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最好的男科医院:- 从悲壮走向豪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0:27:35

从悲壮走向豪迈

蒋 丰


  5月8日,当我从日本东京启程参加汶川大地震三周年有关采访活动的时候,情不自禁想到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后两进福岛灾区采访的往事。我意识到,这实际上是从一个地震灾区到另一个地震灾区的“灾区之行”。所不同的是,一个灾区仍处在悲壮之中;一个灾区正从悲壮走向豪迈。

  三年前的“5·12”,一场大地震让汶川成为四川的地标、成为中国的地标、成为世界的地标。至今,想起“汶川”二字,都会有心头发紧的感觉。三年来,从“汶川不哭”到“汶川挺住”,再到“汶川雄起”,这里一次又一次地举世瞩目。

  5月10日,当我们驱车在一座山峰巨石上看到凿刻漆红的“映秀镇”三个大字时,车内立即想起接连不断按动快门的声音。是的,据国家地震局地震台网测定,汶川大地震的中心在四川省成都市西北部温江县以北地区,具体位置为北纬30.986度、东经103.364度,即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境内的映秀镇。

  据说,大地震那天上午,映秀镇上空就一直弥漫着一层黄色的沙尘。地震来临后,映秀镇的许多房屋在数秒钟后垮塌,地面撕裂一尺多宽,然后合缝。这里常住人口6641人,加上流动人口共12000多人。现在,已知幸存者仅仅3300多人,其中还有1000多人负了重伤。这里生死决斗的故事绝非用文字可以讲述清楚的。

  我们在映秀镇集镇中心的中滩堡村口停了下来。大地震后,这里的房屋全部毁损,直接经济损失2.8亿元。全村137人遇难,13人失踪。地震过后,这里成为“防震减灾示范区”,建筑用地37524平方米,安置348户。当我看见当地一位女性蹲下背着身子把一个女孩小便的时候,意识到生活的原生态开始恢复了。在大自然的灾害面前,生命既脆弱又坚强。看着眼前的村民,爷爷拄着新式的拐杖,充满慈爱地看着奶奶怀抱里叼着饮料吸管的孙子,我猜想,他们不仅为自己活了下来感到欣慰,更为生命和血脉得到传承延续而喜悦。这样的景象,我在灾区不仅看到过一次,他们脸上的笑容应该胜过千千万万栋新建的房屋。

  灾区正在成为旅游之区。当地村委会把发展的目标之一定位为“充分依托映秀镇的交通优势和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村民收入”。我看到,“5·12震源石”已经成为一种热销商品。由此,我得知震源点是在映秀镇的牛眠沟——一个充满诗意的地方,这些石头则是该县抗震救灾映秀前线指挥部提供的。

  到达北川中学时,那种夹杂着骄傲的震惊油然而生。一所震后用两亿元人民币兴建的学校!这笔款项是中国侨联组织全球华侨华人募捐而得。在中国每53万元人民币可以建立一座“希望学校”之际,震后的北川中学属于幸运的。正如北川中学重建碑文所说:“扶危济国,勇赴国难,惟华侨华人之光荣;爱国爱乡,崇教重文,乃炎黄子孙之传统。”

  5月11日,正好是 “新华文轩”北川店新张开店的日子。我不知道“新华书店”为什么在这里改称“新华文轩”,但却看到书店里面出售《地震知识读本》、《灾后社区心理援助手册》、《农村民居抗震常识》、《地震灾后心理预防与干预手册》等等。我想,一个善于汲取教训的民族应是有未来的民族。

  “活着就好,莫计较钱多钱少,汶川地震,不论是乞丐富豪;活着就好,莫要计较权大权小,地震塌楼,不管头顶有无官帽……”在绵竹市道行中学,我看到了这首小诗的作者、高位截肢的杨华兵老师。地震前,他任绵竹市教育局督导员。地震时,被压在倒塌的房屋里,他说:“是解放军第二天把我救了出来。”

  短短两天的采访,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汶川,新生。自然,此时此刻,我会想起采访不久前的日本“3·11大地震”的灾区。记得1995年去采访阪神大地震的时候,日本还不曾提起中国。如今,日本已经开始议论应该如何汲取中国的震后救灾经验,比如,“对口援助”,再如,“应急机制”。无法避免的一场又一场地震灾害,让中日两国有了“感同身受”。我相信,也会有了新的借鉴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