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月传奇天龙八部:外省青年 | 延宕与悬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9:37:33

外省青年

本博一向注重趣味,即使在追随、赏析观念史上那些伟大的人和思想时也是这样。但下面的文字,从主题到遣词造句都谈不上有趣。而且它可能会冒犯一些人,虽然如果理解正确的话,可以发现我并非意在如此。读者若是累了一天想放松下脑子,或者对“政治正确”极为敏感,可以省省,不用往下读了。

好吧,我知道你不会理会这一套。那我们就继续。但除了上面两条提醒,还必须做些另外的说明――既然这个开头已经够无趣了,那就冗长枯燥到底吧:为了行文方便和流畅,我不得不使用一些全称代词或类似的词汇。这些不应被视为是对复杂多样的现实武断而幼稚的裁剪、归类和简化,也不是在试图从非随机的小样本中盲目地抽象出自以为具有统计意义的结论。不要忘了这里只是个人博客,没有比这种地方更加非正式的了。下文所有内容都来自我和生活中的朋友们的个人观察,没有reference,没有数据,所以也没有什么社会学研究的意义。然而个体的生命体验,自有外于统计值的意义。这就是为什么会有这篇文章。

年前一个哥们带我去赴一个小饭局,座中有他一位正在某名校读研的高中同学,我们姑且称他为Z吧。席间Z一直滔滔不绝,不到五分钟我就已听出他话里和胸中的空来,知道剩下的一个多小时都将在扯淡中度过,也知道了这又是一个典型的外省优秀青年。

别误会,我对Z并无恶感。人是好人,不然我哥们这顿饭也不会叫上我来与Z同席。但我还是无法忍受Z的身上和话里一点也没有在我的词典里叫做“人味儿”的东西。这话听起来有点损,还是容我解释。要不然,还是直接列举这类人的若干典型特征好了:

  • 从小到大学习一直不错,笔记尤其认真,与老师关系也挺好;
  • 没有早恋;
  • 大学里没有犹豫,也没有任何思想负担地入了党,原因一是从众,二是为“今后的发展”;
  • 早早地开始准备出国或考研,按部就班,纹丝不乱;除教科书之外要么基本不读书,要么只读点武侠、玄幻之类,顶多也就是郭敬明;
  • 基本不听外文歌,要听也就是Michael Learns to Rock翻唱张学友的那首,或者隔三岔五流行一阵子的类似Groove Coverage或者Lady Gaga(很可能是在她获格莱美之后才听说)的舞曲,再或者粉一粉长相甜美的法国女歌手Alizee;
  • 除国产大片、好莱坞亿元级大制作和一些动作片之外很少看电影;
  • 可能会是《康熙来了》的忠实粉丝,也可能会看国产、港产电视剧或者湖南台的一些节目;
  • 上网最多的时间花在校内或开心网上,在里面看别人分享的视频,转发有关星座、健康,或者“80后/男人/女人必须知道的×××”之类的文章,有的会玩里面的游戏,此外有的可能会上新浪或凤凰网看新闻,没有博客,除学校BBS外基本不上论坛,就算上,也没耐心读完超过一千字的文章,最喜欢一条条列出的笑话。

歇口气,来解释一下“外省”这个词。小时候看过来自法国的所谓“世界名著”的读者不会不熟悉它。它在巴尔扎克等人的小说里比比皆是。除台湾之外,我第一次在中文语境中见到这个词是在颜峻的乐评中。与法国人类似,他将北京之外地区统称为外省,尤其指上海、武汉、广州、成都等摇滚乐新兴城市。这里说的外省与他有所不同。读者应能看出,上海广州显然不属于外省。不可能做到多么精确,但把外省定义为全国二三十发达城市之外的广大地区,应无大碍。

上面列举的典型特征,身处这个山寨之国的大多数人其实都未必不沾上一两条,大城市出身者恐也难免。比如或多或少自认为对世界代表中国,在中国代表世界的上海,爱显摆自己多洋气的东方卫视及其背后的上海文广,就特别喜欢请Michael Learns to Rock和Vitas之流来做节目,一不小心就把自己的山寨品位暴露得一干二净。另一方面,100%符合上列特征的,怕是也不多。但我这些年陆续见过、聊过、相处过的外省青年,大多至少符合一半,多者达八九成。当然了,这篇闲文之中的外省与大城市之分,只是我和朋友们个人观察的小样本之中二者的不同比例。既然我本无意将其推广为严肃的结论,读者应能理解。举例反驳,那也太简单了,而且有抬杠之嫌。非要较真的话,大城市中下层家庭出身者怕也要归入外省青年的行列。但这样下去会没完没了的。不再多解释好了。

这些特征或许会被批评为失之随意。不过无论如何,这都是表象。正如上面说的,这些背后,是外省青年们“胸中的空”。至于空缺的那个可戏称为“人味儿”的东西是什么,我想了不短的一段时间。不是什么“文化修养”。我没有预设他们阙如的是对文学、摇滚乐、小众电影,或者别的诸如历史、政治哲学的兴趣。他们也本可以对IT或科普心生好感,但他们统统没有。找不出一个无可挑剔的词来概括,最后我只能说,他们缺乏的,是对未知、有趣、激动人心的事物和知识,对新鲜感的好奇心,因之也缺乏追求它们的动力。

网络也无法改变这一切。在这批人的成长岁月,早至高小,迟也不过初中,网吧便已遍布中小城市。但他们在里面只学会了红警、星际和魔兽。于是等到在大学里拥有自己的电脑时,他们的注意力也没能被吸引到其它更精彩的世界中去。在几乎一切都应有尽有且唾手可得的网络时代,这是一种自我封闭,但也使他们的学业显得不那么乏味,从而让他们更能集中精神于此,更能成为国家资本主义体系里一颗优秀的螺丝钉。前面我在描述Z时,就加上了“优秀”二字。这可不是什么讽刺。

家庭教育很重要。父母的知识背景几乎是决定性的。我得到的信息是,他们的父母大多把出国留学作为子女教育最成功的标志。至于出国有什么好处,最常见的回答是“开眼界”。但开什么眼界,就语焉不详了。是否有此必要,也不在考虑之列。出人头地光耀门楣的功利目的和对异国教育充满神秘感的想象驱使着家庭决策。于是这些外省青年们要么凭实力勤奋苦干,去美国读电子、计算机,要么凭着家里有钱,去澳洲或英国读商科。没有几个人会去读社会学、政治学这样“无用”的学科。

还能怎么样呢?外省没有万圣、季风这样的书店。真去了北京上海上学,他们也未必就会对它们有所了解。他们在大城市里更熟悉的,或许是家乡不多见的季末打折的品牌服装专卖店。在家乡,电视是他们接触外面世界,并对其产生想象的最主要渠道。然而中国的电视何尝有文化可言?让人无奈的不是相关节目时段的有限,而是在本已有限的时段里,其内容惊人的贫乏和重复。在以“民族歌曲”面目出现的宫廷音乐之外,凡芭蕾舞便是天鹅湖,有歌剧必选图兰朵中的今夜无人入睡,古典音乐只有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仿佛这些领域中的纷纷他者全不存在。就连相对多样化的音乐剧,永远也就是韦伯的几部作品,还总挑他那早就风华不再的前妻早年的演出――最最主流,但也丰富多彩的百老汇尚且被阉割至此,遑论外百老汇和外外百老汇?

类似地,当大城市孩子在中华学习机上发现用LOGO语言绘图的新奇好玩,无意中开始第一次培养自己创造力的时候,外省孩子只能在街机室里玩街霸,在室外台球桌上眯眼瞄准;当前者在卧室里贴上Kurt Cobain的海报,挤进酒吧看演出的时候,后者只能在音像店里买张学友和任贤齐的磁带,去卡拉OK唱他们的歌;当前者开始读博尔赫斯、卡尔维诺的时候,后者只能去租那些一套十几册的港台小说或漫画来看。

这就是我们的外省同龄人的成长环境。对下一代来说情况也没有丝毫改变。他们依然没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乐子。即使是魔术这样的东西,刘谦不上春晚,也不要指望会在外省受到多大关注。而一旦上了电视,相似的魔术道具就能在外省孩子的无聊生活中流行到泛滥。这是不同的朋友这次过年回老家之后发现并告诉我的。代代如此,让人嗟叹。

进一步的,自然也可能更不牢靠,更带有我个人偏见的观察是,外省青年们无论对生活抑或其它,大多持相对主义或虚无主义的态度。比如不相信Google有可以靠促进信息流动赚钱的健康商业模式,认为它作为一家外企,在中国的挫折纯属活该。进而不相信观念与观念、制度与制度之间是有区别的,认定世上一切不过是成王败寇,没有道理好讲,没有真理值得追求,更没有什么值得敬畏。最后,不相信有什么爱情值得耐心坚持,哪怕它无比卑微平凡,哪怕自己早就看清了对方的所有缺点却依旧愿意承担,哪怕无法如愿,只能在心里祈求或怀念。他们需要的,只是到年纪找个一起过日子的对象而已,只是能有钱吃吃喝喝,偶尔去“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地旅游而已,只是培养出一个跟他们一样没人味儿的孩子,而已。

哀莫大于心死。若心从未活过,则尤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