC作用,白术可降血糖,丹参有改善微循环、保肝作用。而粉萆薢是针对HUA辨病而加。
治病必求于本”,导师认为本病病位在肝,发于脾,及于肾,本方从湿、浊、虚、瘀论治,以健脾化痰祛湿为主,兼及肝肾,结合随症加减,可共凑良效。

记得二十多年前大学刚毕业,分配到一所专科医院,有一个二十岁左右的男性患者,反复鼻衄,查血常规,发现血小板明显降低,因为当时我对归脾汤比较感兴趣,就给患者服用归脾丸,想不到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鼻衄消失,复查血常规,血小板计数也恢复正常。

方名:鱼脑石散
药物组成:鱼脑石70g,鸡内金20g,大黄10g。共研细未末,每次2g,每日2次。
功效:消积化石排石。
主治:胆结石、泌尿系结石 。
方解:鱼脑石为大黄鱼头骨内的耳石,有化石、通淋之功,治石淋,小便不利。鸡内金有消积化石之功效,用于泌尿系结石及胆结石。《衷中参西录》云:金内金,鸡之脾胃也,中有瓷石、铜铁皆能消化,其善化瘀积可知。不但能消脾胃之积,无论脏腑何处有几,鸡内金皆能消之。大黄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之效。全方配伍,共凑化石排石之功。
该方简洁,应用方便,如临床应用金钱草等煎汤送服疗效更佳。

慢肝不寐
方名:半夏枯草煎
药物组成:姜半夏12g,夏枯草12g,薏米60g,珍珠母30g。
功效:滋肝清热,潜阳安神
主治:慢迁肝或早期肝硬化引起的失眠
方解:夏枯草质轻性浮,轻清走气之品,有养阴疏肝,散结解郁之功。宗内经:降其气,即所以敛其阳之意,与半夏为伍和阳养阴。加薏米助半夏和胃除痰,胃和则心神安,珍珠母平肝潜阳、安神定惊,且有滋肝阴、清肝火的功效。
加减:肝血不足:当归、白芍、丹参;心阴不足:柏子仁、麦冬、琥珀末;心气虚:大剂量党参;痰热:黄连;脾肾阳衰:大蜈蚣2条,鸡血藤 。

方名:甘麦芪仙磁石汤
药物组成:甘草6g,淮小麦30g。炙黄芪20个,仙茅12g,五味子6g,磁石15g,枸杞子12g,丹参12g,远志6g,茯苓15g。
功效:调和阴阳,缓补心脾,强壮肾阳
适应症:神经衰弱之心脾两虚或脾肾两虚证。
方解:方中“甘麦大枣汤' 本治脏躁不寐证,黄芪温补脾胃气血,亦补心气,淫羊藿补肾壮阳温而不燥,是调理阴阳的妙品,丹参、远志、茯苓、枸杞、乃取其安神定志,交通心肾,宁心安神。旨在既无归附之燥,有无知柏之滞,以调整阴阳为主,达到养心安神之目的。磁石镇惊安神引火归原,心神自安。

对于麻黄汤煎服“去上沫”的一点个人见解。
麻黄的主要成分为麻黄硷和挥发油。挥发油是发汗的主要成分;麻黄硷则为拟肾上腺素类物质,能够兴奋心脏(加快心率/增加心输出量等)、扩张支气管(平喘)。麻黄去上沫,可能能够降低麻黄硷/伪麻黄碱等的含量,不影响其发汗作用,但能够有效降低其兴奋心脏(令人烦)的副作用。

我用下面的方子医了一个上睑下垂的病人,有效:
中年 上睑下垂方:
[经验方]:
[组成]:党参12 茯苓12 钩藤12 全蝎(酒洗)3 炙黄芪12 银柴胡3 升麻3 陈皮3 甘草3 木贼8 蒺莉10 桑叶10 菊花10
[功效]:清肝明目 升提中气

[适应症]:木亢土虚 上睑下垂
[煎服法]:水煎服,每天1剂。10剂1疗程。
[注意]:因全蝎有毒,不可长服。10剂后应该更方。

砂仁塞鼻治疗乳痈的方法
这是我国民间的祖传医方,其药物与用法为:
取砂仁10~12克,研成细末,储存于瓶中备用,同时取糯米饭少许和砂仁末拌匀,搓成条索状如花生米大小,外褁以消毒青布(必须是棉织品)塞鼻。左乳腺炎塞右鼻孔,右乳腺炎塞左鼻孔,也可左右鼻孔交替塞用。
每12小时如法更换一次,直至炎症消失。
其症因多为肝郁胃热,急怒抑郁,经络阻滞,以至乳汁排泄不畅,气滞血瘀痈聚肿硬,或因产后饮食不节,过食腥荤厚味,胃肠热盛,复感毒热之邪,毒热雍阻而成痈,热盛肉腐而成脓。,早期治疗应以“消”法为贵,使毒邪结聚消散无形,使之移深居浅,转重为轻。
糯米与砂仁相配,充分体现了“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治疗原则。应用在塞鼻法中则是兼顾糯米粘性强的特点,二药并用取其消痞散结,解表发汗,清散疮毒之功。
运用塞鼻的方法主要是其有效成分通过鼻腔嗅神经末梢将药物的刺激冲动传至嗅球,嗅球将冲动转换成电冲动传至同侧大脑颞叶海马旁回沟附近的皮质,从而引起相应的甚至全身性的反应;其次,通过作用于局部神经和血管极为丰富的鼻前庭,使血管反射性扩张,渗透性增加,鼻腔粘膜迅速吸收入血,而发挥其治疗作用,达到疗效。
砂仁塞鼻治疗乳痈的方法在临床运用上具有药物来源广泛,方法通俗简单,药品价格便宜而且临床运用也十分有效,应当联系我国的基本国情,在广大农村中大力推广

方名:百乌荔楝芍草麦芽汤
组成:生百合40克,乌药15克,荔枝核15克,川楝子20克,生白芍20克生麦芽30克.
功效:养阴和胃,理气止痛
.
主治:胃痛

心得:本方养胃和胃开胃,有理胃气,降胃浊之功.养胃阴而不腻,清胃火而不寒,温通胃阳而不热,止胃痛之效显且长久;破滞气而无太过之弊,化瘀血而无骤破之险.治疗一切胃痛,临证可根据证候之虚实寒热等具体情况,适当加减变化,只要加减得当,无不应手取效,实为治疗胃痛的妙方.

[方名]消痈汤
[组成]制大黄4-6丹皮6冬瓜仁15生米仁10败酱草15金银花15连翘9赤白芍各9红腾根9生甘草6白毛夏枯草15-20
[用法心得
]
此方用了多年,对于急性阑尾炎均能取得较好疗效

[方名]桂枝加芪汤
[组成]桂枝3g、白芍12g、黄芪15g、生姜1片、大枣5枚、甘草3g
[功效]益气解肌、调和营卫

[适应症]小儿体虚反复感冒,发热微汗,鼻塞流涕。
[煎服法]侵泡30分钟,武火煮沸5分钟取汁,再文火煮沸20分钟取汁,两汁混合。
[用法心得]本方是仲景的桂枝汤加黄芪。
方中重用黄芪益气固表;桂枝辛温解表,祛风通阳;白芍酸苦敛阴合营。体弱儿童卫气虚弱,营卫不和,营阴不守,故桂枝量宜小,重用芍药,二者相合,达到解表中寓敛汗之功;生姜助桂枝以通阳,甘草、大枣甘缓和中,并助芍药以和营。用治疗小儿体虚感冒效果奇佳。

消瘀接骨散
组成: 花椒20克、五加皮50克、白芷50克、桂皮20克、川芎50克。

功能: 温经通络、行瘀止痛。

主治: 各种急、慢性损伤后的局部肿胀。疼痛、活动障碍。

用法: 上述药物研成粉未,用少许饴糖或蜂蜜调成糊状即可使用。取该药膏适量敷于患处,外用洁净的纱布或棉布覆盖固定即可。每24小时更换一次,1周为1疗程。

方解: 方中川芎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五加皮、桂皮、花椒温经通络。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活血化瘀、温经通络中药可以改善损伤组织的血液循环;五加皮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花椒可扩张血管。诸药合用,外敷易于穿透皮肤,共获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促进损伤组织修复的作用。

临床应用: 本方广泛用于骨伤科的急慢性损伤。急性腰扭伤以该药外敷后10-20分钟即可止痛;新鲜骨折复位后外敷10分钟止痛,1~2天即可消肿,明显缩短骨折愈合的时间。在慢性损伤中治疗髌骨软化症、跟痛症、肩关节周围炎、网球肘、颈椎病、腰背肌筋膜炎等有良好疗效。

在患处外敷的药膏厚度不得小于1毫米,一般2-3毫米,否则局部药物浓度不足,会影响疗效。夏季长期运用时,局部可能会出现皮肤发红、搔痒、丘疹等过敏反应表现,停药后或改用丁锷教授另一外用药方骨疽拔毒散外敷即可消失。在更换药物期间,局部可予温水擦洗,配合同部按摩疗效更好。
本方来自网络,疗效确切,屡建奇功。

[方名]盆炎汤
[组成]当归、赤芍、香附、川芎、丹参、丹皮、炒蒲黄、炙甘草、元胡、双花、公英、路路通、五灵脂、通草。
[功效]和血通络,软坚散结,清热解毒。
[适应症]急慢性盆腔炎,盆腔炎性包块。症见下腹胀痛,白带增多,妇查:宫体及附件区压痛明显,,有炎性包块。排除肿瘤。
[服法]上数14味,温水煎,水淹没药2公分即可。煎至400ml即可热服。一剂煎服两次。一疗程十剂。急性期可用三至五剂即可治愈。慢性者可用2至3个疗程即可治愈。
[心得]1、本人应用此方治疗盆腔炎患者疗效甚好,望各位同仁试试。以观此方的好处。2、除非有冰冻骨盆出现,疗效欠佳外。
当归、赤芍、香附、丹皮、路路通、五灵脂、蒲黄、通草9-10克;双花、公英、丹参12-15克;川芎、甘草6克。

孕妇莫吃当归煮鸡蛋
  有人认为在孕期、经期、产后多吃当归煮鸡蛋可以补血养身,殊不知当归还有活轿调经的功效,其碱性物质挥发油有兴奋子宫的作用。早孕妇女食用后会发生子宫收缩而出现阴道流血。因此,当归煮鸡蛋主要适用于月经过少、经期延后、闭经、痛经等患者,而妇女孕早期、月经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恶露不净等应禁止食用。

健脾温肾泻汤
组成:

黄芪30克、党参20克、白术15克、升麻9克、桔梗9克、柴胡9克、茯苓12克、炒扁豆15克、炒苡米20克、砂仁6克(后下)、补骨脂15克、五味子15克、肉豆蔻9克、吴茱萸9克、甘草9克
功能: 益气升阳,健脾温肾。

主治: 肺、脾、肾俱虚所致的慢性泄泻。症见病时日久,形瘦神疲,纳谷呆顿,下肢肿胀,食入即便,晨起五更泄泻,昼日大便溏稀,每日4-5次甚至10多次,常感困倦短气,便后更觉乏力,头晕,目眩,四肢不温,喜热饮食,进食生冷油腻即肠鸣、泄泻,舌质淡胖,苔白薄,脉沉细无力。

用法: 成人每日一剂,水煎,分2-3次温服。最好是早、午、晚分服。

方解: 慢性泄泻之本在于脾虚,所谓“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其中以脾气虚或脾阳虚最为常见。本病致泻之因关键在于肺、脾、肾三脏皆虚,尤以脾虚为本。食后即便,便后乏力,此脾病及肺上气虚陷,清阳不升;纳呆便溏,下肢肿胀,此脾虚湿胜,水湿下注;天晓即便,便前肠鸣,此脾病累肾,肾阳不振,火不生土。病理如是,药冶自当上中下兼顾,方能万无一失。故用黄芪、党参、白术、升麻、柴胡补脾益肺,升运上焦之气;茯苓、扁豆、炒苡仁、砂仁,培土助中,强健运化水湿之力;补骨脂、五味子、肉豆蔻、吴茱萸温肾暖脾,兼顾先天后天。从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方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调整胃肠的蠕动,促进胃消化液的分泌,以助消化功能。如是,一俟肺气充,脾气旺,肾气盛,泄泻之沉疴,自当渐愈。

临床

应用: 临床上许多疾病都可导致慢性泄泻。如: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慢性结肠炎,肠结核,结肠过敏,肠功能紊乱,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等,在以泄泻为主要症状的非细菌感染性肠道疾病(大便常规化验未见明显异常,无粘液,脓血便等)均可按此方进行加减治疗。本病病程较长,病之早期,可有肺、脾、肾三脏功能虚损程度之不同,故用此方治疗时,可各有侧重,如中气虚损下陷较著,可加重升提中气之力;若脾气健运失常,泄泻较重,可重用健脾利湿之药;属火不生土,畏寒肢冷,晨起腹鸣,便溏者,温脾暖肾之药可加大剂量。若苔腻纳差者,选用藿香、佩兰、白蔻仁以芳香化湿;兼腹胀者,选用厚朴,陈皮、苍术以苦温燥湿理气;腹泻伤阴时选用乌梅、石斛养阴生津。病情严重或反复发作的病人,晨起可加服龟龄集3粒,以增加止泻功效。本症复发率很高,每因饮食不节、起居失常或情志不遂等即会诱发,所以在治疗过程中,若病情明显减轻或愈后为了进一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可用以下成药20-30天以善其后。
  补中益气丸9克 晨起时服
  参苓白术散9克 午饭前服
  四神丸9克 晚睡时服

王正龙老师之心得
服用回阳救逆的药物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回阳救逆的药物主要包括:四逆汤、白通汤、参附汤、附子汤、姜附汤、术附汤、附子理中汤、麻黄附子细辛汤

凡是“阴盛阳虚”的患者,都会显出一派阴寒的景象:稍微活动就会气喘、爱长出气、痰多咳嗽、没有胃口、爱睡觉、或失眠、或想睡又睡不着、面色苍白、嘴唇发黑、午后或夜间发低烧、喉咙干痛、腹痛拉稀或便秘、无故眼红、耳疼牙痛、心烦爱发脾气(但事后懊悔)、手脚发热或冰冷无力、后背酸痛重、声低息微、脉象时大时劲、或浮或空或沉或细或弦,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由于现代医学理论的错误教学和宣传,所造成的患者几乎都是“阴盛阳虚”,所以,都应该服用“四逆汤”之类回阳救逆的药品以驱逐阴邪,邪尽正复,而后才可以停药、换药。而且,多数患者几乎都要连续服用此类药物达半年以上。
一、忽然胸中烦躁不安,看谁都不顺眼,甚至张目喘促不眠,类似实火。极个别的患者会出现昏迷一两小时的情况,或出鼻血,或舌尖、嘴唇上火起泡,或喉咙又干又痛,或眼睛干燥红痛(早晨醒来时会发现眼屎很多),或耳内疼痛,或面部发红发热,或体表发麻(属于血脉末梢被疏通的表现,一般两三天就会消失);
二、忽然干咳或痰多,日夜不停,像患肺结核一样;有时忽然眼睑、面部、小腿和脚面局部浮肿,乃至全身浮肿,甚至会有排尿困难的情况。或者全身及面部出现片片红斑或丘疹,异常的痛痒,或者全身出粘汗;
三、忽然腹中有气体窜动,非常疼痛,***拉稀(或水泄的情况,一天之中甚至会泄5~10次,但与拉痢疾不同,不会有疲劳感)以后,痛感就会消除;或腰部酸痛如折;或者会浑身酸懒,非常无力,特别困,总要睡觉(并会睡得很沉);或出现不爱吃饭,甚至出现恶心呕吐现象;若有生殖系统疾病,龟头、阴蒂会有灼痛感,只需继续服药,这些情况几天就会消除。或在屁股、面部等处生长出大疙瘩,一般半个月便会消失。
四、忽然大量地流鼻涕,鼻塞,打喷嚏,极像感冒,此时可改服大剂“白通汤”,以增强疗效;如果发高烧38℃~40℃,一般二十四小时或三天就会退烧(一般只是上半身发热),也可服用“麻黄附子细辛汤”;
五、忽然周身肌肉、骨节疼痛难忍,或出现火牙痛;忽然头痛难忍,或后头痛、偏头痛、头顶痛,前额痛;
六、妇女因寒邪过重而月经不调,或崩漏、或淋漓不止,服用此药后可能停经一个月,次月即通,或月经提前几天甚至十几天,次月就会正常;排血量可能会多于往常,但不会像往常那样疲倦;后几个月会排出大血块,经血呈酱油色,停经时不必惊慌,下次就会使月经恢复正常,虚寒型不孕症患者可以因此而怀孕。卵巢囊肿会发生轻微破裂出血,而后痊愈并恢复正常。甚至还会出现尿血、尿道炎和阴道炎等症状;
七、不论有无便秘的患者,服用阳药后,有的暂时会不排便,但不会难受,继续服药,五六天即通,便秘即可彻底痊愈。还有许多患者的经脉穴位会出现跳动或轻微的疼痛,或出现口渴的症状;
八、患高血压的病人服药后血压会暂时升高,糖尿病患者的尿糖、血糖值也会暂时升高,尿中的泡沫会增多。
九、如果患者曾经患有胆囊炎或阑尾炎的很可能会复发;曾患有痔疮的也会发作。可以说,曾经患过的疾病基本上都会复发一次。虽说复发,感受却都不会比以前犯病时的感受强烈。
这些都是药物的作用是阳气发动,脏腑经脉里的寒邪将要被逐出的表现。以上这些情况出现时,应继续服药,一定不要去医院治疗,因为医院一定会让患者服用清热滋阴消炎激素之类的药物,会将寒邪敛回体内,或被西医将器官切除,后悔莫及。
以上所列数条情况,只是服用回阳药物可能出现的情况,因患者的病情不同,可能还会出现其它情况,在此不能一一列举。不论出现其它什么样的情况,必须依照患者的脉象,如果属于沉、弦、伏、细等表现阴寒阳虚的脉象,就属于正常情况,这主要由懂得阴阳脉象和脏腑功能理论的医生来把握。但是,现在的医生却将这些情况归结为诊断失误、附子中毒、药物过敏等,其实都是不明阴阳至理和附子的特性。附子的中毒反应,只是附子的热量过度而不是像砒霜那样的毒性,也不会沉积在体内。而中毒反应,以中毒程度的轻重依次表现为:
1、嘴唇舌尖发麻;2、肘关节以下发麻;3、胸口发麻、发闷、心跳加快;4、小腹发麻;5、膝关节以下发麻;6、视物发白。
如果出现以上顺序的情况,只需用温水冲服50g蜂蜜, 3小时即可化解,并及时减少附子用量。除此顺序的发麻表现都属于血脉末梢被疏通的表现。而且,许多人没有服用任何回阳药物,也会在季节变动或久劳突逸时出现以上所列举的“反常”现象,这是自身元气鼓动,祛邪外出的表现,必须服用回阳药物来扶助正气祛邪外出。倘若服用清热滋阴的药物,只会适得其反。
应该知道,在服药期间,若出现一种情况,体内就会减少一种病邪,医生和患者都应感到高兴才是。
可以这样说,“四逆汤”才是真正的保健品!并且可以长期服用(每周服一两剂),其效果就像经常在家做扫除一样。如果痊愈后,能够保证在健康状态下坚持每星期服用一两剂“四逆汤”,小孩子可以使先天充足,青年人可以精力充沛,中年人可以消除“亚健康”状态,老年人一定可以得善终。根本没有必要补钙!必须注意:如果连续服用“四逆汤”,当患者的脉象由微细、沉弦变为沉而无力时,说明寒邪已祛,此时必须改服大剂“附子理中汤”或“小建中汤”两个月以上,以固其根本。
服药期间,绝对禁止房欲和房事!痊愈后,最好保持一个月一次的频率。倘若房事过度,自负其咎!
【海云观内绝四斋主人王迪字正龙号文博山人谨上】

五花饮治鼻炎
盛国荣
原载于《浙江中医杂志》1982年6期
鼻炎包括现代医学的急慢性鼻炎、副鼻窦炎、肥厚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萎缩性鼻炎等,祖国医学则称之为鼻渊、鼻鼽、鼻藁等。本病多因胆热上蒸清窍,或外感风寒,郁而化热所致,迁延日久,亦能致虚。余用自拟五花饮治疗,每收良效。方由辛夷花、金银花、甘菊花、玫瑰花各十克,绿萼梅花六克组成,用开水泡浸代茶或煎服。若风热甚加冬桑叶、苏薄荷;风寒重者加荆芥穗,软防风;鼻流稠涕色黄者加黄芩、生地;头痛鼻塞较甚加苍耳子、北细辛、香白芷、川芎;清阳不升加升麻、北柴胡;气虚者加党参、黄芪、淮山、茯苓;阴虚者加沙参、麦冬。诸花性升,轻扬向上,辛夷为古今医家推崇之治鼻专药,佐以银、菊、玫、梅,合成升清除浊、疏风解热之剂。
病例:黄×,女,四十五岁。华侨。患过敏性鼻炎已十五年,时辍时作。近十年来病情增剧,甚则鼻塞不通,彻夜不寐,屡经治疗,未见效验。既往有肺结核、肾盂炎、偏头痛等到病史。舌淡苔薄,脉象细弱。病乃肺虚,气机不调,清窍壅塞。治宜补肺调气,升清降浊。投以五花饮加细辛、淮山药、沙参、川芎、茯苓,日进一剂;另用新鲜芫荽洗净、去根,上等旱烟丝各等量,拌匀捣烂,消毒纱布包裹塞鼻,日换三次。十日后症状明显好转,上方加西洋参续服,并再用外治法。二年后来函言鼻炎已愈,且偏头痛宿疾亦不再复发。

[方名]芍药甘草汤
[组成]芍药30个、炙甘草10个
[功效]酸甘化阴,缓急止痛
[用法心得] 
 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为张仲景所创缓急止痛以疗伤寒误汗伤阴致脚挛急之良方。现代药理和临床研究表现本方具有明显的解痉、镇痛、镇静、镇咳、平喘、抗炎、抗溃疡等作用。对中枢性、末梢性横纹肌痉挛有显著的镇静作用,对深部平滑肌脏器如胃肠、胆囊、膀胱、输尿管、子宫及血管痉挛均有很好的双向调节作用。临床被广泛应用于神经肌肉疾病、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外科、妇科等疾病。

阑尾炎的效方。此方对各型的阑尾炎都有效,而且效果极好。
处方:鬼针草20克、败酱草15克、当归10克、赤芍15克、郁金15克、元胡15克、半夏10克、黄芩10克、黄连3克、荷叶6克、黑小茴3克、乳香6克、没药6克、黑栀子10克。  如果觉得有实用的话请给我加分。

落枕的效方:
此方对落枕效果极佳。
方名:葛根汤加羌活10克、防风10克。
组成及用量:见汤头歌括。

此方治跌打伤痛效果极佳,用后伤痛不复发。本人所献之方均系效果极佳之方。如再不加分就没心情了。
归尾10克、红花6克、没药6克、穿山甲3克、骨碎补10克、丝瓜络10克、续断10克、刘寄奴10克、自然铜2克、大黄6克。酒水各一碗泡15分钟后煎服。

[方名] 益气生阳汤
[组成] 红参(另煎兑服)、黄芪各15g桂枝、川芎、丹参、麻黄、麦冬、
生地各15,细辛、甘草各10,有房颤者加珍珠母、酸枣仁、柏子仁;心功能不全者加葶历子、玉竹;寒甚者加制附片。
[功效] 益气升阳、活血化淤
[用法心得]
改善窦房心律的功能

橘皮竹茹汤加减。治疗各种呕吐效果显著。
处方:化橘14克、竹茹20克、党参6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甘草5克、半夏10克、陈皮10克、生姜3片、大枣10克。有低热加黄连2克、防风6克。

[方名]止嗽散
[来源]医学心悟 程仲龄
[组成]桔梗\紫苑\荆芥\百部\陈皮\白前\甘草\生姜
[功效]宣肺平喘
[适应症]一切咳嗽。
[煎服法]武火急煎
[用法心得]在临床上,对于感冒后咳嗽不愈者,患者无咯痰或痰少色白,合用当归补血汤治疗,罔不效者。百部、紫苑润肺燥,桔梗与白前一升,一降,顺应肺气之升降。久咳伤气(阴),黄芪补益肺气,托邪外出,当归治“咳逆上气”,又养血益阴。整个方剂气血并调,扶正而不敛邪,故效如桴鼓。
偏于解表,尤适用于感冒后咳嗽不愈者,屡用屡验

看了大家的方剂,我也 很高兴为大家谈一个方剂的应用经验:
[方名]调胃承气汤:
[组成]大黄10g,甘草10g,芒硝10g
[功效]缓下热结

[适应症]阳明胃肠燥热,大便不通,口渴心烦,蒸蒸发热,或腹中胀满,舌苔正黄,脉滑数;以及胃肠热盛至发斑吐衄,口齿咽喉肿痛等。
[煎服法]开水泡20分钟后一次口服,如无排便,可再服一次。
[用法心得]该方剂虽一直以为是泻下剂,但我在应用中发现其不会致过下而产生不良后果,只能算是调节剂。特别对于有头痛、口苦、恶心、腹胀、乏力、便干,甚或有发热的病人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一剂就愈!

血虚头晕
当归30 川芎15 水煎服连服8天。简单有效。

头痛凡属热者均可用芎白芷石膏汤。
处方:川芎10克、白芷12克、石膏15克、菊花10克、羌活10克、藁本10克、细辛3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连翘15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薄荷10克、甘草5克。
凡属湿热均可用清空膏加赤芍、白芷、当归。方见汤头歌括。
凡有气虚证者均可用补中益气汤少加川芎、蔓京子、藁本、细辛。
妇女经行头痛属虚者可用固肾汤。
处方:吧戟天10克、川芎12克、山茱萸10克、淮山15克、茯苓15克、熟地黄12克、杜仲12克、苁蓉10克、细辛3克、甘杞10克。

方名:柴胡疏肝散合枳实导滞汤加减
组成:柴胡20黄芩15白芍10香附10枳实8黄连10大黄8茯苓15厚朴10甘草5
功效:疏肝降胃、清热通便

适宜证:急慢性胰腺炎肝淤气滞型。
心得:对于急慢性胰腺炎肝急性胰腺炎多数为肝郁胃逆型,患者有上腹部淤气滞型间见脘腹胀满,大小便不利,持续性疼痛,向左肩背放射,局部压痛明显,有轻度反跳痛及腹肌紧张,伴低热、恶心呕吐、苔薄黄、脉弦细。西医诊断为单纯水肿型胰腺炎,中医辨证属肝郁气滞、横逆犯胃。治则为疏肝降胃、清热通便、临床已按此方治疗多例,疗效明显,一般一两剂后腹胀症状就有明显好转。

急性肾炎开始时水肿明显,可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茯苓、泽泻、滑石、益母草、茅根,呕吐明显加半夏、竹茹;血尿明显加仙鹤草、茅根、蒲黄。或用越婢汤加减。
如水肿不明显血尿明显可用小蓟饮子加减。

类风湿性关节炎手指肿、晨起僵硬、关节酸痛可用古今录验续命汤加减。
处方:生姜3片、当归10克、党参6克、桂枝5克、甘草5克、石膏15克、杏仁10克、川芎10克、银花藤30克、石楠藤20克、稀莶草30克。效果显著。

学中医时,老师教了一些方剂,觉得很不错,希望与大家分享:)
莲菊饮
组成:莲芯6克 菊花10克 甘草3克
服法:代茶饮,每日二次。
主治:口干,口舌生疮,头晕。
金麦清咽饮
组成:金银花10克 菊花10克 麦冬10克 胖大海15克
服法:代茶饮,每日二次。
主治:急慢性咽炎,咽痛,咽干音哑。
麦杞饮
组成:麦冬15克 枸杞子10克 胖大海15克 金银花15克
服法:同上。
主治:肺、肾阴虚而致音哑、干咳、无痰、咽干、腰酸膝软。
降脂饮
组成:草决明15克 菊花10克 枸杞子12克 生山楂15克
服法:同上。
主治:高血脂、头晕、便秘。
乌发饮
组成:何首乌20克 旱莲草10克 菊花15克
服法:同上。
主治:脱发,白发。
定喘膏
组成:白芥子15克 细辛15克 炒莱菔子15克 甘草10克
制法:研细末,鲜姜汁调成糊状。
用法:每年三伏天第一天中午12点,敷于大椎穴、肺俞穴、肾穴,四个小时,连续用三年。
主治: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止咳定喘果
组成:银杏 米醋
制法:将鲜银杏去皮,泡入米醋中,将容器封闭,浸泡一周。
用法:每日吃一粒,连续2~3个月。
主治:肺结核,慢性气管炎,咳喘。
涌泉散
组成:白芥子15克 细辛15克 葶苈子15克
制法:上药研细末,用米醋调成糊状。
用法:敷于足底涌泉穴,连续用三天,每天敷8小时,双足交替敷。
主治:咳、喘症。
预肝1号
组成:茵陈35克 板蓝根15克 公英15克 大青叶15克 炒莱菔子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150~200毫升。
主治:预防甲肝。
预肝2号
组成:茵陈30克 板蓝根15克 陈皮15克 炒枳壳10壳 炒栀子10壳银花15克 公英15克
用法:同上。
主治:同上。
祛红明目汤
组成:菊花15克 板蓝根15克 公英15克 白蒺藜15克 桑叶15克
用法:水煎后,用蒸气熏洗,每日2次。
主治:急性结膜炎(红眼病)。
利湿止咳饮
组成:玉米须
用法:水煎服。
主治:急性肾盂肾炎、泌尿系感染、浮肿。
降糖饮
组成:蕃白草
用法:水煎代茶饮。
主治:糖尿病,高血糖。
活血止痛汤
组成:红花30克 桑枝30克 苏木30克 乳香15克 没药15克伸筋草30克 透骨草30克 赤芍30克 川椒5克
用法:水煎后,外洗,浸泡。
主治:跌打损伤。
止咳1号
组成:川贝10克 鸭梨1个
用法:川贝研碎,鸭梨去核,川贝放梨中,蒸20分钟。每日1个鸭梨。
主治:咳嗽,痰多。
止咳2号
组成:川贝30克 核桃仁30克 蜂蜜适量 杏仁15克
用法:杏仁、川贝、核桃仁研碎,放入蜂蜜中,蒸20分钟,每日2勺口服。
主治:慢性咳喘。
健脾止泻方
组成:生苡米30克 淮山药30克 莲子15克 扁豆15克
用法:用水煮30分钟,每日一碗。
主治:脾虚腹泻。
利湿止痒汤
组成:白鲜皮15克 地肤子15克 蛇床子15克 苦参15克 川柏15克赤芍15克
用法:水煎,外洗。
主治:外阴搔痒,外因湿疹。
痛经方
组成:元胡10克 川芎10克 益母草10克 橘核10克 川郁金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
主治:痛经。
风湿方
组成:鸡血藤30克 附子15克 当归15克 红花15克 细辛10克络石藤30克 青风藤30克 乳香15克 没药15克 苏木15克菟丝子30克 川断30克
用法:水煎,外洗、熏。
主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验方治胆结石:螳螂卵(桑螵蛸)适量焙干,冲服,日三次。

方名]辛夷散
[来源]《济生方》
[组成]辛夷/细辛/藁本/升麻/川芎/木通/防风/羌活/炙甘草/白芷 各等份
[功效]通窍止痛,散寒除湿
[适应症]鼻渊。“治肺虚又感风寒湿热之气,鼻内壅塞,涕出不止,或气息不通,或不闻香臭方”。
[煎服法]武火急煎
[用法心得]用于冬季外感风寒引发之鼻窦炎,头痛明显,重用川芎、逐渐加大细辛用量;鼻塞较重,多用辛夷、白芷;如涕色黄稠,可加用芦根、黄芩。

方剂名称: 养心定志汤
组成: 太子参15克,茯神(茯苓)10克,菖蒲10克,远志10克,丹参10克,桂枝8克,炙甘草5克,麦门冬10克,川芎10克,五味子6克,延胡索10克,龙骨15克。

功能: 益心气,补心阳,养心阴,定心志。

主治: 冠心病

用法: 水煎服,每日一剂

加减运用: 胸闷憋气,胸阳痹阻较甚者,加瓜蒌、薤白;心痛剧烈,痛引肩背,气血瘀滞重者,加三七、金铃子;心烦易怒,心慌汗出,心肝失调者,加小麦、大枣。

方剂名称: 降糖方
组成: 生黄芪30克,生地30克,苍术15克,元参30克, 葛根15克,丹参30克。

功能: 益气养阴活血。

主治: 气阴两虚型糖尿病。

方解: 现代医学将糖尿病分为两大类: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在我国以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为最多。在10余年观察中发现,糖尿病可分为5个类型:1、气阴两虚型;2、阴虚火旺型;3、阴阳两虚型;4、气虚血瘀型;5、燥热入血型。其中以气阴两虚型为最多见。

  降糖方为治气阴两虚型糖尿病的有效基本方剂。患者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抵抗力弱,易患外感,舌淡暗、脉沉细等症状。降糖方的六味药通过药理研究证明均为降糖药物。生黄芪配生地降尿糖,是取生黄芪的补中、益气、升阳、紧腠理与生地滋阴、固肾精的作用,防止饮食精微的漏泄。使尿糖转为阴性。据药理研究,黄芪、生地有降血糖作用;苍术配元参降血糖。许多人认为治糖尿病不宜用辛燥的苍术,而施今墨先生云:用苍术治糖尿病以其有“敛脾精”的作用,苍术虽燥,但伍元参之润,可制其短而后其长。药理研究证明,苍术和元参都有延长降低血糖时间的作用。上述两个对药,黄芪益气,生地滋阴;黄芪、苍术补脾健脾,生地、元参滋阴养肾,从先后二天扶正培本,降血糖、尿糖确有卓效。自古以来,有关消渴病或糖尿病诸文献中,未见有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的报道。但在临床中遇到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变者不少。通过血液流变学研究,糖尿病患者血液粘稠度多有增高。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者常见舌质暗,舌上有瘀点或瘀斑,舌下静脉怒张等血瘀征象。故而加用葛根、丹参两味药通活血脉。实践表明,加用活血药后,疗效增强了。药理研究也证明,葛根、丹参都有降血糖的作用。
加减应用: 尿糖不降,重用花粉30克,或加乌梅10克;血糖不降,加人参白虎汤,方中人参可用党参10克代替,知母用10克,生石膏重用30克~60克;血糖较高而又饥饿感明显者,加玉竹10克~15克、熟地30克;尿中出现酮体,加黄芩10克、黄连5克、茯苓15克、白术10克。皮肤瘙痒,加白蒺藜10克、地肤子15克、白藓皮15克;下身瘙痒,加黄柏10克、知母10克、苦参15~20克;失眠,加首乌10克、女贞子10克、白蒺藜10克;心悸,加菖蒲10克、远志10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大便溏薄,加薏苡仁20克、芡实米10克;自觉燥热殊甚,且有腰痛者,加肉桂3克引火归元;腰痛、下肢痿软无力者,加桑寄生20克~30克、狗脊15克-30克。

临床观察: 协和医院中医科糖尿病门诊辨证为气阴两虚血瘀型患者35例,以降糖活血方为主进行治疗,疗程3~6个月,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空腹血糖平均下降了29.8毫克%。24小时尿糖定量平均减少9.64克,疗效判断结果,总有效率为54%(血糖)及60%(尿糖)。

体会: 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是以糖尿病的血管病变、血液循环障碍,特别是微循环障碍及血液流变性的改变为血瘀的病理依据,又以糖尿病人的临床表现为临床依据。糖尿病人的正虚是本,血瘀是标,用益气滋阴配合活血化瘀法标本同治,取得一定效果。

验方:治疗顽固性荨麻疹
组成:防风10g 云苓12g 苡米15g 丹参15g 桔梗10g 桑白皮10g 厚朴花15g
生地12g 内金10g 当归12g 丹皮12g 白藓皮12g 连翘15g 黄连
10g
生黄芪15g 白蔻12g 炒莱菔12g 沙参12g 紫草
10g
心得:这是我实习时带教老师治疗一个顽固性荨麻疹病人所开的方,疗效

非常好,病人患病已经3年,经多次治疗效果不佳,后经熟人介绍到
我跟的带教老师看,老师看完后开了上述方5剂,患者服后病情明显
好转,再次就诊时,老师又加上芥穗10g 生黄芪改为20g,患者再服4
剂,病情基本痊愈!

方名:半夏泻心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半夏、黄芩、黄连、干姜、甘草、党参、大枣
功效:平调寒热、和胃降逆、开结除痞。
体会:凡胃炎、十二指肠炎、食道下段炎等见有进食痛或伴有口苦、口干、或食道或胃有烧灼感者加海螵蛸、吴茱萸效果显著。有胸闷者加瓜蒌实、薤白。

小儿肺炎喘嗽治疗经验:
急性期:麻黄3 北杏8 甘草3 葶苈子10 大青叶10 蚤休10 桔梗12 苡仁15 毛冬青20
恢复期:党参12 麦冬10 五味子4 白术10 茯苓10 陈皮3 毛冬青20 龙骨15(先煎)甘草
3
(以上单位为克,视患儿年龄剂量有所调整)

[方名]血府逐瘀汤

[组成]桃仁12g、红花6、川芎9、当归9、赤芍9、生地9、柴胡9、桔梗9、枳壳9、牛膝9、龟板20(先煎)、黄连3、肉桂1.2
[功效]疏肝解郁,活血化瘀,养血安神

[适应症]失眠气滞血瘀证。症见失眠日久不愈,舌暗,有瘀斑瘀点,苔薄,脉弦、细。
[用法心得]
1、长期失眠,其他方法难以取效,见有瘀血征象即可运用。

2、随症加减:兼有痰浊盛症见体肥痰多舌苔厚腻减生地加法夏12、夏枯草 10、云苓30;兼有心火旺盛症见心烦口干苦烦躁易怒者重加黄连6、莲子心12;兼有脾气虚症见食入运迟腹胀便溏者加云苓12、五爪龙30、苍术12 ;兼有肾阳虚合并阳萎者加菟丝12、紫石英15先煎;兼有虚阳上亢症见面色潮红虚烦易怒者加磁石30先煎 、生龙齿30 先煎;女性更年期或子宫切除术后症见停经精神萎靡潮热盗汗者加仙茅12、仙灵脾12

献上我的一点心得:
当归补血汤新用:黄芪注射液5毫升加当归注射液1毫升穴位注射治疗气血两虚型痿证,疗效很好!
补阳还五汤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满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