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器和猫有辐射吗:本是王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6:02:23



 


  公元前206年4月, 身在咸阳的韩信面临人生的重大选择:究竟是跟随项羽回到故乡楚国,还是跟随刘邦前往汉中?他必须马上决断。

韩信是淮阴人,地方在现在的江苏省淮安市一带。韩信的生年,大概在公元前229年左右。这一年,以楚国的年历计算,是楚幽王九年,以秦国的年历计算,是秦王政十八年。韩信出生的时候,淮阴是楚国的国土,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编制成了秦帝国的东海郡淮阴县。所以,以出生地而言,韩信是楚国人。

不过,从韩信的姓氏上来看,他可能与韩国有些渊源。我们知道, 韩是韩国王族的姓氏。韩信的姓氏,或许就是继承了韩国王族的血统而来的?当然,这种说法,仅仅是一种现代的推测,司马迁著《史记》为韩信立传的时候,完全没有提到韩信的亲族和家庭。所以,我们不知道他的父母是谁,他有无兄弟姐妹?我们也不知道他的妻子是谁,他有无子女亲属?史书中的韩信,仿佛是英雄孤身一人,特立独行于天地之间。

汉帝国的江山,三分之二是韩信打下来的,韩信曾经先后被封为齐王和楚王。汉帝国建立的时候,以功业、声望、地位而论,韩信仅次于刘邦,无疑是名副其实的第二号人物。对于这样一位显赫的历史人物的家世,司马迁竟然不能有只言片语传达给后人,实在是非常遗憾的事情。不过想来,司马迁有他的难处,他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我们知道,韩信辉煌的人生,有非常不幸的结局。公元前196年,也就是汉高帝十一年,他被吕后以谋反的罪名处死,被残酷地灭了三族。因此之故,有关他的亲族和家庭情况的纪录,大概都被销毁了个干净。《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所记载的有关韩信早年行状的一些记事,多是司马迁访问淮阴时收集到的一些传闻故事。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现地采风摘取到的花絮断片中,处处流露出古来贵族社会的流风遗韵。

史书上说,韩信青年时代家庭贫穷,连吃饭都没有着落。不过,韩信吃饭没有着落的问题,怨不得别人,都是他自身的习俗讨来的后果。韩信身材高大,堂堂正正一男子汉,既不耕田种地,也不买卖经商,又不能出仕为吏,生计当然不会有着落。生计没有着落的韩信,成天游手好闲,到处晃荡。他不但到处晃荡,还喜欢佩着刀剑晃荡,吃不起饭还端着架子,活生生一副落魄贵族子弟的形象。

在古代社会,带刀佩剑,本来是贵族的特权,不事生产,更是贵族的习性,大概正是遗传所然,我们在韩信身上,不但见不到依靠劳动养活自己的行动,甚至见不到这种意愿,他习以为常地 “从人寄食”。“从人寄食”,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到别人家里吃白食,似乎是不太光彩的事情。不过,在韩信所生活的战国秦汉时代, “从人寄食”是士人依附有力者的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本来是古来贵族社会的遗风,到了战国时代,也成了新起的游侠社会的时尚。战国末年,三千门客寄食于魏国公子信陵君门下,秦汉之际,乡侠刘邦带领一批小兄弟到嫂子家白吃白喝,都是这种寄食之风。

韩信寄食,最初依附在淮阴县下乡的南昌亭长家,天天去白吃,久来生厌,惹得亭长老婆心烦,于是使坏,早早做饭吃了。韩信按往常的时刻到了时,亭长老婆不再招呼吃饭。韩信心中明白,从此不再到亭长家去。乍一看,韩信寄食南昌亭长家的这个故事,与刘邦寄食大嫂家的故事有些相似之处,仔细琢磨,内涵大不相同。

刘邦喜欢结交朋友,吆三喝四,呼风唤雨,去大嫂家混饭,领着一帮狐朋狗友。韩信是孤独的人,没有听说他在家乡有过什么朋友, 孤零零一个人到南昌亭长家寄食,孤零零一个人在淮阴街市上受欺负。韩信不好酒色,不管是先前蛰居乡里还是后来高居庙堂,都没有听说过他有酒色方面的绯闻,哪里像刘邦,婚前养外妇生子,发迹后更是性趣盎然。韩信一生待人接物拘谨矜持,既不洒脱,更缺豪气,完全不是游侠社会中的人,倒是多有一些虎落平阳受人欺的没落贵族气。

淮阴是水乡,多河流湖泊。衣食无着的韩信,不时到城外钓鱼。韩信常去的钓鱼处,有年长的妇人在水边冲洗丝棉,被称为漂母。有漂母面善心慈,见韩信可怜,就将自己带来的饭菜分与他吃。数十天来,漂母天天在水边漂洗,天天带饭给韩信吃,毫无厌烦的神色。有过挨白眼体验的韩信,感动地对漂母说,我将来一定要重重地报答你老人家。结果反而惹得漂母生气,讨来一顿重重的教训:“你堂堂男子汉不能自食其力, 我分口饭与你,无非是可怜你,可怜你王孙落到如此境地,哪里想到过要你报答的事情!” 韩信一时无言,惭愧得无地自容。

漂母称韩信为“王孙”,或许从另一头牵引出了韩信身世的隐密。王孙,直面的意义,就是王子王孙。秦灭六国,古来的贵族社会完结,各国的王子王孙沦落到社会底层,破败的金枝玉叶,最是招慈善的下层人怜爱。

韩信出生的前一年,也就是公元前230年,秦国攻灭韩国,为躲避战乱,不少韩国人向东迁徙,韩信一家,抑或是其中之一?漂母对韩信的家世,或许有所耳闻,称他为王孙或许正是实有所指? 落魄无助之人,最能感受慈善之心,当时当地的韩信,暗暗在心中发下誓言,眼下的点滴之恩,将来定将涌泉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