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鸿铭文章:禪觀中的根與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5:03:57

禪觀中的根與識

(2010-02-04 07:36:39) 标签:

瑜伽行法

捨識用根

轉識成智

杂谈

分类: 禪法

                  禪觀中的 

 

「捨識用根」與「轉識成智」是學佛人耳熟能詳的辭彙,皆列屬禪觀中的工程,但是由于對這兩項工程的不熟悉,所以兩詞浮於空談、標的不清,也令行者步上誤解佛法之困境!  此中當然涉及「能、所,真、妄,識、智」等問題,但是最根本的癥結是在世間結構與法界結構的基本前提上,因此即有「入定、不入定」的問題…  入定或云「入三昧」即是「入法界」;  而未入定或未入三昧即是住此世間。

 

在世間結構中,即用識性為「能」,妄我為「所」,以識性綁架妄我,假認識性為主,六塵妄境為所,一切造作悉因綜合法塵的層層相因,故識性的作用即妄認六塵、緣影為真;「大乘瑜伽行法」即首重破此根本無明、令識性作用止息;破除假我俘虜的存在,而釋放根性所被壓抑的能量;此根性在世間結構中是被識性無明所挾持,此根性即永嘉「明珠一顆」,亦禪家之「無位真人」;此根性唯在「大乘瑜伽灌頂加持法」的加持下,始能釋放出來。

 

此灌頂有三功德:一、破識性作用。

                二、顯真智而不動。

                三、釋放根性被壓抑之能量。

此三功德全顯為「破根本無明」而「入初定」或「初入三昧」。此中,初入三昧是一片混沌狀態,未見真我、真智,亦未見真境!此雖云破根本無明,然捨識未成,轉識亦未轉,以識性作用之習氣仍強,故根性未見、真智未熟。 因此就捨識而言,宜用真智,乃一者為世間結構中之能,一者為法界結構中之能,故云「轉識成智」,指不用識而用智,此實已生卦限轉移,而入法界矣! 

 

又「根」為所,乃「真我」之原名。「用根」即指智與根合後,根智雙泯,並

「以智為引導」入法界! 此中以智導根,故云:用根,用真我也!  于法界中

真我為所真智為能,一般用詞誤認識性分別根性不分別,誤也!   根性為「所」當然不分別,但不可與識性之分別並列。

 

識性的分別作用,應與智性的分別作用對舉,即識性的分別是慾望的好惡分別作用,智性的分別是不依欲界的或三界的好惡分別,而是依於單一塵境的存在分別;是故識性分別簡稱「假」分別作用,而智性分別為真(正確的)分別作用,是故,根識之別在於能所識智之別在於真妄而兩者之前提皆源於世出世間的根本結構 望諸行者勿望文生義徒生枝節

 

 

分享

4

阅读(251) 评论 (4) 收藏(3) ┊禁止转载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圈子 加载中,请稍候......前一篇:103 名稱相同,內容不一樣后一篇:104 「存在」不容易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