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钥匙换电池后不能用:中国弹道导弹防御前沿研究zz lqqm.net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0:44:19
[资料汇总]中国弹道导弹防御前沿研究801 802 803 804 805 806 807 808披露(顶)
最近才对共军TMD/NMD的前沿研究发生了一些兴趣,昨天晚上一边看AV一边搜了一下网络内容,整理如下,主要是让自己有个大致的基本概念,也发出来给储备肉们看看,资深GTW们就不用看了。反正都是公开内容,参与人又多又广,抖落的全世界都知道了。本人初小文化,没干过科研,民科也没干过,就是一行外人从各大学的宣传网站上转贴资料而已,错的话尽管揭批。签了保密协议拿保密费的腋内淫士就算了。

首先区分一下工程项目/863/973的区别
工程项目:以可用装备装备部队为目的,TMD/NMD就是航天12345689院为主干的事情。
863:技术攻关计划,跟在美国人背后BKC,补课性质,人家已经有成熟方案甚至实物了
973:理论研究和创新,不少可能美国也没有成熟方案和结论,比如等离子体隐身之类,预研和探索性质,要很多年后才能进入应用的。

这里主要说的是863。

863怎么提出的就不说了,反正就是受了Star War的刺激,原来划分为:
生物、航天、信息、先进防御、自动化、能源和新材料等7大领域
依次就代号863-1,863-7之类,航天是863-2,神舟当年预演立项时很多都在这里边,
所谓863-4“先进防御”就是MD,从640工程就开始这么叫了。搞这行有本行业刊物《863先进防御技术通讯》,其实也是70年代搞640工程时就在跟踪老美老苏就办起来的。共军一直还是对前沿风云追踪得紧的。
大领域下面还划分各种具体研究方向,学名叫专题,专题下面还有子课题。编号像这样863-101-1,这是863排在头一号的项目,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2002年到了863执行15周年的时候,总结表彰庆祝了之后就调整了一下,成为863二期。
领域的划分也调整了,分成信息技术、生物和现代农业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资源环境技术、航天航空技术、先进防御技术8大类,航天变成863-7了,“先进防御”变成863-8。863-7、863-8都是军口863,前面6项民口里面也有军口项目,民口863的由科技部管,军口863由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委、中科院高技术局一起管,还搞了个863军口管理中心。

863的参与人群很广,就不局限航天口以至军品口了,很多大学、研究所都加入进来,成了争经费要项目的重点,不过验收要求也不低,读过研的理工科生应该都很了解了。文科生和储备肉酱们怕不太清楚,说一句。

“先进防御”还叫863-4的时候专题很多,一直排到了863-416。这些专题应该大多是推矢速燃发动机、远程精密探测与信息融合、精确指导与快速控制之类,像华为的知识产权副总裁宋柳平,先前就承担过863-406主题的红外末制导系统弱信号检测项目。

现在这些技术成果就都转移到HQ-19之类的工程研制上了,那些硬骨头、稍遥远一些的项目就留了下来。可想以后到863三期,现在863二期取得的成熟成果自然就进入工程研制线,973的很多项目则自然转进到863三期。

到了现在叫863-8的时候,大部分“防天导弹”性质的预研项目变成了工程项目,所剩的专题就不多了。
主要分有
801专题:KKV动能杀伤拦截器
802专题:化学激光与固体激光
803专题:高功率微波
804专题:激光核聚变与超强超快激光
805专题:精密制导
专题外还有特别摘出来的重大专项
806重大专项:??激光
807重大专项:电子激光与粒子束
808重大专项:目标性质确认和跟踪

这些内容性质都是我连蒙带猜的,大家明白大致意思就行了,都是新概念武器,大部分人除了名称之外也不明白。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不过其实也不是什么破鸡巴人,那是唯心主义观点。决定战争胜负的,是千千万万件新式武器。这才是唯物主义观点!


863-801专题:KKV动能杀伤拦截器Kinetic Kill Vehicle


看来防天导弹的弹头--KKV还有一些问题没搞定,得后续发展。

网上透露的分工是:
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与仿真中心:姿态机动
北京理工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目标探测与识别、信息高速实时处理
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舱体
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精确制导控制技术
国防科大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数字电路

据论文称,大气层外KKV的方案是质量矩控制自旋拦截器,采用4个变轨推力器和6个姿控推力器

802专题:化学激光与固体激光

原来863-410主题激光和强微波的一部分,叫410的时候首席科学家是工物院副院长杜祥琬院士

802专题技术抓总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参与者有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激光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据华工的资料说,802专题和806专项以战略威慑性"杀手锏"-强激光武器为目标,发展第一代激光武器-高能化学激光,2010年工程化(阶段性成果是50kW气动CO2激光器),2020年装备部队;
未来15年研发成功第二代小型化、长寿命、电驱动节能型、十万瓦级半导体与全固态激光器,增强打击力度和灵活性;
前瞻性研究第三代多光束合成与自由电子激光。同时带动信息、制造、能源、医疗、环保等高技术产业和"三超"激光等科技前沿的发展。



803专题:高功率微波
原来也是863-410主题的一部分

参与者有: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遥感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西南交通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研究所
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
中国工程物理院电子物理所
西北工业大学电子工程系电子与信息工程研究所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九所
信息工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理学院

另外,特别针对微波武器的防护和人体免疫,第三军医大学和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在这个主题下还有相关的防护子课题,863一期时取得的第一阶段成果拿过国家科技一等奖。

这个主题的一个公开资料是: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微波器件与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研制50MW大功率速调管成功

50MW大功率速调管,其工作电压接近320kV,研制难度很大,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很多。在此之前,只有美国、日本和法国掌握了这种技术。
为了加快研制进度,课题组人员经常加班加点连续作战。因受到试验条件的限制,该管的测试是在中科院高能所进行的,并得到了高能所的大力协助。由于工作电压很高,一支管子的老练测试时间大约需要一个月,测试任务相当繁重,为此,课题组人员牺牲了许多节假日,有时甚至昼夜轮班测试。
课题组于2004年11月,研制出了第一支速调管样管,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数据。针对该管存在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2005年6月,研制出了第二支速调管,并一举获得成功。为了进一步提高效率,同年10月,又成功研制出了第三支速调管。
2005年11月27日,863专家组在中科院高能所对该速调管进行了现场验收测试。测试结果令人鼓舞,该管的输出功率达到了51.4MW,效率达到了45.6%,各项技术指标全面达到了合同规定的要求。
该50MW大功率速调管的研制成功,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标志着我国高峰值功率速调管的研制水平步入了世界先进行列。此外,在该项目研制过程中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为我国发展更高峰值功率的速调管奠定了技术基础,必将推动我国大功率速调管的发展。

804专题 激光核聚变与超强超快激光

863-8的重头,“神光Ⅲ”激光核聚变装置,国家大科学工程。
原来排在863-4的最后一个主题,863-416,叫416时首席科学家是工物院副院长贺贤土院士。现在是工物院副院长张维岩。

技术抓总是工物院,具体是工物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激光部分以上海光机所为主,长春光机所、西安光机所参与。

除此之外,参与和合作单位是很多的,主要有:
同济大学物理系精密光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衍射光学元件精密加工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
深圳大学光学工程学科
浙江大学光学仪器工程学系
四川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
苏州大学信息光学工程研究所
厦门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系
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光电子技术教研室 等等

披露的主要技术成果: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主任张小民
2001年至今,作为我国神光系列装置项目负责人,全面组织项目实施。目前,已组织完成了神光Ⅲ原型装置的工程建设,正在组织后续工程的建设。
2002年,作为所级项目负责人,组织完成我国第一台输出能力为200太瓦(TW)的超短超强激光系统的研制工作,该装置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上海科学家自主创新成果摘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超强超短激光迸射“全球第一”
采用全新原理,在20平方米的小小光学平台上,迸射出“全球第一”的新一代超强超短激光。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徐至展院士领衔的“小型化OPCPA超短超强激光装置”,昨天摘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成为“上海速度”和“上海能量”的新象征。
这个“全球第一”是什么概念?徐至展院士解释,就是在100万亿分之12秒里的超短瞬间,获得16.7太瓦(167亿千瓦)强大功率,相当于全球电网平均功率总量的数倍。
据悉,自然界中类似的极端物理条件,只有在核爆中心、恒星内部及黑洞边缘才能找到。一旦在实验室用人工手段获得,意味着人类将拥有一个前所未有的超强超快境地。
上海光机所副所长李儒新告诉记者,作为新一代超强超短激光,OPCPA采用全新的放大机制,能够突破以往方法的极限。目前,美国、英国、日本等国顶尖实验室都在全力以赴,力图打破光机所创造的纪录,但根据2004年底国际激光界的总结报告,上海科学家的“成绩单”依然领先同行一个数量级。
“成功的关键只有4个字——自主创新!但我们也必须不断挑战自我、挑战极限!”据悉,目前研究组已把眼光从10太瓦(TW)级(100亿千瓦)提升到拍瓦(PW)级(1万亿千瓦),争取创造出更快更强的“上海激光”!


魏志义[超强超短激光专家]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1991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现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产生超强超短激光的新原理、新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成果有:采用系列新技术研制成功太瓦级的小型化超强超短激光装置;利用新的原理与国外同行创造了4.6fs的超短脉冲世界纪录,设计开发成功综合性能优良的系列激光产品。
目前主持的研究项目有:国家973项目《超强超短激光的质量提高和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国家高技术863-804课题分项目《组合参量放大啁啾激光脉冲的研究》。
通过上述课题的研究,可望产生高光束质量的多TW级超强超短激光脉冲和脉宽接近光学周期的极短脉冲以及新一代频标测量用的飞秒激光频率梳,并开发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若干新型实用化飞秒激光器件和产品。


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大尺寸优质KDP、DKDP晶体解决了制约我国ICF工程的“瓶颈”问题
自从国际社会签署禁核试验条约以来,美、俄等大国一直投巨资注重于发展惯性约束核聚变(ICF)工程,以期改进核武器,并可能以此制作受控核聚变装置,从而获得巨大而且“清洁”的能源。这是一项体现综合国力的重要工作。在我国,这一工程被称为“新时期的两弹一星”。在这一工程中,大尺寸优质KDP晶体是其中大功率激光器的关键部件倍频器件和电光开关唯一可用的关键材料。西方国家为阻碍我国这一重要工程的进程,撕毁已签约的合同,实施禁运,在这种情况下,大尺寸优质KDP晶体成为该工程“瓶颈”最细的部分。
我们承担了国家军工863项等目。在KDP晶体数十年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独创的“四槽流动法”晶体生长新工艺及相应装置。以此在国内首先生长了重量超过100Kg的大单晶,并利用自行设计的切割加工装置,向“神光”Ⅱ号工程提供了足够数量的初加工器件坯料,为“神光Ⅱ号”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该项目于1999年4月通过了以胡仁宇院士(九院前院长)为组长、闵乃本、贺贤土等6位院士参加的专家委员会的验收,验收专家一致认为“该KDP晶体样品的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高质量、大尺寸KDP晶体是惯性约束聚变(ICF)高功率激光装置倍频器件和电光开关的关键材料。该课题组在艰苦的条件下,发展新工艺、生产出高质量、大尺寸KDP晶体样品,打破了西方对我国的禁运。对独立自主地发展我国的惯性约束聚变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863-416首席科学家贺贤土院士说:“在KDP晶体这一关键材料上,由于西方的‘禁运’给‘神光Ⅱ号’的整体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山东大学的这一成绩显示了中国人的能力,我们要让企图卡我们脖子的国家知道,中国人是有能力生长高质量大尺寸KDP晶体的。KDP晶体的研究进展为中国人民在国际上争了一口气。” 胡仁宇院士说:“山东大学的这一突破,使我们有了在国际上和他们平等讨论问题的可能”。
目前,我们又承担了“十五”863项目,拟采用由本室在国际上首创的亚稳相生长方法,并结合大尺寸优质KDP晶体生长的基础和经验,生长大尺寸优质DKDP晶体,来满足神光III工程的急需。


近日,由上海光机所激光光源研究发展中心承担的国家863-804项目创新研究课题“特大口径高功率脉冲氙灯的研制”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制备出Ф48×1930mm特大口径高功率脉冲氙灯,并已通过了性能测试和考核。其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预研的技术要求,负载强度达到Goncz公式()的理论值,单位截面积电流密度达2790j/cm2,体能密度为56j/cm3,瞬时电流达到32kA。此项成果作为激光光源领域的科研重点,填补了国内的技术空白。
高功率脉冲氙灯是ICF研究中光泵驱动器系统的核心部件,其技术指标和使用可靠性将直接关系到高功率激光装置的工程设计、实施和可靠运行。随着惯性约束核聚变(ICF)研究的发展和进步,光泵驱动器的规模越来越大,对光泵浦源的高功率脉冲氙灯的负载能量要求日趋增高,口径也越来越大,氙灯制备技术的难度系数明显加大。
该项目课题组在上海光机所蒋宝财高工的领导主持下,瞄准美国NIF技术标准,克服各种困难,自主创新,选用优化的封接技术工艺和新设计的灯头结构,实现特大口径石英灯管与储备式电极之间的无漏高强度封装,并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复合功能石英玻璃管作为管壁材料,通过创新研究解决了特大口径高功率脉冲氙灯制备过程中的一系列技术难题。
高负载大功率脉冲氙灯成果的主要内容:研制成新型高负载大功率脉冲氙灯。特别在抗冲击石英玻璃管材料研究方面属世界首创,开发了高强度截紫外复合功能石英玻璃灯管,并创造性地把过渡玻璃内封接技术应用到大口径氙灯上,成功研制出大口径复合功能石英玻璃管的过渡玻璃内封接结构的大功率脉冲氙灯。
攻克若干个制灯的关键技术,使大功率脉冲氙灯的灯头耐压有大幅度提高,达到了“零击穿”的国际水平,在中国管材工业现时水平下能达到目前的负载强度已很不容易。;采用灯管无应力新工艺制作的内封接新结构的高负载大功率脉冲氙灯,极限负载能量达到国际通用公式计算值。
新型高负载大功率脉冲氙灯的主要性能已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技术水平,并于2003年12月通过了军工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标准GJB9001A——2001的现场审核,具备了批量生产的能力。研制的大口径高负载大功率脉冲氙灯已应用于神光III 4×2×3片状放大器和原型主机试验,并使之实现激光输出,有力地保证了神光III工程的建设需求。
新型高负载大功率脉冲氙灯的研制成功,不仅在高功率激光系统的关键支撑单元技术方面已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见附件1~6),而且打破国外对我国高科技产品——大口径高负载大功率脉冲氙灯及优质截紫外石英玻璃管材料的长期封锁。


2004年10月19日,同济大学理学院王占山教授主持承担的863-804项目13.9 nm软X射线多层膜分束镜通过上海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陈星旦院士牵头的专家组一致认为,分束镜的各项指标超过预定要求,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软X射线多层膜分束镜是实现软X射线激光干涉测量激光等离子界面附近电子密度空间分布的关键元件,此类试验可以校核惯性约束聚变研究数值模拟程序和参数,为激光聚变提供定量数据。2001年,课题组在国家863-804项目支持下开展此项研究。经过近3年的努力,终于研制成功大面积、高性能使用器件。
软X射线多层膜分束镜由于研制难度大,至今只有美国利弗莫尔等极少数实验室研制成功。王占山课题组研制成功的器件成功解决了膜厚精确定标和精密控制技术等技术难题,实现了10mm×10mm大尺寸分束镜的制作。分束镜的反射率和透过率达到和接近20%,反射率和透过率乘积达4%,各项性能均超过美国此类产品,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超快电脉冲技术是采用超快电子学器件和微波技术产生、分析、测量高压和低压超快电脉冲的综合技术,主要应用于激光技术、光通讯技术、宽频带雷达技术和高速摄影等领域。
  “神光Ⅲ”高功率激光装置是我国跨世纪国家大科学工程。超快电脉冲技术属于其中急需的关键技术,例如:前端中振幅调制器需要波形任意可调的整形电脉冲、方波电脉冲、相位调制器高频电源、再生放大器高压高速驱动电路、保护电路,预放级和主放级都需要高压高速电路用于驱动各种口径的多路光开关以及用于整个高功率激光装置的同步系统等等,因此超快电脉冲技术在高功率激光装置中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在我国正在研制的同步辐射加速器、国防高科技以及基础科学技术研究中,超快电脉冲技术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根据国家需要,我们主要做了这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用于光波导调制器的整形电脉冲以及快沿阶跃脉冲研究;2、用于高功率激光装置时间同步的集中同步系统研究;3、用于超快诊断装置驱动的超快高压及低压电脉冲的产生与测量技术研究。
  超快电脉冲技术研究的许多方面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为我国的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其研究成果水平已经被专家鉴定为居于国际先进水平。其中任意整形电脉冲发生器主要技术指标:时域调整精度200ps、脉冲上升沿~300ps、幅度稳定性2.5%.数字同步技术主要性能指标:同步调节精度5ps、同步范围0~1s、触发晃动优于1ns;精密同步技术主要性能指标:同步调节精度5ps、触发晃动优于10ps.皮秒高压快门脉冲主要性能指标:脉冲半宽度~160ps、幅度2.0~2.8kV、触发晃动~30ps(RMS)。阶跃电脉冲前沿约140ps,脉冲幅度优于20V,技术指标国内领先,居国际先进水平。


还是比较nb的,不过我不知道激光核聚变与反导激光有什么联系?压缩原子核用的激光可用于太空反导么?请物理达人解释一下。


806重大专项:
激光,802里分出来的,具体是什么不清楚


807重大专项:
粒子束与电子激光?
主要参与者:
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
中物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工物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披露的主要技术成果有输出能量20kJ,脉宽10μs的爆磁压缩电流发生器。


808重大专项:
目标性质判别与跟踪,参与的有中科院的空间中心、光电所、各天文台、各光机所,北理工的电子光电,四川大学的光电力量等。专家组组长是川大林祥棣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