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沉香扇全剧:抗战胜利65周年纪念:难忘雪中送炭的援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2:46:19

抗战胜利65周年纪念:难忘雪中送炭的援助

2010年09月03日11:04新华网 字号:T|T

  自助者,天助之

  70多年前,德意日法西斯公然举起屠刀,大肆侵略扩张,世界的三分之一被淹没在血泊之中,生灵涂炭,尸骨遍野。面对邪恶,有的人选择了明哲保身,有的人选择了绥靖退让,最终却依然落得个被奴役、被屠杀的悲惨下场。德国神父马丁的悔恨之语,成为留给后人的警世箴言:“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我不说话;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不是犹太人,我不说话;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不是工会成员,我继续不说话;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不是天主教徒,我还是不说话;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

  国际政治的现实是残酷的,在大国博弈中常常会出现为了本国利益甚至某些统治集团的私利,而漠视别国灾难的事情。在中国人民与凶恶的日本军国主义战斗的时候,也曾出现过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正义请求百般刁难、附加各种条件的情况。然而,这个世界本是一体,没有谁能超然于事外——从一个方面看, 自助者,天助之;从另一个方面看,助人,也就是助己。得道多助。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丰碑上,熔铸着中国人民的卓著功勋;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红旗上,凝结着各国友人的血迹。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分不开的。苏联最早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提供了宝贵援助,美国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给予了很大支持,英国及法国等国家向中国提供了经济援助或军事合作。朝鲜、越南、加拿大、印度、新西兰、波兰、丹麦以及德国、奥地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日本等国的反法西斯战士直接参加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于是,我们认识了库里申科和苏联航空志愿队,认识了美国陆军航空队退役军官陈纳德和他的“飞虎队”,认识了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英国记者贝特兰,美国作家史沫特莱,加拿大著名医生白求恩……这个名单可以排很长很长。一个个不同肤色、风华正茂的热血青年抛家别子,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援中国人民的抗战。在他们身上,散发出高尚的人道主义的正义之光。

  65年后,乃至若干个65年后,我们依然要感谢他们——他们永远都是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赞赏的那种人:“他们是世界上原动力的原动力,人类社会中坚的中坚”。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的宝贵贡献! (李东航)

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

安东·古边科

  安东·古边科,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队员。共击落日机5架。1938年5月30日,在保卫武汉的战斗中,在弹药告罄的情况下,紧追敌机不舍,创造了用螺旋桨击落敌机并安全返航的奇迹。

 

  抗战期间,大量外国援华飞行员参加中国抗日战争献出了生命。 从1937年底至1941年初,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的1091名飞行员,共击落日机986架,击沉日舰100多艘。库里申科等211人牺牲。1942年3月,中美在中印缅战区的丛山峻岭上空开辟了著名的“驼峰”航线。3年间,1500多名飞行员壮烈牺牲。

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

凯瑟琳·霍尔

  凯瑟琳·霍尔,新西兰人,医生。抗战爆发后,霍尔利用自己持有英国护照的便利,在自己的诊所门口挂起英国国旗阻止日军进入,保护了大量抗日军民。霍尔还为八路军购买、运送过大量急需药品等物资。

 

  抗战期间,以白求恩为代表的加拿大、印度、波兰、苏联等国的大批国际医护人员来到中国,投身抗日斗争。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还为自己起了中国名字:柯隶华、马海德、傅拉都、陶维德……他们在极其恶劣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下,开展救死扶伤的工作,挽救了大量抗日军民的生命。

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

汉斯·希伯

  汉斯·希伯,波兰人,新闻记者。1938年至1941年,希伯先后赴陕北边区和苏北、山东抗日根据地采访,在欧美进步报刊上大量报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抗战情况。1941年11月,在大青山突围战斗中不幸牺牲。

 

  抗战爆发后,世界各地的新闻工作者纷纷来华,历尽辛劳访问延安和抗日根据地,忠实报道中国军民抗战情况,揭露日寇的残暴罪行,在全世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他们当中,有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英国记者贝特兰、波兰记者爱泼斯坦、日本记者绿川英子……

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

洪水

  洪水,越南人,我军序列中唯一被授予少将军衔的外国人。1937年8月随八路军总部到山西开辟晋东北抗日根据地。1943年3月率领1000人的队伍,冲破敌人重重封锁线,胜利完成将全部人马交给抗大一分校的重要任务。

 

  抗战期间,许多外国战斗员、指挥员及军事观察家等来到中国。出任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的史迪威,美海军陆战队的埃文斯·福代斯·卡尔逊,苏联空军首席顾问雷巴柯夫等,他们或浴血奋战,或担任军事指挥,或进行军事观察,对加强国际反法西斯力量协同作战起到了积极作用。(郭 季辑)

同盟国家支援中国抗战主要借款项目

  时间 项目名称

 

  1938年3月 苏联易货借款5000万美元

  1938年7月 苏联易货借款5000万美元

  1939年2月 美国易货(桐油)借款2500万美元

  1939年3月 英国平准基金借款500万英镑

  1939年6月 苏联易货借款7318万美元

  1939年8月 英国信用借款312万英镑

  1940年4月 美国易货(华锡)借款2000万美元

  1940年10月 美国易货(钨砂)借款2500万美元

  1941年2月 美国易货(金属)借款5000万美元

  1941年4月 美国平准基金借款1000万美元

  1941年4月 英国平准基金借款283万英镑

  1941年6月 英国信用借款500万英镑

  1942年3月 美国财政借款5亿美元

  1944年5月 英国财政借款812万英镑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9日,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发起对日作战。在东北抗日联军的配合下,苏联红军以牺牲3.2万人的代价,歼灭日本关东军。8月22日,苏联红军进入大连,受到大连市民热烈欢迎。(本报资料照片)

 

  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国民政府共计从外国获取了25笔借款,合同金额总计近13亿美元,实际支用约9.5亿美元,用于稳定金融与经济、外购各类物资。(主要借款项目见表)另外,美国还向中国提供了价值约6亿美元的实物援助和劳务援助。

  苏联、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丹麦、菲律宾等国家的人民,采取募集物资、抵制日货和拒运军用物资去日本等方式,支援中国的抗战。苏联红十字会在1938年初捐赠给中国33万美元,美国人民发起“一碗饭援华运动”,美国援华委员会等组织募集的捐款达2500万美元,英国联合援华筹款委员会募集捐款约200万英镑,马来亚援华委员会募集的捐款也达1750万镑。(郭 季)

  日本籍老八路重返山东寻亲

  手抚着当年战友的墓碑,91岁的日本籍八路军老战士小林宽澄禁不住热泪盈眶:“对不起,我来晚了!早上个3年找到你,我们还能一起唠唠家常,忆忆当年,那该多好啊!”

  今年6月25日,小林宽澄来到山东省新泰市龙廷镇龙溪村,寻访失去联系半个多世纪的老战友——时任龙亭区武工支队指导员徐祗俊,哪知徐祗俊已在3年前辞世,天人永隔了。“他是我的恩人,虽然没能见上面,但是能到他墓前说几句话,也算谢恩了。”小林宽澄这样说。

  近些年来,小林宽澄一直苦苦寻找着他的“恩人”们。2007年5月,他终于打听到自己当年作为“反战同盟”成员,对侵华日军进行反战宣传时藏身的两个小村庄的具体名称,又一次来到了沂源县土门镇刘家洞村和沂水县高庄镇高家村。小林宽澄见到了当年掩护他的刘家洞村村民李义胜的后人,喝了一口沂河水,就来到李义胜坟前虔诚地跪了下来。

  当年,李义胜每天都要给藏身村外山洞的小林宽澄送饭,夜里还暗中为他放哨,时不时提醒正在翻译艾思奇先生著作《唯物史观》的小林宽澄:“灯光漏出来啦!要注意啊!”刘家洞村外800米就有一个日军炮楼,日本鬼子曾把李义胜吊在树上打了个半死,他也没有吐露村里藏着反战同盟成员的情况。而在高家村,由于老住户早都搬走了,小林宽澄没能找到自己的“亲人”——沂水县武工队陈队长的下落,寻“亲”之旅依然没有终结。

  是什么让这位九旬老人孜孜以求,一定要寻“亲”谢恩呢?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不仅改变了四万万中华儿女的集体命运,也令许多日本人的人生道路发生了重大的转折。小林宽澄就是这些日本人中的一个。

  今年7月底,随日籍老战士代表团再次访华的小林宽澄,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当年的人生转变。在1941年6月的一次战斗中,小林宽澄所在的侵华日军部队遭到八路军伏击,死伤惨重。由于听信了日军长官编造的“被八路军生擒肯定会被虐杀”的谎言,他举枪朝着自己的头部开了火。等他苏醒过来时,小林宽澄发现自己正被三名八路军战士抬着走。抱着必死决心的小林宽澄一路上几次从担架上翻到河里,以求“效忠天皇”,但每次都被八路军战士跃入河中救了上来,还给他端来了可口的饭菜。懂日语的八路军干部天天陪他聊天、谈心,慢慢地小林宽澄开始反思:“日中两国人民本来无怨无仇,自己为什么要来杀害中国百姓?!”

  1941年9月18日,小林宽澄加入了八路军,并倡议建立了胶东地区的“觉醒联盟”,向侵华日军喊话,进行反战宣传。“通常情况下,第一次喊话,对方是一片痛骂声;第二次喊话,会是一阵乱枪;但到了第三次,就是一片沉默了。”由于小林宽澄等反战同盟成员用亲身经历控诉侵华日军的非正义性,一些日军士兵听了他们的喊话后开了小差,有的还投奔八路军成了反战同盟的成员。

  像小林宽澄这样寻找到人生光明方向的侵华日军官兵有1000多人,他们选择了正义后无畏地进行着战斗,金野博、宫川英男、铃木一宏等30多人还为和平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60多年后,小林宽澄对共产党、八路军引领他走上正确人生道路的恩情依然念念在兹,表示自己是那个不幸年代的幸运儿。

  对此,为“日本八路”筒井重雄作传的作家朱新春向记者感慨道:“侵华日军的士兵许多都出身贫苦,由于受到军国主义的毒害,才变成了恶魔。但是,共产党人的人格魅力和八路军的优良作风感染了小林宽澄等人,让他们又重新回归了人性。可见,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这也是我们必须牢记历史的原因所在。” (记者 李东航)

  在美国拜访史迪威将军后人

  今年春节,我与几位中国抗战史研究者一起去美国国家档案馆复制历史照片。期间,我和建筑师晏欢特意从华盛顿飞到旧金山,专程拜访给我们很大帮助的约翰·伊斯特布鲁克先生。他的外公,就是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约瑟夫·史迪威中将。

  7年前,我们在伊斯特布鲁克先生协助下,从美国国防部得到了在中国云南抗日战场上阵亡的19位美军官兵名单,腾冲县政府专门为他们修建了纪念碑。为此,伊斯特布鲁克先生在接受电视采访时说:中国人民从来不会忘记朋友。我与他已是多年神交,却从未见过面,所以,对这次约定好的会面充满期待。

  伊斯特布鲁克居住在一座离城区很远的独栋住宅里。他的家几乎就是一座小型博物馆,史迪威将军的所有军功章、荣誉奖章、三颗星的将军旗都保存在他家。伊斯特布鲁克上校服役于美国通信兵,美军照相部队就隶属于通信兵。我们这次复制的23000幅中国抗战的历史照片绝大多数是由当时的照相部队第164照相连拍摄。上校把他保存的史迪威将军的全部照片都拿了出来,让我们随意翻阅。我与晏欢也是第一次看到那么多这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从童年时代一直到二战结束载誉还家的珍贵原版照片,完整地了解了史迪威将军传奇、奋斗与光荣的一生。

  在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者最关键的岁月,史迪威将军奉命来到中国战场,并亲自策划与指挥了中国驻印军对缅甸的反攻,与美国军队、英国军队一起,重新打通了从缅甸通往中国的陆路交通线,恢复了中国战场的战略物资供应,有效加速了击败日本侵略者的进程。史迪威将军真诚的同情在艰苦条件下战斗于敌后的共产党军队,并尽最大努力为八路军提供了援助。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将军的一个儿子和担任步兵团长的女婿与他在前线并肩作战,以自己的英勇战绩成为美国陆军史上最光荣的家庭之一。而晏欢的外祖父潘裕昆将军,当时就在史迪威将军麾下担任中国驻印军50师师长,在史迪威将军统率下与孙立人、廖耀湘将军一起创立了中国抗战中辉煌的篇章。

  去年,新中国海军成立60周年纪念时,史迪威将军的后人,包括伊斯特布鲁克先生受到邀请参加了全部活动。为此,他专门在史迪威将军和他父亲以及自己母校的西点军校校刊上发表文章,热情赞扬中国海军的现代化成就。他在谈到史迪威将军时,深情地写道:“其实,在今日的中国,他的知名度以及所受到的尊崇远比在美国高。上至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下到武汉街头一位23岁的女青年,他们都知道史迪威将军这个人物以及他为中国人民所做出的贡献。中国有13亿人口,毫无疑问,西点军校历史上的任何毕业生,都不可能像他一样被如此之多的人们所熟知、所尊敬,也许,能够堪称前所未有影响全世界的西点军校生,非史迪威将军莫属。”

  我和晏欢告诉伊斯特布鲁克先生,在我们复制的档案照片中,还有更多史迪威将军的战场照片,我们会把这些资料整理好,赠送给他。我们知道,来自我们这些中国人的赠送,让这批照片有了现实的意义。这些照片就像一条很长的纽带,它发端于70年前的烽火战场,却一直把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连接到了今天。(章东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