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3代码:王秀才:农村“光棍汉”大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0:32:04

王秀才:农村“光棍汉”大军
 2011-05-16 08:58:10   作者:王秀才   来源: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可是,现在,偏僻、 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却出现了许多“男大当不了婚”现象,根据笔者调查,这个数字还不小,而且具有普遍性,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社会隐忧。人口是一国国民经济发 展的最基本要素,而人口结构的变动对消费和投资、进而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均有重大影响。这其中,人口的性别比变动已成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 一。
  今年十月黄金周期间,笔者到一个比较偏僻的山村调查,结果数字确实令人吃惊,不容乐观且十分沉重。
  笔者采访的是澜沧江中游江畔一个自然村落,这里,可以说,是一个有青山绿水的地方,人家房子就建在像一个“V”形的南北两边山坡上,依山傍水。 一条土公路盘旋在山梁灌木掩映间,横贯南北。一般农用车,可以行驶。我去的时候,适逢秋天正午,穿梭在那里,蝉声雀起,有小桥、流水、深林陪衬,有一种世 外桃源的感觉。“闹市有钱,静处安身”,这里是修养生息的地方。
  这个自然村落,共有100户,约328人。其中,到法定结婚年龄的男子,没有对象的约50人,年纪最大的到48岁,其他的20多岁、30多岁、 40多岁不等。这些独身男人,多数到异地打工,只有少部分在家务农。他们当中,多数人也有迫切有找老婆的愿望,例如,有人说,愿意找四十多岁、离过婚或丧 偶带着孩子的女人为妻。他们都是健康的人,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那么多男人找不到老婆呢?
  笔者去调查采访的那个寨子,主要由陶、董、常、森、刘、周等姓氏人家。据他们讲,这些人家都是先前的“濮族”, 也就是解放后被称为“布朗族”,可是被登记成其他民族,至今没有被更正。从皮肤上看,除了与其他民族通婚生下的后代或白之外,一般都是古铜色皮肤,鼻子、 嘴唇等,有非洲黑人的一些特征,典型的“濮蛮族”标志。他们多数都比较善良、淳朴,且热情好客。由于在解放前,一直是一个少数民族,受到其他部分民族歧 视,心里边养成一种特有的谦卑(笔者也是没有被更正的布朗族,便没有歧视心理。)。
  这里的人家,基本上都是从澜沧江西岸搬迁过来,祖辈开始就以耕种为生。他们主要种植玉米,还有适当的水稻。近几年来,还种植一些甘蔗、紫胶等经 济作物。但是,田地都不算多,现在,多数男人都出外打工,劳动大部分由留守妇女来完成。除去坝子,这些地方种植粮食,基本上就是仅够人吃和喂鸡猪。
  其实,媳妇难找,这在我国落后、偏僻的山村大量存在。以笔者调查的寨子为例,窃认为,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一、由于重男轻女思想长期存在,出生几率中男女性别比例失调。
  好多中国人,一直以来,都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在男孩偏好强烈的情况下,一些家庭不惜借助B超等非法手段,采取多生、超生乃至遗弃女婴的极端手 段,以确保男孩的数量。笔者知道的就有一个女孩,是外省人遗弃,被当地一个没有孩子的人收养。无论是落后地方,还是富裕发达地方,都存在这种男贵女贱思 想,这是由中国两千年农耕经济所造成的。因为男人天生就更有力量,适合干重活,所以男人就更受重视。可以看出,在农耕时代,把女人看作是一种负担。
  另外,据某些人类学家研究,一些地方男性出生几率、存活率高,一些地方,女性出生率、存活率高。如欧洲拉托维亚、非洲刚果(布)等国家,女婴出 生几率、存活率明显高于男性。据曾经一位去过刚果(布)做工的朋友讲,那个国度就属于这种情况,多数男人可以娶两三个老婆。这位朋友说,在刚果(布),男 孩在八、九岁,十岁,经常都会出现较多死亡,女婴则相反,更容易活下来。而在我国,男孩出生几率较大,性别比例一直失衡,最新统计数字看,根据国家统计局 最新发布的人口普查数据,在全部13.39亿人中,男性占51.27%,女性占48.73%。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性别比失衡正日益成为社 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话题。
  二、城市化进程加速,偏僻、落后农村男人成了婚姻弱势群体。
  可以说,新一代的农民,在工业化时代,不再像他们祖辈一样深爱着那一片耕种了千百年的土地。老一辈农民,故土难离,对故土怀有割舍不下的情感, 如生命一般。老一辈人,他们勤劳、朴实,愿意终生耕耘在土地上。可是,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新一代农民,多数不愿意辛苦而恣睢的生活在那块土地上,他们 认为,那点贫瘠而微薄的土地,挖不出金子,只有祖祖辈辈汗水汗水滴落浸透的黄土。追求生活幸福,无可厚非,这是人的基本要求。
  因为土地少而贫瘠,整年在黄土地耕耘,一年收入,甚至不能满足吃用。刚刚从非洲刚果(布)打工回来的朋友说,他家4口人,只有1母2分田,每年 稻谷收入500公斤左右,根本不够吃,就只能靠打工来弥补。现在,医药钱贵,孩子读书,义务教育阶段,供吃、穿,到高中、大学,如果靠种土地来供,根本供 不起。如,一个姓施的人家,两个孩子,一个读大学,一个读高中,其父亲多年一直在外打工,连春节也回不了家,妻子成了长期“留守”妇女。
  正因为土地没能给他们带来太多希望,初中毕业未能升学的农民子弟,以农民工大军形式大量涌向外乡、进入城市打工。在一批又一批农民工大军打工潮 中,女子也随着进入城市。女子进入城市后,她们有更多机会留在城市或异乡,而男性农民工,更多的最终只能还是返回家乡居住,如迁徙的候鸟。多数女子,不愿 再回家做沉重的体力活,能留则尽量留下,留下的机会比男性要大得多。俗话说,“养牛养马要放到草肥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这个过程中,女子相应 更占优势。偏僻落后的农村,存在着交通不便、文化生活单调,物质生活贫乏等诸多因素,过惯外面繁华生活的人,只要有机会,多数人都不愿回到家乡居住。另 外,在农村里,一家人只要有儿子,那么,一般都由儿子来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女子主要靠自愿。所以,这种风俗习惯给男性农民工在异乡定居带来难度比女子大 得多。这样,大量女子外出打工后,她们多数留在他乡,给必须返乡定居的男子带来了婚姻饥荒。
  三、农村女孩读书升学率的要比男孩多,她们毕业后,拓宽了就业渠道,留在了城市或异地,这也是导致农村男女比例失调的一个重要原因。
  笔者在初中教学中,通过多年观察研究,发觉这样一个普遍现象,那就是女生在学习成绩优秀方面,人数上,总体要比男生多得多。这种现象已经持续十 多年。女子通过读高中、大学,拓宽了就业渠道和机会,多数人大学毕业后,基本都到城市里或异地找到一份工作,并且定居下来。而在初中阶段,数量上比女生更 多的男生,由于生性比女生更调皮,不爱学习,初中毕业流向社会的人数就更多,这些人出外打工,多数也就定居原地。
  女孩子总体上要比男孩更爱学习,这是一个有趣现象。一个方面,是因为女孩相对要比女孩成熟更早,也就更懂事理;另外,女性在社会上一直被认为是 一个弱势群体,她们更多希望以读书来改变命运。而男性不同,多数家长认为,书读不上去,可以去打工,照样生活得很好。笔者与好些到外地打工回来的人交谈, 多数做体力活的人,一般工人,供吃后,月收入在两千以上;而技术性农民工,月工资一般在三千至五千,甚至更高。我们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 来看,像我们这样,有本科学历,中教一级教师,工作21年多,月工资打入工资本还不到两千元。正因为如此,男性多数人认为,“读书无用”,所以,较之女孩 子,读书认真的人就更少。男性体力方面天生比女性占优势,认为干什么都有饭吃。如果长期这样,若干年之后,势必又开启下一个“母系”时代,即女子占主导地 位,一改两千年来,女性受歧视的地位。
  四、农村偏僻、落后,零散的自然村落,也是导致婚姻失调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流动人口增大,户口控制不再像以前一样严格,许多人只要条件许可,都只愿意到城市生活。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城市里疏散到农村的人,八十年代 纷纷返回城市,他们说,“宁愿做城市里的狗,不愿做乡下的人”。偏僻、落后的农村,物质和文化生活都要远远落后于城市,很少有人选择放弃城市回到乡下。加 上农村居住比较零散,人口不集中,过惯都市生活的人,会倍感单调乏味。所以,女性大多数不愿回到家乡,而“男子承担赡养老人义务”习俗,所以多数不得不回 到家乡定居。
  五、由于其他原因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爱的饥荒。
  有人开玩笑似的说,当今社会,由于部分有钱和权的男人“多吃多占,把别人的那份占用了”。在社会生活中,那些部分经商、工程老板,正如不太准确 地说法“男人有钱就变坏”一样,除正妻之外,还要养上几房姘妇。绰号“许三多”的杭州市原副市长许迈永,据资料报道,与其有牵涉的女人,亦有两位数之多, 高达99位。这确实存在,为数还不少。他们说,据有些资料上报道,有些不法官员,利用手中权和钱,情妇最多达一百四十多人。而年轻男子,一般是事业还未起 步,特别是农村,家庭比较贫困,基础薄弱,说老婆方面,怎能跟那些有钱有权的人抗衡?有些长期在外面打工爆发的“老板”,家里养一个老婆,在外面找上几个 性伴侣,这是常见的事。
  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婚姻观念、道德观念较之改革开放前,已经有了巨大改变。部分女子,都比较讲求现实,她们心甘情愿充当别人的情妇和小妾, 过那种养尊处优、“不劳而获”的寄生生活。比较起偏僻落后的农村生活,是在天堂上一样,谁还愿意回去受苦。本来,我国就是男多女少,又被一部分人“多吃多 占”,当然一部分人就老婆更难找了。
  另外,正如有些人说的一样,城市都市的闲置离婚女人比例却一天天在增加。这些离婚的、被离婚的女人大多在30到40岁以下,高不成低不就,就这 样一天天也成了都市“女光棍”群体。农村“紧缺”,城市里却有一部分“闲置”,“闲置”部分由农村或“新人”去补充,农村男人就被“闲置”了。
  笔者去采访的那个村时,对该村男人说,有些地方村落未婚男子,他们到外地打工,领回来了老婆,你们怎么就领不回来吗?他们当中某人说,可能是我 们这个民族皮肤黑,又老实敦厚,不善言谈,把姑娘家哄不回来。有人反驳说,那么,我们祖辈同样说得到老婆。但有人马上反驳说,那个时候,人口流动小,主要 就是本民族间通婚,没有这些歧视。现在,本民族女子外流,而本民族男子却难于引进他乡外族女子,自然就形成我们难找老婆了。这可能有一定原因,但不是主要 原因。
  笔者通过采访和阅读资料知道,这种现象比较普遍性和广泛性,是社会潜在忧患。如何应对和解决这个社会问题,自认为比抑制泡沫房地产还难一些。
  针对这个社会问题,有些人说,这些单身汉,国家要给补助。乍听起来,还觉得好笑,说不到老婆,国家补助什么,给钱能解决问题吗?有人说,讨不到 老婆不要紧,以后老了,国家成立敬老院,去那里就可以了。殊不知,人是一种有感情动物,既有生理需求,又有精神需要,那种“积谷防荒、养儿防老”思想意 识,并不能代表人的全部。
  现任意大利总理贝卢斯克尼说,只要外国美女愿意加入意大利国籍,他愿意大开方便之门。但是,他这套方法在我们农村可能还不管用,因为农村还没有 这样吸引力。白俄罗斯总统和韩国总统都明确禁止本国美女移民外国,他们把本国美女看作是一笔难得的财富,可是,我们却无法限制农村女子,不能进入城市,看 来也行不通。人还不像流通的货物,以市场经济这只无形的手来调节,实在不行,再由政府做宏观调控,适当进行市场干预。
  其实,这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现在,城市已经发展起来了,可是,中西部地区,农村还欠发达。诚然,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已经超越任何时 候,部分出外打工的人,月工资已经远远超过当地工薪族。但是,农村发展速度及繁华程度,永远赶不上城市,特别是子女接受教育、文化精神生活、医疗卫生条 件、生存质量问题、交通发达程度,与城市不可同日而语。
  农村男女比例失调,光棍比较多,这必将是一个长期的社会问题,农村比较落后是一个最根本原因,笔者认为,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逐渐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入手:
  首先,加速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逐渐打破教育不公平。现在,农村实行相对集中办学,给偏僻边远的村落孩子读书带来更大负担与不便。六、七岁孩子得 到很远学校读书,接送不方便是一方面,更主要是寄宿学校,学校不是托儿所,许多方面还缺乏配套机制。父母担心寄宿孩子,无法放心交到学校。例如,某所乡镇 级中心完小,寄宿生不少于400人,只有两个水龙头,晚自习后半个小时睡觉,好些低年级学生根本抢不到水,脚脸都洗不成,而且用的是冷水。试想,低年级学 生,大都在七、八岁,用冷水洗脸,父母忍心吗?有一个一年级的男生说,又不是他一个人没洗脸,我们好些同学都不洗脚脸。农村学校,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设 施,都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甚至城乡教育差距被逐渐拉大。有些地方,教育公平的政策没有执行,相反,把政策无限向城市学校倾斜,人为的加剧教育不公平。社会 公平,最基本的就是教育要公平,国家政规定,但是大部分下级政府没有真正执行。现在,国家加大学校排危工程,相信农村学校会尽快得到相当改观。
  其次,把新农村建设真正落到实处,改善农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一方面,加强交通建设,交通便利发达,有利于物质流通、人员流通,给生活带来极 大方便。俗话说,“若要富,通公路”。逐步落实改善医疗条件,发展农村文化生活。政府加速城市建设,农村建设却是晚了一步,而且农村点多面广,满天下雨, 洒不到几滴。比起城市投入,杯水车薪,起不到决定作用。政府在农村投资上,存在一定的偏颇,缺乏社会的有效公平性。当然,这也只能伴随我国经济发展,逐渐 改善,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是科学发展观吧。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改变农村发展思路,让农村尽快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许多偏僻落后山村,发展严重受到自然条件制约。地方政府主要 任务就是实实在在的去引导他们如何发展经济,让他们尽快富裕起来,才是硬道理。鼓励少地、没有发展产业条件的富余劳动力,出外去打工,传授他们安全防范意 识,维权意识,培训他们一些出外打工常识。有些农民工两个的月收入,基本就是在家务农一年的收入。就像俗话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如果 农村经济发达了,相信一切都好办得多。从思想意识上,因地制宜,去引导他们发展思路。
  农村“光棍汉”大军,是一个弱势群体,需要更多的人去关注他们。
三农中国 http://www.snz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