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传奇战力排行榜:中国式父亲【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8:11:45
中国式父亲”很难做【原】

 

  总是听说没有生育过孩子的女人不是完整的女人,其实男人何尝不如此,没有孩子的男人等于放弃或失去了做父亲的权利与义务。所以,俺对于所谓的丁克家庭颇不以为然:)

  不过话说回来,“中国式父亲”也实在是很难做。趁着昨日父亲节的热乎气,今天俺要说说中国式父亲——   首先,就是中国的独生子女的国情。想当初上个世纪50年代,新中国一切向苏联老大哥学习,所以就连生孩子问题也要与老大哥接轨。教条主义呀,全然不顾中国四五亿人口基数这个国情,本来就一穷二白的老大中国,偏偏认为老大哥“英雄母亲”(生10个)的做法是榜样,人家人口少不说,二战时又损失了许多青壮年,当然要鼓励生育增加人口了,何况人家国土浩大、横跨欧亚呢,且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国力雄厚呢。

   所以,本来就生殖力亢奋的中国在那时陡增不少人口,人多热气高干劲大,可是人需要口粮、资源。那时节的中国,恐怕普通人一天能喝上三顿稀粥就已经算是很富裕啦!

  其次,国人一向尊奉孔老夫子教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喜欢多子多福五世同堂,哪里还用鼓励生育?

  再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还特指有无男性子嗣,没有男孩你就是绝户头一个,所以时下有些人还不生儿子决不罢休呢。生女孩之后,其名招弟、引弟,来弟,改弟就说明男尊女卑的根深蒂固。

  所以呢,现如今俺的同龄人小时候兄弟姐妹多多,小八小九的乳名不少。人口一下子从解放初4亿猛增到十几年后文革后期的8亿,这还不算战争、饥馑、疾病的诸多减员因素,中国人的生命力强得很呢。

 

  有了这个大背景,到了俺们有生殖力的时节,截门一下子关紧了,只许你生一个,还要等计生委下指标才可以怀孕!中国人的两个极端忽左忽右,再次显示威力了:)外国人笑谈——这哪里是计划生育,明明是限制生育、禁止生育嘛。所以,80后、90后的孩子们极少兄弟姐妹之称谓,以后大了也不会有大姑二姨三舅之类了,呵呵  

  但是农民出身的英明领袖肯定没有想到,独生子女教育如此的艰难,极其的艰难。

  俺觉得独生子女聪明这说法是没错的,其优势可能就是逻辑思维,如记忆力,创造力等很多。 但是独生子女,由于生活环境的是6+1的家庭环境,使他们的身上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特殊性,也可称为是“弱点”——

  孤独骄纵而唯我独尊;

  娇生惯养而生存力差;

  条件优裕而意志薄弱;

  缺少朋辈而不善交往;

  知识面广而体能低下。

 这些都已经被专家们多所论证。俺要说的是如何教他做人,尤其是在当今社会。

 

 家长、学校、社会是孩子的三任老师。作为父亲俺本人乃书呆子一个,从小在机关大院里长大,对于外界世俗几乎一无所知,只是从自己的父亲那里学会了耿介孤直,心直口快在成长中无意间得罪许多人;而且绝不会撒谎;即使看人下菜碟似的甜言蜜语、虚情假意也不会,从不会逢迎领导踩别人往上爬。这样,俺对于孩子的言传身教注定培养出适应力极差的社会落伍者。怎么办?俺是否邀请一位在社会上八面玲珑很吃得开的人来辅导一下?这简直是一个悖论——中国社会历来将富于心计八面玲珑视为聪明,而不仅仅是创造力、记忆力、理解力、表达力等智商体现。大智若愚,应该是一种狡猾吧?所以“中国式父亲”难杀鄙人也!

 ——庚寅夏至于问心斎

盛翔:在父亲节呼唤缺失的父教2010年06月21日 08:56东莞时报【】 共有评论2

有这样一个针对青少年的调查题:在你的成长过程中,谁承担了更多教育责任?调查中46.9%的人选择了母亲,28.7%的人表示“父母均担”,11.4%的人选择其他,仅有13.0%的人表示是父亲。“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权益状况比较研究”则显示,在中国的高中生选择倾诉烦恼的对象时,父亲甚至连网友都不如。

又是一个父亲节。然而,在这样一个原本更多应是晚辈向父亲表达感谢的节日,却让人不得不提到“父教缺失”的沉重话题。我想,为什么在中国,父亲节的普及度和隆重度远远不及母亲节,显然不是没有理由的。与那些得到更多父教的孩子相比,父亲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印象,往往都是比较模糊的。

父爱不在,父教缺失,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与人格健全,都存在非常不利的影响。其中,尤其以男孩为甚。男孩女性化,以及由此引发的“拯救男孩”话题,本质上都是父教缺失的直接反映。女性在孩子教育上起主导作用,父子沟通严重不足,容易造成孩子抗挫折能力低、雄性精神下降,这样的孩子要么自卑而内向,要么则暴躁而易怒。父教的缺失是一种痛,是孩子终生难以弥补的。

当然,我相信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父教缺失并不意味着父亲们对子女就没有父爱,而只是表达的方式过于含蓄或者不合时宜。所谓“养不教,父之过”,传统的父爱表达往往习惯于以一种严厉甚至冷酷的形式来表达;而在现代高强度的生活压力之下,父亲显然要承担更多的家庭经济重任,“给子女挣钱”代替“陪子女玩耍”,成为父爱表达的最主要方式。换言之,父教缺失,主要不是一种主观的故意,而更多是表达的不当。

然而,更深入地想一想,给子女留下再多的钱财,显然也不如给他们一个快乐的童年和健全的人格。更何况,工作再忙,压力再大,只要我们将陪陪孩子当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时间总是抽得出来的。日理万机如国家领导人尚且要抽时间陪陪孩子,何况我们?

某种意义上,没有好父亲,就没有好孩子。我们,每一个父亲,即使不能站在专家所言的“父教缺失会危及民族发展”的高度,至少也应该看到“父教缺失会让孩子终生缺钙”的问题严重性,并就此反思“我是否是一个合格的父亲?”父爱永远都是不可被代替的,是构筑孩子快乐童年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父亲节,接受祝福的同时,也抽出更多时间去陪陪孩子吧。

分享

0

阅读(31) 评论 (11) 收藏 转载(0)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圈子(精)

转载列表: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