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陶手办制作教程:中小盘股遭遇滑铁卢 基金纠结高成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7:51:25

中小盘股遭遇滑铁卢 基金纠结高成长

www.eastmoney.com2011年05月16日 07:42李良中国证券报 手机免费访问 eastmoney.cn|字体:大中小|我有话说 查看评论(0)

  基金经理摇摆不定

  在一片看空之声中,有基金经理指出,在目前的经济结构下,周期股和成长股的行情都会交互出现,中小盘股投资关键在于对成长性的判断。

  • 东方财富通手机炒股软件 揭秘手中股票不涨怎么办?
  • 小心行情突然发生逆转 注意!后市很可能有特大利好

  在采访中,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一些受创颇深的基金经理们,目前对于中小盘股的态度摇摆不定。而伴随这种摇摆的,是“中小盘股已现买入良机”的声音近期频频响起。

  “从估值角度分析,部分中小盘股已经跌出了投资价值。”某基金公司投资总监直言不讳地表示,“在一轮暴涨暴跌后,中小盘股未来走势肯定会出现分化,优质中小盘股随着成长潜力的逐步显现,会重新得到投资者的认可。所以,虽然净值下跌给我们带来很大压力,但从价值投资的角度而言,我认为,自己应该坚持。”

  金鹰中小盘基金经理杨绍基也指出,站在当前的时点看到年底,中小板的涨幅高于上证指数的概率应该更大些。他表示,市场风格转换不是简单的“二八”或者“一九”行情,大盘股持续上涨、中小盘股持续下跌的行情都是难以持续的,行情的走势也是不健康的。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十二五”规划的新兴战略性产业中将会出现一大批优秀的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会在新的产业扶持政策、新的市场空间、新的技术路径、新的产品和服务情形下,由小变大,由弱变强。

  不过,种种迹象显示,在对待中小盘股的问题上,基金经理之间仍存在严重的分歧。

  有金牛基金经理认为,不能将中小盘股今年的下跌简单归咎于高估值泡沫的破灭。由于部分公司财务问题暴露以及预期落空引发的对“伪高成长”的质疑,正成为影响中小盘股未来走势的重要因素。

  “这种质疑导致投资者对中小盘股产生信任危机。因此,目前中小盘股的集体下跌并不是简单的估值回归,投资者的负面情绪在其中也起到了很大作用。”该基金经理说,“在投资者未能重拾对中小盘股财务状况真实性的信心之前,谈论这些公司的估值并无意义,据此作出的投资判断也藏有很大的投资风险。”

  而高悬在中小盘股上的另一把利剑——限售股解禁潮,也是许多基金经理的一块“心病”。由于许多中小盘股的高发行价大大超出原有股东及管理层的预期,在其持有的限售股解禁后,频频出现大量抛售现象,这显然打击了基金经理的持股信心。“有些高管为了抛售解禁股,不惜离职,这让我们如何相信管理团队对公司进一步发展的诚意?而如果没有一个可靠的管理团队,我们又如何能正确预测公司未来的前景?”某基金经理表示,“而且限售股解禁后,我们和产业资本、财务投资者之间的博弈会更激烈,但从以往经验来看,这种博弈里基金常常是弱者。这种情况会抑制中小盘股行情的重现。”

  不过,也有基金经理指出,在目前的经济结构下,周期股和成长股的行情都会交互出现,中小盘股的投资之道关键在于对成长性的判断。

  东吴基金投资总监王炯就表示,经济结构调整的大方向应该不会改变,回调只是暂时的波折,中长期还是看好消费类和新兴产业发展。而在成长股的投资模式理解上,她认为,投资成长股的逻辑是分享所投资公司业绩的高速增长带来的财富增值,其成功模式的可复制性比较强,是延续基金取得超额收益的重要来源。

  连续数月的调整,已经夺去了许多基金经理对中小盘股的信任。“高成长泡沫”破裂后,即便中小盘股估值已经大幅调整,大部分基金经理也不敢重新涉足。对他们来说,中小盘股已经成为勇气和眼光的试金石。那些尝试性重新杀入中小盘股的基金经理,正憧憬着能在泥沙俱下中挖掘到真正的“十年十倍股”。

  深陷“高成长陷阱”

  不少基金经理去年追逐中小盘股的动机,并非憧憬“高成长”,而是被动接受了市场情绪的影响。

  时间,将一个编织得无比美丽的“神话”无情戳破,“高成长”的光环竟持续不到一年,便露出了被掩藏的陷阱,猝不及防的基金们一头栽了进去。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当时基金经理的言论。

  “汉王科技最值得期盼的,不是电子书销售,而是基于其庞大客户群体的增值服务,比如收费图书、提供信息等,这一块的潜在价值是无法估量的。而IPO的资金超募,正好支持它大展身手。”一年前,IPO市盈率高达68.69倍的汉王科技上市第二天,基金经理王晨(化名)向中国证券报记者憧憬着该股的前景。

  当时兴奋异常的基金经理,并非王晨一人。在那个时候,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多位基金经理中,主动为这些高价发行的中小盘股“画大饼”的人不在少数。无论是有“最贵IPO”之称的海普瑞、万千宠爱集一身的碧水源,还是令人浮想联翩的国民技术等,基金经理们都能找到支撑其高市盈率的理由。但有趣的是,由于对这些中小盘股所处行业的一知半解,这些理由的源头,却大多数来自于上市公司高管在路演时所绘的夸张“蓝图”。

  被誉为“专业投资者”的基金经理当时如此冲动地“爱”上中小盘股,其背后的逻辑是他们对“高成长”的渴望。一场金融风暴过后,周期股的脆弱让基金经理们备受煎熬,“高成长”便成为他们投资的镇定剂。重要的是,这种“高成长”有许多先例可循,比如苏宁电器,这让他们更有信心。

  “坦白地说,在去年挖掘‘高成长’中小盘股的过程里,苏宁电器一直是作为一个‘标杆’存在的。它的成功证明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是有效的,只要上市公司有足够的发展空间,资本市场的力量就有望将其打造成第二个苏宁电器。这也是当时大家愿意接受中小盘股高市盈率的根源。现在回头总结,这个投资逻辑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我们对这些新公司、这些新行业了解得太少。”时隔一年,王晨为自己当时的冲动行为如此辩解。

  但这并不是问题的全部。事实上,不少基金经理去年追逐中小盘股的动机,并非憧憬“高成长”,而是被动接受了市场情绪的影响。一位基金经理在私下交流时坦陈,从价值投资的角度来看,许多中小盘股本不应该出现在重仓股里,但当时市场的热点恰恰是这类个股,如果不及时买入,就存在着排名落后的风险。“这其实是投机,只是为了不掉队。”该基金经理表示。

  调整短期难结束

  除了少数优质个股外,多数中小盘股仍有一定下探空间,这也就意味着,中小盘股下跌给基金带来的痛苦在短时间内难以结束。

  一年时间过去了,基金经理们对中小盘股的热“爱”,最终被证明只是一场“单相思”。随着今年一季报的陆续披露,许多中小盘股上市初期被掩盖的陷阱渐渐显露,让基金经理们损失惨重。

  汉王科技一季度的大幅亏损,引爆了市场对中小盘股“伪高成长”的质疑,此后多只曾头顶“高成长”光环的中小盘股出现业绩下滑,则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担忧。反映在二级市场股价上,这些今年已有较深调整的中小盘股再度出现一轮跳水,让仓位仍重配在中小盘股的基金们遭受重创,有些基金的亏损幅度已经超过10%。

  “在今年以来偏股型基金业绩排名中,去年靠重仓中小盘股领跑的基金,目前基本上都排在后面,而且都出现一定幅度的亏损,这表明,目前他们主要持仓还是中小盘股。”某券商基金分析师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而在采访中,多位基金经理表示,希望能将主要持仓从中小盘股里转移出来,尤其是已经被证明为“伪高成长”的个股。但让他们忧心忡忡的是,由于去年基金在中小盘股中过度扎堆,影响了这类个股的流动性,导致今年以来中小盘股的成交普遍不活跃,即便基金想脱身,也很难寻觅到足够的买盘。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在“伪高成长”的质疑逐步扩散后,近期中小盘股不断缩量下跌,重仓的基金们却只能被动接受。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今年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快速扩容,中小盘股去年的稀缺性至今已荡然无存,而且新发个股的市盈率也出现明显下降,这将进一步拉低现有中小盘股的平均估值。从这个角度而言,除了少数优质个股外,多数中小盘股仍有一定下探空间,这也就意味着,中小盘股下跌给基金带来的痛苦在短时间内难以结束。

  此时,已有不少基金经理开始对当初的投资行为进行反思。“这两年上市公司扩容速度比较快,门槛也有所降低,导致新上市公司出现财务风险的概率大大增加,这是必须引起基金经理重视的风险。”上海某金牛基金的基金经理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就个人观点而言,我建议,如果想投资中小板或者创业板上市公司,应当至少观察一到两个完整的会计年度,如果财务状况依旧良好,利润增速符合预期,才能考虑是否买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