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可以瘦脸吗: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强大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3:01:43
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强大的

 作者:

来源:【都市快报添加日期:2011.1.5
 

小学课程内容不同,育人的方向自然有别。昨日《今日早报》报道,杭州天长小学教师袁慧娟到韩国一所国立小学取经,带回来一张小学一年级的课程表,从这张表上可见:周总课时数为21,其中“国语阅读”“国语写作”共占6课时,数学占4课时,最多的则是“生活”课,包括“快乐地生活”、“智慧地生活”、“合理地生活”,共占9课时,就连整理书包这样的事,也有专门的课,而余下的两节“裁量”课也与生活密切相关。

不用拿国内某个小学的课表细细比较,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韩国小学比我们更关注“生活教育”。我们的新课程虽然在理念上也强调课程设置的时代性、基础性与选择性,以促进学生全面、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但在具体实施内容上,却未见明显变化,语文、数学依然占大头,有的还增加了一门英语,音乐、美术、劳技难改“副课”的姨太太地位,至于“地方课程”,要么只存在于供上级检查的课表上,要么被冷落在课外。

把生活拒之门外的死读书教育方式,其根源自然是由高考逐级压下来的升学竞争,不过,功利化的课程设置无疑也助推了功利化的教育。早在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中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而我们的学生往往从早自修开始,除了上课就是上课,除了书本还是书本。所学的课程,又往往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知识总量,轻知识建构,重“劳心”,轻“劳力”,重接受,轻体验。这样的教育,使学生从小满足于“学会”,却常常不“会学”,会做题,会考试,却不会做事,不会做人,长大后做了妻子却不会做菜,做了丈夫却不会装保险丝。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杜威强调“教育即生活”,教育与生活本该是一体的。而一旦与生活分了家,这样的教育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只能干枯、干涸,干巴巴地,让人干瞪眼、干着急。生活是鲜活的、灵动的,重动手、动脑,重“在劳力上劳心”的内化或创造的过程,而不是看重一个个冷冰冰的标准答案或道德样板。山东省教育厅严禁“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弟子规》等经典的做法,就是教育过于制度化、规范化的表现,给学生灌输了“洁本”,却轻视了学生学习的建构过程,这种“板板六十四”的模式化教育,离教育的生活化越来越远。

教育关注生活其实就是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孔子还知道设置礼、乐、射、御、书、数这些不同的生活课程,实施因材施教,可现在的孩子每每可怜得只有分数高低之别。教育本身原本是一种生活方式,应该是快乐的,却也似成了“洁本”,只为了博取好名次、好分数。这样的课程设置真该向韩国学一学,以便让我们的孩子也能“快乐地生活”、“智慧地生活”、“合理地生活”。

信息发布:杨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