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4 控制台 等级: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宏观形势任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2:49:19
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宏观形势和任务主讲人:陈小娅 教育部副部长主讲人简介  陈小娅,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曾任华中理工大学经管学院助教、讲师、党委办公室秘书科长;国家教委教师管理办公室职称处副处长,直属高校工作司师资处处长、综合改革处处长、司长助理;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副司长兼直属高校工作办公室主任;教育部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司司长;云南省省长助理、省政府党组成员;教育部部长助理兼基础教育司司长、党组成员等职。课程简介     本课是陈小娅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第二十五期全国地市教育局长研修班学员作的题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宏观形势和任务》的报告。陈小娅在报告中指出,党的十七大对基础教育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基础教育尽快转移到注重内涵、提高质量上来,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基础教育快速发展。     过去五年我国以农村义务教育为重点的基础教育取得了重大成就。以“两基”攻坚的实现为标志,义务教育从基本普及实现了全面普及;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为标志,义务教育全面纳入了公共财政保证范围;高中教育实现了快速发展,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被摆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义务教育发展道路,实现了中国教育史上的历史性跨越,从而使我国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陈小娅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很好地把握新时期、新起点基础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当前发展阶段存在的问题;要认真做好统筹基础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工作;要把工作切实地转移到内涵发展上;要加强分类指导,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她说,这些都需要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决策,带着忧患意识做好工作。录制时间  2009年3月课程时长  143分钟提纲视频一    一、改革开放30年,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历史性成就(03'20")     1.我国基础教育的基本情况     2.三十年来基础教育发展的历史性成就     3.过去的五年,以农村教育为重点,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4.推进素质教育是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以科学发展为指导,推进新时期基础教育又好又快发展(27'50")     1.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推进基础教育科学发展     2.要更加重视教育公平,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3.要更加重视素质教育,大力促进基础教育内涵发展     4.要更加重视统筹兼顾,大力促进基础教育协调发展视频二    三、切实加强管理,把推进基础教育科学发展落到实处(27'56")     1.努力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2.依法履行基础教育管理责任     3.要切实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     4.学校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当前学校依法治教中的若干问题——以学校事故及其法律责任为例主讲人:劳凯声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所所长主讲人简介  劳凯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所所长,教育学原理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教育学会理事、全国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京市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咨询专家、北京市政府顾问等职。致力于教育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学术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管理与法律、教育政策分析。研究范围涉及到教育学原理、教育法学、高等教育学等学科领域。他曾参与调研与起草多部教育法律与法规,被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起草小组的成员。  主讲硕士生课程:教育学原理专题、教育法学与教育政治学专题、国外教育法研究、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研究;主讲博士生课程:学术思潮与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方法论、教育政策分析。  近年来承担的主要课题有:“变革社会中的国家与教育关系研究”(十五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一般项目);“学校事故及其法律责任研究”(十五北京市哲社规划重点项目);“学生亚文化与学校社会问题研究”(十五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九五教育科研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师资培养体制的改革”(教育部师范司委托项目);“若干国家高等教育立法比较研究”(教育部高教司委托项目);“民办教师研究”(世界银行委托项目)等。  近年来的主要学术成果有:《变革社会中的教育权与受教育权》;《新焦点——中国少年儿童人身伤害研究报告》;《教育法学》;《教育学》;《中国教育法制评论》;《教育法论》;《规矩方圆——教育管理与法律》;《教育法学概论》;《教育法导读》;《高等教育法规》;《现代教育论》;《现代教育导论》;《教育法实务全书》;《成人教育操作全书》;《关于高校法人地位的若干问题》;《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的政府与高等学校法律关系变迁》等。课程简介    本讲座是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所所长劳凯声主讲的专题报告,报告的题名为《当前学校依法治教中的若干问题——以学校事故及其法律责任为例》。报告的主要内容有:前言——我的学校事故观;一、学校事故:现状与问题;二、有关学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的若干观点;三、学校事故与侵权性质;四、学校事故的定义;五、学校事故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六、学校事故的类型和责任承担列举等。录制时间    2008年9月课程时长    168分钟提纲     前言:我的学校事故观    1. 学校事故难免论    2. 事故有限责任论    3. 办学风险分担论  一、学校事故:现状与问题    1. 学校事故类型分布    2. 学校事故的相关因素分析    3. 中日学校事故的比较分析  二、有关学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的若干观点    1. 监护权转移说    2. 部分监护权说    3. 委托监护说    4. 监护代理说    5. 合同关系说    6. 特殊关系说
 
    7. 侵权关系说  三、学校事故与侵权性质    1. 侵权行为的的定义    2. 学校事故的侵权行为特征  四、学校事故的定义    1. 意外事故和过错事故    2. 故意导致的事故和过失导致的事故    3. 对学校事故的界定  五、学校事故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1. 学校事故承担的侵权民事责任特点    2. 学校事故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3. 学校事故归责能否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4. 学校事故归责能否适用公平责任原则?    5. 在什么情况中适用过错推定原则    6. 学校事故的免责条件  六、学校事故的类型和责任承担列举    1. 以过错与损害结果的关系为标准来划分的学校事故类型    2. 以侵权行为的特征为标准来划分的学校事故类型    3. 以学校事故发生的地点为标准来划分的学校事故类型    4. 以不同违法主体为标准来划分的学校事故类型
 
同类课程与参考资料依法行政   视频课件 参考资料   更多>> 
[洪银兴]完善制度平台 培育法治文化2009-08-22[徐华敏]依法治校 规范管理 2009-08-22[###]实验小学依法治校工作汇报2009-08-22[###]依法治校经验材料2009-08-22[吴培华]法制教育:学校应有所作为2010-01-04[申素平] 中小学校长如何依法治校 2009-08-20[谢志东] 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学校责任 2009-08-20[余雅风] 学校事故及其法律责任 2009-08-20
现代管理新理念和校长成功之路主讲人:陈孝彬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主讲人简介  陈孝彬,教授,1933年生,北京市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留校任教,历任教育学教研室副主任、教育系主任等职。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学术委员,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学术委员,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学科规划组成员,《中小学管理》杂志编委。  主编有《教育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1999年再版)、《外国教育管理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成人教育基础》(主编之一,全国成人教育管理干部岗位培训教材,中国人民出版社1996年)、《中国教育管理精览》(副主编,成人教育分卷主编,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年);独著《学校教育管理科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合著《简明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1987年担任中央电大教育学课程主讲教师,参加主编教材《教育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7年)。1997年担任中央电大素质教育课程主讲教师,编写教材《素质教育专题讲座》。1998年担任中央电大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课程简介    当前学校管理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质量问题、资源配置问题、秩序问题、发展与创新问题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校长的激情、智慧、胆识和执行力。在本讲中,北京师范大学陈孝彬教授结合理论和实例,为校长解疑释惑。本讲的内容涉及:如何成为一名成功的校长;校长需要具备的能力;校长如何制定学校的发展战略;校长要努力为教师创造人性化的工作环境。录制时间    2004年7月课程时长    170分钟提纲视频一  一、成功校长例子    1. 马太效应(03′50″)    2. 校长成功的三种精神(24′00″)  二、如何面对时代变化(45′10″)视频二    1. 预见变化(08′00″)    2. 追踪变化(09′35″)    3. 适应变化    4. 享受变化(11′00″)  三、告别昨天的思维方式(28′50″)  四、校长需要具备的能力(55′40″)    1. 提出概念的能力(55′50″)    2. 决策论证能力(57′49″)视频三    3. 信息和感情的沟通能力(02′30″)    4. 组织实施和运筹的能力(06′38″)    5. 自我反省与评价的能力  五、制定学校的发展战略(10′30″)    1. SWOT分析方法在管理上的应用(12′10″)    2. 发展的周期性变化与选择第二曲线    3. 资源配置上的八二定律(27′00″)  六、创造人性化的工作环境(39′30″)如何管理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主讲人:高鸿源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主讲人简介    高鸿源,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经济与管理系主任,中美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管理学术委员会主任,山西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客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学校管理研究、教育政策研究。高鸿源教授多次应邀在国内外举办的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上做主题演讲,曾主持或参加过国内外的多个大型科研项目。    近几年出版的主要著作和发表的文章:《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合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7;《教育管理学(第二版)》(合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庙算之道》(合著),铁道出版社,1998;《班级管理要有利于学生个性的觉醒和发展》,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8);《中外中小学“自主管理”的几点比较与思考》,比较教育研究,2002(8);《修订北京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的理性思考》,教育科学研究,2002(9);《中小学办学特色可持续发展的机制研究》,中小学管理,2002(10);《国外“学校微观政治”研究的进展与启示》,比较教育研究,2003(1);《课程和教学改革与学校建筑风格的发展》,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1);《战略性约束:中小学名校的社会伦理责任》,教育科学研究,2004(12);《高校师生关系中微观政治现象的案例分析》,教育研究,2004(12)等。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由高鸿源教授主讲的题名为《如何管理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的讲座,讲座分为四个视频。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前言;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常见问题;一、学校科研的特点和作用;二、学校科研管理的概念及其内容;三、学校科研条件管理等。录制时间    2008年11月19日课程时长    149分钟提纲    前言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常见问题    一、学校科研的特点和作用      1.什么是中小学学校科研     2.学校教育科研的特点     3.学校科研的作用    二、学校科研管理的概念及其内容     1.什么是学校科研管理     2.学校科研管理的意义     3.学校科研管理的内容    三、学校科研条件管理     1.学校科研组织建设     2.研究人员队伍建设     3.研究型组织文化建设 
教学改革开创农村学校发展奇迹主讲人:杜郎口中学校长 崔其升主讲人简介  崔其升,中学高级教师,1962年11月生,1981年中师毕业参加教育工作,1997年4月任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杜郎口中学校长至今。十多年来崔其升依靠党支部和校委团结学校一班人,从稳定教学秩序入手,凝聚人心,奋发图强,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确立“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办学理念,贯彻“主体教育、创造教育、开放教育”三大原则;全面实行“10+35”的时间模式和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形式,把课堂话语权还给每一个学生;全面实行“课堂教学三模块 ”:预习、展示、反馈,实现教与学的根本转变;坚持实行“教师业务论坛”,深化校本研究。课堂教学改革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已有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余万教师、同行来校考察访问。2007年杜郎口中学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崔其升荣获“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2007年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和实践》荣获山东省第二届教学奖(中等以下教育)一等奖;另外,崔其升还荣获“全国十佳创新校长”“全国目标教学十佳校长 ”等称号,及聊城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荣誉。  崔其升专著:《杜郎口解密·让学生动起来》;主编或编写《杜郎口课堂风暴》等著作、论文近200万字课程简介  杜郎口中学,一所地地道道的农村中学,地处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十年前杜郎口中学“一穷二白”,在全县二十多所中学里排名连续十年倒数,濒临撤并。1997年崔其升校长临危受命,上任后的他大胆甚至可以说是强力推行课堂教学改革,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持续快速的提升。十年后的杜郎口中学不仅排名稳居全县前三名,且成了全国教学改革成功的“明星”,闻名遐迩,前去参观取经的老师、校长、领导络绎不绝,据崔校长估算,至2008年5月,前去他们学校听课的人数已达26万。  “南洋思,北杜口”,2009年2月26日,面对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第二期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动态研修班的150多名中小学校长,崔其升校长以这场轰轰烈烈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总导演”和亲历者身份,讲述了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道路上的实践和收获。录制时间  2009年3月课程时长  166分钟提纲  一、杜郎口学校介绍  二、课堂改革    1、课堂评价采用全新标准    2、“以人为本,关注生命”    3、“全员性、教材挖掘的深刻性”    4、“多元化的理解”    5、“大众化课堂”  三、学生的转变——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  四、教师的新面貌  五、杜郎口中学背景回顾  六、自己的办学经验和感悟  七、教学理念  八、教学改革的历程构造学习型组织 促进教师主动发展主讲人: 李烈 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校长兼党委书记主讲人简介    李烈,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兼党委书记,中学高级教师,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教育部教育干部培训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教师教育培训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兼职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兼职教授。    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北京市首届十大杰出青年、首届首都楷模、香港柏宁顿孺子牛金球奖中“杰出奖”等荣誉称号。    在1997年,担任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提出了“双主体育人”的办学思路,即“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体。”四个实施途径:“以爱育爱” 、“以学论教”、“以参与求体验”、 “以创新求发展”,以达到“成为最好的自我”的理念。她带领全体师生打造“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家长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党员文化”、“校园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等九个学校文化;构建了一个超越制度的管理模式,为教师成长搭建了“美丽、智慧、快乐”的良好环境氛围,这样先进的办学理念为中国教育改革开辟了一条新路。    2005年,出版教育部“中国当代教育家丛书”《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教育部“中国特级教师文库”《我教小学数学》等三本个人专著,并有“双主体育人思路探索与实践”等多篇论文发表与获奖。课程简介    学校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所学校的教师质量,没有教师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教育质量的提高,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作为一所学校的校长,他/她的精力应该主要放在教师队伍的成长上。李烈校长阐述自己的思想定位是“不要‘管’教师,而是要为教师成长服务,要帮助每一位教师找到工作的快乐”。    总结自己的办学思想,李烈校长提出“双主体育人”,即“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题”,两个主体通过自育、互育,协调互动,共同发展。促进教师的主动发展,最终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2000年李烈校长开始提出建设学习型组织,并在实验二小推广实施。学习型组织最核心理念,她认为是强调“学习加激励”,培养教师“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教师实现个人价值,在工作中活出生命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能力。    学习型组织建设有七点内容:一、 建立民主、开放、和谐的团队氛围,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基本前提;二、 将校长的办学理念转化为全校教职员工的共识,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必要条件 ;三、指导团队学习,构建学习网络,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关键环节;四、 构建发展性学习机制,鼓励自我超越,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核心目标;五、关注教师的生命价值和职业价值的内在统一,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根本追求;六、 转变管理者的角色与行为,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根本保障;七、形成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必然结果。    李烈校长的“双主体育人”、“促进教师主动发展”等办学思想与当代著名教育家李希贵“学生第二”教育思想遥相呼应,都是强调把教师放在重要的位置,依靠教师,发动教师,发展教师,成就教师。在成就教师的同时也就成就了学生,成就了学校,成就了校长,这就是促进教师主动发展的意义所在。    整个报告,李烈校长把自己十年成功的校长管理经验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和爱传递给大家,非常值得聆听。录制时间    2009年04月07日课程时长    178分钟   提纲视频一    个人成长经历介绍 (0'5'')    学校管理思想定位 (09'34'')    办学思想“双主体育人” (21'40'')    学习型组织的构建 (28'50'')    一、 建立民主、开放、和谐的团队氛围,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基本前提 (40'09'')      1.与管理者之间:鼓励平等对话,强调积极参与 (41'28'')视频二      2.与同事之间:强调团队意识,在合作与互助中倡导教师的自主发展 (0'44'')
    二、 将校长的办学理念转化为全校教职员工的共识,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必要条件 ( 07'01'')      1.通过各种学习、研讨,鼓励教师尽可能把校长提出的理念转变为自己的认识 (08'25'' )      2.以行动研究的方法,引导教师将学校的各种理念转化并落实到自己的教育教学等工作实践中 (11'55'')      3.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学校办学理念提出修改意见,并转化成为行动计划, 在创造性的实践和共同参与的智慧中获得生长发展 (13'25'')
 
    三、指导团队学习,构建学习网络,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关键环节 (36'40'')       1.结合实际问题,指导团队学习 (40'10'' )      2.构建学习网络,发挥“核心”作用 (43'05''  )视频三    四、 构建发展性学习机制,鼓励自我超越,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核心目标 (0'33'')
     
      1.校本理念 (01'18'')      2.校本科研 (02'07'')      3.校本管理 (03'14'')      4.校本教材 (12'54'')      5.校本活动 (24'09'')    五、关注教师的生命价值和职业价值的内在统一,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根本追求 ( 26'54'')      1.快乐生命学说 ( 31'09'' )      2.适合学说 (34'35'')视频四    六、 转变管理者的角色与行为,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根本保障 ( 06'44 '' )      1.管理者转变为领导者 ( 07'26'' )
 
      2.单一的管理者角色为多重角色 ( 13'01'' )      3. 校长的个人修炼 (21'21'')    七、形成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必然结果 ( 38'30 )   学校内涵发展与校长领导力  主讲人:郑金洲 上海浦东干部学院科研部主任、博导、教授主讲人简介  郑金洲,上海浦东干部学院科研部主任、博导、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任教育部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其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文化学和教育人类学。课程简介  为什么要将内涵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主要方式?郑金洲教授认为原因有四点:一、基础教育发展的外部条件极大改善,需要将发展的注意力逐渐转向学校内部;二、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需要将注意的焦点转向学校内部;三、学校规模发展已基本告一段落,需要将质量发展作为当今学校改革的重要取向;四、改进学校管理方式,提高学校管理水平,需要将内涵发展放在突出位置。  什么是学校的内涵发展?郑金洲教授提出四个“相对于”,即“相对于规模发展的质量发展、相对于粗放发展的精细发展、相对于同质发展的特色发展、相对于模仿发展的创新发展”。具体而言,“追求质量发展”强调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也就是提升学校的“软实力”,把注意力集中在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上,使得规模与质量、效益达到有机的协调统一;“精细型发展”是秉承“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原则,将学校中教学、德育、师生互动等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关注重点,在事关学校发展的每项工作上都力求精雕细琢;“特色发展”要求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树立起特色立校的基本理念,将办学特色放在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突出地位,在特色的形成和品牌的培育中使学校上升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创新发展”要求学校正确地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创新与务实的关系,积极挖掘、利用、整合学校资源,将学校导入一种新的发展境地。郑金洲教授强调重视学校内涵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科学发展观在学校领域的具体体现和反映方式,只有软硬兼备、外力与内源并重、传统与变革并举、做大与做强并行,学校才能真正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学校内涵发展的基本要素中,学校发展愿景是内涵发展的方向和核心价值,课堂、课程、教师、学生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要素,良性运行机制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根本保障,学校教育科研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动力,和谐的学校文化是学校内涵发展的人际生态环境。  领导力是领导者在领导实践中所表现出的各种能力的总和,它主要来源于领导者个人的经历与经验,是支配力与影响力的统一,职务权威与自然权威的统一,知识、态度与能力的统一,主要由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建设能力、执行能力构成。因此校长领导力的开发就包括校长决策能力的开发、沟通能力的开发、团队建设能力的开发和执行能力的开发。在讲座中郑金洲教授非常详细地阐述了这四种能力开发的具体内容。  郑金洲教授讲课的风格,可以用“大道相通”这个词来评价。在本讲座中,郑金洲多次以非教育的视角和例子来解析学校内涵发展和校长领导力开发问题,来自历史、政治、经济、科技、企业等方面的实例能随手拈来力证他的观点和看法,很有新意。录制时间  2009年4月课程时长  155分钟提纲  一、理解和认识学校内涵发展   1、相对于规模发展的质量发展   2、相对于粗放发展的精细发展   3、相对于同质发展的特色发展   4、相对于模仿发展的创新发展  二、学校内涵发展的基本要素   1、学校发展愿景:内涵发展的方向和核心价值   2、课堂、课程、教师、学生: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要素   3、良性运行机制:学校内涵发展的根本保障   4、学校教育科研:学校内涵发展的动力   5、和谐的学校文化:学校内涵发展的人际生态环境  三、校长领导力的开发与提升   1、关于校长领导力的几个基本观点   领导者在领导实践中所表现出的各种能力的总和   领导力是支配力与影响力的统一,职务权威与自然权威的统一,知识、态度与能力的统一   领导力主要来源于个人的经历与经验   领导力主要由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建设能力、执行能力构成   2、校长领导力的开发  (1)决策能力的开发  加强政策解读  把握大局大势  捕捉关键问题  注重调查研究  具有宽广胸襟  (2)沟通能力的开发  遵循白金法则  提升非言语沟通水平  破解沟通障碍  综合运用多种沟通渠道  努力改进沟通方式  (3)团队建设能力的开发  明确团队目标与愿景  形成和谐的团队氛围  遵循共同的规范与方法  建立团队建设的良好运行机制  (4)执行能力的开发  结果导向的工作态度  注重细节的工作习惯  永不言败的工作作风  多维整合的工作能力
 
校园安全与突发事件处理主讲人:郑增仪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巡视员 主讲人简介    郑增仪,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巡视员 课程简介    本讲座是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巡视员郑增仪所作的题名为《校园安全与突发事件处理》的专题报告,主要内容有:一、生命不保何谈教育;二、安全管理重在落实;三、安全教育常抓不懈。    为增加报告的生动性,郑增仪副巡视员还在讲解过程中播放了校园安全的录像,并列举了大量有关校园安全的案例和具体数据,有助于加深学员对校园安全与突发事件处理这一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并为其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指导和借鉴。录制时间    2006年前课程时长    155分钟提纲    一、生命不保何谈教育      1.当前中小学安全事故的现状及特点      (1)校园伤害事故增多      (2)节假日是事故多发期      (3)上下学路上、江河水库和学校及周边是事故多发地点      (4)农村中小学安全事故较多      (5)低年级学生更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2.中小学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3.学校安全管理方针:积极预防、依法管理、社会参与、各负其责      4.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内容      (1)构建学校安全工作的保障体系      (2)健全学校安全预警机制      (3)建立学校周边整治协调工作机制      (4)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培训      (5)事故发生后启动应急预案    二、安全管理重在落实      1.切实落实校内安全管理制度,做好内部安全保卫工作      2.注意房屋安全      3.加强学校消防安全工作      4.做好学校住宿生安全管理工作      5.加强学校校车安全管理工作      6.大型活动应采取的措施      7.学校应安全组织体育活动      8.防止拥挤踩踏事故      9.学校场地不得出租      10.严格审查教师和学校工作人员资格    三、安全教育常抓不懈      1.学校应当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地方课程设置要求,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      2.学校应当在开学初、放假前,有针对性地对学生集中开展安全教育。新生入校后,学校应当帮助学生及时了解相关的学校安全制度和安全规定。      3.学校应当针对不同课程实验课的特点与要求,对学生进行试验用品的防毒、防爆、防辐射、防污染等的安全防护教育。      4.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用水、用电的安全教育,对寄宿学生进行防火、防盗和人身防护等方面的安全教育。      5.学校应当对学生开展安全防范教育,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应对不法侵害。      6.学校应当对学生开展交通安全教育,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交通规则和行为规范。      7.学校应当对学生开展消防安全教育,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消防站参观和体验,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提高防火意识和逃生自救的能力。      8.学校应当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到江河湖海、水库等地方戏水、游泳的安全卫生教育。      9.学校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组织师生开展多种形式的事故预防演练。      10.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化解学生间的矛盾,防止恶性安全事故的发生。
 
 学校发展规划  主讲人:曹勇安 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主讲人简介  曹勇安教授,现任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黑龙江东亚学团董事长。17岁从教于齐齐哈尔第七中学,曾为下乡知青,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技工学校教师,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第一中学副校长,厂教育处副处长、处长兼党委书记。1993年在企业经济效益最好的时候辞去公办教育职务,率72名教职工集体与企业签定了经济分离合同,创办了黑龙江东亚大学,走上了“自主办学,自担费用,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办学之路。1998年蓬勃发展的黑龙江东亚大学,接收了陷入困境的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八所学校,组成了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各类在校生12000名的黑龙江东亚学团。黑龙江东亚大学成为首批职业技术学院,易名为齐齐哈尔职业学院。  在实施5年“TQC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1999年又将ISO9000引入到学校的管理中来,建立了教育服务质量和教育保证体系。学团内各校组织结构均由层级管理转为扁平化管理收到了良好的办学效率和效益。在办学的实践中总结出版了专著《ISO9000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该书于2003年被省教协评为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三等奖。  办学经验广为业内人士所赞同,连续六年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讲学,两次在北大讲坛上做专题讲座。演讲足迹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  社会兼职有:齐齐哈尔市人大常委会常委、黑龙江省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兼职教授、全国教育管理学会常务理事、全国民办教育工作者联谊会副主席、中华职业教育社全国理事、中央教科所培训中心兼职教授、厦门大学高教研究所兼职研究员等。课程简介  本讲座是由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黑龙江东亚学团董事长曹勇安教授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第一期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动态研修班所作的专题报告,报告的主题为《学校发展规划》。报告的主要内容有:一、为什么要制度学校发展规划;二、怎么制定学校发展规划?三、东亚学团的改革与发展经验谈。在报告中,曹勇安院长以丰富的办学经验和深厚教育理论知识,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表达给学员上了一堂精彩的专题讲座。录制时间  2008年9月课程时长  170分钟提纲  一、为什么要制度学校发展规划    1、现代社会的四大变化    2、从产品生命周期看学校发展规划的重要性    3、从教育改革趋势看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必要性    4、职务型校长与职业型校长的区别  二、怎么制定学校发展规划?    1、规划的概念、类型、原则、思路和工具    2、学校发展规划四要素:发展目标,发展方针,发展重点,发展战略步骤  三、东亚学团的改革与发展经验谈    1、第一阶段:谋生存—办学观    2、第二阶段:图发展—质量观    3、第三阶段:创品牌—特色观
 校长的办学素养与品牌效应  主讲人:王建宗 北京十四中学校长、党总支书记主讲人简介  王建宗,北京十四中学校长、党总支书记,原北京育才学校校长,北京市名校长研究室研究员,北京市人大代表。被教育部长周济聘任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兼职教授,任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革专业委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教育学院名校长第一工作室研究员。宣武区名师讲师团成员并已连任三届。多次获得北京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园丁奖、市普教系统先进工作者、“五·四”奖章、德育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06年,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等三家单位联合组织的首届全国中小学校长评选活动中获“卓越校长”称号;三次获得宣武区政府表彰的模范校长称号;宣武区教委、教工委组织召开了“王建宗校长办学思想与实践”研讨会,中国教育报、现代教育报、中小学管理杂志、北京教育杂志等多家报刊作了大篇幅专题采访报道。  主要学术研究成果:心理教育专著《架设心桥》,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向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用书。与日本学者皇纪夫合著的《临床教育学》(日文版)以学术著作的类别在日本发行。在核心期刊、报刊《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中国教育报》《中小学管理》《新教育》《中小学校长》《北京教育》《现代教育报》《北京晨报》等刊物上分别发表了上百篇的论文、文章并为专栏撰写随笔。课程简介  本讲座是由北京十四中学校长王建宗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第一期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动态专题研修班上作的专题报告,报告题名为《校长的办学素养与品牌效应》。在讲座中,王建宗校长系统阐述了他对学校品牌建设的理解认识,以及他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对学校品牌建设上的探索和取得的经验,同时他以自身成长为例,分析了校长办校应具有的素养,以及在如何管理学校上应抓的重点。王建宗还以“北京育才学校”为实例,具体介绍了他在北京育才学校的管理实践。录制时间  2008年9月课程时长  165分钟提纲  一、学校品牌建设    1、品牌效应    2、品牌伦理    3、学校品牌建设的类别    4、学校管理者的素养提升    5、自我案例分析  二、校长的办学素养    1、精思、善做、重修养    2、干部要培养宏观思考的能力    3、以能力培养为重心的课改促进    4、以能力培养为重心的教学研究    5、防止思想自损—品牌伤害    6、2008年高考高招培养目标同质雷同    7、部分中学校训    8、如何提升办学思想的成熟度    9、干部教师系统能力在引导中提高  三、校长的办学理念    1、校长要做到真知(认识)卓现(实践)    2、理解校长的职位    3、学校的战略与目标管理    4、人生目标对发展的作用    5、办学理念溶汇在目标中    6、要善于以“点”式工作创造性地行政    7、学校品牌的个性特色    8、教师品牌形象    9、北京育才学校办学经验介绍
学校成本效益分析主讲人:杜育红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副院长 主讲人简介    杜育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副院长、全国教育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世界银行/英国政府双边项目: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影响力评价专家组组长、中英西南基础教育项目:教育财政专家、世界银行/英国政府:西部地区贫困社区社会发展项目教育财政专家。主要从事教育经济学、教育财政校本管理与校本财政、发展性教师评价方面的研究。    主要著述有:《人力资本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年)、《学校管理的经济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教育发展不平衡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教育经济学》(华文出版社,2005年)、《教育经济学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2月)、《教育学基础理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4月)。课程简介
   
    关于成本分析,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和企业相关的成本分析。学校是否有效益成本分析的问题,人们的看法不尽相同。杜育红教授于2006年9月29日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就“学校和教育管理领域也同样需要效益成本分析”这一问题,从经济学的视角对其进行了深入的解析与论述。录制时间    2006年9月29日课程时长    97分钟提纲视频一
   
    一、经济学是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00′52″)
     
      1.高科技行业收入高的经济学分析 (01′33″)
     
      2.经济学是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14′16″)      3.生产函数与教育生产函数的概念(24′48″)      4.科尔曼报告的结论分析(45′47″)视频二
   
    二、教育生产的特点、配置效率与学校成本效益分析(03′33″)      1.罗斯·米勒的研究:时间与学生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08′55″)       2.罗斯·米勒的研究:教学费用与学生学业之间的关系(14′07″)      3.罗斯·米勒的研究:家庭环境与学生学业之间的关系(17′06″)      4.罗斯·米勒的研究:教师与学生学业之间的关系(18′36″)      5.教育生产的特点(24′09″)      6.教育生产的特点对管理的启示(31′40″)      7.教育的长效目标管理特点及启示(35′18″)      8.配置效率与学校成本效益分析(39′21″)
 
决胜课堂:中小学新课程有效教学的课堂重建和评价创新
——有效教学与校长课程领导力培养(之一)主讲人:龚雄飞 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副院长 主讲人简介    龚雄飞,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副院长、海南省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海南省作协会员,教育部新课程培训专家组核心成员。课程简介    当课程处于稳定的非变革状态,原有规范秩序在相当程度上能够替代中小学校长的作用。学校一旦进行课程改革,以常规为特征的稳定状态被打破,教师们就会迅速、强烈地需要校长的指导。因为,在这种状态下,观念目标、行为指向、操作程序不明朗,教师们只有看校长、等领导来部署和示范。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将课程决策权下移了,校长课程领导者的角色身份更加凸显出来。所以,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校长要打造课程领导力,这是中小学校长职业角色变化的需要,是实施课程改革的根本要求。    校长课程领导力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对新课程有效教学的创造力上。什么是有效教学?新课程有效教学的关注点在哪?新课程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是什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重建有效教学的课堂?如何创新新课程的教学评价?龚雄飞副院长从中小学课堂教学中所常遇到的实际问题和案例出发,凝练出四个“点”来解答这些问题,这四个点是“激活课堂——新课程有效教学的兴奋点、优化问题——新课程教学设计的着力点、有效评课——新课程校本教研的引爆点、突出思维——新课程学业评价的关键点”。录制时间   2009年07月03日课程时长    133分钟提纲    引子:在新课程背景下打造校长课程领导力      1. 何谓“课程领导力”      2. 什么是有效教学    一、激活课堂:新课程有效教学的兴奋点      1. 对传统课堂的反思      2. 对思维课堂的建构    二、优化问题:新课程教学设计的着力点      1. 为什么问题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主体工程      2. 问题设计的基本要素——宽度、深度、角度、精度和难度      3. 问题设计与思维训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和思维冲突    三、有效评课,新课程校本教研的引爆点      1. 听课听什么      2. 评课怎么评    四、突出思维:新课程学业评价的关键点      1. 关于学生的学业评价      2. 指向思维品质的开放性试题的评价改革——SOLO评价
 
决胜课堂:中小学新课程有效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和生命高度
——有效教学与校长课程领导力培养(之二) 主讲人: 龚雄飞 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副院长主讲人简介    龚雄飞,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副院长、海南省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海南省作协会员,教育部新课程培训专家组核心成员。课程简介    中国传统教育的价值观是以知识为本位的,在这种价值观指导下的教育从一开始“出发”就有问题,因为它只是追求知识的价值,把知识当作了教育的全部内容,因而导致在激烈的升学竞争刺激下,传统教育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传统教育,可能赢得了分数,却输掉了人,这是传统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知识不是冷冰冰的符号。当教师把自己的真情以艺术的方式贯注在教学中时,课堂就成了知识、情感、智慧交融的“场”。新课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就能在这个“场”中完美统一,就会产生教学高潮。“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当教师在课堂上真切地感受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不断感受情感的感染并由此不断诞生精彩观念,那么这位教师就能感受到德育的崇高从而体验到教学的神圣了。    “让课堂真正充满生命活力”,追求魅力课堂,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精神境界,进而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这样才能实现中小学校长真正的课程领导力。录制时间    2009年07月04日课程时长    154分钟提纲    引子:寻找失落的“人的价值”    一、提升师德水平,让教师成为有高度的教育者      1. 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和教育公平      2. 要学会激励评价和赏识学生      3. 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学习体验      4. 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二、提升专业水平,让教师成为有思想的行动者      1. 基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原则      2. 基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行动策略
 
 
 职业型校长与学习型组织建设先导  主讲人:陈孝彬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主讲人简介  陈孝彬,教授,1933年生。北京市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留校任教,历任教育学教研室副主任、教育系主任等职。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学术委员,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学术委员,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学科规划组成员,《中小学管理》杂志编委。  主编有《教育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1999年再版)、《外国教育管理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成人教育基础》(主编之一,全国成人教育管理干部岗位培训教材,中国人民出版社1996年)、《中国教育管理精览》(副主编,成人教育分卷主编,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年);独著《学校教育管理科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合著《简明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1987年担任中央电大教育学课程主讲教师,参加主编教材《教育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7年)。1997年担任中央电大素质教育课程主讲教师,编写教材《素质教育专题讲座》。1998年担任中央电大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课程简介  本讲主要讲了两个问题,一是校长职业化,校长不但要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进行管理,而且还要有管理学校的资产;二是学习组织建设问题,陈孝彬教授详细讲解了人类面对千变万化的社会,是如何适应的。录制时间  2004年4月课程时长  159分钟提纲视频一  一、校长职业化(05′39″)   1. 从历史的发展看校长的职业化(05′47″)   2. 校长负责制(20′26″)   3. 校长的能力(27′20″)  二、职业化的概念(28′42″)   1. 教育与经营的矛盾(46′50″)视频二   2. 校长哲学——举例(0′15″)  三、校长智能结构的变化(14′18″)   1. 提出概念的能力(14′40″)   2. 决策论证能力(17′00″)   3. 信息和感情的沟通能力(27′14″)   4. 组织实施和运筹的能力(33′27″)   5. 反省和超越自我的评价(34′53″)  四、职业校长的品质(36′53″)  五、学习组织建设问题(41′50″)   1. 为什么提出学习化社会和学习组织问题(44′58″)   2. 虚拟现实提高了人们的想象空间(51′42″)视频三   3. 社会的需求带动教育的发展(13′34″)   4. 变化总是在发生(27′35″)   5. 对待变化的策略——学习(33′15″)  六、为什么建立学习型学校(42′50″)苏共因腐亡党与中共反腐闯关的历史经验主讲人:林树标 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资深特约评论员主讲人简介    林树标,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资深特约评论员。课程简介    本课程用大量历史事实详述了苏共为什么会灭亡的原因和中国共产党反腐闯关的历史经验。课程时长    113分钟录制时间    2010年3月提纲    一、苏共为什么会灭亡    二、中国共产党反腐闯关的历史经验
    推进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主讲人:乔玉全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课程处处长主讲人简介    乔玉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课程处处长,教育博士。先后在国家教委、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和基础教育司工作,曾在中国驻美国芝加哥领事馆担任四年教育领事。在国家级刊物发表几十篇学术论文,出版《21世纪美国高等教育》等四部专著。课程简介
   
    本讲的主要内容有:一、素质教育推进发展的形势;二、课程改革的进展;三、课程改革中需要强调的课程内容;四、课程改革实践中不断探索新情况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五、总体推进:课程改革的超常规推进;六、课程改革的特殊国情;七、国外(日本)教育改革的特点对中国教育的影响;八、漫长的传统教育;九、课程发展中心:从知识传授到发展的转移。录制时间    2006年前课程时长    143分钟提纲视频一    一、素质教育推进发展的形势(01′43″)      1. 世界教育的变革(05′05″)      2. 当今社会的教育变革(08′13″)      3. 怎样培养创新型人才(11′50″)      4. 创新型人才各种能力的培养(15′02″)    二、课程改革的进展(19′28″)      1. 解读《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件(20′30″)      2. 课程研制的工作策略(22′24″)      3. 组建课程改革的国家项目(25′20″)      4. 2001年课程改革进入实践的层面(30′45″)      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整体部署(33′32″)      6. 转变课程的功能(38′46″)      7. 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评价(43′18″)    三、课程改革中需要强调的课程内容      1. 加强基础、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等(46′23″)视频二      2. 学习方式上要强调独立思考、主动质疑、亲身实践等(00′26″)      3. 加强对学生发展过程的评价(02′08″)      4. 改革考试的内容和方法(03′31″)    四、课程改革实践中不断探索新情况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05′03″)      1. 参与式、全程性的教师培训(05′23″)      2. 以校为本的教研调动机制(06′25″)      3. 日常评价改革和中考改革、综合素质评价的探索(07′10″)      4. 地方课程与技术课程的开发(10′30″)    五、总体推进:课程改革的超常规推进(12′23″)    六、课程改革的特殊国情(15′04″)      1. 地方政府的支持情况(16′35″)      2. 建立激励机制(18′35″)    七、国外(日本)教育改革的特点对中国教育的影响(20′00″)      1. 日本教育改革发展的全过程解析(21′05″)视频三      2. 总结日本课程改革的特点和理念(00′50″)      3. 日本教育中存在的问题(02′00″)      4. 国外(日本)教育改革对中国以至世界教育的影响和启发(05′05″)    八、漫长的传统教育(15′05″)      1. 大众教育与英才教育(15′19″)      2. 教育与老百姓的实际利益和社会发展的关系(23′39″)      3. 机械论时代的教育(25′14″)      4. 教育从关心学生开始(32′30″)      5. 多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教育(37′38″)    九、课程发展中心:从知识传授到发展的转移(44′32″)
 
 
未成年学生的法律保护——教育法制基础(十四)主讲人:王悦群 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法制所所长主讲人简介  王悦群,女,1963年出生,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法制所所长。国家九五教育科学青年专项课题负责人,天津市教育法学学科理论研究带头人。主要学术著作:  《教育法学概论》专著,吉林教育出版社,96年版。  《学校教育法制基础》副主编,国家教委人事司组织编写全国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教材,教育科学出版社,97年版。  《教育法学基础》副主编,国家教委师范司组织编写全国教师继续教育教材  吉林教育出版社,98年版。  《教育法制概论》主撰者,国家教委人事司组织编写全国教育行政干部培训教材,教育科学出版社,97年版。  “论教育法的特色”中国教育报(半版)95.4.16等论文30余篇发表在国内报刊上。  1997年在中国电视师范学院讲授《教育法制概论》(国家教委组织, 全国教育行政干部培训教材) 13讲。  1997年在中国电视师范学院讲授《学校教育法制基础》(国家教委组织, 全国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教材)。课程简介  本讲内容是教育法制基础中未成年学生的法律保护,通过具体事例和案例形象地讲解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和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录制时间  2006年前课程时长  50 分钟提纲  一、未成年学生的法律保护(01′35″)  二、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12′17″)  三、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25′59″)  四、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40′18″)  五、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48′16″) 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改革座谈——来自基层教育局长们的声音访谈嘉宾简介    温殿杰,辽阳市教育局副局长;徐文姬,宁波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忠荣,重庆市江津区教委主任;丁凤锁,天津市津南区教育局副局长;陈彦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石河子高中学区管理服务中心主任。课程简介    2008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教育部三个部委《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指导意见》的通知。《指导意见》规定,从2009年1月1日起,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制度。这是国家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对广大教师的亲切关怀。这项改革对于依法保障教师收入水平,激发他们积极投身教育事业,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具有重大意义。    教师绩效工资不仅包括体现工作职责和劳动复杂程度的基本工资,还包括与教师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相联系的奖励性工资,由学校在考核的基础上确定分配方式和方法。由于这项政策关系到广大教师的切身利益,因此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目前,距离《指导意见》的出台已经过去了10个多月的时间,各地相继出台了绩效工资实施的方案与细则,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如何保证财政资金及时到位、如何建立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师职业特点的教师绩效考核制度、如何实现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如何体现向一线教师倾斜的原则、在义务教育阶段先行实施绩效工资对其他学段的教师会产生哪些影响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密切关注,并加以解决。本次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的具体落实由各地基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为此,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特邀请了几位基层教育局长就以上这些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课程时长    86分钟录制时间    2009年10月提纲    局长访谈问题一:各地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的具体实施情况。    局长访谈问题二:各地教师绩效考核的具体办法,包括对师德的考核、如何保证升学率不作为考核指标等。    局长访谈问题三:关于非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工资待遇问题等。 校长专业发展与队伍的建设  主讲人:陈玉琨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主讲人简介  陈玉琨,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院长、教育部华东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主任;全国教育干部培训专家为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专家委员会主任;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教学工作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研究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高等教育评估》杂志编委会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师资建设委员会委员。1998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1999年由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学者”称号;1999年被教育部确定为教育学“跨世纪学科带头人”。  著作有《教育评估的理论和技术》(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2月)、《教育学文集教育评价》(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中国高等教育评价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现代教育管理技术》(上海科技出版社,1994年版)和《教育评价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等十余本,论文有《教育质量本质探析》等近百篇。课程简介  教育家是指那些具有高远的教育追求、终生的教育热情、渊博的教育知识、个性鲜明的教育思想、丰富的教育经历、富有成效的教育实践、广泛深刻的教育影响,其教育实践和教育成就为教育界和社会广泛认可,甚至在教育发展史上能留下难以磨灭印记的教育人才。教育家办学可以全面提升教育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全面提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要求,全面提高各类教育的品质,等。“教育家成长的规律是先成才后成名再成家。”校长的专业发展是校长在不断提升自己专业精神的基础上,完善自己的专业道德,提高自己专业能力,拓展自己专业知识的过程,是他们在贡献祖国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  校长要“立大志、聚大智、明大势、做大事”,这是校长专业精神和专业使命的要求。校长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要“慈悲为怀,关心弱势群体”,要“以情为重,常知有舍有得”,要“以柔为径,化解人际恩怨”,要“以德为根,不忘修身养性”,这是校长专业伦理和职业道德的要求。校长的领导力体现在战略思维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课程开发与教学指导能力、对学校现状的评价与诊断能力、争取社会支持的能力,等。校长的核心竞争力是组织校本课程编制的能力、指导教师提升课堂教学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等。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则表现为他的课程意识、课程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与质量保障等工作上。校长队伍建设有五项措施:进一步完善平等竞争的校长聘任机制;有计划地在全国推广校长职级制;加强校长专业标准与规范建设;完善校长培训制度,持续提高校长队伍的专业水平;建立“人民教育家”荣誉授予制度,等。  陈玉琨教授还详细讲解了如何让课堂教学优质化的方法以及加强校长培训的相关内容。陈玉琨教授是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是中小学校长培训方面的权威教授,本讲座内容无论是在思想高度和业务操作层面上都充分展示了这位知名老专家的权威水准。录制时间  2009年5月课程时长  163分钟提纲  一、教育家办学与校长专业发展    1. 教育家办学的意义    2. 教育家的内涵    3. 教育家成长的规律  二、校长的专业发展    1. 校长专业发展概述    2. 校长的课程领导力    3. 校长领导力与课堂教学的优质化  三、校长队伍的建设    1. 校长队伍的建设    2. 校长培训
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宏观形势和政策走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点分析主讲人:张 力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讲人简介    张力,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兼职教授。自1985年以来,张力一直从事宏观教育政策的分析与研究工作,在国务院、国家教委和教育部调研起草有关重大教育政策,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其《实施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批转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的过程中,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从“七五”到“十五”期间,张力先后参与或主持了多项国家级教育科研重点课题,其成果为制定教育发展战略规划提供了参考。他共发表百余篇论文、报告,在公共教育政策分析及研究方法等领域作出了一定的创新。其论著曾获全国和省部级十次奖励,1993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领取政府津贴的专家。  张力还任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兼职教授,部分省区教育科研机构的兼职研究员。其他兼职还有: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战略学科组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北京市高教学会副会长、北京市政府专家顾问团教育顾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常务理事等。曾任若干国际组织在华合作项目的中方负责人或顾问,出访了30多个国家(地区),主持过一些双边和多边的教育合作研究项目。课程简介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教育事业经历了从恢复到跨越的发展,使我国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并开始朝着人力资源强国目标迈进。“有学上”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上好学”成为人民群众新的要求。在这新起点新要求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研制至关重要,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经过两轮公开征求社会意见,《规划纲要》的征集意见范围集中在“加强农村教育”、“深化教育教学以及管理体制改革”、“解决各级各类教育中突出问题”、“保证教育投入和健康发展”等四个方面的20个主题上。《规划纲要》的征求意见稿公布后,引起大家热议的问题是:素质教育仍需统一认识、学前教育问题错综复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择校、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途径、高考招生制度与教育公平、高校分类定位和质量评价、培养造就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更高质量的教师队伍、高校管理“去行政化”与教授治学、进城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反对学术不端和惩防教育腐败、财政教育经费占GDP4%时间表,等。在本课程中,张力教授结合我国的教育政策,对这些热点问题做了深入地阐述。课程时长    161分钟录制时间    2010年4月提纲    一、新的起点、新的要求      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起点      新中国教育事业三大历史性成就      改革开放30年:教育从恢复到跨越      改革开放30年:体制改革突破性进展      改革开放30年教育工作宝贵经验      世界银行评估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期教育      近期许多国家宏观教育政策五大走向      世界全民教育的2015年六项奋斗目标      后全民教育(Post Education for All)政策选择    二、新老热点、新老难点      研制2020年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当前规划纲要文本征求意见的热议问题      素质教育:逐步纳入国家政策范畴      素质教育与教育质量:国际共识      东西方教学体系的课程交汇点      东西方教师专业发展的交汇点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任务要点      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路径需要厘清      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后的宏观趋势      国际范围基础教育挑战和应对策略      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推进前景      高中阶段普职比例近年开始反转      我国职业教育曾面临多叉路口      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      国家职业教育重大政策走向      职业教育的第一要务    三、新的展望、新的期待      实施规划纲要的关键问题      我国中长期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      教育规划纲要的深层背景和指导思想      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工作方针      规划纲要: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目标      规划纲要:人力资源开发主要目标      我国教育进入后“普及”阶段拐点      我国区域间教育资源配置很不平衡      我国促进教育公平政策的要点      促进教育公平的渐进过程      服务型政府的四类作为方式选择
基础教育科学发展的基本政策与重点工作主讲人:陈小娅  教育部副部长主讲人简介    陈小娅,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教育部总督学。课程简介    3月3日,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第27期全国地市教育局长研修班和第4期基础教育改革动态研修班的开班报告上,陈小娅副部长解读了刚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并对2010年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的工作重点做了详细的介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制订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有关基础教育的发展任务是“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中职教育”,基础教育的主要改革任务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德育、体育、美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确保政府教育财政投入到位,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农村教育队伍建设。    2010年教育部基础教育的工作重点在于:统筹城乡,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化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着力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开拓进取,着力推进学前教育的普及和普通高中的发展;完善政策,着力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课程时长    161分钟录制时间    2010年3月3日提纲    一、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稿)中关于基础教育的内容      1.总体战略      2.发展任务      3.体制改革      4.保障措施    二、关于做好2010年工作的几点思考      1.统筹城乡,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格局,科学规划区域内中小学建设和布局        (2)满足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要求,更加科学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        (3)面对人口流动性增加的趋势,重视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4)根据城镇化发展进程,研究调整相应的教育政策      2.深化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着力提升基础教育质量        (1)认真总结经验,充分认识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2)明确基础教育课程的性质,强调依法依规加强课程教材建设        (3)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科学决策机制      3.开拓进取,着力推进学前教育的普及和普通高中的发展        (1)明确性质和功能,着力加快普及学前教育        (2)坚持多样化发展,推动普通高中改革      4.完善政策,着力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1)统筹城乡教育,更加重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2)提升教育质量,需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3)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新课程与学习指导 主讲人:关鸿羽 北京教育学院教育管理室前主任 主讲人简介    关鸿羽,著名教育专家,全国家庭教育专家讲师团首批专家。曾任北京教育学院教育管理室主任,中央教科所兼职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北京市初中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市教育管理学会秘书长,中国记忆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中国家庭文化学会常务理事。  先后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主讲教育节目,并开设《关教授教育漫谈》,《关老师谈家教》专题节目,他热心于家庭教育理论的普及工作,在29个省(直辖市)100多个城市作家庭教育报告,深受全国各地家长欢迎。  他潜心于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教育专著有《家庭教育学》、《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提高智力的方法》、《心理素质教育》等30余部。  因工作成绩突出,曾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作为教育界的先进人物代表在中南海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新华社、《人民日报》、《人民教育》都曾专文报道过他的事迹。课程简介    课程改革全面实施,但在课程改革的今天,不少教师和家长不会指导孩子的学习了。过去教师和家长主要是抓知识,让孩子把知识背下来就可以了,现在新课程更重视的是孩子的发展。新课程是三维结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新课程的条件下,如何指导孩子学习,关鸿羽教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多年的研究,本讲座的内容就是这些研究成果的介绍。    孩子不努力学习怎么办?孩子学习不刻苦怎么办?孩子厌学怎么办?孩子学习习惯不好怎么办?孩子学习方法不佳怎么办?孩子脑子不灵活怎么办?这些最困扰家长的问题就是孩子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的问题、学习态度问题、学习兴趣问题、学习习惯问题、学习方法问题和智力开发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关鸿羽教授在讲座中详细地介绍了全方位指导学生学习的策略与方法。    本讲座提供的学生学习方法和智力训练方法是关鸿羽教授在大量实践调查的基础上综合总结出来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可供学校和家长参考采用。录制时间    2009年6月课程时长    152分钟提纲    一、新课程观      1.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2.教学的结果      3.冷思考——重实质而不要只重形式      4.深思考——只重形式只能是徒劳无功      5.课程功能(目标)    二、全方位指导孩子学习      1.学习动机、学习目的      2.学习态度      3.学习兴趣      4.学习方法      5.学习习惯
 
中小学生养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主讲人:关鸿羽 北京教育学院教育管理室前主任主讲人简介    关鸿羽,著名教育专家,全国家庭教育专家讲师团首批专家。曾任北京教育学院教育管理室主任,中央教科所兼职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北京市初中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市教育管理学会秘书长,中国记忆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中国家庭文化学会常务理事。  先后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主讲教育节目,并开设《关教授教育漫谈》,《关老师谈家教》专题节目,他热心于家庭教育理论的普及工作,在29个省(直辖市)100多个城市作家庭教育报告,深受全国各地家长欢迎。  他潜心于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教育专著有《家庭教育学》、《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提高智力的方法》、《心理素质教育》等30余部。  因工作成绩突出,曾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作为教育界的先进人物代表在中南海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新华社、《人民日报》、《人民教育》都曾专文报道过他的事迹。课程简介    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即行为习惯的训练、语言习惯的训练和思维习惯的训练。    重智育轻德育,只抓孩子的学习,完全忽略了习惯的培养;抓学习也只抓知识,不注意学习习惯的训练等等,这些做法都会影响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养成教育应该从训练着手,训练的方法有很多,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要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不同性格气质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可以采取的训练方式有:激趣式、分解式、评比式、制约式、疏导式、渐进式、体验式、切断式、协议式、积分式、负强化法(批评、惩罚),实践锻炼法,指导自我教育法等。    好孩子不是夸出来的,无原则的表扬,过多、过分的表扬不利于孩子成长。要让孩子有是非观,能正确地评价自己,正确地对待自己的问题,不能在虚伪中生活。“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有反思才是成功之母。”“严爱结合,刚柔相剂。”“表扬为主,批评为辅。”    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应加强言语上的说服教育,突出语言的情感性、科学性。要以理服人,切忌讽刺、挖苦;要简练、深刻,切忌唠唠叨叨;要有情感性,切忌空话、大话;做到“事先备课”,切忌盲目性;切忌脱离实际,要符合孩子年龄特点。在以身立教上,应以行导行、以德育德、以才培才、以趣激趣、以美求美、以情动情、以性养性等。    在讲座中,关鸿羽教授以理论为线,以生动鲜活的实例为点,把养成教育这一大主题讲得十分形象活泼,相信能让听者受益良多。录制时间    2009年6月4日课程时长    147分钟提纲    一、养成教育的基本理论      1.养成教育有利于孩子成才、成人      2.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3.习惯不同,人的机遇就不同      4.目前孩子存在着“十小”问题      5.养成教育有利于社会进步      6.养成教育在德育中的位置      7.素质教育与养成教育      8.习惯的概念      9.习惯的特征      10.习惯的形成因素      11.养成教育必须赋予新时期的内容和要求      12.不要忽略了智慧性习惯的培养    二、养成教育的内容      1.养成教育的内容要规范化      2.养成教育内容要细目化          3.养成教育的内容要序列化     三、养成教育的途径      1.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要一致       2.学校、家庭与社会教育要一致      3.道德选择能力    四、养成教育的方法        1.德育姓德不姓智           2.方法要适合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训练法
 
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宏观形势任务 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宏观形势和任务 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形势 中国经济面临更严峻挑战期 - 形势 宏观形势 经济形势 宏观经济形势 形势统计 形势数据库... 梁光烈:适应新的形势任务 推进民兵工作科学发展 论基础教育的科学发展 温家宝: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极杂其复2011 认清钢铁产业面临的发展形势 以提升核心竞争力应对挑战 让每个孩子都上好学: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综述 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反思 国际金融形势与中国经济转型——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与发展 (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 祁斌) 关于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几点认识论思考_基础教育改革:...优势网 建筑业面临的形势与深化改革问题 ### 胡锦涛: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任务 胡锦涛:提高质量是高教改革发展核心任务(全文) 胡锦涛:提高质量是高教改革发展核心任务(全文) 胡锦涛:提高质量是高教改革发展核心任务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和散户网友说说现在的形势与任务 张毅:关于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形势和任务 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历程、主要成就和形势任务 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 让每一个孩子都上好学——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