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花千骨第一集:独立自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3:31:08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基本说明:

1、教材内容所属模块: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2、年级:初中二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章节: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5课

5、学时数:1课时(45分钟)

一、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掌握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周恩来在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活动的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利用教材所给的四幅图和课件所展示图片说明新中国积极主动的外交态度,独立、和平的外交思想和周恩来作为新中国外交家的风范和贡献。识图解图,培养学生观察、联想的能力,能灵活运用知识从图片中提取信息。
      情感目标: 了解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正确性带来了新的局面,为我国赢得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并从而了解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感受周恩来外交政策中的智慧,体现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中的宽容、谦虚、诚恳,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教学难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什么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

3、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对新中国的政治、经济状况有了一定的认识。也了解关于周恩来的故事,但只有零碎的、不系统的印象。初二学生形象思维较强,抽象思维水平一般,对当时的外交政策难以理解,但具有巨大的创造潜力。他们喜欢形象具体的历史描述,喜欢历史故事,但对抽象的历史结论和历史探究有好奇心。

4、设计思路:

贯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思想。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扬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授人以渔”,把学生引入问题,让学生走出问题,形成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训练法。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多媒体课件图片展示:《南京条约》签订场景与近代中国与列强签订的部分不平等条约)。引导学生回忆近代中国政府与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史实,说明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出示开国图片并导入新课(新中国能不能继续沿用旧中国屈辱的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后,中共采取怎样的外交政策?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新中国的外交,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二)课堂引导,建立新知。

1、结合材料,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教材;在学习过程中思考课件中的问题。

(叫一名学生朗读材料和问题)

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A 、新中国实行的是一种怎样的外交政策?

B、新中国能实行独立自主外交的条件是什么? 

C 、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是由谁在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自学问题解答。 

2、师生共同探究本课知识点: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在解答自学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得出我国在实现民族独立的条件下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简单分析“独立自主”及“和平”的内在含义)

(2)、建国初期的外交形势.

①、与我国第一个建交的国家?

苏联  图片(《苏联大使向毛泽东递交国书后的合影》、《毛泽东访问苏联》)

②、继续苏联之后,我国与一系列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共有多少个?

出示建交国家名称

 ③、为什么只有一两个大国,以美国为首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态度.面对新中国面临的外交形势,新中国的领导人采取了什么对策?

积极主动的走向世界交朋友

(此部分内容学生能很容易的从书上找到答案,只简单讲解)

我们在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大前提下,具体处理国家之间关系的原则是什么?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这部分既是教材的重点又是难点。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内容,首先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着手,引导学生得出在日常生活中,应讲文明、讲道理、与其他人和谐共处,继而推广到国与国之间也应遵循这些原则。导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学习。指出这是新中国外交的突出成就。

简介西藏地区成为中印关系焦点的历史原因。(旧中国时期,英国殖民主义者背着中国政府划出一条非法的麦克马洪线,把中国西藏地区的9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划给英属印度,此后,这一地区成为中印两国关系的焦点地区。)

引导学生观察“周恩来访问印度”照片

结合图片,联系教材,师生共同探究:
      A、场景中两位总理联合声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一内容最早提出于什么时候?

(学生回答)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课件展示修改前后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并要学生齐读)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有何重要作用?

(学生齐读)

先让学生回答,后归纳得出结论。接着逐条讲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并分析其意义。在分析意义时用二战后的历史或身边的事情启发学生。用历史故事或现身说法加深学生的理解、印象。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课难点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正反两方面举例加深学生的理解。如我国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顺利解决很多重大问题,反面例子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美国肆意践踏国际法,欺负弱国,导致很多国家的反对。
    (计时抢记(三分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及意义。抽查背诵)

日内瓦会议  图片展示(结合教材导入材料简单介绍)

    导入下一节(如果说日内瓦会议确立了周恩来在世界外交舞台上的地位,打开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那么十个月以后亚非会议,则给周恩来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来展示他杰出的外交才能和个人魅力,把新中国的外交推向一个高潮。)

  (4、万隆会议。
    ①、出示图片: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演说图片。  出示问题,学生自主阅读教材

(叫一名学生朗读问题)

A、万隆会议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召开的?

B、万隆会议是一次什么性质的会议?

C、万隆会议的主题是什么?

问题解答(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补充)

②、教师提出问题:万隆会议是不是一帆风顺?

学生:不是

展示材料:由于受到美国的挑拨,有一个国家的代表团团长污蔑共产主义是“新式殖民主义”;还有一个国家的代表团团长也声称,亚非人民当前的任务不是反对殖民主义、争取独立,而是同美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

由学生扮演中国代表团的角色处理会议中出现的不利状况,“如果你是中国代表团的成员,面对这种变化,你有哪些感想,你要采取什么对策,能不能猛烈回击这些代表的发言?”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引导、讲评。当时周恩来总理又是怎样做的?
     学生回答

出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图片及发言要点

思考什么叫“求同存异”?同和异分别指的是什么

师生共同分析,课件展示。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求同存异”的方针是五项原则的具体化。

  深化:“求同存异”实际上包含了宽容、谦虚、彼此理解、互相尊重的内涵,周恩来能够提出这个方针,也说明了他个人的人格魅力。在此节的学习中,插入一些周恩来在会议上的小故事,让学生感受周总理崇高的品格,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关于周恩来的外交还有很多趣事与精采之处,课后大家可以收集,并互相交流。

③、归纳出万隆精神

(三)师生回顾,小结新知. 

  1、学生自主回顾小结。    

  2、课件展示(参照所附板书),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齐答。

教师总结:由于新中国实行了与旧中国完全不同的外交政策,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努力下,新中国的外交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同学们知道有哪些事情表现了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学生发言,教师补充。

教师:接下来我们轻松一下,观看一组图片,感受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图片展示,指导学生观看。

教师:轻松时刻结束,接下来,我们进入紧张的限时训练时刻,请同学们独立完成课件上的题目,并在纸上写下答案。

(四)当堂训练,巩固新知(限时).

    1、世界上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是

       A、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B、美国

       C、印度                         D、苏联

  2、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方针是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

      C、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      D、增进各国人民间的友谊 

     3、新中国建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A、和平共处        B、独立自主 

       C、广交朋友        D、四面出击 

   4、亚非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这里的同包括

      (1)相同的遭受殖民侵略的经历。

      (2)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要求

      (3)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4)加强合作、保卫和平的共同的愿望

        A、(1)(2)(3)(4)          B、(1)(2)(4)

        C、(1)(2)(3)               D、(2)(3)(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两国总理重申指导两国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与安全的坚固基础。                                        ——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1954年) 

  材料19546月,周恩来率领代表团访问印度……(印度总理)尼赫鲁看到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赢得很高的国际威望,对中国既敬佩,又担心。对此,周恩来有针对性地阐明:“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和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 

请回答: 

1)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最早是由什么人在什么时间提出来的? 

2)你如何看待两国总理对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评价。 

3)材料2中,尼赫鲁会担心什么呢? 

4)周恩来的回答包含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哪些内容?这样的立场,对中印两国交往有什么影响? 

检查训练情况: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学生互相检查答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四、结束语:

(分阶段展示我国的外交成就:毛译东时代、邓小平时代、江泽民时代、胡锦涛时代)

(背景音乐《走进新时代》)

在老一辈革命家的努力下,建国初期我国外交取得了巨大成功,英雄的中国人是怎样沿着先辈的足迹把我国的外交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的呢,我们将在下节课继续学习.

教学反思: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作用,落实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贯穿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思想,学习效果好。在教学探究过程中,学生感受到周总理杰出的外交才能和人格魅力,心灵得以净化与升华。对于感受周恩来的出色的外交才能和智慧方面,这节课的设计还不够。

  由于初二的学生知识有限、抽象逻辑思维欠缺,在充分理解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实行方面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只有在掌握众多的感性认识之后,才能提升为理性认识,所以应该加强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附:板书设计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