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项目开发过程管理:我们已告别悲情英雄的时代_张颐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8:56:33
我们已告别悲情英雄的时代(2011-05-15 07:20:41)我们已告别悲情英雄的时代

  ——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

  百年来,中国人心中的成功典范经历了很多变迁,这些变迁的一个根本线索就是中国人将对未来梦想的追逐,投注到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之中。国家发展目标的变化、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等都影响了时人心目中的成功典范

  成功不是独木桥,让“中国梦”的内涵更加丰富和更加美好

 

  人民论坛记者:在您眼中,什么是成功?

  张颐武:所谓“成功”就是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任何社会中的人都会对成功有强烈的渴望。随着中国经济的成长,中国社会的富裕程度和发展水平在相当程度上已经不再是满足人们的温饱和基本的生存需要。一般公众过去经历的普遍的匮乏已经结束,中国的发展已经为人们追求成功提供了新的平台。但“成功”的标准在相当程度上难以量化和统计,其选择和可能也是多样化的。如成功的概念是否就等同于拥有更多的财富和更高的社会地位?显然答案不可能是肯定的。它的答案相当多样和丰富,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中也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理解。

  但现在我们社会中的焦虑感往往来自对于这些相对主观和多样的价值的一种简单化的诉求。如对于成功的概念,人们常常就把它理解为有名有利。虽然这些并非社会价值的主流,人们在公开的空间中对于这样的表达也多有异议和批评。但它也随着消费文化的盛行和生活的复杂化而潜移默化地形成了一种相当有影响力的存在。因此对于社会关于“成功”的观念应该有更为明智和丰富的观念。如“成功”这一观念其实就有极为丰富的内涵。作出重大的成就是成功,但在自己的平凡工作中坚守岗位,受到尊重也是成功。社会应该让个体知道,成功的路有千条万条,这就可以让“中国梦”的内涵更加丰富和更加美好。

  百年中国与“中国梦”的变迁

  人民论坛记者:百年来,中国人的成功典范有哪些变化?

  张颐武:百年来,中国人心中的成功典范经历了很多变迁,这些变迁的一个根本线索就是中国人将对未来梦想的追逐,投注到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之中。国家发展目标的变化、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等都影响了时人心目中的成功典范,影响了他们实现自身价值的路径。

  从帝制时代到民国这一段时间,青年们把自身的成功、自身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政体的改变捆绑在一起,热血青年都投身到政体的革命当中。无论是康有为、梁启超还是孙中山以至于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都是在追求政体的改变,认为变法图强、君主立宪、推翻帝制,打造共和,就是救国之道。可以说,那个时候的成功典范就是在变革国家、变革社会中所涌现出的先进分子。

  到了五四运动时期,当时的有识之士如胡适、陈独秀等又转而从思想文化层面入手,寻求社会的革新。五四以前,可以说热血青年还在寻找救国之道的阶段,而到了五四运动时期,五四运动的先驱者们已经开始从思想文化入手来进行变革。

  在具有现代政府雏形的国民政府建立之后,虽然社会上层出现了一些变化,但是当时的有识之士发现社会生活依旧没有进步,中国的下层即一般社会,依旧是死水一潭。于是革命逐渐深化,出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从1927年到1949年,出现了新的英雄,来探索如何建立一个新的社会、新的国家。抗战激发了中国一般社会的革命意识和爱国意识,涌现出了无数的抗战英雄。在传统的中国社会,县以下的乡镇一般是由乡绅来管理的,是现代化最薄弱的层级。而抗战则把变革深入到乡村,把最草根的人民凝聚起来了,连一些大字不识的老太太都深明大义,都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也因此出现了很多平民英雄、草莽英雄,如贺龙、彭德怀等,都是贫苦农民出身。

  人民论坛记者:为什么会有文化英雄到平民英雄的转变呢?

  张颐武:这是因为当时的社会迫切需要转变,而这种转变是彻底的,要深入到基层,是上层与基层的全面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之中,就理所当然地出现了平民英雄。

  1949年以后,中国进入了一个建设的时代,平民英雄有了转变,变成了建设国家的英雄,变成了善意帮助别人的英雄,于是就出现了雷锋式的人物。这些平凡的小人物,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为社会建设添砖加瓦,为举国上下的人们所熟知、所敬仰、所学习。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国进入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阶段,学知识文化成为人们最热门的话题,知识报国成为当时的主流,青年们用知识改变命运、创造国家未来,既实现个人价值,又为社会作贡献。张海迪就是当时青年崇拜的成功人物之一,虽然身残志坚,但坚持学英语、搞创作,实现自身价值。当时除了一些知识精英外,还有一些体育精英,如李宁等,他们都是用自己的专业能力来报国、实现个人价值。

  到了今天,很多企业家已成为人们眼中的成功人士,如马云、李彦宏等。在国家需要新的转变的时候,他们以财富报国、实现个人价值。在这些成功的企业家中,出身草根的刘永好等人,以其奋斗拼搏的精神得到了社会的推崇。还有一些人,他们有知识、有能力,如马云、李彦宏等网络精英,他们成功的特点是通过财富创造价值,成为很多年轻人的偶像,拥有无数的粉丝。而同样财大气粗的房地产商等社会争议人物,一般来说很少有人拿他们当做成功的典范。

  总体来看,20世纪的中国英雄基本上都是孤胆英雄,把自己的命、自己的一切拿出来,献给国家。如今中国已经上升到一个新平台,我们已经告别了悲情英雄的时代,出现了很多更加有能力、更加有智慧、在为国家奉献的同时也实现了个人价值的成功人士。

  寄语“90后”:首先要吃苦耐劳,其次要有国家认同

  人民论坛记者:在您眼中,“60后”、“70后”、“80后”的成功有什么不同?您对正在陆续进入社会的“90后”有何建议?

  张颐武:“60后”、“70后”都是受过穷、挨过饿的人,都经历过资源匮乏的年代,也因此都养成了坚韧、吃苦耐劳的性格。但是他们在成功路上,不好的一面是容易急功近利,因为穷怕了,所以会迫切地想要脱离穷日子。“80后”这一代就有了改变,他们可以说是独生一代、是成长在中国比较富裕的时期,国际经验更加丰富,出现很多网络明星、娱乐人物,但是也出现很多志愿者,如鸟巢一代等。和其父辈相比,他们不是那么急功近利,很多都是关爱社会的好公民。

  “90后”和“80后”差不多,是有延续性的,但是他们是物质条件更好、更自我的一代,见的世面更多。我觉得他们在追求成功的时候,首先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其次要有国家认同。

  如今“80后”、“90后”不约而同地出现一种抱怨文化,并在互联网上放大他们的声音。他们对社会的要求很高,同时却放低了对自己的要求。比如年纪轻轻就要求家里、要求社会提供优越的住房条件等。社会可以给你更多的关爱、去想办法帮你解决困难,但实质性的问题还需要个人去面对,去奋斗。这是社会应该提供的,但不是你应该要求社会的。你有社会责任,你要对社会作出相应的贡献之后,才能对社会有更高的要求。追求公平正义是指社会起跑线的公平正义,但所到达的终点必定有所不同。社会应该对每个人公平,提供平等的成功机会,但是每个人都有天生的不平等,所以要对社会有责任、有承诺,同时对自己的命运有清醒的认识。作者:采访整理:人民论坛记者杜凤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