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王老虎机:乡村中学的“光棍文化”(随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21:54:20

乡村中学的“光棍文化”(随笔)

——钩沉篇之十五

孙柏昌

我们一个小小的乡村中学里,居然有5条光棍,再加上两个半拉子光棍(两个家和妻子在外地的老师),形成了一个颇为“雄壮”的光棍群落。

我的老家有一种鸟,经常发出一种叫声:光棍好过。

也有人说,那叫声分明是:光棍难过。

其实,那鸟就是布谷鸟,一般的农人,听到那鸟在谷雨时节发出的叫声,则是:“布谷,布谷!”

我一直觉得布谷鸟,就是云雀、杜鹃、百灵、子规……“子规啼得春归去”。我不知道,它还有些什么名字。不过,肯定还有。

我和我的同学,还有一个天津师范学院英语系毕业的安老师,同龄,算是年青的光棍。安,是离婚后才成为光棍的。比起另外两个老师:沈与张,应该说是“小巫见大巫”吧。他们俩分别比我们大八岁、七岁。

光棍多了,大家可以用经济危机中现在流行的话“互相取暖”,似乎也不觉得有什么“格色”,甚至还有一些骄傲的感觉: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一个人一个月挣50多块钱,比起那些拖家带口,每月才挣35块钱的老师们,凿实是少了许多生计上的烦恼。

到了周末,几个光棍、非光棍会凑成一个小乐队,在一起演奏乐曲,也算是精神会餐式的穷欢乐。

我本来是不会乐器的,就跟音乐老师学弹一种叫中圆的乐器。后来也就成了“东孙先生”,滥竽充数了。最年长的光棍沈,毕业于清华大学,拉得一手好二胡,他的《二泉映月》,很有瞎子阿炳的韵味。为了迁就我这样的初学者,我们演奏最多的乐曲便是贺绿汀的《四季歌》了。至今想起来,那首歌曲真是魅力无穷,没有高八度,也没有低八度,却能如此的婉转、缠绵……

听众也只有几个孩子。

我喜欢孩子。所有老师的孩子我都抱过、背过。而且经常背着满校园跑,引逗得孩子洒下一路欢笑。

到了周末,热心的魏老师(他们夫妇是住校的)总要操持光棍们到她家喝酒、吃饭。我们当然不会只出一张嘴的。买只烧鸡、几个罐头什么的,凑份子。

有音乐,有酒,光棍的周末生活也足够丰富多彩。

于我,光棍生活的最大苦恼就是必须自己洗衣服(那时候,没有洗衣店。如有,我肯定会送到那儿去的)。我不是那样脱下一件就洗一件,而是攒够五、六件的时候,再一起清洗。魏老师总是趁我没有来得及清洗的时候,把我的衣服翻出来,还把衣服送到我的鼻孔前:

“你闻闻,都什么味儿了?还放着——”

单身男人的裤衩味道当然不好闻。

从她的身上,我偶尔会想起自己的大姐。

不管社会上阶级斗争多么残酷无情,人们生活的小环境,却永远充溢着温暖的人性。

前年,我再一次回到泊头,当年的十多位老师凑在一块吃饭的时候,回忆起三十多年前的往事,竟然温馨如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