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3年度版装甲秘籍:台媒:中美适时构筑全球伙伴关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1:22:05
台媒:中美适时构筑全球伙伴关系
2011-5-10 10:56  来源:环球时报  评论 4查看评论 【字体:

  台湾《旺报》日前发表文章,原题:中美建构共同领导伙伴 此其时矣 第三轮中美战略暨经济对话今天将于华府举行。鉴于全球和区域政经发展,需要中美这两大经济体的协调与合作,因此双边关系的竞与合,备受国际舆论的关注。

  中美关系尽管“剪不断,理还乱”,却也不乏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合作。双边关系去年经历了美台军售、达赖访美、谷歌事件、黄海军演及南海核心利益等冲撞,直到今年初胡锦涛访美后,双边对话始回归正轨,印证了中美双方都意识到“合则两利,斗则两败”的道理,正如同希拉里用“同舟共济”来形容当下的双边关系。

  维护共同利益作基础的合作伙伴关系,应该是中美共同解决类似日本核灾或中东北非变局等挑战的较佳方式;换言之,面对国际政经情势的快速变迁,中美需要摆脱目前这种“冲突,和解,再冲突,再和解”的互动循环模式。中美第三轮战略经济对话,应是双方尝试建构共同领导伙伴关系的时候。

  奥巴马总统上任之初,把中美关系定义为“全球最重要的双边互动”,显见美国确曾想正面看待中国崛起。然而,中美终究有太多不同;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人权价值观的差异,很难维系长期友好而稳定的关系。这种无前例和既往经验可循的关系模式,不容易藉着几次战略对话,即可化解分歧。

  回顾过去几年的中美关系,双方尽管摩擦不断,但亦仅止于相互叫阵,只是全球金融风暴之后,中美分歧的领域已从经贸和人权,扩大至东亚区域安全。中美各自坚持核心利益的结果,激化了大陆与东协(东盟)国家的矛盾,也深化了南中国海的紧张对峙。最近东亚国家试图强化与美国的军事合作,无非是针对大陆发展航母而来。

  中美两强现阶段都陷入了内外的困境。国力衰落的美国,尽管面对严重的双赤字、高失业率和激增的贫穷人口,却还要负担阿富汗伊拉克战争的庞大军费。联合国安理会不久前授权西方国家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首次出现美国无意扮演领导角色的现象,它说明了美国若无法控制预算赤字与外债,未来将很难长期保持在中东、东亚或欧洲的军力优势。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与贝克,最近在《华盛顿邮报》联名敦促奥巴马总统,除了为保护平民而必须采取有限的军事行动外,美国不宜再扮演国际警察的角色。

  崛起的中国,同样陷入内忧外患的窘境。改革开放30余年,于今已在政经发展的十字路口徘徊。经济快速发展的结果,形成社会两极化现象,社会不公、官员腐败、贫富差距扩大等问题,逐渐造成阶级对立和社会脱序现象,今年2月间,大陆媒体就把现实中国喻为“各种问题的‘超级大国’”。

  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之际,需要稳定及和平发展的外在环境。北京鉴于西方国家各自的利益考量,曾试图用“拉欧制美”策略来缓解外部压力,但近年来欧中关系同样受到贸易不平衡、人民币汇率、稀有金属出口、智能产权、市场开放或人权议题的掣肘,相对抵销北京的外交影响力。《纽约时报》日前就建议美国政府与西方盟邦共谋新途径,来施压中国改善人权状况。

  美国的对外政策除有赖领导人的治理能力与主观意愿外,主要取决于客观的需求。美国对中国政策考量的是国家利益,尤其总统与国会的立场未必相同,往往增加中美关系的复杂性。

  可以预期的是,随着中国崛起的影响效应,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议题范畴会随之扩大。美国庞大的双赤字问题,基于可能削弱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因此人民币汇率将持续成为美方关注的焦点。4月底美国参议员舒默等9人访问北京时,曾公开对媒体抱怨中方拒绝人民币快速升值,美国财政部也推迟了原定4月中旬公布《国际汇率报告》,显然都是对新一轮中美战略经济对话,还有所期待。

  相对于经贸领域的分歧,中美强化双方战略互信的难度最高。也因为彼此间的互信基础薄弱,今年初“欧胡会”后的中美和谐关系,能维持多长时间,仍有待观察。以往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推动和维系,靠的是双方领导人的主观意愿和作为,但若想维持稳定而可预期的中美关系走势,北京与华府需要思考将双边关系提升至共同领导伙伴的层级。

  美国的综合国力持续衰退,是不争的事实,其在全球与东亚区域扮演的单极霸权角色,亦可能因此而逐渐褪色。鉴于中美的分与合,是维系东亚稳定的重要因素,美国未来如想减少重返亚洲的阻力,根本之道仍在于,寻求与中国建立“共同领导”的伙伴关系。特别是,中美关系的和谐稳定,有助于维持两岸和平发展的现状,符合中美双方的现实利益。

相关新闻

  中美对话 重在一个实字

  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5月9日至10日在华盛顿举行。此轮对话是在胡锦涛主席1月成功访美后,中美关系进入建设合作伙伴关系新阶段的背景下举行的,从双方头一天的对话看,它已经显现出了更加深入、有效、务实的特点。

  实际上,从第二轮开始,对话就已经达成了多项共识,签署了多项文件,取得了非常具体的成果。而在前两轮对话中,双方也把中美经贸关系各个层面上的重点、难点问题摆到了桌面上,在各个领域和层次探索寻求互利共赢的合作途径。对话这一机制显然不只是为双方提供了一个表述各自立场、交流思想的机会,它也是推进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

  本次经济对话的主题为“建设全面互利的中美经济伙伴关系”,这一主题涉及的四大议题下,均是一些非常具体的问题。比如双方共同关注的“市场准入”问题,美方期望中国政府的采购机制能够对美企业一视同仁,中方则希望美方拆除为中国企业赴美投资设立的障碍。

  今天的中美关系,从宏观层面来理解其战略意义并不难。只要把这对关系置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去观察,就可以做出基本准确的判断。而中美现在相互依赖的程度,更是可以从超市、学校以及双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直接感受到。但是,仅仅有战略层面的高度认识显然还是不够的,还需要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来进一步深化中美关系,改善中美关系的舆论环境。

  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历程表明,务实才能深化。务实不是比实力,不是一方压服另一方,而是要通过谈判,妥善处理分歧;通过利益的让度,解决具体的问题。

  具体问题的解决之所以不得不在讨价还价中一步步缓慢向前推动,就在于这些问题是在不断变化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新问题出现,而且这些问题还涉及到了双方的利益博弈,有时需要做出发展方式的转变和调整。

  这种“大道理”越来越清楚、“小道理”越来越复杂的现象,已经成为中美关系现状的一个突出特征。本轮对话,中美双方分别有20多个部门的近30位负责人参加对话,这些不同层面、不同领域和不同官员的对话,将会在阐明“大道理”的基础上,使“小道理”得到更清晰的梳理。

  目前,一些媒体的关注点仍在难度比较大的老问题上,似乎只有这些问题解决了,对话才算是取得了进展。实际上,从上一轮对话的成果来看,在那些更容易找到共同点的领域里推动合作,对一些难点问题加强沟通,可能更具务实意义。

  比如,在上轮对话中,双方发表了《中美能源安全合作联合声明》,双方同意加强在阻止、打击核及其他相关放射性材料非法运输方面的合作。而不久前双方在中国举行的人权对话,也是在上轮对话中达成的协议。

  中美之间有了战略与经济对话这样的机制和其他更多的沟通与磋商,就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对方在一些难点问题上的立场,不断促进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并在此过程中逐步积累信任,最终确保中美关系沿着“互相尊重、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轨道前行。
大公报:中美对话中要讲清“大道理”

  香港《大公报》9日刊文说,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5月9日在华盛顿举行。双方有许多共同关心的议题,也会有某一方特别感兴趣的话题,讨论的范围将是非常广泛的。但在讨论这些具体问题时,有一些大道理是必须要讲的,主要有三个:中美两国谁也离不开谁,亚太地区不能乱,全球治理需要中美合作。

  文章摘要如下:

  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5月9日在华盛顿举行。此次对话的主要任务将会是讨论如何把胡锦涛主席今年1月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时与奥巴马总统达成的广泛共识落到实处,推进中美关系向合作伙伴关系发展。双方有许多共同关心的议题,也会有一些某一方特别感兴趣的话题,讨论的范围将是非常广泛的。

  但在讨论这些具体问题时,有一些大道理是必须要讲的,因为两国关系经过了三十几年的发展,这些大道理被反复证明是正确的。如果离开了这些大道理,小道理可能就会讲不清楚,或者讲歪了。那么,是哪些大道理呢?笔者以为主要有三个。

  (一)中美两国谁也离不开谁

  这是从两国关系的双边层面来看问题。三十二年来的两国关系是越来越密切,还是越来越疏远?是越来越拓展,还是越来越萎缩?答案是积极的。虽然两国之间仍然存在分歧,老的分歧没有解决,还出现了新的分歧,但从总体上说,中美关系不断向前发展的事实和趋势不容置疑。中美两国的互相依存度越来越高,双方都从对方的发展中得到好处,两国关系成为一种真正互利共赢的关系,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开辟更多沟通渠道

  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就gdp总量来说)。北京成功地举办了奥运会,上海成功地举办了2010年世界博览会。这些变化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一些西方人对中国产生了担心、不安,甚至焦虑。在美国和一些别的地方,“中国威胁论”又出来作怪了。实际上,中美两国的力量对比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中国在经济、军事、科技创新能力、软实力等诸多方面与美国仍然有相当大的差距。中美两国谁也离不开谁这种状况也没有发生变化。今后两国仍然是互有需要,互相能从对方的发展中得到利益。这也就是今年1月两国《联合声明》中说的“关系”的主要涵义。

  改善两国关系中的薄弱之处是构建这种伙伴关系的重要一环。两军关系是两国关系中的短板。在对话中有两军代表参加,并在战略与安全方面开辟更多的渠道进行交流和沟通,对于增信释疑,加强理解,拓展合作领域是十分重要、非常有益的。

  (二)亚太区不能乱

  这是从地区层面上来看问题。这里有两层意思:中美关系影响地区形势,地区形势反过来影响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的状况对本地区的形势产生深刻影响,如尼克松访华对日本韩国的外交产生冲击是众所周知的。亚太地区的国家为了谋求发展都希望地区保持稳定。但没有中美关系的稳定,就谈不上地区的稳定。因此中美关系的稳定符合本地区国家的利益。这一地区的大多数国家与美国有传统的关系,不少还是美国的盟国。

  随中国的发展,中国在这个地区的影响越来越大,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比如,现在中国是韩国日本、东盟、澳洲等的最大的贸易伙伴。在这种情况下,东亚地区的国家希望与中美双方都保持良好关系,它们不愿意得罪其中的任何一方。如果中美两国关系紧张,东亚国家将被迫在两者之间作出选择,这是它们所不愿意的。正如有的东南亚学者所说,大象打架,草地遭殃。中美两国就是大象,而他们的国家是草地。本地区的国家希望中美两国和平相处。

  地区形势反过来也影响中美关系。朝鲜半岛的局势、越南的局势都曾经对两国关系产生重大影响。去年朝鲜半岛持续紧张,也对两国关系产生负面影响。中美两国是该地区的两个大国,他们对地区的稳定负有责任。他们不应该参与可能导致地区紧张的事态,而应该以负责任的态度为降低地区的紧张作出努力。

  (三)全球治理离不开中美合作

  这是从全球层面来看问题。进入本世纪,中美关系一个不同以往的明显特点是,在两国关系中有越来越多的全球性问题。有的学者把它称为中美关系的全球化。在2009年11月和今年1月两国的《联合声明》中都有很大篇幅论述双方在全球问题上的立场,主要是共识,也是这种特征的反映。后冷战时期的另一个特点是非传统安全威胁突出,这些威胁是全球性的,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也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单独应对。唯一的办法是国际社会合作加以应对。正因为如此,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全球治理的问题。全球治理毫无疑问缺不了大国的参与。中国不赞成g2的概念,但大概没有人怀疑,中美两国的合作对全球治理的重要性。奥巴马总统也一再强调了中美合作对应对国际社会面临的挑战的重要性。

  当前全球治理中的突出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后金融危机时期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这种改革已经开始,但也仅仅是开始,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一个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机制的构建,这是一个全新的机制,需要国际社会尤其是中美两国的合作。这些年来两国在发展清洁能源和绿色能源方面的合作已经成为两国关系的新亮点,相信此次对话在这方面也会取得新的进展。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