辗转相除法原理:第三章Page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19:53:03

有效教学论

[日期:2005-12-11] 来源:  作者:高慎英 刘良华 [字体:大 中 小] uniwant.com

第三章  有效教学的组织

 

 

教学工作要借助一定的组织形式来进行。它所解决的是教学活动如何组织,教学时间和空间如何有效地加以控制和利用的问题。班级授课制自夸美纽斯开始就成为学校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这种制度一直延续至今。

 

 

 

第一节  班级教学的流行

 

“班级教学”也称为“班级授课制”。这种制度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以班为单位,按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课程表,分科进行教学。

班级教学有两种具体形式:单式教学和复式教学。单式教学是指在同一节课内、同一个教室里由同一位教师面对同一程度(年级)的学生所进行的教学,相应的班称为单式班。复式教学是指在同一节课内、同一个教室里由同一位教师面对不同程度(年级)的学生所进行的教学,相应的班称为复式班。复式教学一般用于教师少、学生少、教室少的老少边穷地区,是一种特殊的班级教学形式。

班级教学的优点在于可以借助“规模效应”而较大幅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可以使教学更有组织性和计划性,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但班级教学从一开始就隐藏了危机:大一统的班级教学强调统一教材、统一要求、统一方法、统一进度。这使教师往往不能充分照顾学生个别差异;不能因材施教;不利于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对班级教学的改革大致有两条思路:一路是‘温和的’,旨在补救班级上课制暴露出来的弱点,力求融个别教学之长于班级教学之中,比如“分组教学法”;另一路是“激进的”,企图用当时以新面貌出现的个别教学替代班级上课制,比如“道尔顿制”。

 

 

 

第二节  小组教学的努力

 

班级教学的最大弊端在于不利于因材施教,照顾个别差异。小组教学以“组”的方式教学,这样既可能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的问题,又可以保持“班级教学”的规模效益。

以小组教学为主要形式来组织课堂教学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即“分组教学”和“合作学习”。前者可称为“同质分组教学”,后者可称为“异质分组教学”。

 

一、分组教学

分组教学有时显示为“分层教学”或“复式教学”。即将一个班级学生按成绩或能力划分几个小组,同一水平的学生结成一组。即小组成员为同质。

(一)分组教学的策略

分组教学的基本策略是“同质分组”、“复式教学”。分组或分层教学的实施希望做到的是复式教学的追求。华东师大一附中张思中的外语教学法改革中提出“复式教学在重点中学的运用”。复式教学的特点就是,同一教师在同一时间内面对不同程度和水平的学生。

分组教学往往需要以学生自学、自动作为支持。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在学生如此众多的时代,教师不可能一对一的实施个别教学,教师面对的总是多个学生,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又无法分身,即使同一层次的学生也存在很大差异,教师根本不太可能照顾到全班每一个学生。因此,分组教学往往伴随着“学生自学”或“自动作业”。

对学生分层时,分组教学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各个学科的差异。一般采取动态分层方式,至于是隐性分层还是显性分层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备课时分组教学需要考虑各层次学生的需要,将统一的教学目标分层,并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和练习。

在课堂教学中,分组教学一般实施“分层教学”、“分层辅导”。放手让进度快的学生自学;在中等学生自学时适当点拨;进度慢的学生由教师扶持其主动学习,或由好学生帮助。

分组教学采取的另一个策略是“分层练习”和“分层测试”:设计富有弹性的作业,让不同基础的学生自由选择。对学生最好做哪个层次的作业只作原则性规定,不强求一致。可设计不同层次的测试题,分层计分。这样,以前很少及格的学生也可以得100分,“对学生来说,比获得100分更重要的是成功体验,”[84]

(二)分组教学的变式

分组教学可以有多种变式。小组教学既可以根据能力分组,也可以根据兴趣分组;既可以根据“同类”分组,也可以根据“异类”分组;既可以各组之间使用相同的教材,也可以使用不同的教材,等等。这些因素导致分组教学中出现所谓“班内分组教学”与“年级分组教学”、“同教材分组教学”与“异教材分组教学”、“显性分组教学”与“隐性分组教学”、“能力分组教学”与“兴趣分组教学”等不同概念之间的纷争。究竟何谓分组教学,这取决于使用分组教学的人在种种分组教学的变式中做怎样的选择。

1.班内分组教学与年级分组教学

常见的分组教学,是在一个班内进行分组。即所谓班内分组教学。但如果将分组的单位扩大,或者说将各组的人数增多至30人或50人,则会出现一个组实际是一个班的现象。这样分组的结果,常有快、中、慢班之称。这种分组方式即为年级分组教学。

班内分组教学的功过姑且不论,年级分组教学实在可以引为重视。从本质上看,年级分组教学只是班内分组教学的扩展,其教学价值也大多类似。但相比之下,年级分组教学即分快、慢班教学所受的批评属多。首当其冲是受到学生家长、尤其是慢班学生家长的反对,认为它增加了学生心理与生理上的负担,也损害了教育机会均等的第一原则。其次是教育行政方面偶尔批文干预,强令取消快慢班教学。快慢班教学改革在中国教育界几起几落,即是年级分组教学受批评、干预的表征。

年级分组教学是否值得提倡,或者相反,施以口诛笔伐?其实可以从班内分组教学的成败功过中找到答案。至少有一点可以考虑:要么对班内分组教学与年级分组教学一起提倡,要么一起否定。如果不如此,一面安于班内分组教学或提倡班内分组教学,另一面却公开反对年级分组教学,这在逻辑上是不对称的。

当然,若将分组的单位再扩大,则有校际分组教学之说,即分为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校际分组教学的功效与年级分组教学亦为一致,在意义上大体相近。

2.同教材分组教学与异教材分组教学

同教材分组教学就是好、中、差各组所使用的教材完全或大致相同。异教材分组教学即不同的组可使用不同的教材。就中国教改实验领域中的分组教学实际来看,采用同教材分组教学者较多。[85]但进行异教材分组教学者也不是没有,如华东师大一附中张思中等人所探索的,即为异教材分组教学。[86]

同教材分组教学的好处,首先是不必另编教材,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在教师尚不具备较高水平的教学能力时,同教材分组教学操作起来更为简便。其次它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人们所担心的“两极分化”。但同教材分组教学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优等组(或称之为快速组)的学生几乎不能按自己的速度自定步调地学习,在典型的情境中会出现“吃不饱”的现象。传统的同教材分组教学的办法有二:一是为优秀学生提供额外的练习题,学有余力则处理额外练习。二是让优秀学生辅导落后学生。但真正优秀的学生往往不会满足于额外的练习。与其让他们围绕某一问题去做额外练习,何不使之学习新的、高深一些的内容呢?而且,让每一个优秀学生满心情愿地辅导落后学生,既无可能,亦无必要。

看来实行异教材分组教学,让各类学生获得相应的发展,实有必要。而分组教学一旦使教材相异,实质上便接近“复式教学”。复式教学一般是指两个或多个年级的学生同坐一室,由一位教师执教。它最适合于“三少”(学生少,教室少,教师少)地区。但抛开复式教学的细节不谈,从整体上看,复式教学的特质并不在于同坐一室的学生是否代表不同的年级,而在于一个教室里的学生被编排为不同水平、不同程度的学习小组,且面对难易不同的教材,由一位教师同时教学。由此可见,异教材分组教学亦可称为复式教学。从复式教学的角度来理解异教材分组教学,显然有益于实验研究者吸取传统复式教学的经验来改进当前的分组教学。

3.显性分组教学与隐性分组教学

在进行分组教学实验时,有时为了使实验数据更可靠,或不让那些不愿分组的学生及家长有畏难抵触情结,一些实验教师采用了“隐性分组教学”。所谓“隐性”,一是指在进行教改实验时不明确向学校其他教师或实验班的学生提出分组教学的意图。二是在分组的编制上,对学生座位进行技术处理。例如在横向上,好、中、差学生交错搭配,而在纵向上使好、中、差学生保持同质小组。

但在当前的教改实验中,分组教学呈显性者仍然属多。实验教师在实验方案的设计上,在实验报告的表达上以及在课堂教学的师生交流中,都明示了分组教学的特征。一些实验教师甚至明确告知学生:若慢速组的学生勤勉努力,一段时间后经检测考核,可调入中速组或快速组。而快速组的学生若惰殆松懈,将有纳入中速组或慢速组的可能。[87]这原本是激励学生上进的策略,但它总是以显性分组教学为前提,而且在学生心目中强化了分组教学的显性。

在同教材分组教学的范围之内,分组教学尚可以在显性或隐性之间作出选择。但一旦各组学生进度不一,差距愈来愈大,采用异教材分组教学时,隐性的形式便基本上不复存在。可见采用隐性分组教学的前提是同教材分组教学。从效果上看,隐性分组教学既可收分组教学之功,又少有分组教学所常有的阻力,切合学生及学生家长的思维习惯。但由于隐性分组教学的前提是同教材分组教学,因而不能发挥异教材分组教学的优势。

    4.能力分组教学与兴趣分组教学

    能力分组教学即按能力水平的差异将学生进行分组。在教育及心理研究文献中,能力远没有一个共识公认的解释。在一个地方它指智力测验上所反映的智力水平;而在另一个地方它只是通过某次综合测验或各门学科测验的平均成绩反映出来。因此能力分组教学,常常是指按某次考试成绩的高低将学生分成好、中、差各组。亦是说,能力分组教学的简便形式,是“成绩分组教学”。

从字面意义上看,兴趣分组教学就是依据学生对各门学科的兴趣将他们分成几个小组。在实际操作中,语文教学时某学生可能是A组,但在数学教学中,他可能进入B组。理想的方式,是由学生自己填写兴趣调查表,然后教师按填表情况分组。但仅凭学生随意填写,难免弄虚作假,名不符实。因而可行的方式,还是通过学科考试。教师对各个学生的各门学科成绩进行比较。某学生在某门学科获得的最好成绩(应由标准分反映),即暗示他对该门学科最感兴趣。如此分组的结果,大致可以保证各组的学生对某门学科有相对一致的感兴趣的程度。便于教师对于各组给予不同程度的激励和指导。如此,“兴趣分组教学”实际上容易演变成“学科兴趣分组教学”。

相比之下,兴趣分组教学更容易让各组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接受和支持。也有益于让各个学生看到自己的特长与亮点而增长成功的信心。但是,兴趣分组教学面临种种现实的障碍:由于各个学生的兴趣可能不一,随着各个学科教学的交替,学生座位也将轮番变换,不便教师组织教学。而且,各个兴趣小组只反映学生对某门学科的“兴趣程度”,并不能保证各小组学生在能力水平上一致,因而教师在具体问题和疑难的分类指导上会有困难。[88]

看来,从不同的视角,使用不同的操作方式,便可能产生不同的、甚至对立的分组教学。除前述种种分组教学外,还有“静态分组教学与动态分组教学”、“两因素分组教学与多因素分组教学”(指分A、B组或A、B、C等多组)等等。认识分组教学的变式及其基本走向,对于实验研究者选择和理解分组教学,是重要的。

在显性分组教学与隐性分组教学的处理上,尚无实证研究表明孰优孰劣。关键在于教师对于教学艺术与教学技巧,包括对学生座位编排的把握。不过,一旦开始异教材分组教学,隐性分组教学便无存在的可能。

能力分组教学与兴趣分组教学确有差异,但不矛盾。可以能力分组教学为基础,适应照顾兴趣分组教学。但兴趣分组教学还有另一种含义,即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兴趣自由地深入学习某门学科。中国近代试行的“文纳特卡制”教学(实为个别化教学)允许学生个别地自由地在某个学科上超前学习。兴趣分组教学是否可以允许某组学生共同“超前”学习某门学科,看来似有继续探索的价值。

班内分组教学的确较之传统的、混杂式的班集体教学更能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而年级分组教学与校际分组教学也有潜在的因材施教的优势,应从分组教学的意义上评量分快慢班以及分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教学价值。不宜单纯以表面的“结果平等”否定快慢班或重点学校的存在理由,致使教育平等丢失“机会平等”的内涵。

在分组教学之初,各组学生差距不大时,同教材分组教学理所当然。但当差距加大,进度显著不一致时,应允许学生按自己的进度“自定步调地学习”。从同教材分组教学逐步过渡到异教材分组教学(即复式教学)。一个班内出现不同的教材,自然会增加教师授课的难度,“无法按统一的进度讲解教材”。但是,“无法按统一进度讲解教材”本身却不构成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因为从整个教育史的发展进程上观察,“按统一进度讲解教材”不过是适应班级教学的权宜之计,真正的教学乃应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学习速度保持不同的进度。此时教师的使命不再是“按统一进度讲解教材”,而是引导学生以不同的进度“自学”。

 

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将一个班级学生按异质方式组成几个小组,学生在小组中合作互助,并以小组成绩代表个人成绩。“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89]整个小组合作的质量,取决于每个成员的表现,以及他们相互帮助的程度。在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的数量一般是4—6个。

(一)合作学习的基本特征

人们对合作学习的理解和运用,不尽相同。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着大量不同的合作学习方式,但绝大多数都具有四个特征:

1.异质小组。小组形成的方式是异质性的。小组成员在性别、学业能力、学习步调和其他品质上必须是不同的、异质的。

2.任务专门化。合作任务结构常常是将一个较大的任务在学习小组之间进行分配和专门化,其结果取决于小组学习者之间的共享和合作。合作学习通过使用任务专门化或“劳动分工”的方式,“把较复杂的任务分割为几个较小的部分,各个部分分别由几个单独的小组去分担。最后,这些努力集合在一起组成整体,班级的每个成员都有所贡献。因此,每个小组都有可能被要求进行专门化,将他们的努力集中于整个班级所取得的某个较大终端产品的一个较小却有意义的部分。”[90]这里,鼓励小组之间的竞争,其目的并非是最终结果的竞争,而是通过竞争促进小组内部的合作。

3.互助合作的角色任务。恰当分配角色对于合作学习活动很重要。合作学习与松散组合的讨论小组的不同就在于,合作学习不仅要求有专门化任务,还要指定支持有序完成任务的专门化角色。合作学习要求小组成员的责任是双重的。不仅对个人负有责任,对小组成员也负有责任,即对小组成员负有支持和鼓励、同伴帮助与辅导,以及合作的责任。总之,成员间互助合作是合作学习的基本要求。

4.小组奖励体系。个人所获的分数不是基于个人努力的分数,而是基于小组的整体成就。小组奖励体系通常会增加小组成员的压力,每人不仅自己要做得很好,而且还要很好地帮助其他小组成员。这也许是异质性的合作学习对学业成绩不良学生的益处,这也有利于学生淡化竞争意识、增强合作意识。从而达到合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的目的。

(二)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

    20世纪70年代初,人们开始研究“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所有的“合作学习”都强调这样一个观念:小组成员在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

1.学生小组、成就分配(Student Teams, Achievement Divisions,简称 STAD)。在这些方法中,最容易理解的是STAD。在STAD中,学生小组必须掌握某些内容,而这些内容通常是由教师呈现的。当教师讲授完毕,学生就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工作,以确保所有成员在将要到来的测试中都能表现良好。小组成员讨论澄清作业内容、完成作业、相互测验,当小组成员完成作业后,给每个人进行一次书面测验,并且要求成员间不可以相互帮助。立刻给测验打分,并且将个体分数排入团队分数(如取平均分)。

STAD的过程包括教师讲述、小组学习、个人测试、小组分数的确定、小组奖励或奖赏。为了得到小组的分数,常常是将个人的分数与他或她过去所做的工作进行比较。如果这次工作比过去的工作做得更好,那么此人就取得了“提高分数”。小组分数就是各成员所得的提高分数的总和。当学生进行的测试是关于拼写、算术以及其他容易算分的科目时,这种算分方式最容易进行。

2. 小组、游戏、比赛(Teams, Games, Tournaments, TGT)。TGT的步骤与STAD是一致的,只有一点是不同的:TGT强调小组间相互进行竞赛,而不是给予个人性的测试。具体来讲,TGT的步骤是:教师讲述、小组工作、小组与小组间的竞争、算分、小组奖励。在小组与小组间的竞争阶段,小组的每个小组的成员在平等竞争中都要相互竞争;每张桌子上的赢者通常会跳到更高一些的或另一张桌子的竞争中。这里,强调了学生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竞争、竞赛。这就使TGT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异质性的特征。

3.小组帮助下的个别化和小组加速的教学(Team-Assisted Individualization and Team-Accelerated Instruction, TAI)。TAI与STAD和TGT不同,前者把合作学习与个别化教学融合在一起,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异步指导。后者是对全班实行同一速度的教学,所有学生学习同一内容。另外,TAI是特别设计用来教三至六年级数学的。这与我国“初中数学自学辅导教学”有相似之处。而STAD和TGT适用于大多数学科和年级水平。TAI综合了合作学习和个人性步调教育的观念。这“意味着学生在学业上不用停留在一起,而代之以用他们自己的步调来学习他们将要掌握的材料。例如,开始时,所有的学生都要进行一次算术方面熟练程度的测试。在这个结果的基础上,他们被安排到混合性能力的小组中。但是,取代一起工作,每个小组成员是依据他或她的需要,在不同的领域或不同的算术单元中独立进行工作。这种单元通常包括一些引导页,它提供完成此工作所需的基本信息。”[91]也就是说,小组成员都学习不同的单元,小组成员根据答案单相互检查所做的工作,那些水平更高的学生就作为辅导者。教师每周统计所有小组成员学完的单元总数,根据最后通过测验的人数对超过标准分的小组进行认可或给予其他形式的小组奖励。

由于学生们承担了相互检查作业的责任并控制学习材料的数量,所以教师可以把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用于给来自各个小组学习同一内容的学生小组授课。当小组在工作时,教师可以将那些进行相似单元的学生合在一起,判断他们的进度,对他们提供进一步的帮助。

4.小组调查(Group Investigation, GI)。是目前得到研究最多,也是最成功的一种任务专门化的合作学习方法。这种合作学习法虽可追溯到杜威那里,但它的成形和较为具体的研究却是由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沙伦夫妇等人完成的。“在小组调查法中,学生就一个能引起真正探究的问题共同计划他们的学习内容,以共同兴趣为基础组成小组,合作完成他们的计划。通常是将任务分给小组成员。当他们完成了他们的探究后,小组对他们的发现进行综合和总结,确定把他们的发现呈现给全班同学的方法,并予以呈现。”[92] 学生们在小组中运用合作性探究,小组讨论,和合作性设计与计划来展开活动。小组从总课题中选择子课题,小组再将子课题设计分解为个人的任务,并开展必要的活动以准备小组报告。最后在全班交流其调查发现。这一过程与我国目前中小学开展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学习比较接近。也是比较典型的合作学习方式。

总体上看,“分组教学”是在班级教学中专门分离出“同类”的学生进行教学;而“合作学习”的基本精神是承认并利用学生的“差异”,只是当教师感到班级学生差异太大而又无法实施个别辅导时,往往将一部分“辅导”的职责转嫁给部分学生,让学生之间“同伴互助”。

 

 

 

第三节  个别化教学的追求

 

原始的教学方式原本是“个别化教学”,后来因为追求“教学规模”效应而导致“个别化教学”被“班级教学”取而代之。但“班级教学”在取代“个别化教学”之后,隐藏了种种危机,这使得“班级教学”在其发展的路途中不断地向“个别化教学”返回。小组教学的出现,也正是这种返回的一个临时性策略。但小组教学似乎并不能解决问题。

 

一、小组教学的隐忧

小组教学并不能真正彻底地解决问题。原因在于:

第一,小组教学对弱势学生群体总会带来某种心理上的障碍。无论教师采取何种隐蔽的方式进行分组(比如隐性分组),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总会感受自己被视为“等而下之”。尽管有些小组教学是动态的,学生经过努力可以从A组升到B组,但这种“往上爬”、“往高处走”的竞争对弱势学生群体不利。最终总不免导致差生依旧,落入“马太效应”的陷井。

第二,小组教学往往伴随“分层作业”,即将学生的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表面上看,这可以解决部分学生吃不饱或吃不了的难题。事实上,这等于劝慰差生甘于做简单的必做题,只要做了这些简单的必做题,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拿高分。这种做法实质上是通过降低难度来救济“差生”,很象社会福利救济金的策略。而且实践显示,对这种以减低难度为代价来换取“廉价的成功”的做法,差生并不一定领情。即使差生们做简单的必做题只会使他们与进度快的学生差距越来越大。

第三,对速度快的学生而言,与其让他们做同一类主题的选择题,还不如让他们自己去选择新的主题,去开拓新的内容。我们为什么一定要限制学生重复同一个主题的训练而不鼓励他们自己去不断地开拓新的“问题域”呢?

第四,小组教学不可避免地会使学生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而小组教学并不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材料(不同的练习题仍然只是相同的材料,因为主题并没有变化),于是,不同学习速度和不同学习兴趣的学生在小组教学中仍然受相同材料的限制而在统一的进度中过日子。

第五,关键的问题是,小组教学的前提假设就值得怀疑。它假定分组可以消除学生的差异,而实际的情形是:分组之后每一组内部仍然有差异,可能差异还很大。指望用小组教学来消除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只有学生养成了自学的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二、“个别化教学”的可能

鉴于小组教学不能排除两极分化的障碍,倒不如转换一个视角,以鼓励学生自学、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基础的教学策略来从根本上解决班级教学的难处,如此,才有底气说,这样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

小组教学总是以学生自学不同的教材为基础。反过来说,真正的学生自学意味着允许学生以“不同的速度”学习“不同的材料”。学生以“不同的速度”学习“不同的材料”可能吗?它需要将传统的以统一进度为特征的班级教学转换为彻底的个别化教学。但这种转换只有两种可能:

一种可能是一个班的学生人数尽可能地少。学生人数少才能可能推行个别化教学。现在推行的小班化教学(学生人数在24人左右)在一定意义上是向这种个别化教学靠近。

另一种可能是采用人机对话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现在国外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将教学改革的重点投放到这种“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上面,使CAI成为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就我国的情况来看,已经有不少学校组建了“多媒体教室”。这是现代教学得天独厚的条件。可惜,这些多媒体教室要么只用来装点门面,常年无人问津,要么只是简单地用来代替教材、黑板或粉笔,将原来存在于教材或黑板上的文字搬运到屏幕上。其实,多媒体教学的真正价值在于为不同进度、不同教材的“个别化教学”提供“人机对话”的资源。若多媒体教室果真能为学生“人机对话”式的“个别化学习”提供便利,那么,学生以“不同的速度”学习“不同的材料”就成为可能。现在一般的语言实验室还没有真正实现“人机对话”,真正的“人机对话”至少应为每个学生提供电脑操作的机会。

还有一种可能是,对于那些没有条件实施小班化教学或人机对话式教学的学校而言,学生以“不同的速度”学习“不同的材料”将在引导学生“自学”的意义上部分地得到落实。

如果学生通过自学可以理解的知识则尽可能地放手让学生自学;如果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自学的意识和习惯,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学会自学,而不以学生不会自学为借口而中止自学,不以学生不会选择为借口而中止选择。教师需要不断地激励学生养成课外自学的习惯,充分利用学生家庭以及社区的外语资源让学生在课外和校外以自己的速度学习自己感兴趣的材料。严格意义上的“不同的速度”、“学习不同的材料”的自学将在课外和校外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实现。这种课外和校外的自学将对学生的课内学习水平以及自学意识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学生有了自学的能力和习惯之后,学生的差异将成为有利的教学资源而且不是教学障碍。真正可怕的教学障碍是学生像工厂里的标准件一样没有差异。

而一旦小组教学走向“个别化学习”,现代教学也就向教学的本原形式回归。古典形态的教学传统表现为个别化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以自学为主的教学方式、以问题为中心的课程形态。从这个视角上观看,中外现代教学的历次改革,无不以“个别化教学”作为武器向教学的近代形态发起攻击。

有趣的是,小组教学一直在班级教学与个别化教学之间来回摆动,当小组教学流于形式时,小组教学往往蜕化为班级教学;当小组教学进入实质性状况时,小组教学往往超越自身而转向个别化教学。由此可以认为,小组教学的未来走向不仅在于它将突破班级教学的限制而分层、分组,而且将挣脱“分组”的藩篱而走向个别化教学。

 

 

 

第二部分  有效教学的历史经验

 

第四章  从“接受学习”到“发现学习”

 

人类教育的初始阶段,往往从“模仿和记忆”开始。东方人如此,“在早期的希腊教育中也很盛行”。这是典型的“接受学习”方式。但“接受学习”除了强调“模仿和记忆”,另外开发出“演绎—辩论”的方法。后者由苏格拉底的开创出来而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基本成型。

导致“接受学习”向“发现学习”发生转换的标志性事件是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感觉”和“情感”的重视。

 

 

 

第一节  “接受学习”与“掌握学习”

 

当美国学者布鲁巴克断言人类教学方法的初始状况为“模仿和记忆”时,实际上也就是说人类教学方法最初显示为“接受学习”。为了让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比较有效地“接受”、“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后来发展出“有意义接受学习”和“掌握学习”理论以及相关的教学实践。无论“接受学习”还是“掌握学习”,都以“模仿”、“记忆”、“复述”、“了解”等活动为其基本特征。

 

一、接受学习

“接受学习”的早期实践显示为“接受”教师的声音符号化的“讲解”和“训练”,或者“接受”、“练习”书本上的文字符号化的知识。当“模仿”和“记忆”以“理解”为前提时,一般意义上的“接受学习”便转换为“有意义接受学习”。

(一)有意义接受学习的由来

受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新教育运动和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影响,学校教学中出现了以活动课程、学生自学、“做中学”为主的新教学方法以及以个别教学为主的组织形式,如自学辅导法、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等。但这些以学生为中心、以个别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似乎并不能带来高效率的教学。以知识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中,占据统治地位的仍然是讲授接受式教学,学生以接受学习为主。但是,由于运用上的偏差,人们对讲授接受式教学表示失望。

20世纪60年代,布鲁纳对发现学习方式的系统论证,使传统的“接受学习”受到强有力的挑战。“接受学习”开始意识到自己面临着基本的信仰危机和生存危机,这使“接受学习”不得不反思自己的存在理由和生存基础。于是,“有意义接受学习”由是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认知的观点》中谈到,“在我们这个时代,在各种教学手段中,很少像言语讲解教学法那样,公然遭到教育理论家摒弃的。在许多地区,人们普遍认为言语学习的特征,就像鹦鹉学舌那样地背诵,对一些孤立的事实进行机械的记忆,从而蔑视地把它当作声名狼藉的旧教育传统的一种残余而加以抛弃。过去50年来,主要是由于对言语讲解教学技术广为流传的不满,而采用了活动课程,设计和讨论法,在课堂里竭力扩大非言语的和操作的经验的各种方法,着重‘自我发现’,强调为解决问题和借助解决问题而进行的学习,探索法或者过程法。”[93]

在讲授接受式教学处于如此不利的处境中,奥苏伯尔站出来“公开”地为教师讲授式的学生“接受学习”寻找理由。奥苏伯尔创立了“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又称“同化理论”),并在其“同化论”的心理学基础上提出“有意义接受学习”的主张。奥苏伯尔批判性地吸收了与他差不多同时代的皮亚杰和布鲁纳等人的认知同化论和结构论思想,以两个维度对所有的课堂学习方式作了划分:一个是“机械—意义”的维度,一个是“接受—发现”的维度。

奥苏伯尔认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学生学习材料的来源不同。在接受学习中,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已提供给学生,而学生只需要把材料同化到认知结构中并予以保持,以便于以后的回忆和再认。而发现学习中,要学习的主要内容须被独立地发现出来。

可见,在奥苏伯尔那里,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区分并不难理解。“在接受学习中,学习的主要内容多少是以定型的形式呈现给学习者。对学习者来讲,学习不包括任何发现,只要求他把材料内化或结合进自己的认知结构,以便在将来某个时候能够再现或派作他用。发现学习的基本特征是,学习的主要内容不是给予的,在学生能够内化它以前,必须由他们自己去发现它。换言之,与众不同的和首要的学习任务是要有所发现。在这一发现阶段结束之后,便同接受学习一样,再内化发现的内容。” [94]

于是,奥苏伯尔强调,在绝大多数学术性学科中,学生主要是通过对呈现的概念、原理及事实信息的有意义接受学习来获得教材知识。“教育机构主要是传授现成的概念、分类和命题。总而言之,发现教学法几乎不能成为一种高效的传授学科内容的基本方法。”[95]

在奥苏伯尔看来,发现学习的流行使人们产生了误解,误以为一切接受学习(主要以讲解式教学为基础的学习)都是机械的;一切发现学习都是有意义的。实际上,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都可能是有意义的,也都可能是机械的。由此,奥苏伯尔认为接受学习与机械学习并无必然联系,发现学习也不必然是意义学习。有意义接受学习比发现学习更有效。学生应该以有意义接受学习为主。

(二)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基本主张

奥苏伯尔认为,接受学习不一定是机械的或被动的。无论是接受学习还是发现学习都可能是机械的,也都可能是有意义的,这取决于学习发生的条件。

而且,接受学习同样需要学习者的“主动思考”。真正的有意义接受学习总是需要学习者的“主动思考”的帮助,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在有意义接受学习中,学习者要做好几项工作:[96]

第一,在确定认知结构中哪些原有观念同某一种新的学习课题有着最密切的联系时,通常至少需要对这种关联性做出明确的判断。

第二,需要加以调整,使已经稳固的观念和新的学习课题之间保持某种程度的一致性,特别是在它们之间发生矛盾或冲突的时候是这样。

第三,通常需要把新命题重新加以表述,以便使它们同个人的参照标准协调一致,而这种参照标准是同学习者的经验背景、词汇和观念结构相符合的。

最后,如果学习者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过程中,不能找到作为调整表面的或者真正的矛盾观念的适应基础的话,他或者她时常会受到激励,而力图根据包容范围更大和更普遍的解释原理,把他或她的现有的知识在某种程度上加以综合或重新组织一番。

奥苏伯尔认为,这一切活动都不是发现活动或解决特定问题的活动,而是有意义接受学习。因为学习材料的主要部分是呈现的,学习的目的是有效地同化新意义和把这些新意义统合到现有的认知结构中。

奥苏伯尔认为,与发现学习相比,“有意义接受学习”的优越性在于:

首先,发现学习花费的时间太多,发现学习一般不适宜作为获取大量教材知识的主要手段。教师用于有意义地传授和解释某个观念的时间,比由学生自己去重新发现它要少得多,一切真知识并不一定都是自己发现的,也不必要每一代新人、每一个人都要去重新发现。

其次,发展问题解决能力不是教育的主要目标,获得知识应该被认为是教育的主要目标。“获得知识除了它在问题解决中经常起到的作用外,它本身作为一个目的应该被认为是教育的主要目标。” [97]在奥苏伯尔看来,“为批判性的思维而教”和“为问题解决而教”实际上都是一些浮夸的口号。“任何名副其实的科学课程都必须把系统地传授有组织的知识本身作为一种明确的目标。” [98]

第三,在对课程知识的记忆的保持上,发现学习与有意义接受学习是一致的。在布鲁纳的实验中,要求学习的全部内容都是给定的,并以测验所给定内容的记忆的保持效果。奥苏伯尔感叹:“难道这不正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的范式吗?在这种学习中,先呈现材料,然后学习者力图通过把它们同范围更广泛的已有观念联系起来的办法把这些材料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使用中介词的儿童比不要求这样做的儿童有较好的保持,完全是由于人们把一项显然是机械的接受学习课题转化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时对保持的促进作用。在我们看来,这项实验一点也不涉及发现变量。” [99]

奥苏伯尔的分析不是没有道理。在以知识接受与记忆为主要目的的学科教学中,讲授—接受式教学确实省时高效,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接受学习”常被视为一条认识世界的捷径。

不过,人们常常把接受学习与机械被动相联系,并不是没有原因。奥苏伯尔强调学生接受学习时要有主动性。但在学生接受学习时,往往不能表现出主动性。学生没有必要的自我批评能力,“不愿意在处理材料上主动地付出必要的努力,不愿意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材料,不想使这种材料同有关的或矛盾的知识融会贯通起来,更不愿从他们自己的参照标准方面着眼把材料重新表述一番。” [100]作为一个接受学习的辩护者,奥苏伯尔可谓一语道破接受学习的内部危机:当学生不愿意在处理材料上主动地付出必要的努力,不愿意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材料时,接下来学生所做的大概就只能是机械被动地接受了。这也许正是“接受学习”不断遭受拒绝和非议的缘由所在。

 

二、掌握学习

掌握学习的基本期待是如何让绝大多数学生有效地“接受”教师的讲解和书本知识。在接受学习的探索道路上,掌握学习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教学策略,也留出了一些无法解决的难题。

(一)掌握学习的基本理念

20世纪60年代,学校“差生”问题引起广泛的关注。而这一现象与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很不协调:“问题已不再是找到能够成功的少数人。根本问题在于确定怎样才能使年龄组中最大部分的人有效地学会那些技能与学科内容——它们被认为是在复杂的社会中发展自身所必需具备的。” [101]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美国学者布卢姆等人开始探索并提出“面向绝大多数学生”的掌握学习理论。

通过对美国教育的深入研究,布卢姆发现,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着以正态曲线给学生成绩分等的现象,教育界普遍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反映出教与学的客观结果。在此观点指导下,“每个教师在新学期或新课程开始时,总怀有这样的预想:大约有1/3学生将完全学会所教的事物;1/3学生将不及格或刚好‘通过’;另1/3学生将学会所教的许多事物,但还算不上是‘好学生’。这一系列预想(得到了学校分等的方针与实践的支持)通过分等的程序、教学方法与教材,传递给学生……这种体制造成了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通过分等的程序,学生最后分等与最初的预想相差无几。”[102]

于是,那些在学习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学生得到教师更多的关怀和指导,而那些最需要个别指导和特别关怀的学生却得不到。布卢姆对这种“预想”提出尖锐的批评,“正态曲线并不是神圣的东西,它所描绘的是一种随机的结果,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我们力图使学生分布应与正态曲线很不相同,成绩正态分布时,说明我们的教育努力是不成功的”[103]他指出,一个人能学会的,其他人也能学会。“许多学生之所以未能取得优良成绩,问题不在于学生的智力方面,而在于学生在学校学习中的许多个别差异是人为的和偶然的。只要给他们以足够的学习时间,采用适合于他们的学习方式,那么,除了2%—3%在情感和身体上有缺陷而跟不上学业的差生外,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学会一个人在世上所能学会的东西。”[104]在此基础上,布卢姆逐步形成他的掌握学习理论。

掌握学习模式的核心精神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只要提供足够的时间与适当的帮助,95%的学生能够学习一门学科,并达到高水平的掌握。” 二是教师应为学习速度较慢的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即“群体教学并辅之以每个学生所需的频繁的反馈与个别化的矫正性帮助。”个别化的矫正性帮助可以由一名助手、其他学生或家庭提供,或者让学生参考教材中的适当部分。

第一,为掌握而教、为掌握而学。“为掌握而教”的核心思想是相信“大多数学生(也许是90%以上)能够掌握我们所教授的事物,教学的任务就是要找到使学生掌握所学学科的手段。”

布卢姆认为,正态分布曲线的预想是当今教育系统中最浪费、最具有破坏性的一面。它压抑了师生的抱负水平,也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动机。研究发现:除了1%—2%的超常儿童(即所谓天才儿童)和2%—3%的低常儿童(包括智力、情感、体格等方面有缺陷的儿童)之外,95%以上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率、学习动机等方面,并无大的差异。只要有适合学生特点的学习条件,世界上任何一个人能学会的东西,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学会。布卢姆认为,造成半数以上学生不及格的原因,一方面是课程设计和方法的不完善;另一方面是他们的教师并没有去期待他们掌握。

“为掌握而教”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相信所有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教师必须具有对所有学生的期待,并向学生表明自己的信心,相信绝大多数学生应当而且能够达到掌握水平。

与“为掌握而教”相应的是“为掌握而学”。掌握学习就是要使学生确认自己的学习能力,把自己看成是胜任学习的。布鲁纳认为,学生经常表现的不及格和学习不胜任,会引起学生怀疑自己的应付能力。“如果学校不能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成功经验,他们就会不仅在校内,而且在校外都会完全地拒绝学习。中学生和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大量神经过敏行为,都是在学校学习方面受到惨痛挫折的后果。” [105]

在布卢姆看来,如果教师和学生两方面都了解所期望于他们的是什么,如果教材合适,教法设计得当,在教师态度、教学时间上为学生提供平等的条件,与对学生的进步给予反馈的经常评价测验相结合,那么,90%以上的学生都能为掌握而学习,达到掌握的水平。

第二,重视“反馈矫正”。布卢姆认为,掌握性学习策略的实质是:群体学习并辅之以每个学生所需的频繁的反馈和个别化的矫正性帮助。“反馈通常采用简要的诊断形成性测试的形式”。掌握学习模式的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反馈矫正机制的建立。它把教材分成以一两周为期的单元,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学习单元之间都要进行评价,通过这种评价发现并弥补群体教学中引起的学习误差,了解每个学生尚未学会的东西,以改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方法上,采取“给学生第二次机会”,也称为“对目标射第二次箭”。即在每个单元完成之后进行“诊断测验”,对于没有通过测验的学生运用矫正手段,寻找学习尚未掌握的材料的另外一种方法,挑选最适于他学习的手段,由另一位教师有计划地作与第一次不同的讲解,并在这个问题对以后学习可能产生影响之前就解决。这就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教师通过矫正工作,让学生看到他们完全能达到目标,这样能增强学生的信心,进而付出更多的努力,更顺利地完成矫正,补上学习的漏洞,达到掌握水平。

第三,体现“目标教学”。形成性诊断测试依据的是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体系。一个学生能否达到掌握水平,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学目标体现出来的。教学目标是可测试的,学生通过了测试,就说明完成了教学目标,达到了掌握水平。学生不能通过测试,就要依据可测试的教学目标进行矫正性教学,然后进行第二次反馈测试。因此可以说,教育目标分类学和教育评价是掌握学习的理论依据,也是实现掌握学习的有效手段。

(二)掌握学习的操作程序

掌握学习模式采用单元教学方式。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为掌握学习设计“教学单元”。每个单元相当于教科书的一章,约两周时间。接下来进行单元教学,师生双方进行由班级群体教学、诊断与形成性评价、小组或个别化矫正教学等环节构成的教学活动。

1.单元诊断。包括诊断性测试和补偿教学。诊断的主要内容是新单元教学中将涉及到的旧知识,以此确认学生对于新单元教学的认识和情感方面的准备程度。布卢姆对诊断性评价颇为重视。诊断性评价包括两个步骤。一是诊断学生的学习准备程度,即认知、情感方面的先决条件。主要手段有:以前的成绩报告单、必要学习技能调查表、情感先决条件调查表、标准化诊断性测试等等。摸底测验的试题,一般侧重于考查学生学习新单元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二是根据对学习准备程度的诊断,将学生作出适当的分置,如果学生的测验结果离学习新知识的起点目标太远,就必须进行学前矫正。使那些缺乏先决条件的学生赶上来;同时,也使那些已经掌握的学生有事可为,不感到厌烦。

2.单元定标。制订单元教学目标之前应先排出该单元全部的知识点,并按单元教学的总体要求确定各知识点必须达到的学习水平。并根据单元目标制订课时目标与设计课堂教学。课时目标是单元目标的具体化,是每节课教学的方向和评价标尺。

3.单元新授。这是掌握学习的主要部分。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选择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选择的原则以促进学生高水平地学习为原则。当学生学习某一材料遇到了困难,需要矫正教学时,教师就要寻找另一种方法,挑选最适于学生学习的手段。在具体方法上,布卢姆建议教师可以采用“辩证式”教学,即“围绕难题与问题,师生之间进行相互作用。”[106]除群体教学外,布卢姆主张采用能力分组的小组研究和个别指导的方式。他说,“每个学生也许需要十分不同的教学类型、质量才能够达到掌握水平。这就是说,经过各种不同类型的教学,不同的学生可以学会同样的教学内容,达到同样的教学目标。”[107]

4.单元测验。在单元新授结束之后,组织学生参加形成性单元测验。一次形成性测验约占20—30分钟。试题的编制必须对应于单元教学目标,测验的结果以规定的掌握标准来说明学生是否达标,一般以80—90%的正确率作为单元掌握标准。对未达到掌握水平的学生,教师必须采用多种方法帮助矫正。

布卢姆通过实践,发现最有效的纠正程序是让学生小组(每组2—3人)利用半小时左右时间检查各自的测试结果,互相纠正。

5.单元矫正。如果测验结果显示全班学生在同一知识的缺漏比较普遍,教师则应先回顾教学方法或教学安排,找出症结,然后重新进行变式教学。此外,教师要对未达到掌握水平的约20%的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指导学生参考相应的教材,或“用不同于原先教学的方式,对某些概念进行解释。”布卢姆建议可以聘用助手或家庭教师,或者通过家里父母兄妹进行辅导。不过他认为“从三年级开始,由本班同学进行短时间的帮助是最有成效的矫正方法。” [108]对于已达掌握水平的学生,教师可以指导他们从事巩固性、扩展性练习,或组织他们从事较高层次的学术性探索,也可充当小老师,辅导未达掌握水平学生的学习。

6.平行性测验。“给学生第二次机会”。在矫正性教学结束后,应对有关学生进行一次与形成性测验同质的平行性测验,以评价矫正性教学的实际效果。在形成性测试的两三天后,未达到掌握水平的学生参加平行性测验,学生只须测验那些第一次答错的同类项目或问题,并根据两次测验情况确定该生是否达标。对于仍未达标的学生,教师还应通过合适的途径和方式帮助他们进行矫正性学习。

经过以上程序,单元教学的任务已经完成,教师便可接着进行新单元的教学。按此顺序循环往复,使后续知识的学习总是建立在牢固掌握前面知识的基础上。

(三)掌握学习的评价

第一,掌握学习为传统的接受学习提供了积极而有价值的“形成性评价”观念和“反馈矫正”机制。它使教学评价由过分地强调分等与筛选功能转向“改进”功能。

第二,它提供了一种积极的学生观和教学观。它相信大多数学生的差异只不过是学习速度上的而不是智力上的不同,并且这种差异可以通过恰当的矫正性教学而趋于平衡。在这种乐观理论的指导下,教师为掌握而教,学生为掌握而学,这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教师对差生的期待,促进差生的发展等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地兴起的目标教学实验就是对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的直接借鉴。

第三,关于教学目标问题。掌握学习模式可以说是一种“目标中心”式的教学。“目标意识”的确有导教、导学的功能,教学因此便有了努力的方向,亦具备了评价的依据。但是,布卢姆式的教学目标也潜藏了危机:

目标分类过于条分缕析,容易使教学内容变得狭隘和简单化,而且,除了布卢姆等人设计的“行为目标”外,教学实践中还可能存在另外的、不可能完全预定的“目标”。过分地强调以预先设定的行为目标去严格控制教学过程,把教学内容看作是目标的散开,以目标来决定先教什么,后教什么,这会破坏教学的艺术性,在真实的、流动的课堂教学中,完全按照预定教学目标而没有一点意外的教学也是不存在的。

其次,教学目标在作为教学评价的标准时,它本身也应是评价的对象。如果评价结果不合预期的目标,除了从教学方法和学生那里查找原因,还有必要考虑教学目标本身是否合理的问题。教学目标是否能全面体现学生的发展水平?所有的教学目标都是可测量的吗?等等问题值得思考。

另外,有关研究表明:“一般来说,实验班的学生所需的时间比控制班学生大约多功10—15%。”通过超额的学习时间来使学生达到掌握水平似乎并不是特别理想的改进学生学习的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和教师的负担,甚至影响整个教学的正常进程。当布卢姆说“如果学生在学习上花了所需的时间,那么大多数学生能够达到掌握水平”时,他是对的。但课堂教学往往不可能专门为某个学生而停下来“补课”。如何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学习一门学科“所需”的时间和个别辅导,以及如何降低与之相关的“教学成本”和“教学负担”的问题等等,尚待考虑。

 

 

 

第二节  “范例教学”与“发展性教学”

 

前苏联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体系”、美国布鲁纳的“学科结构”教学论、德国根舍因等人的“范例教学论”被并称为有影响的“三大教学论流派”。

 

一、“发展性教学”

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教学与学生的发展问题就已经为全世界教育学界所关注。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识到了传统教学体系的弊端和重视儿童一般发展的重要性,必须对其进行根本的改革,探索新的教学途径。

从1957年至1977年的20年间,赞科夫进行了长期的、大规模的实验研究,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小学教学新体系。由于其思想的核心是着眼于儿童的一般发展来进行教学,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儿童的一般发展,因而,赞科夫的教育理论被称之为“发展性教学”。

(一)“发展性教学”的基本理念

“发展性教学”的基本理念是“以最好的效果,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即“系统地、有目的地在学生的发展上下功夫”。“一般发展”有其特定的含义,也是理解“发展性教学”的关键。

关于“一般发展”的含义和内容,赞科夫本人先后多次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过论述。赞科夫实验性教学体系中的所谓“一般发展”,既不同于智力发展,也有别于特殊发展,又不同于全面发展。“一般发展”指的是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的完整的人的深刻全面发展,是既包括智力因素,也包括非智力因素的整个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赞科夫认为,不是任何一种教学都能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他批评传统教学只是单纯追求掌握“知识”和“技能技巧”,未能揭示出掌握知识过程中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因而,不可能解决学生的一般发展问题。发展性教学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建立能促进儿童一般发展要求的教学。

(二)“发展性教学”的教学原则

赞科夫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出发,结合自己多年的实验教学经验,概括出了5条教学原则: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使学生理解教学过程的原则;使全体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109]

1.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依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赞科夫认为教学不应停留在现有的发展水平上,而应该使教学任务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走在学生发展的前头,推动和促进儿童发展。这就要求教学目标应该具有一定的难度。

2.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针对传统教学中复习的滥用,以及严重的形式主义和烦琐哲学,赞科夫提出了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教师讲的东西,只要学生懂了,就可以往下讲,不必“原地踏步”。

赞科夫特别强调学生对教材的第一印象,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探索规律,有所发现,明确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把知识系统化,从而保证教学的高速度。

赞科夫所讲的“高速度”,决不是赶进度,开快车。他认为在课堂上匆匆忙忙,赶快把尽量多的知识教给学生,是与实验教学体系格格不入的。主张教师和学生都稳稳当当地工作,教师要不吝惜时间,耐心地听学生把话说完;也不要吝惜时间,跟儿童进行推心置腹的谈话。这样的教学将会得到加倍的报酬。

3.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是要强调理论知识在学生认识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是对传统教学中量力性原则要求教学要由近及远、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的质的修正。

4.使学生理解教学过程的原则。使学生理解教学过程的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告诉学生:哪些教材应该熟记,哪些教材不必记,知识之间是怎样联系的,错误是怎样发生的,应该如何防止。它强调的是教会学生探讨和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5.使全班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这一原则是针对传统教学中,对差生采用无限制地增加操作性练习的做法提出来的。他认为,对于差生更加需要花大力气在他们的发展上不断地下功夫。下了这样的功夫,就能使差生在一般发展上得以进步。大量的操作性练习,只能加重差生的心理负担,阻碍其获得一般的发展,使他们更加落后。

(二)“发展性教学”的评价

“发展性教学”为现代教学论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它所提出的“以高难度进行教学”、“以高速度进行教学”、“使全体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等教学原则虽不见得如何新颖、独特,却提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和说明。

当教学内容陈旧而简单,以至于对儿童的智力不构成足够的挑战时,“以高难度进行教学”便成为一种真实的需要。

当教学长期地重视“复习”甚至滥用“复习”时,“以高速度进行教学”将引起一场朴素的教学变革。也许,有效教学应该更加重视“预习”而不是“复习”。

在现代教学实践以及相关的研究中,“差生”问题越来越成为普遍的教育难题。“发展性教学”虽然不一定能够完整地解决这个难题,但它至少提出并正视了这个问题。如何“使全体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实在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二、“范例教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邦德国教育界普遍出现“课程庞杂”、“学生负担加重”等问题。面对教学质量进一步下降的危险,1951年联邦德国高级中学与高等院校的代表们在“蒂宾根会议”上通过了一项决议,对上述这种状况提出了尖锐的批评:“1945年曾经正确地提出了提高成绩的要求,目前这种危险是由于误解了这一要求而重新引起的。教学没有彻底性,就不可能取得成绩,而没有对教材的自觉限制,也就不可能达到教学的彻底性。工作能力比泛泛的知识更重要。精神世界的本源现象是可以通过个别由学生真正理解的事实的例子来加以说明的,但这些事实由于单纯的教材的堆砌而被掩盖了真相。而学生对这些教材本来就不甚了了,因此不久就又会忘掉。”[110]”会后“范例教学”受到普遍的关注。

(一)“范例教学”的由来

其实,“范例教学”并不是一种新发明,也不属于某个人的首创。在实践方面,以往的语文教学其实就是带有某种范例性成分的,比如总是只选取某些“代表作”作为“范文”来教授。在理论方面,早在近代就有一些教育家和哲学家论证过“范例”的作用。如教育家夸美纽斯、哲学家康德等等在他们的著作中曾阐述过“范例”的作用。

此外,“范例教学”与裴斯泰洛齐关于“要素教育”的理论也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关系。裴斯泰洛齐认为德育的最简单的要素是儿童对母亲的爱,智育的要素是数目、形状和语言,体育的最基本的要素是关节活动。他的有关理论在19世纪德国得到了广泛传播。20世纪初德国的改革教育学运动又进一步发展了这种理论。

本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德国格廷根教学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施普兰格等人在这一理论基础上,直接提出了“范例教学”的初步设想,主张用“范例教学”代替按完整体系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做法。而在“蒂宾根会议”之前,海姆佩尔已经写了《示范教学的原理》(1949),瓦根舍因写了《范例教学原理》(1950,1951),这些论著为建立系统的范例教学论打下了基础。” [111]

(二)“范例教学”的基本思想

“范例教学”的基本假设是:没有一项教学活动可以穷尽整个知识领域和精神世界,也没有人能够毫无“缺漏”地掌握某一学科领域的全部知识与能力,更不必说能使一个学生“点滴不漏”地掌握各门学科的全部知识。“但是,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往往可以发现,学校常常违背这一事实,拼命地尝试让学生点滴不漏地学习每门学科知识。而且,一门学科越老,学科体系越坚固,结构越严密(如数学等),人们就越会自觉地尝试系统地,从头到尾地去教它。认为这些学科逻辑性强,教学中不能漏掉一点一滴,仿佛漏掉一点,就会导致整个学科体系的瓦解,使学生掌握的知识达不到系统性。” [112]

在“范例教学”看来,这种追求“系统性”的教学虽然看起来“全面”,但它导致众多的教材内容只是“匆匆而过”,教师无法“彻底”地教,学生也无法“彻底”地学。学生的智力活动被阻塞在一大堆材料之中。学生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只能匆匆忙忙把教师所教的记下来,根本来不及动脑筋思考,几乎无法消化吸收。

在“范例教学”看来,以往的教学混淆了“材料的系统性”和学生“认识的系统性”的关系。教学本应当教给学生“系统的认识”,使学生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但传统的教学却尽力让学生掌握一大堆所谓的“系统的材料”。其结果,学生根本不可能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获得系统的认识,形成不了一种能统帅全局的概观,在他们头脑中只不过充塞了一大堆杂乱无章的材料。这种教学貌似系统,实无系统。同时,由于其为达到教材的系统性而不断“增加”教学内容,造成教学的“肤浅性”,使学生学到的个别知识不扎实。“由于教材的充塞,它必然加重学生负担,造成学生厌学情绪。因此,这种教学对学生缺乏持久的激发动机的作用。” [113]

问题是,这种“充塞”的教学内容并不可能经过简单的“减法”来获得解决。这种“减法”非但不可能解决教材臃肿的问题,反倒可能使学生所学的东西变得更加浅薄。“范例教学”的倡导者由此认为,在裁减教材时,应当以“彻底性”代替“肤浅的全面”;使学生获得“系统的认识”,代替记住所谓“系统的材料”。教学将追求“深”而不是“广”。这就意味着要使某些部分得到加强、深化,使学生学过的知识能在头脑中扎根;也就意味着教学将突出重点,抓住难点,而使某些枝节一带而过。范例教学论认为,“作为重点的知识内容,它们就是范例。而每个范例都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们是反映整体的一面镜子;每个范例都是个别,但它们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 [114]

(三)“范例教学”的操作

“范例教学”的基本策略是以“课题”的方式组织教材,这种课题式教材不应该由学生“主动学习”而不是完全通过教师的“讲授”。

1.确立“课题”的三个原则

“范例教学”提出了三个基本原则:“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

“基本性”原则要求教学向学生传授一门学科的最基本的要素,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结构和基本科学规律。

“基础性”原则要求教学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更深化的新的经验,一种带有能照亮心灵的闪光点的经验,或者说使他们建立一种新的思维结构,用通俗的话来说,在这种基础性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也就是说使智力发展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范例性”原则要求设计一种教学“结构”,使教学内容与方法之间以及各种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结构化”,通过这种教学过程使儿童或青少年的兴趣、问题、学习方式等同各种分化的、复杂的和客观的教学内容的“最终结构”一致起来。也就是说,“要求设计出来的一种教学使教学内容结构(或者说学科结构)与学生的思维结构相适应、相统一。而范例就是使两种结构能一致起来的媒介,换句话说,范例就是沟通学习者主观世界与教学内容这一客观世界的桥梁。” [115]

2.倡导“课题式学习”

“范例教学”虽然反对一步不漏的“整体性”、“系统性”的旧教学方式,但对待任何要教的“课题”和探讨的问题却仍强调“整体性”,“完整性”和“彻底性”,要求把个别范例内容“讲深讲透”,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而反对支离破碎与没头没脑地教给学生零星知识。

这就是说,对于学科内容要么不教,敢于“缺漏”,要么就要教“透彻”,让学生花较多的时间,钻研它,把它搞得一清二楚。

范例教学论坚决反对百科全书式的教学,而主张打破原来的学科体系次序,把一门学科概括成若干“课题”,然后通过这些“课题”来组织教学。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一个“课题”可以是一篇范文或一首诗歌,也可以由其他文学作品组成;在物理教学中,可以把“自由落体”现象作为一个“课题”,从中引出关于质量、能量守恒、惯性定律和万有引力等等基本概念与基本规律来;在历史教学中,可以打破年代表式的课程结构,选择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作为课题组织教学。

这种“课题”的选择与编制自然不是随意的与任性的,它应当是发现的突破点,即通过它可以认识一些重要的基本原理。“这种课题性原则打破了传统的机械地进行的系统教学模式,但它按照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原则的要求,把每一个课题作为一个局部的整体,并使各课题相互保持一定的联系,因此它并非是杂乱无章的。范例教学论认为,这样做,实质上可以使课题内容与系统性要求辩证地联系在一起,从长远看,通过一个课题接着一个课题的教学,还是有系统的。只不过这种系统与传统上强调的学科系统有所区别罢了。” [116]

3.鼓励“主动学习”

“范例教学”的基本教学方式是让学生“主动学习”。“范例教学”不仅把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作为教学过程的一种手段,而且也把培养学生具有主动性与独立性作为范例教学的目标。“范例教学”特别强调,“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应当把他的成功看作在于他使学生通过教学以后能独立地依靠自己的力量迈开自己的步伐。培养学生独立性就是要使学生具有批判认识的能力、判断能力和行动能力,乃至自发的继续学习的能力。” [117]

“范例教学”的理论与做法虽然并不复杂,但它基本上蕴涵了现代教学的基本理念。如果说现代教学论的基本主题是“结构”(教材)和“主动”(学生),那么,“范例教学”恰好体现了这两个基本主题。

 

 

 

第三节  “发现学习”与“情境教学”

 

“发现学习”与“情境教学”的前提性理念是重视儿童的“感觉经验”以及儿童的“兴趣需要”。培根、夸美纽斯等人提升了“感觉”、“经验”的价值,其教育理想建立在经验论基础之上;而卢梭、裴斯泰罗齐、福禄培尔等人使儿童的“情感”备受关注,他们的教育理想建立在“情感教育”(或“人格教育”)基础之上。20世纪初杜威将“感觉”(杜威将之发展为“经验”、“做中学”、“思维五步法”)和“情感”(杜威将之发展为“儿童需要”、“儿童中心”)两个主题一起纳入他的“经验教学论”(或称之为“经验课程论”、“体验课程论”)中。

 

一、发现学习

在“发现学习”被正式地提出来之前,发现学习已经长久地根植于人类教学实践和教学理想中。但只有当人们普遍关注儿童的“感觉”和“情感”时,“发现学习”、“情境教学”、“暗示教学”等才理直气壮地进入课堂。

(一)发现学习的由来

“发现学习”缘自“感觉论”(或经验论)的流行。从这个意义上说,发现学习与培根相关。

人们很容易想起培根名言“知识就是力量”。殊不知培根对“知识”怀有某种戒备。在培根那里,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有力量。“知识就是力量”的本意似乎应该反过来理解才符合培根的本意:只有那些有实际力量的知识,才配称知识。那些没有实际力量的知识,不配称知识。

究竟哪些知识有实际的力量呢?

至少在《新工具论》那里,是那些由“归纳”、“实验”而获得的知识。据说培根本人亦为“实验”而献身:有一次把一只鸡肚里塞满雪作冷冻实验时受了寒,因此死去。[118]

培根式的“感觉论”的流行,有力地推动了发现学习的产生和发展。但除了“感觉论”之外,发现学习也借助于“情感论”而壮大自己的力量。按照布鲁巴克的说法,对“感觉”与“情感”的重视一道促成了“发现学习”、“自我活动”等现代教学法的产生。“感觉实在论对现代教学方法的贡献确实很大,夸美纽斯等人曾经成功地根据感觉来安排教学过程,然而,感觉毕竟只是人的本性这一复杂多面体的一面。在本性的另一个方面,与感觉密切相关的还有情感这一面。”[119]如果说“感觉论”始于培根、夸美纽斯等人的努力,对“情感”的重视则主要应归功于十八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者卢梭。“卢梭进一步把人的内部感觉,或者说是人的活动的动力——情感包括进他的方法中去了。卢梭由此把浪漫主义的格调引进了教育,其影响直到二十世纪尚未消退。” [120]也有学者认为“卢梭的教育本质论成为近代教育思想的基本源泉,近代教育家在不同程度上都是卢梭教育思想遗产的继承人。”[121]

卢梭的《爱弥儿》既可以视为一份倡导“发现学习”、“自由学习”、“活动学习”等现代学习方式的教育宣言,也可以视为一部浪漫主义教育论著。就此而言,“发现学习”从一开始就带有浪漫主义色彩,有时这种色彩甚至很浓。“发现学习”的魅力与悲壮之处,都与这种浪漫主义的出身相关。

卢梭之后,裴斯泰罗齐、赫尔巴特[122]、福禄培尔等人都从不同的视角推动了发现学习的发展。但真正使“发现学习”确立自己的地位者与杜威和布鲁纳的努力相关。

继杜威之后,布鲁纳为“发现学习”提供了大量的实证经验和理论辩护。1959年,美国“全国科学院”邀请了34位专家学者,召开了著名的“伍兹霍尔会议”。布鲁纳担任大会主席。1960年出版的《教育过程》一书就是布鲁纳对大会讨论所作的总结报告。布鲁纳用结构主义的观点阐述了他旨在改革美国中小学课程的理论假说——“学科结构说”。布鲁纳在强调学科基本结构的同时提出学生应该“发现学习”。布鲁纳认为,“发现学习”是实现“结构主义课程”的有效方法,“发现学习”的内容就是学科课程的基本结构。

布鲁纳特别看重“发现学习”这种新方法的课程价值。他认为:“进行大规模的课程改革,至少还有一个重要事情尚待解决。这就是通晓某一学科领域的基本观念,不但包括掌握一般原理,而且要包括培养从事学习研究的态度、推理和预测的态度,以及独立解决难题的可能性,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关于发现的兴奋感。这就是说,发现以前未曾认识的各种观念间的关系和相似的规律性,以及伴随着的对自身能力的自信感。”[123]

在《发现的行为》一文中,布鲁纳对这种新方法作了详细的描述:“发现,不论是在校儿童凭自己的力量所作出的发现,还是科学家努力于日趋尖端的研究领域所作出的发现,按其实质来说,都不过是把现象重新组织或转换、使人能超越现象再进行组合,从而获得新的领悟而已。”[124]

他对“发现”的解释是:“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之事物的行为,正确地说,发现包括着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我之所以关心发现,直接的原因是出于美国5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各种新课程计划的工作。人们跟数学家谈也好,跟物理学家谈也好,跟历史学家谈也好,反复遇到的课题,通常是对巨大效果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信念,而这样的效果恰好来自准许学生亲自把事物整理就绪,使自己变成发现者” [125]

(二)“发现学习”的理念

发现学习的基本特点是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给学生,教师的责任是为学生提供问题情境并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

布鲁纳认为学生发现学习的“发现”与科学家的“发现”只是形式和程度的不同,而性质是相同的。因此,学生要像数学家那样思考数学,像历史学家那样思考历史,亲自去发现问题的结论和规律,成为一个“发现者”:“教学就不能是讲解式的,不能使学生处于接受知识的状态,而应是假设式的,应尽可能让学生保留一些令人兴奋的观念系列,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使之成为科学知识的发现者。” [126]

发现学习重视发现的“过程”。布鲁纳认为,认识是一个过程。“就认识者而言,认识的过程本身含有积极的意义,而不是消极的。假如认识者要使呈现在他面前的知识成为他自己的知识,他就必须亲自从事‘发现的行动’,亲自从事构成模式的过程。”[127]布鲁纳自己认为,“我采用的假设是:发现,无论是一个学生独自摸索出来的,还是由一位科学家在他那个领域的最前哨里栽培出来的,本质上都是重新整理或改造证据,以便他能够超越如此重新结集的证据,达到新的洞察力。”[128]

发现学习强调“直觉”思维。布鲁纳认为,学习即发现的另一重大方面是增进直觉的理解。“直觉乃指无须明显地依靠一个人伶俐的分析器官就能领会问题的意义,或重要性,或结构的行动。正是这直觉方式,很快地提出假设,在这些假设的价值被认识以前,产生有趣的观念联合。直觉先于证明。实际上,直觉是预期把分析和证明的方法用来检验和检查……最重要的,直觉是一种活动的形式,这种活动形式依赖于对值得花精力的数学活动过程的信心,而不是依赖于始终正确的答案的重要性。”[129] 直觉思维的本质是映象或图像性的,它的形成过程一般不是靠言语信息,尤其不靠教师指示性的语言文字。布鲁纳认为:“直觉思维、预感的训练”是正式的学术学科和日常生活中创造性思维很容易被忽略而又重要的特征。机灵的预测、丰富的假设和大胆迅速地做出实验性结论,这些是从事任何一项工作的思想家极其珍贵的财富。所以教师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要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想像,防止过早语言化。与其指示学生如何做,不如让学生自己试着做,边做边想。[130]

发现学习重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当然,为了唤起学生内在的学习,教材需要保持一定的趣味性和问题情境性。“增加教材本身的趣味,使学生有新发现的感觉,把我们必须要说的东西转化成为儿童思想的形式,等等。这等于启发儿童对正在学习的东西的兴趣,并随之而一般地发展他对智育活动有适当的态度和评价。”[131]

(三)发现学习的评价

发现学习在现代教学论领域备受推崇,又饱受非议。人们常有的非议是发现学习费时太多,而且有些知识并不需要发现。

其实,无论抱怨发现学习费时太多,还是断言有些知识并不需要发现,都源于对发现学习的“个人化”解释,而不一定真的就是发现学习的弱点。比如发现学习即使可能费时太多,但如果发现学习具有先慢后快的、加速运动式学习效应,所谓“费时”就不再成立;有些知识即使不需要发现,例如有人常以“中国的首都是北京”等事实性知识来作为不需要发现的证词。但是,对于某些儿童来说,“中国的首都是北京”这个事实性知识是否具有发现的可能和必要,还真难说。

就发现学习的优异处而言,至少以下几点值得一说:

第一,发现学习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由此而获得自我探索的内在的求知欢乐。 “发现学习使学生学会了怎样独立地发现事物。它开始了学生从教师那里进行解放的过程。它鼓励学生得出自己的推论和结论。”[132]“发现学习”被提出来本身是一种可贵的“发现”。人们意识到人的大脑里原本储存了一部“发动机”。教师的使命不过就是唤醒和激励学生,让学生“自动自发”。

第二,发现学习可以促进有效的“接受学习”,尤其可以促进“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因为经过“发现”的知识更便于接收和理解、记忆。发现学习经历了探究的过程,因而可以巩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第三,发现学习有利于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学生在经历了问题的最初困惑到最后解决的漫长曲折的思维过程之后,再碰到类似问题,思维过程将大大缩短,反应将变得敏捷而有效。日本学者在通过对比实验中发现,不论是自然学科,还是社会学科,发现法对于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比其他方法都高出30%左右。

第四,发现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逐步培养学生掌握收集资料、改造利用资料去解决问题的习惯和方法。这对于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直觉思维和洞察力,以及培养创造态度,等等,皆有益处。

若真要论发现学习的不足,可能在于它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包括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课程资源”。或者说,有效的发现学习总是对“情境”具有某种“依赖性”(或依附性)。后来“情境教学”的出现和被提倡,似乎与发现学习的这种“依附性”相关。

“发现学习”之后又如何?这是世界范围内普遍遇到的一个难题。很难说“发现学习”有什么坏处,凡是喋喋不休或者想当然地数落“发现学习”的缺点的人,几乎都因为暂时没有找到“发现学习”的情境。“情境教学”的出现,与其说是一种新教学模式的创生,不如说是为着声援“发现学习”而来。因为有了“问题情境”,学生便拥有“发现问题”和“体验问题”的可能。

 

二、情境教学

如果说“发现学习”主要受布鲁纳的教学思想的影响,那么“情境教学”则主要受建构主义理论的推动。建构主义促成了“情境教学”实践和相关研究。“有关认知与学习的情境理论已成为一种能提供有意义学习并促进知识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的重要学习理论。基于情境认知与情境学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模式的开发正越来越手到心理学、人工智能、人类学等领域研究者的关注。显然,目前在学术界方兴未艾的情境化运动具有极其广泛的研究基础。它已跨越局限于心理学的学习理论研究,而朝着跨学科(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系统科学、脑科学、教育学等)研究的方向和推动不同研究领域人员的对话与互动的目标前进。”[133]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底色的“情境教学”目前主要显示为“问题教学”、“抛锚式教学”和“暗示教学”三种教学模式。

(一)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有多种源头,亦有多种“谱系”,比如有人就认为前苏联学者马赫穆托夫“是问题教学理论的创始人之一”。[134]这里主要指与杜威的“做中学”、“五步思维法”等相关的“问题教学”。

杜威的教学法缘自他对学生“经验”的重视,他的教学法大体可以认为是一种“以经验为中心”的教学。基于“经验”的考虑,杜威对传统的“活动原则”作了修正并使之转化为“问题教学”。“他把做中学的思想运用于教育,这是人们未曾料及的。”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说杜威是问题法的创始人是再合适不过的。”[135]在《我们怎样思维》和《民主主义与教育》等书中,杜威解释了“问题教学”的基本步骤:暗示(情境)—问题—假设—推理—用行动检验。[136]

第一,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要有一个对活动本身感到兴趣的连续的活动。

第二,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

第三,他要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对付这个问题。

第四,他必须负责有条不紊地展开他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五,他要有机会和需要通过应用检验他的观念,使这些观念意义明确,并且让他自己发现它们是否有效。

这五个步子后来为那些提倡“发现学习”或“探究学习”的研究者广泛引用。也有学者将杜威的“问题教学”视为“发现学习”或“探究学习”。

在以上五个步骤中,“第五步尤其是杜威活动教育的独特贡献。在这第五个步骤里,他别具匠心地提出要学生根据自己选定的假设身体力行,这样既验证了假设在理论上所预言的东西是否真的产生了,同时又使学生参与到经验中去。由此他们就必然能够理解有关的概念和内容。这里,杜威为实验室、工场和教学实地考察提出了一条激动人心的新理由:不仅仅是为了锻炼感觉,不仅仅是为了具体地或象征地了解新事物;更不仅仅是为了在紧张的学业中松一口气;活动教育是通过验证来学习真理,通过探索来获得真理。”[137]

在杜威看来,这种探究“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内在的兴趣。“在这方面,他的思想并不很新。然而即便如此,当杜威在全国赫尔巴特学会里宣读他现在已经十分著名的论文《兴趣与意志训练的关系》的时候,在那样的背景下他的思想还是新得足以引起一场大辩论。杜威在赫尔巴特的兴趣论中发现了难点,因为这种理论把情感视为教学的结果,而不是原初的冲动或情感的一种状态。杜威本人劝告教师帮助学生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自然倾向,以此激励学生的学习。因此,一旦懂得兴趣只是从内部强烈地认识到有一股要外溢的精力,教师就应该把教学和学生天生的活动倾向联系起来,机敏地吸引学生的兴趣。” [138]

按照杜威的理想,他心目中所期望的学校,“比起传统学校来更喧闹、更杂乱,但他并不因此感到为难。他相信,在儿童互相交谈、四处走动、忙于找到一些方法和途径来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的地方,和在学生静静地坐在课桌前,除非老师让他们做些事才允许活动的地方,纪律标准必然是不同的。在后一种学校里,教师会遗憾地发现自己处于这样一种境地:他们的纪律标准要求他时刻警惕着,防止违背学校规则的现象发生。而在前一种学校里,教师的时间就可以放在注意和鼓励儿童形成良好的习惯上。这种规则的确立,是儿童活动过程中为了促进他们都感兴趣的工作而自己制定的,并在活动中得到强化。” [139]

杜威的“问题教学法”在实践中遇到保守主义者的修改,被用来讲授传统课程中的“老的内容”。“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正当问题教学法几乎要陷入旧的形式主义的陷井时,克伯屈力图挽回问题教学法,把它改造为设计教学法。”

据布鲁巴克考证:作为“问题教学法”的变种,设计教学法在国外受到更广泛的欢迎。在德国,设计教学法被称作是“不分科的课程”。在俄国,这种形式的教学在“综合”课程的名义下进行。

1913—1914年,俞子夷在美国考察教育期间,就注意到设计教学法的一些情景,尤其对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附小的“教材联络”的“自然实验”的做法留下了深刻印象。俞子夷回国后开始倡导“设计教学法”,主张“打破学科界限”。

1918年前后,中国教育界开始出现“联络教材”(相当于后来的“综合课程”)的改革实验。比如以研究猪的生活为主题,阅读时教“三只猪的故事”,作文做“小猪快乐”,算术计划“猪肉的卖价”,美术就画“老猪和小猪”,手工就做泥猪和用蔑做猪圈,唱歌就唱“小猪争食”。[140]

1921年“设计教学法”实验进入高潮。俞子夷所在的南京高师附小成为“设计教学法”实验的中心,在当时教育界引起轰动,参观者云集。“一时,参观南高附小的,络绎不绝,做南高附小参观笔记的,也不知有多少,在中国小学教育界的出版物上,到处到有他们的教学情况。”[141]

由于有杜威的教育理论作为背景,又有南京高师附小的“示范”,“设计教学法”迅速成为全国教育界培训和讲习的中心议题:“一些地方学校纷纷组织到实验学校去参观、考察,各种演讲会、暑假讲习会、暑假学校也都把设计教学法作为最重要的内容,‘夏季教育演讲,没一处没有这题目;铁路轮船上没一天没参观或演讲设计教学法的人往来’。”[142]南京、江苏、上海一带逐渐扩展带全国教育界,许多小学纷纷打破学科课程的原有体系,废除教材,推行“设计教学法”(也称“单元教学”)。理论界则出版大量关于“设计教学法”的文章和著作。1927年克伯屈应中华教育改进社之邀来华演讲。尔后出版《克伯屈讲演集》(瞿菊农编,文化社出版)。“设计教学法”在中国的实验在1924年后影响逐渐减弱,但各地的零星实验一直持续到1949年。

但无论中国还是美国,“问题教学法”以及与之相关的“设计教学法”至今仍然在发生其影响。它所倡导的“活动”、内在“动机”和“兴趣”、“综合学科”等理念已经转换为现代教学论的基本观念。

(二)抛锚式教学[143]

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主要由美国学者布朗斯福特(Bransford J.)等人提倡并开发出来。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

抛锚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学习共同体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通过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目标的全过程。抛描式教学是使学生适应日常生活,学会独立识别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真实问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

抛锚式教学不同于通常课堂上的讲座,它在教学中使用的“锚”是有情节的故事,而且这些故事设计得有助于教师和学生进行探索。

抛锚式教学有以下两条重要的设计原则:一是学习与教学活动应围绕某一“锚”来设计,所谓“锚”应该是某种类型的个杂研究或问题情境地。二是课程的设计应允许学习者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索。

抛描式教学并不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向他们提供援助。

抛锚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与合作学习。抛锚式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最在挑战之一就是角色的转换,即教师应从信息提供者、转变为“教练”和学生的“学习伙伴”。教师自己也应该是一个学习者。

抛锚式教学由这样几个环节组成:[144]

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例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以及现实中专家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过程等),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包括:确定学习内容表的能力(学习内容表是指,为完成与给定问题有关的学习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清单);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知道从何处获取以及如何去获取所需的信息与资料);利用、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

协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效果评价——由于抛锚式教学要求学生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即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往往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

这样看来,无论“问题教学”,还是“抛锚式教学”,此类“情境教学”仍然可以纳入“发现学习”的范畴。

(三)暗示教学法

“暗示教学法”由保加利亚学者洛扎诺夫创立,也称“洛扎诺夫教学法”。洛扎诺夫为暗示教学法所做的解释是:“创造高度的动机,建立激发个人潜力的心理倾向,从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这个角度出发,在学习的交流过程中,力求把各种无意识暗示因素组织起来。”[145]

在各种形式的暗示手段中,暗示教学特别青睐“艺术”:“艺术是最有力的暗示”,因为艺术直接诉诸无意识知觉,“动员”非特定心理反应;通过色彩、韵律、节奏等非理性知识觉“打动”人的全身心。

洛扎诺夫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进行暗示教学法的研究。1965年,他成立了暗示法教学小组,进行了一天教1000个外语单词的实验。第二年扩展为暗示法研究所。1971年,洛扎诺夫正式发表他的研究成果《暗示学》,标志着暗示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暗示教学法是其在教学中的运用。1976年,美国洛杉矶召开了国际性暗示法教学学术会议。现已遍及美国、加拿大、法国、奥地利和日本等国。

1.暗示教学的原则

暗示教学法根据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知识确定了三条教学原则:

第一,愉快而不紧张的原则。愉快而不紧张的学习气氛,是利用无意识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没有“愉快而不紧张”的学习气氛,就没有暗示教学法。只有消除了心理和生理上的紧张状况,人的思维活动才能最活跃。在洛扎诺夫看来,人之所以紧张是由于对学习材料的理解、记忆和应用缺乏自信心的缘故。因此,遵循愉快而不紧张的教学原则,“教师就应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各种途径,创设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气氛,诱导激发学生积极的情绪,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促进学生主动学习。”[146]

第二,有意识和无意识统一的原则。即教师要正视无意识心理活动,并巧妙地利用它,使之与有意识活动和谐统一。“个人的见解、动机和记忆都受感情、想像以及其他无意识活动的影响。只有当有意识与无意识和谐统一时,学生的记忆力、理解力、想像力和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遵循有意识与无意识统一的原则,要求教师把学生看作理性和感情同时在活动的整体,注意使有意识和无意识高度统一。”[147]为此,暗示教学很看重环境的设计。要给学生提供激发无意识心理活动的环境,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展开无须强化,无须在理解上特别用力的思维活动。暗示教学法反对进行重复的单调的训练,主张将同一教学内容尽可能地以不同的教学形式出现,把学生从单一的思维维度中解放出来,这有利于调节学生的心理活动形式。暗示环境一般不采用“公堂式”的课堂组织形式,更愿意采取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

第三,暗示相互作用的原则。在课堂上必须建立师生之间相互信任和尊重的关系。暗示相互作用,强调教师的暗示力。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乐于受教,提高学习的兴趣。

洛扎诺夫认为,暗示教学法提出的这三条原则,既可应用于成人教学,也可运用于儿童教学;既适合于外语教学,也适合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它们是统一不可分割的,有一条不遵守,就不成其为暗示教学法。

暗示教学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教学。人们依据三个教学原则,灵活运用艺术、心理、教育等手段创造性地进行暗示教学的尝试。在具体的教学方法和过程上很难准确地概括出一个统一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暗示教学的一般步骤为:(1)准备阶段。包括身体和精神的放松和激发学习信心的暗示设置。(2)讲授阶段。包括复习、预习、生动的讲授(配乐)和“消极音乐会”式的重现。(3)操练阶段。包括形式多样的练习和自我改正的测验。

暗示教学以自己的方式提出学习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暗示教学所引导的学习是轻松的、愉快的。暗示教学所倡导的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优美舒适的环境布置、悦耳动听的音乐伴奏、愉快有趣的活动与游戏,等等,有利于学生不知不觉地“投入”学习,伴随着愉快的情感体验来理解并记忆知识。在暗示教学那里,“刻苦”学习是错误观念,教学过程“自始至终是个愉快的过程”,要具有“放松效果”。

暗示教学正式地使儿童的情感、情绪成为教师考虑的中心问题。当学生喜欢学校、喜欢老师、喜欢同学时,“学习”行为就会不知不觉地发生。

另外,暗示教学合理地关注了“无意识”、“默会知识”的教育作用和教育价值。暗示教学中的各种暗示手段的运用给学生带来的不仅仅是愉快和轻松,而且给学生带来的是深刻的、难以忘怀的学习“体验”。或者说,暗示学习是一种“体验学习”,它让学生在记忆知识的同时,也记住了知识学习所伴随的情感态度、过程和方法。

知识如冰山一角,隐藏在冰山下面的是人的无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些无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往往是不可言传的“默会知识”。暗示教学使默会知识获得认可并转化为学习的力量。

 

 

 

第五章  从“八字教学法”到“自学辅导教学”

 

在1979年前后,中国教育界进行了第二次教学改革实验的热潮,出现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探索。一些教学改革逐步形成一些相近甚至相同的“话语体系”,一起促成中国“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形成。除“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之外,各地还进行了“情感教学”[148]、“活动教学”(包括与“活动课程”相关的教学改革)[149]等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或许,未来的教育改革将日益显示出“情感教学”、“活动教学”等教学模式广阔的探索前景,但就已有的教学改革经验来看,以“八字教学法”、 “异步教学”、“尝试教学法”、“尝试指导·效果回授”、“自学辅导教学”、“有指导的自主学习”等教学改革的影响较大。

 

 

 

第一节  “八字教学法”与“异步教学”

 

“八字教学法”、“异步教学”等教学实验几乎同时(1979年前后)出现。也许因为有“时代特征”的作用,二者保持了相同的“精神气质”,比如都强调学生自学和教师辅导,都设计了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教学环节。

 

一、“八字教学法”

上海育才中学的“八字教学法”实验始于1979年,但相关的教学改革实验却由来已久。早在1960年,育才中学就进行教学改革试点”。1963年育才中学总结出十六字经验,即“紧扣教材、边讲边练、新旧联系、因材施教”。[150]1979年正式提出“八字教学法”。

(一)“八字教学法”的由来

“早在1960年,育才中学就进行教学改革试点”。[151]当时主要着眼于教师的“教”。1961年段力佩对1960年以来的教改进行了总结,提出要“让学生学会自己看书、自己练习、教师再加以指导”等想法[152]。

1963年,段力佩自已抓初一(3)班的语文、数学、英语教学方法改革试验。自己上语文课,“我先用十分钟言简意赅、条理分明地讲述了新课的内容,然后让学生自由讨论,对不理解的地方再启发引导,到了下课前20分钟,我拿出事先拟好的十道题给同学们做,下课时大多数同学都完成了那十道题”。这种方法强调“要注意在上课时少讲一些,一定要促使学生多读多练一些,做到读练结合,因材施教要注意以旧导新,以新带旧。教师虽然讲得少,但要明白通达,通俗易懂。”[153]结果在一次测验时,这个班级语文、数学和英语的平均成绩都超过了其余班而负担减轻了。

在此基础上,育才中学总结出“紧扣教材,精讲多练……,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在讲课、作业布置等教学环节中,教师们还注意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154]

1963年《解放日报》、《文汇报》派人到校深入调查,市委教卫部也派人到校蹲点,帮助育才中学总结出十六字经验:“紧扣教材、边讲边练、新旧联系、因材施教”。[155]1964年4月2日《光明日报》发表《上海育才中学改进教学方法,减轻学生负担》的报道,介绍“紧扣教材、边讲边练、新旧联系、因材施教”的经验(这是第一次公开全面介绍十六字经验),并配发《一个令人信服的实例》的短评。

“十六字经验”为“八字教学法”打下了基础,如“紧扣教材”和“读读”、“边讲边练”和“议议”、“练练”有直接的联系。

1978年,育才中学总结出“读读、议议、练练”,即“……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和开展讨论上,在学生自学和充分讨论后,教师只作重点讲授,并指导学生在课内完成作业,基本做到不留尾巴”的教学方法[156]。这一经验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这是第一次在媒体上介绍他们新的教改实验成果。

1979年2月7日,《光明日报》发表《上海市育才中学改革课堂教学取得成效》的文章,第一次全面在媒体上提到“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八个字。同年2月,段力佩写了《有领导的“茶馆式”的教学形式》一文,对“读读”、“议议”的概念,“读”“议”“练”“讲”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概括。

此后,育才中学的“八字教学法”实验在我国教育界产生广泛的影响。

(二)“八字教学法”实验的基本做法

“八字教学法”的基本精神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被动的学习为积极主动的学习。它的教学一般是:学生课堂上自己读书,互相议论,逐步了解教材的内容;教师作重点讲解,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理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必要的练习,做到当堂理解、消化和巩固。“读、议、讲、练”之间的关系是:读是基础,议是关键,练是应用,讲贯穿始终。[157]

“读读”,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读教科书,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各科教学大纲都强调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阅读能力的培养则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先决条件。但教科书不是小说,如何引导学生,使他们读得有劲呢?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对教材加以组织和处理。他们的基本做法是,对于新课内容要求学生上课时阅读,阅读前根据学科内容提出要求,使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大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议议”,是指在课堂的学习间的议论,是这个教学方法的关键。一般是前后左右四个学生为一讨论小组(编座位时有意地将好生、差生编在一起),对阅读中发现有问题进行讨论,通过议论,使他们各抒己见,相互交流,明辨是否,以求得正确的结论。改变过去课堂上那种严肃死板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可能不是教材要求的或者就学生现有的知识还不能解决的,应及时作出交代,待课后作个别指导,避免浪费时间的空议。

“练练”,也称为应用,包括做习题、口头回答、书面练习、开卷小结和实验等等。通过练发现的问题回过头可以再读、再议,务必达到熟练和深化。尽量减少课外作业,反对用频繁的书面测验和用考分来刺激学生的学习。具体做法是,对考试制度实行改革,取消了期中和期末考试,代之“寓测验于练习之中”、“开卷总结”、“学生相互批改作业”以及经常性的、有计划的教师与学生面谈和笔谈,做到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按各学科的实际情况,在开学初、期中、期末还发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评论读过的教材,对教材提意见,这样学生就必须对读过的教材进行回忆、整理、总结。这对学生来说也是一次自我复习,效果很好。

“讲讲”,在课堂教学里是贯穿始终的。读时有讲,练时也少不了讲。重要的是教师要根据学生读、议、练中产生的问题作有的放矢、画龙点睛地讲。教师能做到这样,实际上是提高课堂利用率的最好办法,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好主导作用,减轻学生课外负担的一种具体表现。

“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在课堂教学中相互渗透,各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各不相同,在运用上也有所差别。“读读、议议、练练、讲讲”的次序也不是不可改变的。

(三)“八字教学法”的评价

上海育才中学的教学改革实验一直引起广泛的关注,“这两年,居然天南地北,风尘仆仆,到祖国各地进行教改的演讲,足迹遍及广州、太原、江浙、湘赣、四川、云贵、东北等地”[158]。

段力佩等人还应邀“到了除西藏、青海等少数省份之外的包括乌鲁木齐、吐鲁番、呼和浩特、包头、伊春、佳木斯、昆明等边远城市在内的全国50多个城市宣传教育思想与交流教育经验。同时,还应美国纽约州、教育部长助理、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坦桑尼亚国民议会议长以及日本、联邦德国、民主德国、印度等许多友好国家的热心教育的人士进行了交流。”[159]日本一些教育界人士还到育才中学参观。[160]

育才中学的“八字教学法”实验在我国当代教学改革实验领域中一直“引人注目”,对其它相关的教学改革实验研究也发生了一定的影响。国内各种教育专著,研究文章,高频率地引用“八字教学法”实验的经验和成果,很多《教育学》、《教学论》教材将它列为基本的教学方法。

上海育才中学“八字教学法”实验之所以在教育界发生广泛的影响,乃因为“八字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上具有某种内在的合理性:

第一,“读读、议议、练练、讲讲”比较合理地将“自学”的时间和空间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读读、议议、练练、讲讲”的过程中,学生自己读教科书,自己讨论和思考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

第二,“读读、议议、练练、讲讲”使课堂变得“活”起来。[161]“以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代替严肃死板的教学气氛,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活跃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在课外有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做到减轻学习负担,提高教学质量”。[162]

 

二、“异步教学”

“异步教学”实验由湖北大学(原武汉师范学院)黎世法倡导。该实验始于1981年并延续至今。“异步教学”实验也称“六阶段单元教学”,在中学称“六课型单元教学法”,在小学称“六因素单元教学法”。“异步教学法”实验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影响较大,全国各地5万多所中小学参与了相关的实验研究。

(一)“异步教学”的由来

1979年10月至1981年月,湖北大学(当时的武汉师范学院)黎世法根据对中学生学习方法的调查研究,提出“最优化教学”理论,开始在中学布点实验,称为“六课型单元教学法”实验。1984年,开始在小学布点实验,称为“六因素单元教学法”。“中学和小学的最优化教学论虽然有其区别和特点,但基本理论框架是一致的,都称‘六段教学论’。”[163]

1989年前后,黎世法在“最优化教学”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异步教学论”。“异步教学论”的提出标志着“异步教学”实验走向成熟。“异步教学”是相对“同步教学”而言的。在“异步教学”实验研究者看来,人类教学实践历史显示出三个发展阶段,即古代个别教学阶段、近代同步教学阶段和现代异步教学阶段。“异步教学”主要是指学生学习的异步化(个体化)和教师指导的异步化。

(二)“异步教学”实验的基本做法

在异步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化学习是一条主线。整个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指导学生按照“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等阶段进行学习的过程。异步教学实验中所谈论的“六阶段教学”或“六课型教学”、“六因素教学”,也主要是指学生的“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等六个学习阶段。[164]

1.“自学”

自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要求学生通过自学基本掌握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首先由教师向学生布置自学参考提纲。

自学参考提纲可以通过油印、口授、板书、或者上述三种形式相结合的形式下达给学生,帮助学生提出问题,开通思路,理解课文。自学参考提纲的详细程度可根据学生自学能力的强弱而定。学生自学能力强的班,指导学生学习的自学参考提纲可以略一点;反之,自学参考提纲就要详细一点,紧扣课文具体引导学生去理解课文。

学生开始自学,教师巡回了解学情并有重点指导学生进行自学与学生研讨学习问题,认真进行微观的异步指导。

2.“启发”

当学生通过自学仍无法解决时,就需要教师提供某种“启发”。启发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一个班的多数学生(或部分学生)在自学教学阶段遇到的难以解决的共性问题,或解决一个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难以解决的个性问题。通过解决学生中存在困难问题,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3.“复习”

复习教学阶段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继续解决在新单元学习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所学的新知识进行初步的系统化、概括化,加深和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为将所学的新知识应用于实际,形成新的技能作准备的过程。

4.“作业”

作业教学阶段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地将所学的新知识(在与旧知识和技能的联系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于实际,使知识具体化,形成学生新的技能,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能力和智力的发展,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的过程。学生进行独立作业时,教师巡回了解学情,并点面结合进行作业指导。

5.“改错”

改错教学阶段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错误,认真分析作业的错误原因,改正作业错误,掌握正确作业方法的过程。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先进行自改。学生一边自改,教师一边巡回了解学情并有重点地主动指导学生自改。学生在自改中如果发生了困难,可请教同座位的同学,或下位请教别的同学,或请教老师。

每个学生除了有一般的作业本外,还要有一本错误作业的重做本,将自己做错了或改错的题,在自己的重做本上重新做一遍。教师要定期抽查学生的重做本,掌握学生作业改错的情况。

6.“小结”

小结教学阶段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使所学的知识(包括新旧知识)进一步系统化、概括化,使所学的技能(包括新旧技能)进一步综合化、熟练化,获得比较完全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的过程。

学生在小结过程中,如果遇到难点或需要加深理解的内容,要反复阅读和深思课文并认真查阅参考资料和工具书,如果经过独立思考,问题还得不到解决,可与座位附近的同学展开小声讨论,或请教教师。

在异步教学过程中,每一教学阶段所占的课堂教学时间,不以一节课计算,要根据学生在六阶段课堂教学过程中,完成每一阶段的教学任务实际需要的时间来确定。如果教学单元较小,学习内容比较容易,一个教学单元的六阶段教学,就可在一节课内完成。如果教学单元很小,学习的内容很容易,就不需一节课时间,甚至一节课的时间可完成几个教学单元的教学任务,即在一节课内可进行几个六阶段的教学。反之,如果一个教学单元比较大,内容也比较难学,则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只能完成若干阶段的教学任务,甚至只能完成一个教学阶段的教学任务。

(三)“异步教学”的评价

“异步教学”实际上是20世纪初中国教育界倡导“自学辅导教学”、“个别化教学”的延续。为了克服“班集体教学”(同步教学)的弊病,20世纪初中国教育领域出现了“自学辅导主义”实验、“道尔顿制”教学实验、“文纳特卡制”教学实验、“设计教学法”教学实验等等。这些教学实验研究的共同特点是使过于“同步”、“一刀切”的班级教学走向“个别化教学”。“异步教学”强调将教师的“个别指导、分类指导和全体指导”等三种指导形式与学生个体化学习方式结合起来,实现学生学习的异步化和教师指导的异步化,实际上也是在班级教学中追求“自学辅导”、“个别化教学”的努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异步教学”在“自学”、“个别化”等方面提供了一系列经验。

第一,“异步教学”实验研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促进学生“自学”的教学策略,比如“异步教学”实验较早地采用了“单元教学”的策略并为在“划分”单元上形成自己的特色;为学生的“自学”安排专门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的“自学”创设安静的环境,“尽量避免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尽量避免向全班学生问‘谁有什么问题不懂吗’这样的问题”;为学生的“自学”提供“启发”;为学生的“自学”设计了“改错”的环节,使“自学”中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的反馈和矫正,并由此提出“改错是学生的权利”和“解放教师”等教育口号,等等。

第二,“异步教学”实验研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个别化学习”的教学策略,比如为学生的个别化学习提供“自学参考提纲”;教师在选择“突破口”的基础上为学生自学提供“分类因材施导”,包括“个别指导、分类指导和全体指导”等三类形式的指导,等等。

总之,“异步教学”在“自学”、“个别化学习”(异步学习)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和解释,在这点上“异步教学”延续和发展了近现代教学改革的一个基本理想。

 

 

 

第二节  “尝试教学法”与“尝试指导·效果回授”

 

“尝试教学法”与“尝试指导·效果回授”二者共同分享“尝试”行为。“尝试”作为一个教育的概念,曾经蕴涵在“尝试错误”的教育心理学原理中。“尝试教学法”与“尝试指导·效果回授”的成就与缺失,大概也在“尝试错误”的教育心理学原理中。

 

一、“尝试教学法”

在众多的教学改革实验中,“尝试教学法”因其提出明了的“先学后教”、“先练后讲”的教育口号而深入人心。

(一)“尝试教学法”由来

1980年,常州师范学校的邱学华在当地试验“先练后讲”的教学方法。1982年正式提出“尝试教学法”理论并开始在全国各地推广实验。据1996年不完全统计,“试验和应用范围已遍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港、澳、台地区,试用教师人数已超过45万人,受教学生达2000多万人。在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育研究发展中心领导下,成立了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会,在全国各地建立了600多个实验基地,其中有小学、中学、幼儿园、特教学校以及职业学校等。”[165]

“教师不先教,先让学生试一试,学生在尝试中学习。”这是邱学华最早对尝试教学法的设想,并在小学四年级数学开始实验。实验证明:“学生能在尝试中学习”。“‘尝试’两字在中国通俗易懂,而且能揭示这一新教法的本质特征,能够区别于其他教学法。” [166]1982年《尝试教学法的实践和理论》在《福建教育》第11期发表。各地教育杂志相继转载,各地教师纷纷开展实验。从此以后,“学生能在尝试中学习”为核心思想的尝试教学法影响越来越大。

(二)基本做法

“尝试教学法”的基本特点可以归结为“先学后教”、“先练后讲”: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成功。与之相应,传统教学模式的一般特征可以概括为“先教后学”、“先讲后练”。从强调“教师为主宰”转变为强调“学生为主体”。

先让学生“试一试”,再展开教学,成为尝试教学模式的基本精神。教师先“忍住”不讲,只是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自学课本和互相讨论,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试一试,初步解决问题,找到问题所在,最后教师再作有针对性的讲解。

“尝试教学法”的基本程序为分七步进行,即“准备练习——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第二次尝试练习”。[167]

1.准备练习。这一步是学生尝试活动的准备阶段。对解决尝试问题所需的基础知识先进行准备练习,然后采用“以旧引新”的办法,从准备题过渡到尝试题,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为学生解决尝试题铺路架桥。

2.出示尝试题。这一步是提出问题,也就为学生尝试活动提出任务,让学生进入问题的情境之中。尝试题出示后,必须激发学生尝试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老师还没有教,谁会做这道韪题目?”“看谁能动脑筋,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先让学生思考一番,同桌的学生可以互相议论一下,如何解决尝试问题。

3.自学课本。这一步是为学生尝试活动中自己解决问题提供信息。出示尝试题后,学生产生了好奇心,同时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这时引导学生自学课本就成为学生切身的需要。“这道题你们还不会做吧,请翻开课本看看例题是怎样做的,再想想这道题应该怎样做。”

自学课本前,教师有时可提一些思考问题作指导。自学课本中,学生遇到困难可提问,同桌学生也可互相商量。通过自学课本大部分学生对解答尝试题有了办法,都跃跃欲试,时机已经成熟就转入下一步。

4.尝试练习。这一步是学生尝试活动的主体。尝试练习根据学科特点有多种形式。教师要巡视,以便及时掌握学生尝试练习的反馈信息,找准学生困难在哪里,这就为后面教师讲解提供信息,对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学生尝试中遇到困难,可以继续阅读课本,同桌学生之间也可互相帮助。尝试练习结束后,转入下一步。

5.学生讨论。尝试练习中会出现不同答案,学生会产生疑问,这时引导学生讨论。谁做对了,谁做错了,不同看法也可以争论。其实,在对尝试题评议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在尝试讲道理了。学生互相讨论后,学生迫切需要知道自己尝试的结果是否正确,这时听教师讲解已成为他们的迫切要求。教师讲解火候已到,就转入下一步。

6.教师讲解。这一步是确保学生系统掌握知识。有些学生会做尝试题,可能是按照例题依样画葫芦,并没有真正懂得道理。因此,在学生尝试练习以后,教师还要进行讲解。

这里的教师讲解同过去的方法不同,不要什么都从头讲起。因为现在学生的起点不同,他们已经通过自学课本,并亲自做了尝试题,对这堂课的教学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教师只要针对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教材关键的地方重点进行讲解。教师要讲在点子上,讲在学生还模糊的地方。讲解时要注意运用直观教学手段或电化教学手段。

7.第二次尝试练习。这一步是给学生“再射一箭”的机会。在第一次尝试练习中,有的学生可能会做错,有的学生虽然做对了但没有弄懂道理。经过学生讨论和教师讲解后,得到了反馈矫正,其中大部分人会有所领悟。为了再试探一下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以及把学生的认识水平再提高一步,应该进行第二次尝试练习,再一次进行信息反馈。这一步对中差生特别有利。

第二次尝试题不能同第一次相似,否则就失去了意义。它一般同例题稍有变化或采用题组形式。第二次尝试练习后,教师可进行补充讲解。

以上七步是一个有机整体,反映了学生完整的尝试过程。不过,中间的五步是尝试教学模式的主体。而第一步是准备阶段,第七步是引伸阶段。

除“基本式”外,“尝试教学法”研究者设计了一些基本的“变式”程序,提出“应该根据不同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情况以及教学条件的变化而灵活应用”。这些“变式”显示为增加一步或减少一步,几步互相调换或合并。但“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的基本特征变。因此,从基本式可派生出许多变式。

(三)“尝试教学法”的评价

“尝试教学法”实验明确提出了“先学后教”、“先练后讲”的教育口号,较好地概括了“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在操作程序上的“类”特征。“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及其所强调的“三为主”(学生为主、自学为主、练习为主)理念,几乎成为“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共同特征。

“尝试教学法”教学模式重视超前尝试,并把超前尝试作为课堂教学的起点,有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尝试教学模式比较适用于新授课教学,且重视把课前预习与学生尝试练习结合起来,以“课前预习”为基点设计课堂教学,这比笼统的预习布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预习”中,学生不仅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而且上课时重视学生预习的成果,学生课前预习的结果直接作为上课的内容展开讨论和教学。这种把课内外结合起来的“尝试”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超前学习意识的增强。学生课前超前尝试“预习”比课后应付“家庭作业”、“课外作业”,可能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尝试教学法”充分利用了课本的示范作用和学生间的相互作用。它不仅为学生自学提供了教师的“辅导”,而且利用了课本例题的“示范”作用,并以此为出发点,为学生设计了与例题相仿的尝试练习题。利用学生的差异互补,让学生在相互影响下尝试练习、讨论学习,尽可能使大多数学生尝试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