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mp3播放器电路图:历经劫难仍充满生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1:20:14
时间:2011年05月10日 11时31分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王扉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老子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大自然在人类面前有时会变得异常残酷,以闪电般的速度使山脊错位、大地开裂,使繁华的城镇转眼沦为荒芜的废墟,使数以万计的人们顷刻之间失掉生命。3年前的汶川特大地震,带给我们的伤痛与震撼,即便在今天依然能够清晰地感触。但是,在这种惨烈的灾难之中,中国人却傲然挺立——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着中国人历经摧折却愈发生机蓬勃呢?
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在形成之初就曾遭遇巨大的生存危机。4000多年前,中华大地一度洪水泛滥,几成泽国。这时,大禹出现了,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矢志治水,福泽苍生,这种大公精神融入民族血脉之中,成为中国人精神传统的一部分。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华民族的伟大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写道:“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到了晚清,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一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震烁古今。进入20世纪,一代文豪鲁迅写下了著名的战斗雄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间说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从这些历史人物的身影里,从他们传诵千古的诗篇里,我们看到的是民族精神和中华传统文化在不断地凝聚、生长,尽管受到了这样那样的冲击,但在面对逆境时越发彰显出强大的向心力和生命力。
到了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之后产生了一种新的“抗震救灾精神”。这种精神感天动地,在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的核心内涵即是“万众一心,自强不息”。“抗震救灾精神”也并非凭空产生,而是拥有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具体来说,它是以中华传统文化里的五大观念为基础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人生观;“义重于利,尊道贵德”的价值观;“天下为公”的伦理观;“仁者爱人,自强不息”的主体观。这些精神与观念,是滋养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代代相续、生存发展的巨大内在力量,它们融化、蕴藏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里,参与铸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灵魂。
一位西方哲人曾说过,一个民族如同一个人一样,要从她所属的那个优秀民族的感情中获得养料,它是自身伟大的继承者。一个民族应该有辉煌的记忆,它可以照亮和升华现实生活。但是,对民族的品质影响更大的还是她经受的痛苦和灾难。这和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讲的“多难兴邦”的道理是相近相通的。2008年的“抗震救灾精神”,再一次证明了:中华民族在面临巨大灾难之时更能够重新认识自己,更能够书写属于自己的英雄史诗与大爱传奇。
也正因为此,在世界东方,在总面积相近于整个欧洲的这片幅员辽阔的土地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历经千年而不坠,屡遭劫难却依然充满生机。她的疆域之内生活着众多民族,牢牢凝聚成一个中华大家庭,支撑这一切的基石,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赓续不绝的中华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