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玻璃异响怎么解决:怎样让自己的观点“黏糊”——中新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4:27:15

怎样让自己的观点“黏糊”

2011年05月06日 16:00 来源:中新网-华文报摘  【字体:↑大 ↓小

  为什么荒唐不经的谣言、耸人听闻的故事广为传播?为什么《心灵鸡汤》系列一再热卖?为什么很多真实的信息、重要的观念却无人问津?马克吐温曾有名言:“在真话穿上靴子之前,谎言已经游历了半个世界。”

  美国最近有人著书,专门讨论如何让你的想法广为流传并且切实生效的秘诀。

  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教授齐普(Chip)和前哈佛大学研究员丹(Dan)希思两兄弟在新书《保证黏糊:为什么有些想法幸存而有些灭亡》(Made to Stick:Why some Ideas Survive and others Die)中,重点教导大家怎样让自己的观点“黏糊”,即:让受众理解它、记得它、并且因此改变自己的行为或想法。他们列举了大量例子,总结出以下六大诀窍:简单(simple),出人意料(unexpected),具体(concrete),可信(credible),动之以情(emotional),和讲故事(stories)。作者还保证说,这些窍门简单易行又立竿见影,照此办理,必能成功(六者首个字母拼凑的复数形式正好是“成功”,SUCCESs)。

  详细来说,“简单”就是要通过简短的话语来表达一个深刻的道理,像流传千年的谚语和俗话。所以,首先要找出最关键的中心观念,然后通过利用受众现有的知识或者采用有效的比喻来帮助他们理解。“出人意料”包括两方面:一来要让人拍案惊奇,二来还要通过制造悬念,引起好奇心,让他们有足够的兴趣读完你的著述。

 

  “具体”者,顾名思义,就是要把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比方说提供具体的情境、提供帮助记忆的线索、提供一个大家可以共同讨论的话题等。

  “可信度”又分外在和内在两种。外在因素包括权威专家的话语或者亲历亲闻者的见证,内在可信度则可以通过引用具体的细节、有效解释数据、找到最极致的例子和让听众自己验证等来提高。“动之以情”的目的是要让人真正在意你说的话,你可以强调独特的例子、引发强烈的感情联想、启发听众的身份认同、或者“动之以利”:注意,这些私利不一定是物质金钱方面的,可能是情感上、道德上的升华。

  会讲个好故事当然也至关重要。两位作者指出故事有几种功效。除了教人通过想象来处理实际问题以外,故事也可以励志,让人获得行动的灵感和动力。书中说到,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故事其实只有三种情节模式:一是“挑战式”,即讲述主人公如何战胜困难;二是“关系式”,通常描写在某方面存在重大差异的两人如何建立友谊或爱情关系;三是“创造式”,描写某个难题怎么取得重大突破,进而在某领域产生全新的思路。

  两位作者提出这“六字真言”的目的很明确。他们就是要让你的发言:引人注意,助人理解,帮人记忆,叫人信服,让人在意,最终促人行动。他们讲到的这些诀窍对于从事教育、宣传、说服大众等行业的人都大有裨益。我觉得最让我警醒的还有他们谈到的“内行”的两个常见毛病:一是“知识的诅咒”,即对某方面研究太深入细致以致忘却了局外人的视角;二是“修辞的扩张”,有些词汇术语,原本振聋发聩,可是用着用着就失去最初的张力,成为人人耳熟能详却又毫不在意的耳边风了。

  一句话说得人笑,一句话说得人跳。言语之道,的确大有学问啊。

  (摘自香港《大公报》 文/冯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