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上放瓶水是什么意思:上海热线财经频道—— 菜价降还是难轻松 看看CPI对你影响到底有多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2:21:31
昨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4月份宏观经济运行数据,CPI同比涨5.3%、环比降0.1%。可能大家对CPI数据感受各不相同,但不管你炒股、买房,还是油盐酱醋茶,它却实实在在地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        4月份CPI比3月降低了0.1%,但仍然处于5.3%的高位。有市民表示,虽然对CPI数据没有概念,但对物价涨势却有真切体会,买东西是挑了又挑、选了又选,就是因为包里的钱不值钱了。其实,CPI走高也就意味着市民消费成本加大,虽然4月份菜价降了,但其他产品价格都在涨,市民还是轻松不起来。

  菜价降其他消费却涨了

  尽管同比涨幅有所回落,但4月通胀水平仍保持高位。

  4月份,菜价明显下降了。但对市民而言,似乎还是高兴不起来。

  和过去两年相比,最近的菜价一点也算不上便宜。同时,教育、出行、就医、服装、外出就餐等方面的支出压力并未减轻,相反价格还在上涨。         持续的通胀压力对不同阶层的百姓生活影响也有差异。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指出,尽管食品尤其是蔬菜价格有所回落,但CPI的高位运行,受影响较大的主要还是低收入人群。物价水平走高,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购买力。  应对高物价,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成了央行的一贯手段,可加息、提准对通胀真的有用吗?2010年以来疯狂加息、提准,可并不见CPI回落,市民生活成本仍然很高。        CPI环比涨幅回落并未让股市打起精神。昨日早盘,两市低开后短时冲高,但当CPI公布后,股指再度下挫。分析人士认为,CPI涨幅仍处于高位,并超出市场预期,因此,通胀压力依然较大,短期市场将维持震荡格局。

  大同证券投资顾问张诚认为,在持续的通胀压力之下,市场的表现已经麻木。尽管CPI环比涨幅有所回落,但短期内对市场的影响却为中性,仍将持续震荡。

  东方证券分析师刘俊则认为,近期的下跌已对悲观预期有所体现,因此短期内存在反弹的可能,但趋势性做多时机尚未到来。        民族证券策略分析师张琢表示,在近期市场对经济增长、物价和紧缩政策的反复纠结中,当前的低位震荡还会延续。而二季度经济数据小幅回落并基本平稳已是大概率事件,紧缩政策加码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市场调整空间有限,时间也不会很长。

  基于此,张琢认为,二季度后半段市场有望延续上涨行情。低估值的周期品种经过短暂的调整后,后续仍有上升空间。在当前的低位震荡行情中,投资者可逢低加仓,看好催化剂强化的航空板块、电力供需矛盾突出的发电板块、估值修复拓展的金融板块。

  对于当前的配置及操作策略,不少机构均将眼光投向了低估值、高成长的行业 持续的通胀压力还将影响央行的货币政策及调控手段的使用。不过,专家均表示,短期内上调利率的可能性较小,采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手段的可能性较大。刘元春表示,根据目前通胀的压力来看,央行将保持相对紧缩的货币政策不变。此外,目前仍处于负利率时期。因此,上调利率以及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都存在。分析人士指出,央行重启3年期央票,意味着前期密集出台的货币政策工具使用频率或将有所放缓,不过仍不能排除未来还会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        从数据来看,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及住宅销售面积,从3月份的9500万平方米下降到4月份的7255万平方米。不过,业内人士认为,调控效果虽已初显,但离目标尚远,各方博弈仍在继续,调控可能进一步加码。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1~4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2489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3%;房地产开发投资13340亿元,同比增长34.3%。

  截至4月29日,113家上市房企库存同比增长40%,一季度库存超过100亿元的企业达22家。同时,4月份的数据显示,深圳、广州、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的成交不断回落,价格未动,深圳的价格甚至已在回升。但长沙、昆明等二、三线城市则率先开始呈现出回暖的迹象。
        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北京所副所长牟增彬说,房地产企业库存压力不断增大,房企资金链存在断裂之虞,调控政策的深入可能会逼迫房地产企业降价回笼资金。

  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效果虽正在逐渐显现,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市场现实离调控想要达到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市场中各方的博弈仍在继续,全国商品房成交量或将稳步回升,调控政策还可能进一步加码。

  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国强表示,现在正处于政策敏感期,楼市调控效果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房地产企业、地方政府、中央政府等不同主体在市场中的博弈。

  社会科学院《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副主编尚教蔚说,更严厉的调控政策可能会在2011年出台,调控政策或向存量市场延伸,住房持有环节可能成为未来调控政策重点。
       辟谣

  统计局:

  人均居住支出680元

  统计口径误用

  5月11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在月度经济数据新闻发布会上就统计局官员郑学工撰写的《统计是一门科学──一个统计人对人均111元居住支出的思考》一文进行了澄清。

  文章说,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用于居住的实际支出(包括住户调查口径的居住支出和一部分购房支出,不包括虚拟支出)已超过8162元,也就是每人每月支出680元以上,约合每户1958元/月。
          盛来运表示,郑学工自己已经说明这是他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国家统计局的观点。盛来运解释,这确实是他个人的一个思考。

  另外,在他澄清这篇文章的时候也谈到,郑学工有些统计口径和计算方法存在问题。主要的问题一个是指标口径上存在误用。从消费者中反映居民居住支出的指标与人均住房支出这是两个口径,居住支出是从消费反映居民在住房以及居住相关情况支出的情况,但是人均住房支出既包括住房投资也包括住房消费。

  另外一点在数据上也存在着一定的误用。郑学工在计算购房支出时,用的是去年一年商品住宅销售金额,商品住宅销售金额既销售给居民也销售给企业,去年是4.4万亿,用这样的金额除以城镇平均人口,这样就是假定这些商品住宅都是城镇居民买的。那大家可以想象,商品房去年卖了那么多,有城市居民买的肯定也有企业买的,不光有城市居民买的肯定也有农村居民买的。这样算下来后这个数据无疑是算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