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神猴打书技巧:家人不识瓶中味,千里运酒“不领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9:50:52

说起来这是发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事儿。这年是我在部队服役的第四个年头。在春节日益临近的时候,向上级请假,准备回老家过年。
这是我入伍也是提干后的第一次探亲。接到领导准假的通知后,那高兴劲儿就甭提了,心想着一定要多带些青岛的土特产,让家里人开开眼、尝尝鲜。青岛产的烟自不必说,还有什么紫菜、高粱饴之类也买了不少,但我最看重的青岛啤酒,跑了很多商店却没买到。从青岛这地儿回家,怎能不带青岛啤酒呢?
那时,国家刚刚实行改革开放,可说是百废待举、百业待兴,物质生活用品很匮乏。就拿青岛啤酒来说,当时饭店里只有散啤,瓶装啤酒一律凭票供应,没票就得找酒厂的领导批条子。万般无奈之下,找到单位招待所所长搞到了一张啤酒票,而拿票去买酒时也费了一些周折。由于临近春节,作为一项福利待遇,很多居民持票买酒,我跟在长长的排队大军的后头,等了大半天才买到一箱24瓶青岛啤酒。
一箱瓶装啤酒特沉,加上买的其他东西,大包小包的好几个,战友们很是替我捏了一把汗。好在那时才二十来岁,年轻有力气,即便如此,也是历经了千辛万苦。
从青岛坐火车到合肥中途要在蚌埠转车,需整整一天一夜时间,我也站了一天一夜。那时火车还没有提速,不仅车况差、速度慢,而且服务更差。加之临近春节,人们都急着赶回去过年,车上是人满为患,连厕所里也站满了人,带着水都不敢喝。那个辛苦、尴尬,遭的那份罪,现在偶尔说起,都难以想象这一天是怎么熬过来的。好不容易到了合肥,顾不上双腿长时间站立的酸痛,就急急忙忙地赶长途汽车,到了县城又转车,这才到了镇上。而镇上离村子还有15里路,这可是什么交通工具都没有,只得肩背手提大包小包,一步一步地沿着回家的路走去。
终于到家了,一家人自是高兴异常。晚饭时,我拿出了青岛啤酒炫耀,说这啤酒是多么的好喝。家里人对这金黄色的液体很是好奇,赶紧喝口尝尝,可酒刚一入口就吐了出来,连呼:“这酒没法喝,怎么像是马尿味?”任凭我怎么游说,家人就是不喝这啤酒了。随后到已出嫁的姐姐们家,姐夫们也说这酒味像马尿,也不喝。我很郁闷:怎么啤酒成了“马尿”呢?要早知这样,何苦要费这么大劲,从千里之外带回这么沉的一箱酒呢?
可转念一想也是,家里人从来就没有见过啤酒是个什么样的,更不要说喝了。自己也是入伍到青岛后才认识啤酒的,刚开始对啤酒的味道不也不适应吗?好在正月里请公社(现称乡)武装部长吃饭,部长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带回青岛啤酒了?”原来他在青岛当过几年兵,对青岛啤酒情有独钟。那顿饭,先把剩下的十几瓶啤酒全喝了,然后才喝了白酒。
这事已过去二十多年了,家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发达的交通网络、充足的商品供应,使回家探亲非常快捷、方便,汽车可以开到家门口,更不需要带大包小包的了。期间几次探亲,饭桌上既有白酒又有啤酒,家乡人早已习惯了啤酒的口味。
我们这代人,生于“大跃进”的年代,又赶上“三年困难时期”,读小学时适逢“文革”动乱,真是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幸运的是,我们经历了国家改革开放的全过程,目睹了整个国家由贫穷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巨变,今天的好日子真是来之不易!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真的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