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黑客:历史不止是“那些事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1:19:11

  今年以来,北京电视台的《档案》栏目由周播变为日播,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

  《档案》是一个讲述类的节目,但它却与我们见过的讲述类节目都不同。一般情况下,讲述一定是以说为主,或者加一些资料小片和人物访谈作为辅助,既介绍了背景,也增加一些观赏性和可视性。但《档案》不同,它采取的完全是另一种路数。在《档案》中,讲述者的“讲述”像电影镜头一样,是经过精心剪裁的,这使得讲述本身在蒙太奇化的过程中,突出了叙事性和悬念感。

  《档案》所依据的,是中国和世界各国档案机构陆续解密的档案资料。对很多观众来说,历史总是因其独具的神秘感而充满了魅力,没有人不愿意看到历史从尘封的档案中走出来,展现出自己鲜活的真相。讲史热、读史热这几年火得不得了,其社会心理动因也许就在于此。历史中有太多的不为我们所了解的幕后故事,对于这些待解之谜的深入探究,正是《档案》节目能够迅速走红,赢得观众喜爱的原因之一。

  现在,热衷于历史讲述的人很多,但不少讲述者往往喜欢做翻案文章,喜欢标新立异,奇谈怪论,故意以惊世骇俗的结论吸引眼球。有人在讲述历史时候不惜将历史传奇化、娱乐化、八卦化。那情形倒很像现在一些娱乐报纸的八卦新闻,把流言飞语,造谣中伤,统统当成了历史讲述的材料,结果就使得通俗历史讲述走到庸俗化的歧路上去了。而《档案》既有引人入胜的讲述,又无庸俗无聊之病,常常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记得看过一期《他的名字叫雷锋》,节目从雷锋的原始档案入手,利用当年留下来的笔记、报纸、照片、影像资料,以及当事人的回忆,还原了那个时代雷锋这样一个孤儿,从农民、工人,到解放军战士的成长过程,包括他是怎样一步一步被塑造为全国知名的英雄模范的,直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都先后为他题辞,号召全国人民向他学习。这些年有人对雷锋有过一些疑问,比如为什么他做好事的时候,总有新闻记者拍照?他的手表、皮鞋、皮夹克是怎么回事儿?《雷锋日记》是否经过了加工整理?等等。节目没有回避这些问题,讲述者从雷锋的档案、日记原件中发掘出很多有趣的材料来加以说明,并找到当年采访过雷锋的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以及其他相关的当事人,现身说法,陈述事情的来龙去脉,让我们对许多细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看到了曾经隐藏在历史皴皱中的那些部分。特别是涉及到那个时代历史风貌的介绍,对于我们理解雷锋精神的形成,以及它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尤为重要,尤其对于年轻一代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和接受,大有帮助。

  《档案》对题材的选择是相当广泛的,也可谓煞费苦心。除了政治、外交、军事、科学,以及谍战、劫案、刺杀之外,他们也尝试着做了张国荣、邓丽君、周杰伦和杰克逊。这种题材的广泛性和多样性,确保了节目的影响力和被关注度。但尤为重要的还是讲述者叙事态度的严肃性和叙事立场的公正性。这是一个历史讲述类栏目在观众中建立公信力的根本,是重中之重。我们因此知道你不是为了让观众开心而“逗你玩”,你是认真的,因为历史绝不止是“那些事儿”,它涉及到我们的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哪个不是沉甸甸的?是开不得玩笑的。记得看《绝密飞行》、《世纪谈判》、《决战一江山》那几期节目时,真的很为共和国建国初期老一辈领导人的政治智慧和超人胆略由衷地感佩,他们的博大情怀,迷人风采,也很让人心怀向往。特别是对于经历过那个时代的观众来说,能够看到国内外解密的第一手档案材料,了解到曾经尘封于档案中的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满足感。

  应该说,《档案》是当下多样性历史讲述中别具一格的一枝。历史讲述所呈现出来的丰富性、多样性,带给我们的感受是丰富的和多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