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大华夏txt下载请看:读书与写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9:30:15
         很久没有写文章了。我原本很喜欢看书,语文功底也还算不错,读书之余偶尔著文章以自娱。分析个中原由,一是失去了好的读书环境,周围的人都热衷功利,唯不好读书,就算无聊也宁愿沉溺玩乐。二来好书着实太少,相当长的时间没有看到过好书(指同时代的书),以为好书从此绝迹,逐渐便消失了兴趣。况且读书无多大作用,写作也没什么甜头,路遥说靠稿费赚钱就象卖血赚钱一样。但看到李敖、余杰、曹升、石月等人的书却为之一振,同时感叹自己读书太少。         书读的多,自然下笔如有神。古人说,三日不读书便觉口臭。一个人可写的东西并不少,日常有很多好的思想和文章的构思,即使想写也感觉无从下笔,因为读书很少的缘故。这些灵感没有立即记录下来,也就稍纵即逝。         调查显示,2009年,全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三成受访者对自己读书状况不满意,更有六成多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带动自己读书。我国民众每年人均阅读图书仅有4.5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以色列的64本。

    据统计,中国平均每46万人口才拥有一家公共图书馆,总共3000家公共图书馆中有600多家全年无一分购书经费,全国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仅为0.27册。全国公共图书馆持证读者数582万,仅占全国总人口的0.47%,美国这一比例是2/3,英国是58%。

  美国每1.3万人拥有一家公共图书馆,英国和加拿大每1万人左右拥有一家公共图书馆,德国每6600人一家,奥地利4000人,瑞士3000人……这些数据我们望尘莫及。在公共图书馆的密度上,中国可能几十年后也无法与德国、瑞士那样的国家相比。

  中国公共图书馆平均每册藏书年流通仅为0.4次,从这个数字看来,我们的图书馆似乎并不是供不应求,实际上很多地方图书馆要么门前冷落,要么被网吧、舞场、培训班割据蚕食。最近发布的一项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每月至少读一本书的中国人比例连年下降,仅5%的国民保持读书习惯,仅5%的调查对象曾在图书馆阅读。当年穷困的马克思能完成内容浩瀚的《资本论》,即得益于伦敦大英图书馆完善的服务。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诚哉斯言,中国何以进步!我国古代尚留下头悬梁,锥刺骨、凿壁借光之类的读书佳话,尚有陶渊明式的好读书者,遍观当今世人功利当头,物质至上,而精神空虚,大多数人对书了无兴趣。(未完待续)