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右前轮被撞悬挂:怎样的课算是好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3:43:36
怎样的课算是好课?――我的评判标准 天马 发表于 2004-6-22 9:40:24
  上一堂课很容易,但上好一堂课很难。特别是上好一堂公开课更难。难就难在众口难调,听者评判标准不一;难就难在一堂课不止一种思路一种模式,就像烧菜,红烧、清蒸、白煮……而你只能选择一种,适合你学生最能发挥你特长的一种。所以,我不盲从别人的思路和模式,也不去附会那些天花乱坠理论,我在设计教案和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努力贯穿的是“四种意识”:目标意识、主体意识、反馈意识、情感意识。

 目标意识

这是大家讲的最多的。一堂课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指向,目标是一堂课内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情感等方面的发展与提升。教师对教学环节的设计要围绕自己的目标达成而展开,要用最合理最有效地手段、最合适最典型的材料(现在时髦课件资料)、最经济的时间达到预期的目标。评判一堂课的首要标准就是看目标明确不明确,合理不合理。

明确就是看一堂课有没有清晰的把目标体现出来,所有的教学环节是否都围绕着目标在展开,就像我们写文章,首先要看有没有明确的主题,主题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目标就是一堂课的灵魂。无关主题的段落就是废话,要毫不留情的删掉,无关目标的教学环节就是浪费学生宝贵的时间,甚至干扰正常教学目标的达成,也要坚决剔除。

合理是看目标设定是否正确,是否恰当。这是一个很关键的地方,新教师经常容易在这上面出现失误,譬如目标偏离实际、过多或太少,太杂、主次不分等等,目标搞错了,所有的教学环节跟着错,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这里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1、学期甚至学年的教学计划,长远的教学目标的安排,譬如侧面描写这个知识点准备放在哪个学期哪个单元哪篇课文里讲或练,要服从学期计划。2、单元目标计划。譬如小说单元都涉及人物、情节、环境,人物刻画的方法也都有肖像、行为、心理、语言描写,是不是每篇小说都面面俱到去讲,肯定不妥。一个单元要有分解的目标。在一个小说单元中,某篇小说可以重点讲情节结构、某篇小说可以重点讲人物描写或者是一种描写方法,各有侧重,突出重点,目标清晰。3、文本自身的特点或价值。4、学生认知水平与实际能力。目标千万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无论是量的选择,还是难度的把握,要找到绝大多数同学知识的增长点、能力的发展区和情感的共鸣点,这样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苹果”。目标的多、难、杂、少、浅、空,对学生都是一种时间的浪费或精神的摧残。

   目标可以是多层次的。一篇课文可以讲的东西很多,我们要分解、选择,同一个知识点在不同的课文中都会出现,可以有计划的分解到不同的课文分别讲。切忌面面俱到。目标也有主次,新教师往往会平均用力甚至主次轻重颠倒。在教学环节设计和费时上详略不当。有些教学环节是必须的,但不是最最主要的,要有详略之分。常看到有的教师开课,一个导入过程占到5分甚至10分钟,作者介绍的环节也大谈特谈超过5分钟,安排都不合理。导入是必须的但是一个引子而已,需要用最快的方式让学生进入新的学习境界。教师千万不要在导入上花很多时间作秀。尤其是公开课,大家都很看重点子,有的教师往往弄巧成拙,我的看法是两个字“精、巧”,“精”就要求简洁、扼要,不拖沓;“巧”,就是要新奇又恰到好处。如果环节安排上不能体现目标的轻重主次,一堂课就没有重点,不得要领。

  目标不只是知识与能力方面的,还有情意目标。教书育人,两者不能分。新的课标提出目标的三个纬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于漪在谈语文教学的目标时说,语文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陶冶情***。一般来说,教师看重知识的传授,譬如字词、文学常识、语法、阅读与写作知识,有经验的教师很看重能力,优秀的教师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并重的。特别是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语言的本质包含思想、情感,我们无法回避。只是我们没有必要去为了人文而人文,脱离文本去空谈情感价值,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或政治历史课。譬如上小说《药》,其主题是揭露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你就不必大讲历史,而应该把侧重点放在人物身上,要让学生体会到同样的观点,历史、政治与文学的表达方式是不一样的。

 

主体意识

    学生是否充分发挥主体的积极性,充分动脑动口动手参与学习活动是评判一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是学堂,不是讲堂。作为做教师的要牢固确立一个信条“教是为了不教,要让学生自己去历练”(叶圣陶语)。教师的职能在于引导、指导、辅导。教师是导演,不是演员;是教练,不是运动员。我始终坚持学生能做的事我决不越俎代庖。小学、初中、高中都有能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没有机会要创造,没有习惯要养成。现在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而我当时是从魏书生哪里学来的。一开始我也不放心,一怕学生做不到位,影响考试成绩,更怕学生不自觉,学习变成一场空,这样反而耽误了学生。我是97年尝试了高一一个班级。客观上是因为我当时还要上一个高三,加行政工作,我的重心在高三,高一投入不了那么多精力,所以我不得不改革,摸索让学生自己学习的途径,客观上也减轻我的负担。

首先我要求学生每人要准备好两本词典,一本是现汉、一本古汉。其次是开出配套的教辅书单(我事先去新华书店翻阅了所有的配套资料),然后我教会学生课文应该怎样自读,自读分第一遍通读全文,抓识记重积累。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文学常识,整理好。第二遍读懂课文,抓两头找重点。根据自读提示、课后思考题,借助教辅资料,读懂课文,理解重点。能解决课文后思考题和练习册的相关练习题。第三遍再读课文,找疑难提问题。为了保质保量的完成自读任务,我采取了两个措施,一是时间规定每天晚自修不少于30分钟,为便于检查,我明确语文时间是上自修课后30分钟,我开始天天查,后来不定期抽查。二是通过上课来检测。自读以后一定要有检测,我上课是先测试,譬如字词、常识、课文主要内容的复述、课文特色等等。上课的重头是自讲交流。让学生上讲台,讲本篇课文需要掌握的知识能力点,如有遗漏,大家踊跃增补;如有错误,大家互相矫正。教师只要主持好,调节好,学生由于准备充分很乐意发言。因为他们有教辅,去看去记去整理了,所以教师不必再去搬教参来作秀了。让学生像老师一样拥有教辅教参是好事,特别是语文,看明白就行了,教师千万不要去故弄玄虚,好像语文深奥的不得了。你说出来的跟让学生自己去找去看,当然是后者更有效,这就是重过程,像养鸡一样,不是笼养,要你去喂给他们吃。而是放养,让他们自己去觅食,给学生觅食的地方和方法。为了让学生自读认真不敷衍,我抽查不在自读或不认真的,我就当即告诉他明天上讲台,这样,即使他当时不认真,回家也会充分准备。交流一般都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有不足的地方教师可以适当补充,疑难的地方进行点拨,然后讨论相关练习,最后让学生总结,一篇课文究竟学到了哪些内容,可以有几个同学相互补充。然后全班同学再自己的笔记上补充整理自己忽视的内容。

整个教学模式包括五步:自读-检测-交流-点拨-自结。自读中教师是指导方法,引导者角色,学生是完全的主体参与者;检测时,教师是起主导作用,要注意运用评价的手段,进行激励与鞭策;交流时学生是合作学习,教师是一个组织者,也是学生的学友,要注意情感的融洽,地位的民主平等;点拨是一个纯粹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这里特别提醒,教师要特别重视告诉学生学习的方法,譬如怎样划分结构,怎样分析人物,怎样欣赏景物描写,怎样品味语言等等,要授人以渔;自结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反思。纵观整个过程,与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合作是不谋而合的。事实证明也是有效的。这个班级通过一学期的训练,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强,爱看书,爱提问,能自己解决的都不会等老师来讲,开始我还担心考试,而结果让我喜出望外。这个班我带了一年,后来高二分班,新接手的语文老师对这些学生的学习习惯都很赞赏,觉得上他们的课很轻松。有一个学生在读苏大的研究生,回来几次跟我提到上我的课蛮有劲,我问有劲在哪里,他说活跃,大家都能讲,而且很踊跃。其实,上我的课我讲的很少,是学生自己看得多,做的多,讲的多。他们参与了,有表现机会了,所以有劲了。

 

反馈意识

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课堂教学过程那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教师信息的输出需要有反馈,然后依据反馈信息,进行矫正,调控,再输出,再反馈。这是一种师生间交流。从控制论的角度讲,教师对课堂的调控前提是学生的信息反馈。教师对教学过程已经有了预案,但这个预案是否合理要根据课堂实际来判断。我主张“跟着学生的感觉走”,学生的感觉来自教师对学生的察言观色,提问反馈。跟着学生走,就是要随机应变,不断修正预先的设计,甚至否定原先的教案。新课程提到一个很有新意的概念叫生成性。随着教学活动的进行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教师在预先的教案中没有设想到的内容。怎么办?那就丢开教案陪着学生去解决新问题,从而形成新的知识生成。这个观念一反以往强调完成教案预定任务的照本宣科的机械做法,更多的关注学生发展的需要,当然,对教师的基本功和随机应变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孔雀东南飞》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段落概括的环节。

“府吏闻此变……千万不复全”( 三节)请同学们用一个词概括情节。学生酝酿后给出的答案有:A离别,B分离,C分别,D话别,E死别,F永别,G诀别

从概括的角度看,学生基本能够把握内容要点,知道是写夫妻决定以死殉情的对话,按常规上法我只要明确正确答案就可以了,因为我要解决的是段意理解。但我从学生回答中发现语言表达的差异相当大。差异来自学生平时的阅读积累的多少,还有对语言表达的无意识,不讲究,不推敲。这是一个具有共性的问题,所以我临时改变思路,对学生补充了词义辨析知识和方法,然后再回到课文内容,对刚才概括的用词进行辨别选择。

辨别过程:B项只表达除了分开的意思,相差太远;A/C两项粗看意思都吻合,但没有表达出分离的性质。D项意思突出了“话”的情节过程,很不错,但不足之处同A/C;E突出了别的结果“死”,但词性不当,且不属于一个词,属短语了;F 点出了别的性质,不错,但不能体现情节的过程性,偏于结果。G既概括了分别的过程又体现了分别的性质,较为贴切。

 

这个临时的教学设计的目的侧重于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利用课本作为材料进行语言的训练效果不错。训练材料有具体生动的语境,学生是在阅读中做语言的训练不枯燥,也有实战运用的体验。学生当堂竞技,激发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思维活跃。在酝酿时,搜肠刮肚,有的同学只恨自己读书不够积累少。在选择时,学生发言踊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既加深读课文的理解,又学会了词义辨析的方法,一举两得。同时,在活动中学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课外阅读,语言积累有促进作用。

反馈的途径很多,只要你心里想着学生掌握了没有,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只顾自己的教学任务完成。新教师在考完后常说,这些内容我都讲过,学生怎么还错?问题的根源在于没有注重学生的反馈。学生真正掌握了没有,不懂要追加训练时间和环节,学生已经掌握的你就可以跳跃前进。试卷评讲没有必要每题必讲或详讲,就是要看学生正确率的反馈。

 

情感意识

我觉得情感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教师营造的课堂教学氛围,师生的情感关系;二是教学内容中应渗透人的教育,促进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情感、正确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语文不是纯粹的工具,学生也不是用来盛放知识的器皿,一堂好课是不能缺失情感的。

师生在一个课堂里相聚不是单纯的为了知识,首先是一次人与人的相聚,是师生人生的一个经历,是师生生命的一段时光。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生命,不享受人生啊。叶澜教授提出“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就是从生命的意义上来观照我们的40分或45分钟的课堂经历的,一堂课就是是生命的一部分,我们就应该让它有意义并且快乐。而即使是为了学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也是不可或缺的。

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成为学生学习上的朋友,做学生学习上真诚的指导者、有效的促进者、平等的交流者和合作伙伴,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教师不能居高临下,师生之间要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互教互学,平等交流。教师要参与学生的交流或讨论,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而不是简单的施予者、规范者。在学生情感意志品质的形成过程中,教师充当的仍应是朋友的角色。教师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热情更加高涨。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语文有语文的特殊性,就是语言的皮肤下流动着情感的血液,文字的骨子里蕴藏着思想的内涵,所以上语文课要有感情的沟通,思想的交流。当然这些都是结合教材,因文而异的。不能割裂,不能没有依附,为情感而情感,为教育而说教,现在的公开课就有不少人走入了这个误区。

这次高中语文教学能手的考核课,课文是《论快乐》,这是一篇有教育意义的文章,选手们也有情感教育的意识,但有的人就脱离了文本,上来就花了10多分钟让学生谈自己的快乐,学生是众说纷纭,教师也没有点拨的标准尺度,不可置否。看上去是为谈而谈,目标不明。如果作为导入,我觉得3分钟足矣,如果是为加深对文本理解和领悟,这个环节可以放在文本解读以后,学生有了正确的快乐观,再各抒己见,这样就有一个评判的依据,可以匡正学生的价值观。也有一位选手(张高的),她在文本解读之后,朗读了一篇同样是谈快乐的文章,而且是她自己写的做教师的快乐体验,学生被她的情感真挚打动,又为她的情***追求折服,文章读完后是一阵热烈的掌声。我想学生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受了她春雨般的滋润。更重要的是她上的是语文,同题文章可以比较,同样的主题不同人的感受,教师自身正确的快乐观成了学生最直接的感受来源,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这位教师的成功在某种意义上给了我们另外一个启示,就是教师的个人的阅历、情***、人格等,也是另一种意义的课堂教材。开发好自身这个教材资源是很有意义的,特别是在情感熏陶和人格培养上。我自己的教育格言就是“以心灵呼唤心灵,以思想点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