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4贴图补丁:从悲壮走向豪迈光明日报-光明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05:57:40

从悲壮走向豪迈

演讲人:刘奇葆 《 光明日报 》( 2011年05月12日   11 版) 重建后的映秀镇全貌 重建后的都江堰,如诗般的新家园。 绵竹市七一大西街小学,举行“铭记党恩,立志成才”活动。

 开场白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三年来,四川走过了极为特殊、极其艰难、极不平凡的历程。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国党政军民的大力支持下,四川省委、省政府带领灾区人民坚韧奋斗、崛起于危难,化危为机、加快发展,夺取了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重大胜利,保持了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创造了令世界惊叹的奇迹。

    日前,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作了题为《四川:》的形势报告。报告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四川近年来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三周年之际,本刊根据报告录音整理编发此文,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四川这几年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大家知道,2008年年初,四川遭受了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紧接着拉萨发生的“3·14”事件,也严重波及到四川藏区稳定,特别是突如其来的“5·12”汶川特大地震造成惨重伤亡和巨大损失,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又使四川“雪上加霜”。2010年8月,四川又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因此,这几年四川既要战胜灾难、重建家园,又要克服危机、加快发展,还要反对分裂、维护稳定。有一位领导同志说,四川这几年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都有了。这几年四川的工作,对全省各级党委、政府是检验、更是考验,对全省人民是洗礼、更是磨砺。

    面对前所未有的特大灾难、特殊困难和复杂局面,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党政军民的大力帮助下,四川坚强地挺立起来,顽强地走了过来,战胜灾难、化危为机、崛起于危难。在这个过程中,四川没有垮,四川的经济没有垮,四川的精神没有垮!在一次省人代会讨论中,有的代表把四川这几年的历程,概括为“从悲壮走向豪迈”,引起了极大反响和强烈共鸣。今天我以这句话为题目,向大家汇报四川的形势,主要介绍三个方面的情况,就是科学救灾、科学重建和科学发展。

    一、科学救灾:创造了人类抗灾救灾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5·12”汶川特大地震,现在的判断是“三个最”,即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地震。说它破坏性最强,震级高达8.0级,烈度11度,震源深度仅有14公里,所有重灾区都是山河破碎。过去我们讲“山河破碎”,在头脑中是一个形容词,但在地震重灾区,“山河破碎”是一个实词,到处是一片废墟,满目疮痍。说它波及范围最广,整个龙门山脉断裂带,绵延300公里,重灾区达到10万平方公里,极重灾县和重灾县达到51个,4600多万人不同程度受灾。说它救灾难度最大,地震灾区处于龙门山断裂带,地理环境复杂,不少地方高山峡谷、坡陡沟深、河流湍急,加之交通、通信几乎全面瘫痪,余震不断、天气恶劣,抢险救援极其困难。

    特大灾情发生后,党中央迅速对抗震救灾工作作出部署,号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紧急动员,坚决打胜抗震救灾这场硬仗。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在余震不断、险情频发的危急时刻,5月16日至18日,胡锦涛总书记亲临灾区指导救灾。温家宝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震后立即赶到灾区,国务院迅速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指挥抗震救灾工作。在抗震救灾最紧张、最艰难的阶段,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委员和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都先后到灾区视察灾情、指导救灾。

    人民解放军坚决贯彻中央军委和胡锦涛主席的重要指示,13万大军以最快速度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冒着余震频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危险,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用钢铁意志和血肉之躯筑起一道道生命的长城,在抢险救人、安置群众、抢通保通、堰塞湖除险等各个战场上,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的重大作用。中央军委的领导都亲临灾区,一时间在灾区指挥和参加抢险救灾的将军达到100多名。成都军区某陆航团邱光华机组、济南军区某师炮兵指挥连战士武文斌,牺牲在抗震救灾的战场上。人民解放军用忠诚和血肉之躯在四川人民心中筑起了巍然屹立的不朽丰碑,用牺牲和奉献赢得了四川人民的拥护和爱戴,用拼搏和信念深化了军政军民鱼水深情。人民解放军为四川抗震救灾作出的巨大功绩永载史册!四川人民永远感激人民子弟兵!

    这场抗震救灾斗争,可以说是惊心动魄、艰苦卓绝、气壮山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打了一场又一场硬仗。

    第一场硬仗:抢险救人。救灾,首先是救人。抗震救灾,生命至上,救人最急。在这样大的灾难下,救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是交通不好,救援力量很难在黄金救援时间到达灾区一线;倒塌的建筑多数都是钢筋水泥,要把压在下面的人救出来并非易事,靠铁锹、铁钎这些工具基本不行,必须有千斤顶、吊车等装备。根据这个情况,地震发生后,我们发出的第一个指令,就是对通往地震灾区的道路实行交通管制,保证救灾力量、装备和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往灾区,把灾区的伤员、人员送出来。后来,中央领导同志说这是一条经验。第一时间救人,主要是组织当地干部群众,把容易救的先救出来。胡锦涛总书记发出指令,要求救援力量进村入户。外部救援力量震后两天到达全部受灾县市区,3天到达全部重灾乡镇。这次抢险救援,投入解放军、武警部队,加上公安民警、民兵预备役、医务人员、专业搜救队等达几十万人,志愿者100多万人,还有数量巨大的当地干部群众,相当于打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我们从废墟中救出83988人。救出人数与死亡、失踪人数之比大约是1:1,在历次大地震抢险救援中是最高的。这说明当时的救援是及时的,抢险是有力的。

    第二场硬仗:安置群众。现在回过头来看,这场硬仗比抢险救人还难打。难在哪里呢?有几个很大的“坎”要过去。经历了这场斗争,我们现在才知道,发生这种大灾,群众安置不是一次性的,不是一次就能安置完的,要来来回回做三次安置。

    首先,要把受灾群众转移到安全地方,进行避难性安置。第一时间把1500多万受灾群众转移出来。那个时候,体育馆、街道边、机关、厂矿,凡是能住人的地方,都搭了小棚子和帐篷,用来安置源源不断转移出来的群众。但是,这种安置是不能持久的。像绵阳九洲体育馆这些地方,一安置就是几万人,不可能都体检后才进去。在高温季节,这么多人扎堆在一起,一旦出现大的疾病,几天之内几万人全部放倒。还有就是一顶帐篷、一个小棚子里面,一般都住了两三户、十多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挤在一起,也是不能持久的。心理学专家说,小棚子里挤这么多人,人的心理承受极限是3个星期,最多不超过一个月。再说这么多群众流动在外,也容易出事,是社会稳定的极大隐患。历史上这方面的教训是非常多的。

    其次,要把转移出来的群众送回去,进行过渡性安置。避难性安置不能持久,那怎么办?我们提出让受灾群众回到他们原来住的地方去,恢复家庭生活,稳定下来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当初,这种意见是很不一致的。有些人包括一些专家提出,希望大量移民。他们的想法是非常好的,但这么多人,往哪儿移啊?谈何容易啊!再有就是受灾群众到底怎么想?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做过一些调研,百分之八九十的群众愿意回去。地震后的废墟,在外人看来也许一钱不值,但在受灾群众的心目中,祖祖辈辈的积蓄在那里,辛勤劳动的成果在那里,很多美好的记忆都在那里,他们希望回去。所以我们决定,实行“就地、就近、分散”安置的方针,能回到原地的尽量回到原地。这样,我们用了将近100天时间,把转移出来的1500多万受灾群众又送回去了。

    再有,要在最短时间内解决临时过渡住房。当时过渡住房需求量很大,缺口很大,最缺的是帐篷和板房。我们提出要国家配备350万顶帐篷、150万套板房,来安置1200多万无家可归的受灾群众。当时民政部库存救灾帐篷只有17万顶。我们也寄望于社会捐助和国际援助。俄罗斯这样的大国库存帐篷也只有几万顶,捐赠给我们1700多顶。听说沙特要捐6万顶帐篷,我们很高兴,后来一核实,他们说可以捐6万顶,但要在中国生产,实际上也没有现成的。在这个情况下,全国就开足马力来生产帐篷和板房。大家在电视新闻里看到,胡锦涛总书记亲自到河北和江苏催办帐篷和板房,就是这样的背景。我们算了一下账,开动全国的生产能力生产帐篷和板房,要用6到7个月才能把受灾群众安置完。这个时间太长,因为从地震发生到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就3个月时间。如果到时候北京热火朝天,灾区大量的受灾群众流离失所,这对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不利,我们要保这个大局。而且我们还发现,帐篷和板房有局限性,帐篷不能过冬,在龙门山这样的山区,也没有那么多平地来摆放板房,而且板房造价太高,一平方米要800元左右。所以我们决定,板房原则上不下农村,只用于安置城市居民和城乡公共事业单位,比如学校和医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开辟了第三条道路,让群众自搭自建简易过渡住房。我们出台了一个政策,给每户无房户补助2000元,有了这2000块钱,就能搭两三间简易住房。这个政策一下达,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迅速地搭建了大量的简易住房。这也增强了我们尽快把群众送回去的信心。到奥运会开幕的那一天,我们把1200多万无家可归群众送回去了99.6%。需要6到7个月才能完成的过渡性安置任务,提前到3个月。结果530万户中有220万户是群众自搭自建简易住房,群众的力量多么伟大!哪怕是一顶帐篷、一间简易住房,安置在废墟边上,受灾群众的家庭生活得到恢复,群众就安定下来了,灾区就稳定下来了。

    我们用10天时间,把1500多万受灾群众转移出来进行避难性安置,然后又用3个月时间对1200多万无家可归的受灾群众进行过渡性安置。这个工作量是非常巨大的。一位领导同志讲,这相当于将北京或上海的市区人口来回搞了一次拉练。而且这跟部队拉练还不同,老弱病残很多,还要保证安全。要不是在中国,要不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这是绝对做不到的。把群众安置下来后,就奠定了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基础。老百姓安定下来,灾区就稳定了,群众就稳定了,这才能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最后还要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受灾群众聚在一起,长期吃方便面、喝矿泉水不是办法。像清平乡这种地方,地震之后成了孤岛,群众已经断粮了。震后三天我们就提出开仓放粮,哪里有受灾群众就往哪里送粮食。送不进去的地方就空投,绝不能饿死人。那个时候,哪怕是把传单空投进去,飞机在上面绕一圈,也能起到安定人心的作用,增强受灾群众的信心。同时,大量设立临时安置点,做到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临时住处。此外,落实受灾群众生活补助政策,解决灾区群众就业,恢复学校上课,这些工作都异常紧迫、异常艰巨,都解决得很好。

    第三场硬仗:抢通保通。地震造成极重灾区国道、省道中断,大量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受损,254个乡镇成为“孤岛”。汶川、北川、青川、茂县等重灾区音信全无,109个乡镇通信全部中断,包括有些县城。在各方面的支持下,我们紧急投入3万多人、7500多台机械设备、5500多辆抢险车辆,夜以继日抢修抢通“生命线”。震后3天经马尔康、理县至汶川的第一条陆上“生命通道”全线抢通,震后10天109个通信中断乡镇全部恢复,震后一个月重灾地区所有乡镇恢复或临时恢复供电。213国道都江堰到汶川的公路,是一条通向汶川、理县、茂县的生命线。这段96公里的公路沿岷江河谷,有87座桥梁、10个隧道,基本上是由桥梁隧道组成的。在这次地震中,213国道桥梁全部损坏,因塌方、断桥、堰塞湖淹没等原因,都汶公路基本被摧毁。专家坐直升飞机空中查勘后断言,没有两到三年修不通这条路,建议放弃抢修改为新修。如果不打通这条路,进入汶川就要翻越夹金山,绕道700多公里,冬天大雪封山还不能通行。这条路不通,汶川、理县、茂县的救灾和重建就无法进行。后来,我们下决心组织强大力量打通都汶路这条通道。省上组建指挥部,由一位省委副书记挂帅,调集最强大的力量,包括军队的力量,集中力量打攻坚战,仅用3个多月时间就将这条路全线抢通了。2009年5月12日都江堰至映秀高速公路实现通车。其他一些重要“生命线”恢复工程,我们都采取这种集中攻坚的办法,对安置群众、灾后重建起到了关键作用。

    第四场硬仗:卫生防疫。大灾之后最难避免的是大疫,历史上有的地震灾后疫病死亡人数甚至超过灾害的直接死亡人数。所以,防疫非常重要。这次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踪。卫生防疫的难度非常大。除了面广线长之外,防疫还有两大难点。一是遇难者的遗体,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处理,将会成为疫病的源头和隐患。但要处理难度很大,灾区所有的火葬场都毁了。同时,死者家属有诉求,不轻易让处理,难度很大。我们将遇难者遗体处理作为当时一项紧急任务,千方百计做艰苦的工作,到了震后一个星期左右,处理遗体的进度大体上跟得上发现遗体的进度,基本上采取了消毒深埋的方式,条件好的地方还采取了清洗消毒、照相、取DNA等措施,然后深埋。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到震中映秀镇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随行去了许多美国、欧洲记者,他们看了我们对死者遗体的处理办法后,也无话可说。西方记者讲,对死者很尊重,在这么紧张的情况下,还照相、取DNA,非常不容易。另一大难处是动物尸体的处理。四川是养殖大省,地震中有4000多万头(只)畜禽死亡,工作量巨大难以想象。在快速有效对遇难者遗体、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的基础上,我们坚持专群结合、进村入户、不留死角、彻底防疫,及时将当地乡村医护人员转化为防疫人员,发动乡村医生和卫生员参与防疫工作。全省重灾区投入防疫人员近1.5万人,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全覆盖。不但大灾之后无大疫,而且灾区过去季节性常见病也大幅减少。老百姓说“苍蝇蚊子都少多了”。卫生防疫做得彻底,实际上解决了很大的问题。地震灾害造成的死亡是天灾,发生疫情控制不住就是人祸。现在讲抗灾救灾创造了奇迹,首先是卫生防疫创造了奇迹。

    第五场硬仗:防治次生灾害。发生地震的龙门山脉地带,地质构造运动活跃,地震发生前就是地质灾害多发的地区。地震之后,更是如此,发生数以万计的滑坡、崩塌、地裂。滑坡形成了大量堰塞湖,成为严重威胁下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悬湖”。青川县东河口,一座山弹出来,飞出几公里,压住几个村庄,死亡700多人。据幸存者讲,当时是一声闷响之后,昏天黑地,什么也看不见,村庄学校什么都没有了。禹里、清平这些地方,地震后受灾群众出不来,就是因为堰塞湖造成的。抢险救灾过程中,我们坚持主动、及早、安全处理,防范和治理各类次生灾害,共治理104个大小堰塞湖、2096座受损水库,及时排查地质灾害隐患2万多处,避免了次生灾害造成损失。特别是成功处置了唐家山堰塞湖,这是104个堰塞湖中最大的,保证了下游几十万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还及时开展了房屋、桥梁、学校等安全鉴定。

    第六场硬仗:维护灾区稳定。地震死伤人员数量很大,灾区群众身心受到很大创伤。这种情况下,影响稳定的因素比较多。亲人死在医院里,工人死在工矿里,正在集中演习的民兵遇难了,等等,家属都有诉求,矛盾也就非常多。当时最难做的是遇难学生家长的工作。遇难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非常悲痛,工作要做下来非常难。我们积极解决受灾群众利益诉求,帮助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积极回应社会关注的救灾物资资金发放等问题,做到公告天下、取信于民。同时,全力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灾区社会保持安定,没有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四川没有一例因灾到京上访的。

    这场罕见的特大地震灾害,既是人世间的一场重大磨难,也是我们前进中的一场重大考验。灾区没有发生饥荒,没有出现流民,没有暴发疫情,没有引起社会动荡,创造了抗灾救灾史上的一大奇迹。这“四个没有”,是一位党外人士概括的,他认为是了不起的。抗震救灾斗争重大胜利,证明了胡锦涛总书记讲的那句话: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二、科学重建:向中央和全国人民交出了一份“四川答卷”

    我们在地震一星期之后,就在谋划灾后重建,但全面启动实施是在2008年9月之后。以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下发实施为标志,抗震救灾全面进入灾后重建阶段。两年多过去了,曾经山河破碎的地震灾区已旧貌换新颜,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巨大变化,正汇聚升腾起新的希望。总体上看,经济总量大幅提升,发展速度超过震前;工业化程度提高,产业结构优于震前;居民收入明显增加,人均水平高于震前。

    下面,我从六个方面介绍灾后重建的艰苦历程和取得的成果。

    ——“世界性难题”:重建规模空前、难度空前。

    重建规模空前,一是重建范围广,涉及到10万多平方公里的重灾区、39个极重灾县,这只是纳入国家规划的重建内容。加上受灾程度相对轻一些地区,共有142个受灾县。二是工程量大,需要维修加固和重新修建的城乡住房530多万户,其中通过维修加固可以解决的355万户,需要重建175多万户;学校8500多所,医疗卫生机构2300个;干线公路5800多公里,农村公路33900多公里;需除险加固震损水库2069座;受损工业企业5500多户,失灭土地20万亩,受损农田150万亩、林地植被450万亩。

    重建难度空前,一是资金筹措难。重建资金需要1.7万亿元,其中纳入国家规划的8600多亿元。恢复重建投资1万亿元,这是中央的规划,只包括极重灾区和重灾区。这1万亿包括四川、甘肃、陕西三个省,具体到四川是8600亿元的规模,只覆盖到四川39个重灾县。还有一般灾区和比较重的灾区103个县,都不包括在中央计划里,需要我们自己解决。重建资金从哪里来?实际上资金是多个来源,中央解决30%左右,其他的地方自筹。中央设立了一个3000亿元的重建基金,四川拿了2200亿元。对口援建有700多亿元,加起来将近3000亿元,再算上社会捐款300亿元,还有特殊党费,总共3300亿元。重建资金缺口达到1.3万多亿元。这1.3万多亿元从哪里来呢?那就是从银行贷,到社会上去找,招商引资。二是道路运输难。重灾区主要在高山深谷之中。本来交通设施就十分薄弱,特大地震又造成了毁灭性破坏。地震后频发的余震、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给重型机械和运输车辆通行造成严重困难。三是要素保障难。重建开始,灾区急需大量建材。灾区的生产能力不够,大多数砖瓦厂都被震毁了,只能从外面运进去。当时建材价格飞涨,这里面大部分是运输费用。平时不到3毛的红砖,涨到了将近1元。政府补给老百姓的钱大部分被价格吃掉了。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鼓励修建了一批砖厂,实行专供机制控制物价。胡锦涛总书记非常关心,指示派军队帮助运送红砖。按照总书记和中央军委的指示,成都军区紧急调派1000多辆军车,帮助抢运红砖,发挥了很大作用。通过这些措施,我们迅速平抑了灾区建材价格。

    此外,我们还面临灾区地质地貌复杂、工程技术难度大、耕地损毁严重等实际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搞这样大规模、高难度的重建,世界上没有先例,没有现实的经验可循。灾后重建是一个克难而进、坚韧奋斗的历程。

    ——“决定性胜利”:重建进展顺利、基本完成。

    四川灾后重建涉及城乡住房、基础设施、产业、城镇、文化、生态等六大任务。能否尽快完成重建任务,关系灾区群众能否早日恢复美好生活,关系党和国家的形象。我们提出了“三年基本恢复、五年发展振兴、十年全面小康”的灾后重建总体目标。“三年基本恢复”,不仅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要恢复到震前水平,而且经济社会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也要恢复到震前水平。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央强调“灾后恢复重建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重要内容”,提出“力争在两年内基本完成原定三年的目标任务”,也就是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开始有人说要6年,重建计划做的是3年。3年的计划本来就打得很紧,中央提出两年基本完成,时间就更紧迫了。所谓“两年”,是指国家规划正式下达的2008年10月起,到2010年9月底止。什么叫基本完成呢?我们提出来,一个是项目完成85%左右,与此相应的投资完成85%左右,中央同意这个安排。

    这两年多来,我们坚持把灾后重建作为中心工作,抓项目开工、抓资金筹措、抓要素保障、抓道路保通、抓建材供应、抓项目进度、抓建设质量,在灾区掀起项目开工和恢复重建热潮。到2010年9月底,纳入国家重建规划的29692个重建项目完工85.2%,完成概算总投资85.6%,如期实现了中央提出的要求。估计到2010年底可以完成90%,到2011年还剩下10%左右。有些工程时间比较长,像水利工程、大型基础设施,生态恢复时间更长。像堰塞湖、地质灾害治理,修三年、补三年、修修补补又三年,没有八九上十年,很难稳定下来。

    ——“历史性巨变”:重建规划科学、质量优良。

    灾后重建是百年大计。重建不仅要速度快,而且要效果好,质量要有保证。我们从一开始就注重整体谋划、科学统筹,用科学规划保障科学重建。震后第7天,就着手灾后重建规划工作。省委专门召开全委会明确了重建工作的指导原则、目标任务、工作重点。按照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10个专项规划,灾区各市州、县市区都编制了相应的重建规划,坚决克服重建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灾区重建效果好,关键是科学指导得好、科学规划得好。我们把科学发展观,科学重建体现在规划里面,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的路子。现在回过头来看,基本没有走什么弯路,效果是好的。一是坚持全域全程搞规划。重建规划覆盖了灾区城镇和乡村,涵盖了重建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农村建设首次有了规划指导,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理念,结合建设全面小康要求,把灾后重建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紧密结合,灾区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日新月异。二是坚持开门开放搞规划。重建规划集中了全国乃至世界的智慧,确保了规划、设计和建设的先进性、科学性。全国1000多家规划设计单位,1万多名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工作者,参与了39个重灾县、700多个乡镇、2000多个村庄的重建规划,向农村居民提供了近1000套民居设计图纸供选择。欧美、日本等国家有关行业协会及代表团多次来我省交流。映秀镇重建举世关注。因为是震中,能不能修房,我们开始也有顾虑。后来经过考察和专家论证,震中不是不能修房,世界上也是有先例的,关键看怎么修,修成什么样子。当时我们提出集中全世界的智慧,把映秀建成抗震减灾建筑博物馆、灾后重建示范区。我们专门召开国际研讨会,向世界知名的建筑设计大师征集方案,美国、日本、加拿大、意大利、新西兰、德国等国家的权威专家参与了规划和设计,安德鲁、贝聿铭、何镜堂、吴良庸等许多顶级大师都在映秀镇有自己的作品,总体规划是同济大学做的。现在的映秀新镇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是一个温情小镇、旅游小镇,一个风格鲜明、抗震能力强的建筑群已经挺立。这个小镇将来靠什么生活呢?我们提出要做到“家家经商、户户旅游”,每家都有一个铺面。离映秀镇不远的水磨镇也非常漂亮,参观者去了以后,都赞叹不已。四川地震灾区一共有38个城镇需要重建,现在框架都起来了,都将建成各具风格的现代化城镇。三是坚持高起点搞规划。处理好恢复与提升的关系,避免了把恢复重建搞成原样复制。我们强调,恢复重建是更高起点的建设,规划选址、住房建设、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都要充分体现“提升”的要求,在白纸上画崭新的图,在废墟上建更美的家。四是坚持突出特色搞规划。突出了村镇布局和风貌特色,特别是在农房重建中坚持“三打破、三提高”:打破“夹皮沟”、提高村庄布局水平,打破“军营式”、提高村落规划水平,打破“火柴盒”、提高民居设计水平,体现山水田园风光,突出地域民族特色。藏区就是藏族风格,羌区就是羌族风格,非民族地区就是地域风格。目前,灾区城乡整体布局得到全面优化,村庄布局、村落设计结束了散乱无序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集中居住、集约用地。灾区一片新面貌,这和震前的“新”不一样。四川的老书记周永康同志去看了以后,他说看到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看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景象,创造了人间奇迹。   

    ——“突破性进步”:重建民生飞跃、百姓满意。

    救灾就是救民、重建就是为民。灾后恢复重建,最需要恢复和重建的是民生。我们坚持把民生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来考虑和安排,切实把群众安顿好,把民生保障好,把灾区建设好。

    在重建中,民生项目进展最快。震后十天,完成1500多万人的应急安置;震后一百天,完成1200多万人的过渡性安置;震后一年内,355万户震损住房修复加固全面完成;震后一年半,150万户农房重建全部完成;震后两年,25万户城市居民住房基本完成。两年时间基本完成530万户住房重建。2010年春季开学灾区学生全部告别了板房校舍,学校和医疗卫生、康复机构基本完成。

    在重建中,民生设施提升显著。灾区公共服务设施全面上档升级,建设标准更高,功能配套更全,服务能力更强。学校、医院建成了最安全、最牢固、群众最放心的可供震时避险的场所。我们的学校是高标准设防,一般是8度设防。灾区还布局建成了一批社会福利院、社区服务中心、集贸市场等民生设施,公共服务能力和综合保障能力比震前有了飞跃提升。群众自己讲的是,苦干两三年,跨越二十年,说的就是住房和基础设施。灾区老百姓流传的一句话,现在灾区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安全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百姓。

    在重建中,民生难题有效解决。我们把安民贯穿于灾后恢复重建始终,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重视扩大灾区就业,扎实做好安全温暖过冬、扶贫帮困等工作,下大气力解决群众当前生活和长远生计。我们在民生方面花了很多力量。地震造成20万人失地,我们通过调剂、土地整理解决了很大问题。有少量的异地安置,尽量在村内、乡内、县内安置,跨县跨市的一部分,省里还拿出两个农场安置受灾群众,没有一个受灾群众移到省外去。对“三孤”人员进行了很好的安置。地震后新增“三孤”人员1449人,其中孤老635人、孤儿630人、孤残184人,社会福利院等集中安置167人,分散安置1182人。孤儿的问题大家更关注,一开始全国各地很多的家庭都想领养。我有个熟人看到电视上的孤儿指名道姓的要领养,好几个同志也打电话要领养。地震孤儿630多人按照亲属的顺序,就领养完了,剩下80多个残疾孤儿由政府抚养了。还有就是对地震中死亡孩子的家庭,我们提供再生育服务,这也是一项很得民心的惠民工程,灾区拟再生育家庭5422户,已出生婴儿2556名。家庭有了新的生命,就能很快走出地震阴影。灾区重建和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是我们最成功也是最值得总结的一条经验。安定了人心,稳定了社会,为灾后重建营造了和谐环境。

    ——“再生性跨越”:重建原地起立、发展起跳。

    我们着眼发展抓重建,抓好重建促发展,使灾后重建的过程成为改善发展条件、推动科学发展的过程,处理好恢复与提升、当前与长远、政府与市场、物质与精神、困难与机遇的关系,努力实现“原地起立”基础上的“发展起跳”。 

    一是坚持恢复功能与发展提高相结合,灾区基础设施实现根本改善。截止到目前,交通恢复重建项目完工87%,投资完成90%。88条国省干道和重要经济干线完工64条,干线公路需重建4847.8公里,已完成3954.7公里,占规划总里程的81.6%;农村公路需重建29028.4公里,已完成25495.8公里,占规划总里程的87.8%。灾区6条高速公路全部开工建设。贯穿和辐射灾区的成绵乐城际铁路、成兰铁路等重大铁路项目开工建设,从成都到都江堰的高速铁路,震后开工16个月建成投入运营。水利重建项目完工82%;震损水库除险加固已完成94.9%。电网和电源重建项目完工95%以上。38个重建城镇中30个城镇已形成主体功能,北川、汶川县城重建主要市政基础设施全面完成,其余8个城镇重建工作进展顺利。生态环境加快修复,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防治和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抢险救援能力在抗击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和我省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等救援行动中得到检验和体现。

    二是灾区产业发展迅速恢复,并新建了一大批支撑灾区发展的重大产业发展项目。2440户规模以上受损工业企业98.3%恢复生产,10704个生产力布局与产业调整项目完工98.2%。东汽、二重、阿坝铝厂等重点骨干企业借势推动技术升级、产能扩张,再创生产经营新高。东汽过去在德阳汉旺镇,是地震中受损最大的一个企业,用一年的时间迁建成了一个现代化的、世界一流的新的东汽。国外同行来看了后都惊叹不已。在灾区重建中新批准和建设了一批省级产业园区,与18个对口支援省市合作,规划建设了24个特色产业园区,已落实产业合作项目438个。灾区建成了一批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旅游业快速恢复振兴,地震遗址旅游、乡村旅游在灾区蓬勃兴起。在重建中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淘汰了一批落后产能。39个极重灾县主要经济指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优越性窗口”:重建全国支援、人类创举。

    四川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取得这样的进展和成果,与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中央作出“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对口支援部署后,18个对口援建省市积极响应,全力为中央分忧、为灾区解难。各援建省市派出得力的干部队伍和施工力量参加重建工作。特别让我们感动的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各援建省市坚持完成对口支援任务决心不变、目标不改、力度不减。到目前为止,各对口援建省市已确定对口支援项目3860个,已到位资金769.57亿元,竣工项目88%。香港、澳门确定援建资金145.69亿元,已到位45.81亿元,完成40%多。

    李长春同志2010年6月到四川视察,看了一些地方,后来到了绵阳市安县的晓坝镇。晓坝镇是一个异地新建的城镇。群众自发出来欢迎,万人空巷,涌上街头喊“共产党好”。长春同志很感动,动情地说我们是在分享共产党的荣誉,一定要为群众办事,并要求把重建后的灾区作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的基地和展示中国发展模式、发展道路勃勃生机的窗口。要通过“三基地一窗口”,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进一步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这项工作我们正在配合中宣部推进,已经产生了效果。2010年以来,港台地区的一些青少年来到灾区参观,香港的唐英年先生带了1000名香港学生过来,他们看了以后都很受教育。

    对口援建的启动实施,极大增强了灾区人民战胜灾难、重建家园的勇气和力量。我们大力倡导自立自强自救、坚定坚强坚韧,引导灾区人民树立主体意识、主动意识、主导意识,以重建家园的工作实绩回报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关爱。温家宝总理到青川灾区时,看到农民在自家新建的房子上有两条标语,一条是“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另一条是“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他看了十分感动,称赞灾区人民这种自力更生精神,让我们做宣传。这两条标语是群众发自内心的声音,自力更生是灾区人民精神的真实写照。我们感到,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的一个重要的成果,就是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我们广泛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在全社会开展“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社会”主题教育系列活动。青海玉树地震和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四川第一时间派出救援力量,紧急调运大量救灾物资;四川人民感同身受,纷纷捐款捐物,倾情支援他们战胜灾难。

    三、科学发展:四川走出了化危为机、崛起于危难的跨越发展之路

    大家肯定关心,经历了特大地震,经历了这么多磨难,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四川的发展怎么样?我在这里给大家做个简要报告,重点围绕四川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这一战略任务,在科学发展轨道上推动跨越发展的一些工作和举措。

    第一项重大工作,就是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

    四川在地理上不沿边、不靠海,区位处在西南和西北的结合部上,盆地周边是丘陵和群山峻岭。历史上四川最大的问题就是交通问题,李白的名句讲“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千百年来,四川人民为打通对外联系,开山劈石、前赴后继,付出了巨大努力和牺牲。成渝铁路是新中国兴建的第一条铁路。1964年开建成昆铁路,70%的路段险恶复杂,40%的路段是桥梁和隧道,付出了1公里牺牲1个人的巨大代价,1970年建成通车,创造了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

    “蜀道难”古时主要是行路难、人员交往难,在现代主要是工业运输难、要素流动难。四川与7个省区市接壤,是云贵藏青甘等省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在全国战略格局中具有突出位置。我们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不仅是要变“蜀道难”为“蜀道通”,而且是要变全国路网的“西部终端”为“西部中枢”,变“内陆盆地”为“西部门户”,变“四川自用”为“东中西部共用”。

    2008年初,我们作出了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重大决策。规划到2012年,全省铁路运营里程达到3765公里、在建里程2656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争取达到3800公里、在建里程2782公里,民用机场达到14个,形成包括7条铁路、12条高速公路和2条水运航道的进出川通道。到2020年,铁路运营里程达到800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200公里,民用机场达到17个,形成包括18条铁路、21条高速公路和2条水运航道的进出川通道。将逐步形成成都至绵阳、乐山等地半小时交通圈,至重庆等地1小时交通圈,至西安、贵阳等地2小时交通圈,至兰州、武汉、昆明等地4小时交通圈,至北京、广州等地6小时交通圈,至沈阳、上海等地8小时交通圈。这样,就基本奠定支撑四川长远发展的交通格局,就基本完成四川交通建设的百年使命,就基本形成四川在全国铁路和高速公路格局中的应有地位,就基本确立四川经济发展在西部地区的高地优势。

    这两年多来,在抗击汶川特大地震和加快灾后恢复重建的过程中,我们对交通“生命线”的重要作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经过这两年多千方百计的推动,全省交通建设已处于历史上开工项目最多、在建里程最长、投资规模最大的时期,枢纽建设形成会战态势,铁路和高速公路双双出现“在建里程超过通车里程”的建设高峰。规划中的大多数重点项目都已开工,有的已建成投入营运。2010年在建铁路将达到25条,线路总里程3300公里,在建铁路里程比现有通车里程多300多公里。过去60年四川建了2986公里,地震以来到2010年底,开工在建的铁路就是3300多公里,今后四五年四川铁路通车里程将翻一番。四川的进出川铁路大通道原来只有4条,今后将达到18条,与周边的所有省区市都通,包括西藏,包括青海、甘肃,到新疆方向的就有3条。高速公路在建项目达到34个,总里程3590公里,居全国第一位,在建里程超过现有通车里程1300多公里。高速公路开工在建的和已经建成的,里程加在一起居全国第二位。成都地铁作为中西部地区第一条地铁国庆节前投入营运。成都到都江堰的高速铁路在震后16个月内建成投入运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二跑道已投入使用,仅次于北京、上海和广州机场,将成为全国第四大枢纽机场。宜宾、泸州港口建设取得新进展。

    第二项重大工作,就是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一个地方发展经济,产业不上去是不行的。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深刻地冲击和改变着世界经济格局和发展模式。2010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强调,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任务。四川作为西部内陆省份,面临加快发展速度和提高发展质量的双重任务。抓紧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四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

    四川经济总量在全国居第9位,产业有一定的基础,但不算很强。近几年来,四川深入实施“7+3”产业发展规划和“八大产业调整振兴行动计划”,发展壮大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电力、油气化工、钒钛钢铁、饮料食品和现代中药等优势产业,积极培育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生物工程等有潜力的产业,加快打造千亿产业和百亿企业。四川过去有军工基础,长虹、九洲等发展不错,又引进了英特尔等知名企业,特别是2010年以来我们在引进电子信息世界顶尖的品牌商和制造商等方面捷报频传,预计到2015年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可以达到几千亿元。装备制造方面,我省有二重、东方等重型装备制造“国家队”。能源电力方面,我们正在大规模开发“三江”水电资源,正在建设的向家坝、溪洛渡等大型水电工程总装机容量超过三峡电站的几倍,是国家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汽车制造产业方面,到2015年可以达到年产百万辆。油气化工方面,80万吨乙烯和1000万吨炼油项目投资400多亿元,是建国以来国家在川布局最大的产业项目,2011年底就可以建成投产,做成上千亿元的产业。四川石油化工产业正在崛起,目前探明的天然气储量居全国第一位,我们依托这些气田建设了一批天然气化工企业,“十二五”期间,四川油气化工产业可以做大。钒钛钢铁方面,四川的攀钢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正在攀西地区建设大规模的钒钛钢铁基地。饮料食品方面,四川白酒在全国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川酒“六朵金花”销售占全国白酒市场的三分之一,利税占全国的三分之二。我们正在依托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等知名品牌,联合茅台,规划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中医药产业发展势头也不错。近年来四川工业增速处于全国前列。四川作为农业大省,一直很重视“三农”工作,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着眼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推进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建设,实施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和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建设工程。全省粮食生产连续6年获得丰收,现代农业发展不断取得突破,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同时,我们重视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建设西部物流、商贸、金融中心,积极发展会展经济。四川是旅游大省,每年游客人数达到2亿人次左右,2009年旅游总收入接近1500亿元,旅游业已经恢复到震前水平。

    第三项重大工作,就是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

    四川是内陆盆地,不开放就没有出路,就不可能有大发展。四川是历史上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四川一直走在西部全面开放的前列。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趋势,我们从四川区位特点和对外联系传统出发,提出了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变“天府之国”为“天府之域”。目前,四川已与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贸易关系,有9个国家在川设立领事机构,数量仅次于上海和广州,全球500强企业中已有175家在川投资或设立办事机构。由四川承办的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已成功举办11届,已发展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国际性经贸盛会。四川是西部最具投资吸引力的地区,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西部开放前沿和窗口。

    近几年是四川推进开放合作力度最大的时期,招商引资和外经外贸取得重大成果。2009年我省进出口增长9.6%,增长速度居全国第一,是进出口、出口、进口三项指标均保持正增长的唯一省份;引进国内省外资金增长35.5%。2010年1-9月,全省进出口增长44.4%,其中出口增长44.6%。尤其是敏锐把握国内外产业大规模向西部转移的契机,提早谋划,主动对接,开创了承接产业转移的喜人局面。我们成功引进了富士康项目,投资将超过100亿美元,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将达到2000多亿元。现在已经开工的有三大项目:液晶显示屏、网络设备和电视机设备,还有苹果类的产品,平板电脑2010年10月已经投产,总共要达到年产4000万台。企业要求我们提供200万平方米的厂房,到2011年要提供用工20万人。还有仁宝和纬创也进来了。仁宝是台湾三大生产电脑的公司之一,将来用工也要达到近20万,年产2000万台笔记本电脑,纬创将年产4000万台电脑。戴尔、联想等品牌商也都落户成都,建立西部基地,至少年产1000万台笔记本电脑。上面5个大项目,笔记本电脑年产量很快超过1亿台。还有美国德州仪器,是芯片生产商,搞集成电路,也已经落地成都了。去年以来,四川引进了6个世界级的电子巨头,加上原来的英特尔,共是7个。还有印度维布洛等软件公司已落地成都。随着这些重大项目的引进,四川电子信息产业迅速崛起、跨越发展,将形成集成电路、软件、光电显示、电脑制造和网络通讯设备制造五大基地,在世界信息产业领域占有重要一席。大家都知道,重庆分出去后,四川的汽车产业就没有了,现在一大批品牌汽车进来了,德国大众、一汽大众在成都设厂,丰田不仅生产考思特中巴车,而且生产高档越野车,还有吉利沃尔沃、中国重汽重卡、北汽福田轻卡进来,韩国现代也进来了。这批汽车项目进来后,四川的汽车工业很快突破百万辆,形成几千亿的规模。这都是招商引资、对外开放的成果,而且主要是在地震之后取得的成果。对此,我们做经济工作的人感到很兴奋。这个确实不容易,里面的艰难不为外人所知。地震之后我们有个很大的忧虑,就是四川的投资环境,发生这么大的地震,谁还敢来投资啊!我们当时就研究,一定要千方百计营造一个好的投资环境。我们一直讲两句话:震后四川依然美丽,震后四川更加安全。这两句话是震后想出来的,要让别人认可这两句话,并不容易。地震之后,我们组织出去招商,跑了许多省包括港澳台地区,当时各地实际上都有一份同情和援助的情感在里面。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外界对我们震后的环境有了认可,这比引进一两个企业作用大得多,这是地震之后我们的一个重大成果。

    2010年9月,我们与新加坡签署协议,正式启动新川创新科技园项目,四川成为新加坡与我国中西部地区第一个共建合作园区的省份。我们的目标是要把新川创新科技园建设成为一个集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生活于一体的园区,建成中国西部高科技产业创新发展的集聚区,成为中新合作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园区。像苏州工业园当年影响中国东部一样,我们建设新川创新科技园,不仅要对四川起到带动作用,还要辐射西部地区,推动西部地区全面开放开发。通过这一系列的重大合作项目的引进实施,四川对外开放的水平将极大提升,聚集效应将迅速显现,参与国内外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将加快形成。

    第四项重大工作,就是深化统筹城乡改革发展。

    四川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故乡,是全国农村改革先行地之一,四川人民富于改革创新精神。今天的蜀中大地,正在开展一场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标志的新一轮农村改革。我们认为,统筹城乡发展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而且将使改革从领域内走向跨领域、从单一改革走向综合改革、从微观层面走向宏观层面,促进新一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大变革。

    2003年,成都就开始启动了统筹城乡改革。2007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后,深入推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集中居住区集中“三个集中”和城乡规划一体化、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城乡市场体制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管理体制一体化“六个一体化”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改革。经过几年的创新探索和扎实推进,走出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路。成都经过这几年的实践,已经走到了拐点,遏制住了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城乡差距开始缩小。别看数字小,但这是根本性的变化。在成都试验区的基础上,我们在全省选择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德阳、自贡、广元3市和17个县,梯次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中央充分肯定四川这项工作。回良玉副总理认为,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确实有经验、确实有特色、确实有成效,在构建一整套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方面走在了前头,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我们将把统筹城乡发展与推进新型城镇化结合起来,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构建现代新型城乡形态。

    第五项重大工作,就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这几年,面对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我们把改善民生摆在全省工作首位,提出越是困难时期,越要重视改善民生。地震灾区之所以稳定,主要原因就是我们始终把民生放在首位。从2008年开始,启动实施“八项民生工程”,2010年扩展到10项,重点解决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道路通畅、环境治理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均等化水平。2008年投入资金501亿元,2009年投入资金800亿元,2010年再投入资金782亿元。四川是全国第二大藏区。我们从藏区实际出发,大力实施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暨“帐篷新生活行动”、“9+3”免费教育计划、卫生事业发展计划“三大民生工程”。为什么要搞牧民定居和帐篷新生活呢?四川藏区有近10万户50万牧民还没有定居,祖祖辈辈逐水草而居。这部分牧民群众生活条件很差,生活质量很低,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根本配不上去。住的帐篷既不避风又不挡雨,吃住都在潮湿的地上,大量的人患有风湿病、大骨节病。家里什么东西都没有,外面什么声音都听不到,处在贫穷落后的状态。我们打算用4年时间,投资180亿元,让他们定居下来。规划建设1409个村庄,外面是民族风格,里面是现代化,水电路都通。2009年和2010年已经建了近6万户。为方便和改善游牧生活,我们又设计了“帐篷新生活行动”。根据实际需要重新设计帐篷,重新设计帐篷内的生活设施,包括太阳能电池组、折叠床、钢炉、牛奶分离器、奶渣晒垫、贮水袋、多功能组合架、马夹凳、组合桌等“九件套”,都是现代化的,都是便携式的,牧民群众在游牧过程中也能用上电,看上电视,了解外面的世界,享受现代文明生活。对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和帐篷新生活行动,藏区牧民群众反映非常好,他们说“帐篷变别墅,梦想变现实,一步跨千年”。现在到草原上看一看,已经不是过去那个面貌了,牧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9+3”免费教育计划,就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加3年的免费职业教育,把藏区的初中、高中毕业生,凡是没有考上高中、大学的,招到成都一带85所职业学校进行三年的免费职业教育。2009年招了1万多人,2010年又录取了将近1万人。过去我们老是发愁,藏区这么多年轻人咋办?现在用这个方式把年轻人拉出来,接受职业教育,让他们过正常的生活,将来尽可能帮助他们在内地就业。学生家庭也非常支持。这些年轻人很聪明,有的学习成绩很好,在学校里名列前茅,要求上进的很多,现在团员的比例达到80%以上,入党积极分子已培养1000多名,一年下来新入党的有51人。这些孩子毕业之后,既可以在内地就业,也可以回去创业,优秀的可以回去当基层干部。同时,我们还推进藏区医疗卫生事业,大力防治包虫病、大骨节病等地方病。藏区“三大民生工程”,在藏区基本上能做到家家有关、户户受益,老百姓很高兴,讲共产党好、人民政府好,这样巩固了我们党和政府在藏区的群众基础,对于促进藏区长治久安和跨越式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我们还加快彝区“三房改造”,制定实施凉山彝区扶贫攻坚总体规划,推进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在全省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城乡面貌、人居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中央作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决策,吹响了西部新一轮全面开发开放的前进号角。未来10年,随着国家支持力度的加大和西部地区后发优势的快速释放,四川和整个西部地区将迎来持续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我们提出,总体取向上,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不懈推进跨越式发展;努力方向上,要着力巩固扩大四川在西部的发展优势,走在西部开发开放的前列;发展路径上,要坚持以工业强省为主导,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全省工业化率和城镇化率要双双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奋斗目标上,要统筹强省和富民的关系,建成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十二五”期间,四川发展面临重大机遇,我们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跳起摸高、加快发展。到2015年,全省经济总量比2008年翻一番,超过3万亿元;到2020年比2008年翻两番。要集中力量解决一些全局性、战略性、关键性的发展问题,着力把基础做牢、把产业做强、把城市做大、把科教做优、把民生做实,将四川建设成为西部产业发展高地、科技创新高地、内陆开放高地和人才高地。

    过去两年多,四川从悲壮走向豪迈;展望未来,天府大地正与祖国一道,大踏步地走向美好明天。我们一定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为推动四川发展新跨越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